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0011027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6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docx

届高考语文一轮创新教学案第2编专题一微案三文化常识

微案三 文化常识

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类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从2015年全国卷出现的新题型,一直延续至今。

这类实词,在文言文阅读中经常出现,含义比较固定,涉及面较广。

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以下几类:

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古代音乐等。

古代文化知识的备考别无他法,唯有积累。

对史传文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和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文化知识精准高效记忆,是破解古代文化常识题的关键。

  知识储备

(一)官职职掌类

示例

释义

①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孔雀东南飞》)

“太守”,古代对郡守的尊称,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②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出师表》)

“侍中”,秦汉时是宫廷里应对顾问、往来奏事的官。

为皇帝近臣,魏晋后相当于宰相。

隋唐时为门下省长官。

南宋废。

③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鸿门宴》)

“司马”,古代武职官职名。

④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①“上卿”,古官名。

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②泛指朝廷大臣。

(二)文化科举类

示例

释义

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师说》)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又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②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庠序”,古代的学校名。

殷商时代叫“序”,周代叫“庠”。

③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秀才”,此处指优秀的人才。

隋代始行科举制,设秀才科。

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称秀才。

续表

示例

释义

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送东阳马生序》)

“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⑤因入京师,观太学。

(《张衡传》)

“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之一。

(三)礼仪称谓类

示例

释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九宾”,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②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

(《伶官传序》)

“少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用羊、猪各一头。

(牛、羊、猪三牲全备,叫“太牢”。

③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氓》)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借指少年时代。

④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鸿门宴》)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⑤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项脊轩志》)

“束发”,十五岁时,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牺牲”,古代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四)天文、地理、历法类

示例

释义

①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兰亭集序》)

“永和”,年号纪年,东晋穆帝年号;“癸丑”,干支纪年,指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

②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

“四海”,代指天下、全国。

③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孔雀东南飞》)

“六合”,出生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都相适合。

④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赤壁赋》)

“既望”,指望日的次日,通常指农历的每月十六日。

提示:

文化常识备考重点详见附册《考点知识必背清单》的“必背清单三 文化常识100题例释”。

  必背清单三文化常识100题例释

(一)官职典制

1.官职制度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

(2)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

(√)

点拨 嫡长子指旧时嫡妻所生的长子,又因其地位最高,故有“宗子”之称。

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

(3)“分封制”,即中国古代皇帝或国王对诸侯、大夫、士逐级分封的制度。

中国几千年一直沿用这种制度,直到清王朝覆灭。

(×)

点拨 “分封制”是商朝时期开始推行的制度。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但仍分封“列侯”等爵位;汉初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后,分封制名存实亡。

(4)我国古代常取其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

点拨 古代的一种爵位制度,始于周代,又称“五等爵”。

《礼记·王制》记载:

“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5)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将没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

点拨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成熟于汉武帝,后成为定制。

其察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贤良文学、秀才(东汉改称茂才)、孝廉等。

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科目。

(6)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

点拨 是自上而下。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皇帝征聘的士人,多授予博士或待诏的称号,公府辟除的士人一般通称掾吏。

(7)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期满后起复,称为丁忧。

(√)

点拨 “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

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8)古代官吏告老退休称“致仕”,也称“休致”。

官员年老有病,由本人提出申请,获准后致仕,国家据其职位,给予一定的赏赐。

(√)

点拨 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形成于春秋时期,汉代承先秦,并进一步完备。

汉代丞相以下皆须致仕,称“归老”“乞骸骨”。

自魏晋以后,历代相沿。

2.皇室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9)自秦代开始,皇帝的正室称皇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历代相沿不变。

(√)

点拨 《汉书·外戚传》中记载:

“汉兴,因秦之称号,帝母称皇太后,祖母称太皇太后,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

(10)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简称上皇。

无论是生是死,都用此称。

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亦自称太上皇。

(√)

点拨 秦始皇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刘邦尊其父太公为太上皇。

另有自称太上皇的,多自行主持要政,始于北魏献文帝传位于孝文帝。

此种传位,在当时称为“内禅”。

(11)皇帝指定的皇位继承人称为“皇太子”。

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也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

(√)

点拨 此制始于西汉,后历代沿称,亦省称“太子”。

(12)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员称为“宗主”,九卿之一。

(×)

点拨 应是宗正,始于秦,汉沿置。

多由皇族中人充任,为皇族事务机关的长官,宗室、外戚有罪,须先向宗正申述,宗正再上报皇帝,才能处治。

历代职掌略同。

宗主,指嫡长子,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称。

3.中央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3)“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朝代不同、时期不同,“三公”之官名称不同,职掌也不同。

(√)

点拨 始于周朝,或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或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

西汉称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沿用秦制。

东汉称大司马为太尉。

唐宋沿用此称。

明清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已无实际职权,只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誉。

(14)秦代“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位最高,尊称为相国,通称为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辅佐朝政。

(√)

点拨 分左、右丞相,右丞相居上。

(15)秦汉时,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合称为“三公”。

其中太尉掌管全国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并帮助丞相处理事务。

(√)

点拨 汉初沿秦制,汉武帝改太尉为大司马;西汉末改丞相为大司徒,太尉为大司马,御史大夫为大司空。

东汉时,“三公”权力大减,而以尚书令,尚书仆射为正副职首长的尚书台掌管了国家实权。

(16)太师,西周始置,原为高级武官,军队的最高统帅。

春秋时晋楚沿用,战国后废,汉又设置,位在太傅之上。

(√)

点拨 历代相沿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17)司徒,“三公”之一。

春秋时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制定贡献。

汉时,主管教化,后世沿用。

隋唐“三公”参议国事,但仅为虚衔。

(√)

点拨 宋代司徒为宰相等官的加官,明清时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18)御史大夫,秦汉时仅次于丞相的中央最高长官,主要职务为监察、执法,兼掌重要文书图籍。

晋以后,多不置。

隋唐以后虽置,但与汉制不同。

(√)

点拨 “三公”之一,隋唐以后与汉制不同,专掌监察、执法,为御史台的长官。

明洪武中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名废。

(19)枢密使,唐代宗时以宦官掌机密,其后掌权的宦官以枢密使的名义干预朝政,所以,至唐昭宗时开始改为士人任职。

(√)

点拨 宋代分宰相之权,以枢密使掌兵权,称为执政,其地位仅次于宰相。

(20)中书令,历代多为宦官担任,负责宣诏命。

司马迁获刑后,曾任此职。

(×)

点拨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

南北朝时期,中书令多为有文学名望的人。

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

宋制略同。

元代之中书令权位尤重,明代废。

(21)参政,唐初以参加政事为他官参与宰相事务的官职名,宋以资历较浅之官与宰相同议朝政,称为参知政事。

(√)

点拨 参政同平章事、枢密使、副使合称宰执,均为中央最高政务长官。

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和王安石等都曾任此职。

(22)尚书,始置于战国,历代相沿,是执掌文书的官员,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掌管文书奏章,地位很重要。

(√)

点拨 魏晋以后,尚书事务益繁。

隋代推行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

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更为重要。

(23)侍郎,本为宫廷的近侍,东汉以后,为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

点拨 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最高长官之副官,地位渐高。

(24)自东汉始,尚书省成为行政的总负责机构,因事务繁多,便分曹办事,后来曹变为部,至隋唐定为六部。

(√)

点拨 各部的正、副首长分别为尚书和侍郎。

部下设司,司的正副首长分别为郎中和员外郎。

(25)吏部,属六部之一,掌管文官官吏的任免、评选、考绩、升降等。

(√)

点拨 除吏部外,其余为户部,管理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掌全国军政;刑部,掌刑法、狱讼等;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

六部制一直沿袭到清代。

(26)我国战国时代中央就设有监察官,称为御史,一直沿袭至清代。

主要职责是对百官进行纠察弹劾。

(√)

点拨 西汉时建立了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府,后改称御史台。

历代御史台的长官称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等。

明代把御史台改为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清代沿袭。

(27)“补阙”原意为补救过失,在唐代属于门下省。

主要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大事可以廷议,小事则上封奏,并举荐人员。

(×)

点拨 唐代门下省称为“左省”,中书省为“右省”,故补阙在门下省为“左补阙”,在中书省为“右补阙”,与“拾遗”合称“遗补”。

(28)起居注,官职名,掌管侍从皇帝起居,记录其言行的官。

(√)

4.地方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29)秦统一后,郡县制正式形成。

郡的长官称郡守,由朝廷任命。

郡县制成为后来各个朝代地方行政单位的基础。

(√)

点拨 郡下设县,县内以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

(30)汉承秦制,郡的官制跟秦基本相同,只是把“郡守”改称为“太守”。

和郡平行的还有“国”,也称“诸侯王国”,设官仿中央。

(√)

点拨 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诸侯王国”的势力,便把“国”的职官加以裁削。

(31)唐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称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

另外,首都或陪都所在地的州叫府,长官叫尹或少尹。

(√)

点拨 隋废郡存州,州的长官除国都长安所在地的雍州称“牧”,其余均称“刺史”。

(32)路,是宋代的一个行政单位,以经略安抚使为长官,设转运司掌管财政,以转运使为长官。

(√)

点拨 转运司下设副使和判官;设提刑司掌管司法,以提点刑狱公事为长官;设提举常平司掌管赈灾及盐铁买卖,以提举常平使为长官。

(33)明初把行中书省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

(√)

点拨 行中书省是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一级行政区,当时主要作为军事管理,掌管所辖省内的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及其他军政事务。

而中书省是皇帝直属的中书官署,为秉承君主意旨、掌管机要、发布皇帝诏书、中央政令的最高机构。

另有提刑按察使,掌司法;都指挥使,掌军事。

有战事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

如战事牵连数省,则派总督处理。

至清代,巡抚是省级最高长官。

(34)我国历代都有史官。

掌文史星历,兼管国家图书。

虽然名称各异,但职能大体相似。

(√)

点拨 周代称太史;秦汉称太史、太仆、太祝;魏晋南北朝称著作郎。

唐代设史馆,以他官兼任史馆修撰,由宰相兼修国史。

宋代史馆称国史院,有修撰、编修、检讨等官。

元代把史馆并入翰林院,官名沿用旧称。

明清沿用元制。

(35)知县为一县的最高行政长官,仅管理一县行政,无权管理兵事。

(×)

点拨 “知”是主持的意思。

唐代称佐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宋初用京官知县事管理一县的行政,有戍兵驻县,更兼管兵事。

明清沿用不改。

(36)翰林院是文人和医卜技术人员的待诏处所,随时准备给皇帝讲经论典或作辞赋,或草拟诏令或应和文章。

(√)

点拨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的文章经术之士待诏金马门,没有官号。

唐代设翰林院,玄宗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翰林学士;宋代改称翰林学士院;元代成立翰林兼修国史院;明清称翰林院。

5.武官官职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7)“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其中的“司马”是一种官职,主要掌管军政和军赋。

贬江州司马常作为官员的贬降之职。

(√)

(38)太尉,官名,为全国军事首脑,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

汉武帝时改称“大司马”。

东汉时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

6.官职任免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9)“征、辟、任、除、拜、授、迁”都是指任用官员,用法相同。

(×)

点拨 “征”是皇帝特聘;“辟”是官府或高官聘用;“任”又称“保”,指高官保任其子弟为官;“除”有“除旧官,任新官”之意,就是改任;“拜”“授”是正常授官,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迁”指官阶提升或调动。

(40)“转、徙、出、入”这几个词有时是平级调任,有时是升职。

(×)

点拨 这几个词都指官员调动,其中“转”“徙”泛指调动,“出”专指调离京师,“入”专指调入京师。

(41)古代任官,还有摄官、兼官、加官、试守的制度。

“摄”是代行职守;“兼”指兼职,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或“平”。

(×)

点拨 汉代以低职兼高职为“行”,以高职兼低职为“领”;而到了唐宋,以低职兼高职为“守”,以高职兼低职为“行”。

(42)古代官员遇父母之丧,必须请假回家守孝,这叫“丁忧”;服丧期满除去丧服,谓之“服阙”。

(√)

(43)“起复”“夺情”都是指古代官员守丧期满后,被重新起用,回到原职。

(×)

点拨 “起复”是指起用了丁忧未满之人,或是降职、革职之后重被任用;“夺情”是指官员服丧期间未满而朝廷强令出仕。

明清两代,官员守孝期满而起用叫“起复”;而丁忧期间,朝廷或官府有重要政务需要守孝者回去供职的,则称“夺情”。

(44)“终养”又称“归养”,是指因亲人年老或病重而辞官侍奉。

(√)

点拨 如李密《陈情表》就是因祖母病重而“愿乞终养”。

(二)古代礼仪)

我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类。

1.政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5)冬至之日,最高统治者都会祭天,因为君权神授,祭天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一直延续到清代。

(√)

点拨 周代人崇拜天,是从殷代出现的“帝”崇拜发展而来的。

古人首先重视的是实体崇拜,对天的崇拜还体现为对月亮和星星的崇拜。

所有这些具体崇拜,在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便抽象为对天的崇拜。

(46)夏至之日是祭地之日,礼仪与祭天大致相同。

祭地礼仪还有祭山川、土神、谷神、社稷等。

(√)

点拨 汉代称地神为地母,说她是赐福人类的女神,也叫社神。

最早祭地是以血祭祀。

汉代以后,不宜动土的风水信仰盛行。

(47)“封禅”指在都城的城郊祭天、祭地的盛典。

历代好大喜功的帝王都给予特别的重视。

(×)

点拨 “封禅”专指在泰山的天地祭祀。

《史记·封禅书》:

“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

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

(48)“相见礼”是我国古礼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相互见面时的礼节。

常见的有趋、拜、拱手、作揖、唱喏、长跪、鞠躬、寒暄、叉手等。

(√)

点拨 官员之间行揖拜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下级居西先行拜礼,上级居东答拜。

(49)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仪式称“朝仪”,是体现一代帝王之尊及典制完备的重要标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

点拨 各朝对朝仪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等级区别。

一般规定:

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东为上。

朝仪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礼,礼毕退朝,后世泛称人臣朝君之礼仪为“朝仪”。

(50)古代诸侯会定期朝见天子叫“朝聘”。

每年派大夫朝见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为“朝”。

(√)

(51)天子款待来朝会的四方诸侯和诸侯派遣使臣叫“宾礼”。

后来也指接待宾客的礼节。

(√)

2.生活礼仪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2)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要在宗庙中行冠礼。

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

点拨 古代的“冠”不同于现在的帽。

古人留长发,平时把长发在头顶盘成发髻,冠是用来笼结头发的。

先秦时期,冠是贵族头衣的统称,老百姓没有资格戴冠,只能用巾。

巾最初是黑色或青色,所以,古书又称百姓为“黔首”。

(53)古代女子年满十五要行“笄礼”结发加笄,取“字”。

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上,以区别童年时代。

(√)

点拨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

(54)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称为“家祭”。

(√)

点拨 唐代即有人制定家祭礼仪,相沿施行。

宋代陆游有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5)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独居,以示虔诚。

这些活动叫“斋戒”。

斋戒时要求“五思”,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

(√)

点拨 致斋三日,宿于室内。

五思:

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

“戒”又称“散戒”,散戒七日,宿于室外,停止参加一切娱乐活动,也不参加哀悼丧礼,以防止“散思”。

(56)古人称已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父母为“归宁”,也指男子归省父母。

(√)

3.姓名称谓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57)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

点拨 有三种情况直称姓名:

自称;用于介绍或作传;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58)号,与名和字没有根本区别,一般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般敬称。

(×)

点拨 名和字是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号是由自己取定,号与名和字没有联系。

号,又叫别号、表号。

(59)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死后会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

点拨 如欧阳修谥号为“文忠”,王安石谥号为“文”,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60)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叫“庙号”。

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

(√)

点拨 始于西汉,止于清朝。

也有个别朝代前几个皇帝皆称祖,如明朝朱元璋称太祖,其子朱棣称成祖。

(61)古代对皇帝多称庙号,也用年号代称。

如唐太宗、唐玄宗等。

(×)

点拨 庙号只有一个,死后定,如太祖、太宗、成祖等。

年号可以有多个,生前定,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康熙皇帝等。

(62)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

以后每一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作“改元”。

(√)

点拨 《汉书》记载,公元前122年十月汉武帝狩猎捉到一只独角兽,群臣认为是吉祥的神物,值得纪念,建议用来纪年,于是立年号为“元狩”,该年为“元狩元年”,并追称“元狩”以前的年号分别为“建元”“元光”“元朔”,以后形成制度。

(63)“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如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人,但因昌黎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

(√)

点拨 其他还有用“斋号”“籍贯”“官职”“官地”“官爵”等来称呼。

也有一种情况兼称,先说官职,再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64)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豆蔻”指十三四岁的男子。

(×)

点拨 “豆蔻”是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其他如“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及笄”是女子十五岁;“弱冠”是男子二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知命”是男子五十岁;“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是八九十岁。

(三)教育科举)

1.政策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5)科举取士始于隋代,此前,选拔官吏主要是实行“选士”“察举”“九品中正”制度。

(√)

点拨 “选士”,先秦时期,王室的公卿大臣基本是世袭,而中下层官吏则多是从“士”这个阶层中选拔;两汉时期,主要是通过办太学培养博士弟子,或是皇帝公卿“征”“辟”人才。

“察举”始于西汉初年,汉武帝以后正式成为一种制度,由公卿列士、郡国守相在民间考察贤德才子,定期向朝廷举荐。

(66)“科举”即分科考试以取士。

始于隋唐,止于清光绪三十一年。

实行分级考试,有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

点拨 隋文帝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设进士科;唐复设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又有一史、三史、开元礼、童子、道举等科;武则天增加武举;宋以后均用儒家经义取士;明清两代文科只设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

(67)“举人”在科举时代是指应举之人,是各地乡贡入京应试者的一类考生,是没有学历的人。

(×)

点拨 在唐代指没有学历的人。

明清以秀才、举人、进士表示三级科举身份。

明清时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俗称“孝廉”),参加乡试取中的第一名举人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为“会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合称“三元”。

2.学校

判断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68)中国古代历代各级官府都会直接举办和管理学校,称为“官学”。

由政府提供“廪膳”,选派教师,指定教材,监选生员。

(√)

点拨 “官学”,与“私学”相对,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