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3000063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x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目录

附件7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附件8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4

附件9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5

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8

附件11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0

附件1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2

附件13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中毒处理方案18

附件7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电器伤害的事故特征有电击电弧烧伤、皮肤金属化。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使肌肉产生突然收缩效应,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血压升高、昏迷等,给人体造成伤害甚至死亡。

应急处置:

发生电器伤害时

1)立即切断电源。

可以采用关闭电源开关,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或拉下电闸。

救护人员注意穿上胶底鞋或站在干燥木板上,想方设法使伤员脱离电源。

高压线需移开10米方能接近伤员。

2)脱离电源后立即检查伤员,发现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进行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直到医生到达。

3)对已恢复心跳的伤员,千万不要随意搬动,以防心室颤动再次发生而导致心脏停跳。

应该等医生到达或等伤员完全清醒后再搬动。

低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①立即拉掉开关、拔出插肖,切断电源。

②如电源开关距离太远,用有绝缘把的钳子或用木柄的斧子断开电源线。

③用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流经人体的电流。

④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桥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及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高压触电事故脱离电源方法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②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拉开开关。

③抛掷一端可靠接地的裸金属线使线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

注意事项: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

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

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

救护人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现场急救:

1)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采取对症救护。

2)触电者伤势不重,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3)触电者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要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

同时,要速请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

4)触电者呼吸困难、稀少,或发生痉挛,应准备心跳或呼吸停止后立即作进一步的抢救。

5)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及心脏停止,应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

在送往医院途中,不能终止急救。

 

附件8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事故特征:

机械设备运动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挤压、碰撞、冲击、剪切、甩出、切断、扎刺等伤害。

现场处置:

(1)立即切断电源,并大声呼救

(2)通知安全人员、医疗组尽快赶到现场,进行止血包扎。

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发生。

(3)通知应急小组,组织车辆或拨打120就医。

 

附件9物体打击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作业面浮、松石未清理或暂时未清理,会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2)进行上下平台交叉作业,因上部平台作业人员疏忽,出现设备零件脱落、工具掉落现象,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危险;

3)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佩戴不当或安全帽存在质量问题等可能导致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

1.2事故类型

物体打击事故。

1.3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和装置可能事故区域:

生产车间。

1.4事故特征

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2应急组织与职责

组长:

当班班长

组员:

当班员工

2.2职责

1)组长职责: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启动并组织实施现场处置方案,向应急指挥报告有关情况。

2)组员职责:

实施现场处置,将人员和设备迅速撤离危险地点,根据现场情况,适时调整并调集人员、设备、物资和搜救被困人员;负责现场伤员的抢救工作,根据伤员受伤程度决做好转运准备。

3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事故发现人员,第一时间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应急自救小组,应急自救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以电话的方式通知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启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3.2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4注意事项

(1)救援前,必须确保边坡的浮石已及时清理干净。

(2)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对相关信息和证据进行收集和整理,等待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附件10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高处作业:

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2)高处坠落:

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3)高处作业的危险性:

高处作业最致命的,多发的事故就是高处坠落,易造成坠落人员身体的摔伤,严重的可导致人员死亡。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车间、原料库等。

2、应急处置程序

2.1事故报警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现场情况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以最快速度通知现场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各小组的职责,疏散无关人员。

(3)现场指挥人员及时通知医务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2.2现场急救

(1)肢体骨折

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

(2)检查呼吸、神志是否清楚,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复苏。

(3)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4)如须把伤员搬运到安全地带,搬运时要有多人同时搬运,禁止一人抬腿,另一人抬腋下的搬运方法,尽可能使用担架、门板,防止受伤人员加重伤情。

(5)如无能力自救,尽快将受伤人员采取(4)方法,送往医院或等待医务人员救治。

(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附件11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危害性分析

1.1定义:

厂内机动车辆是指企业厂区范围内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

1.2厂内机动车辆在作业时,行驶在生产经营区的道路,进入库房等场所车辆发生故障,驾驶员违章行驶作业等原因,可导致车辆对周边人员的伤害的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严重者可死亡。

2、预防措施

2.1驾驶人员应持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从事厂内机动车辆驾驶作业。

2.2厂内机动车辆属特种设备,必须到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并按期进行审验。

2.3加强对车辆维护保养,不得带病行驶,不得使用报废车辆。

2.4运载人员的厂内机动车辆不得超过额定人数,其他车辆不得运载人员。

2.5加强对车辆的安全管理,建立厂内机动车辆管理规章制度。

3、现场处置

3.1厂内机动车辆发生故障后,驾驶员应立即停车,防止发生其他事故,并及时对车辆进行检修。

3.2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驾驶员立即向周围人员及领导报警。

3.3领导接到报警后,立即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护指挥,并通知救护组、保卫组等人员到事故现场开展自救工作。

3.4受伤人员肢体骨折,采取伤肢固定措施,有出血采取止血措施,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3.5受伤人员压在运载物资下面,立即搬开货物,抢救受伤人员。

3.6在抢救受伤人员的同时,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电话,进行救治。

3.7发生重伤、死亡事故,保护好现场,配合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附件12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目的

为加强和规范对公司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管理,及时有效的应对火灾事故灾难,在紧急情况下减少环境影响,避免造成人员伤害,特制定本预案。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火灾事故的管理和控制。

3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组长:

杨文忠

成员:

余乐明、杨建厅、吴周贤

3.2职责

指挥部办公室负责后勤保障和善后处理等工作。

抢险救灾组具体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医疗救护组负责组织伤员现场救护和医疗救护。

警戒保卫组负责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戒严和维持秩序等工作。

4内容要求

4.1应急准备

(1)火灾可能产生的途径

a)电气设备或电源线路

b)自然灾害(雷击)

c)化学危险品泄露引起火灾或爆炸

d)人为操作失误(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火灾或爆炸

e)压力容器爆炸或其它

(2)火灾的应急准备

a)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时,填写动火令,报本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作业,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的有关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b)严禁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配件或灭火剂,用来维修消防设施和器材,分析本单位的消防情况,确定重点防范部位(如化验室、生产岗位、配电柜、操作台等)。

c)任何部门、岗位不得擅自挪用、拆除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围占消防栓,不得占用防水间距,不得阻塞消防通道。

d)生产车间内必须按面积要求配备灭火器。

e)场区内必须按面积要求配备灭火器、灭火砂箱及铁锹。

f)在每年适当时请消防部门的专家对本单位的全体员工进行环保知识及现场实战演戏(包括:

抢险、救护、通讯119和120、自救及逃生等),对重要使用化学危险品和特种工种人员要进行重复练习,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g)电工、维修人员每天要对电源线路进行检查,同时也对上、下水管道进行检查,填好《设备、设施巡查表》,防止电源线路漏电和上、下水管路漏水。

h)为保证生产车间安全运行,要定期对压力容器及安全阀、压力表进行检查、校验,时间间隔以年度检测计划为准。

4.2应急响应

a)灭火方式

①如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火灾可用干粉灭火器或灭火沙子扑救。

②如电器设备或电源线路老化短路导致火灾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③一般火灾(如雷击、人为操作失误或压力容器爆炸等引起的)可用干粉灭火器或水及沙子来灭火,火灾灾情较严重时,应请消防队来协助解决。

b)应急救援方案的实施

1)火灾逃生方法:

①发生火灾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在穿过浓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沿疏散方向或在救护人员的引导下逃离火场。

②当火势较大时,用水浇湿棉被、衣物等,披在身上迅速向安全出口冲出去。

③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要跑动,因为跑动会带来空气流动而加大火势;跑动还会将火源带到别处,加速火灾的蔓延。

正确的方法是迅速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打滚将火压灭;或就地用水浇灭;或就地跳入干净的水池中灭火,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烧伤后引起感染。

④当安全出口被大火封锁时,要立即返回房间,不要跳楼(楼层较低时,可将棉被等物先抛下,人往棉被上跳)。

一是用手电筒、挥动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二是利用房间内的设施自救,可利用绳子或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接成绳索,紧拴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没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三是利用墙边的下水管道逃生

⑤当房间外火势很大,房门已变热发烫时,千万不要打开房门,以防大火蹿入房间内。

要迅速用湿棉被、衣物堵塞门窗间隙,并不断给棉被、衣物、墙壁泼水降温,阻止火灾向房间内蔓延。

⑥如果房间内起火,一是顶着湿棉被衣物等冲出去;二是可以通过阳台转移到相邻未着火的房间内逃生。

⑦对大面积的火场,虽然逃出了房间,但还处在火势的包围中,这时不要惊慌,要选择上风头方向尽快退到安全地带。

⑧在火场中,由于浓烟很大,一般不要呼喊,要寻找室外的阳台、楼层的平台等处避难,要注意听火场广播,听从救援人员的指挥,逃离火场。

(逃离后要到火场的上风或侧风方向,远离可燃物和危险场所,有可能的情况下应帮助其他人员;逃生、救护和灭火)。

2)初起火易扑灭,在消防车未到之前,要能够集中全力逃生,转危为安后及时报警和报告指挥部。

3)逃离前必须先把着火房间的门关紧,把火和烟禁锢在一个房间内,不致迅速蔓延,能为自己和大家赢得宝贵时间。

逃生时则应从高层楼处往楼下跑,不要争抢、拥挤。

4)下楼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将衣服撕成布条结成绳索,牢系窗格子,再用衣角护住手心,顺绳滑下。

逃离时,要用湿毛巾、湿衣服等掩住口鼻,也可用水打湿衣服掩住口鼻。

烟雾较浓时,不必惊慌,宜用膝、肘着地,匍匐前进,呼吸要浅而小。

5)在非上楼不可的情况下,必须屏住呼吸上楼,因为浓烟上升的速度是3-5米/秒,而人上楼的速度是0-5米/秒。

6)逃生后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

牢记119(火警)、120(医院急救中心)。

报警后应组织现有人员进行灭火。

7)灭火时,不宜先抢救财物,易被烟呛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机会。

要先组织人员救火,后搬运财物,不能延误时间,否则易后果更加严重。

8)灭火同时也要组织人员进行逃生撤离,要沉着冷静,有序撤退,才能在火场中安全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导致自相践踏,会造成不应有的惨剧。

9)邻室起火,不要开门,应立即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脱险,否则热气浓烟乘虚而入,使人窒息。

5纠正与完善

(1)火灾发生后,组长应组织救援组成员调查、分析发生火灾原因,查清责任并填写事故调查报告。

(2)组长应组织救援组对火灾发生后作出应急反应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对人身安全的影响及对环境的影响,若应急效果不佳则要重新修改预案,或制定整改措施,并监督责任部门进行整改,使之不断进行改进。

(3)按照火灾发生严重程度逐渐上报。

 

附件13危险化学品泄漏引起中毒处理方案

1、事故特征

本公司生产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时容易造成人员中毒。

2、应急处置程序

2.1事故报警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现场情况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以最快速度通知现场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各小组的职责,疏散无关人员。

(3)现场指挥人员及时通知医务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2.2现场急救及注意事项

(1)发生急性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急救,并向院方提供中毒的原因、毒物名称等;

(2)若不能立即到达医院,可采取现场急救处理:

吸入中毒者,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向上风向转移至新鲜空气处,松开患者衣领和裤带;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催吐的方法使毒物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