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99874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docx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

我的教育教学小故事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记得有此上课,班上有个学生不满足自己的考试成绩,所以当着我的面把试卷撕了。

为此我找了他,“你觉得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的如何?

”我问,“很好啊”。

“平时老师都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应该同样尊重老师呢?

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感觉有些伤害你,老师可以道歉,那你应该怎样去做才是尊重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

”他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

“这次没有考好,应该考虑自己哪些地方还有所欠缺,必须要去努力的,回去想想,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我是真心的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

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并积极联系家长,共同探讨对于该生的教育方法,家校共同努力,逐渐的,他有所转变,班级的纪律好了许多,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师生的交流,细水长流,心灵的交流贵在诚心,换我的真心放在学生上,才能让我更了解学生更走近学生。

这让我更明白,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脆弱而易碎,如玻璃。

我们做老师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在与孩子一次次磨合的过程中,我慢慢学习着宽容,学习着理解。

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言听计从”。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也努力着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让爱与尊重照亮心灵---我的教学故事

孩子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他们的心理脆弱,情绪易波动,充满爱的关怀,会改变一个学生的行为。

也只有当老师用心去爱学生、尊重学生时,学生的心灵窗户才会向老师打开。

记得有次上课,班上有个学生因不满意自己的考试成绩,当着我的面就把试卷撕了。

为此我找了他,“你觉得今天的课堂上你表现的好吗?

”我问,“很好啊”。

“平时老师都尊重每一位学生,因为我们都是平等的,只是角色不同,也许有时候老师们的口气是重了,你感觉受到伤害了,老师可以道歉。

虽然你没考好,可你毕竟付出了你的劳动,老师也付出了心血呀。

你怎么能把它撕掉呢?

既然老师都尊重你,你是不是也该想想怎样去尊敬老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诚心的道歉吗?

”他默默无语,神色虽如以前,但能感觉到他也在思考。

“这次没有考好,没关系,但应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必须要去努力,老师是真的想和你做朋友,想让你的潜能发挥出来,变成一个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 教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

每当他犯错误的时候,我就找他,帮助他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提出建议帮助他改正,并积极联系家长,共同探讨对于该生的教育方法,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他变了,上课时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许多。

 师生的交流是心灵的交流,贵在诚心,只有当老师的爱心放在学生身上,才能让老师走进学生。

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纯洁、美丽,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那样的脆弱而易碎,如玻璃。

做老师就要欣赏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学生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我们真心一点,平等一点,赏识一点,他们就会心满意足。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地蹲下身子与学生对话,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努力去用自身的行动,去影响他们。

试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之所以把小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作为研究内容提出来,首先,因为学生的学习反思和教师的教学反思是相统一的,都是新课程的精神。

学生的反思对学习效率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其次,在目前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反思能力比较差。

原因有:

(1)学生不知道如何反思,以至很多学生至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根本没有时间进行学习反思;(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很少有时间关注学生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4)许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事实上很多教师没有在教学和学习中反思的意识,更谈不上教会学生如何反思。

什么是反思,顾名思义,“反”是回顾,“思”是思考,反思就是对自己思考的再思考。

学生反思意思为: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总结、回顾、思考去发现问题,好的经验和习惯要发扬,存在的问题要吸取教训并及时克服,目的是通过反思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数学中的反思,是指对以往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等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的回忆和重新思考。

学生的学习反思就是学生不断的监督、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学习结果的行为,以便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多的知识的过程。

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反思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学生今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的理念以及弗洛登塔尔的“反思是学生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理论指引,结合学生目前学习现状,笔者迫切认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培养尤为重要。

一、引发学生反思的动力。

学生的反思动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对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进行批判性回顾和思考的内在驱动力。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做法引发学生的反思动力。

1、创设问题情境,促发反思动力。

有高涨而积极情绪支撑的反思过程才是一个高效的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创设出能激发学生情趣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到宽松、自如,他们就能敢于质疑和探索,促发反思需求。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就提出这样一个趣味问题:

猴老大和猴老二平均分吃4只桃,每只猴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遇到猴子分桃这样的趣题情绪高涨,都欲欲争着尝试回答,思维欲望由此被激发出来了,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答案是二分之一对还是四分之二对,学生是通过质疑和反思得出结论的。

2、自主探索体验,激发反思动力。

在教学需小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中,应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时,笔者设计了合作探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环节,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兴趣。

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探索后,有的学生还是一知半解,提出:

“老师,为什么用长乘宽来算长方形面积呢?

”,这时笔者让学生反思刚才摆的过程,并结合“长方形的长表示几个单位的正方形,宽又表示几个单位的正方形,一共用了几个单位的正方形”等几个问题,经过学生自己的再次回顾,反思和发现得出了正确结论,使学生体验到了这是反思直接带来的益处,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教师再恰当及时给予学生表扬,肯定他的质疑和反思的表现,学生会很高兴,使其反思意识和动力更加强烈。

二、提供学生反思的空间。

从数学学习的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生学习的根本,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是问题。

教师要善于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问题,随即提供学生反思的空间,主要途径有:

1、引导学生反思课堂上的典型例题。

数学教学中的典型例题学习过程是学生掌握新知、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主要途径,我们经常发现有些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当他们读完一道题后,就能立即看到题目的“骨架”,这个“骨架”就是数量关系。

例如,北京颐和园的陆地面积是72.5公顷,水面面积大约是陆地面积的3倍,北京颐和园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这一问题的数量关系是:

 陆地面积+水面面积 =颐和园的占地面积。

根据这一数量关系式,发现必须先求出水面面积,该题便迎刃而解。

又如,“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等,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都是学生解题的基本“骨架”或称数学模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适时引导学生回顾、发现、思考、总结。

给我们的启发就是课堂上要针对具体的例题进行分类、比较和概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最有效的途径掌握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2、引导学生反思课堂上自己的语言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就得先想,没有脱离思维的语言。

人们思维的过程与结果,必须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的磨练也将促使思维更严谨更灵活,从而使两者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而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弱,往往他想的跟自己表达的不一致,例如,在做计算题或解决问题时,许多同学的答案是正确的,但一问为什么就说不清道理。

如计算“13-5=?

”时,有不少学生算出得数是8,但要他说出算理时,却说不出来。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两种思路去想:

①因为8+5=13,所以13-5=8。

并按照这个思路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②从10中去掉5,还剩5,5再加3便是8。

经过这样多次练习,学生会用语言口述思维过程,说清算理了。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口述解题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清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例如:

小明有36张画片,送给小红8张,还有多少张?

训练学生用语言有序地说出分析推理过程:

(1)先说题意:

“已知小明有36张画片,送给小红8张”,问题是“还有多少张?

(2)分析题意:

要求还有多少张,就是从36里去掉8,用减法计算,列式是:

36-8。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并交流各自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了计算方法,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合理解题意的程度,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也为学生适时反思的自己的语言表达创造了良机,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3、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作业。

作业是学生掌握、内化知识的主要反馈,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作业关注程度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

因此,引导学生有针对的反思的自己的作业情况,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形成。

例如可通过以下方面督促、引导学生反思作业情况:

你的作业有没有及时完成的习惯?

做作业时有没有认真审题?

做作业时是不是独立思考完成的?

做完作业有没有认真检查?

做作业时书写是否规范?

你的作业做的过程中有困难的地方吗,有没有及时记录和解决?

怎样才能有效的解决?

等等。

4、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

突出数量关系分析,找到解题思路(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如:

题目中问了哪些问题?

这些问题跟哪些条件相关?

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解决问题所需的素材?

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等等;另一方面就是数学的学习要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学生的认识才深刻,掌握的才牢固。

因此,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要十分关注,解完题后要组织学生多问自己:

“我为什么会这样思考?

”“我为什么会发生错误?

”“ 怎样才能找到规律?

”等等,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5、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是指学习者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动作行为。

而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一般指其接受和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与程序。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益处,促使他们终身、持续的发展。

因此,教师教学中提供学生对自己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反思的时间和空间十分必要。

具体措施有:

一方面,现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应用,还要求他们应用后进行反思:

“我是怎样想的?

”“我这样做对吗?

”“他是怎样想的?

”“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没有?

”等等,促使学生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另一方面,平时教学中要适时提醒学生:

上课前你认真预习了吗?

怎样预习的?

上课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吗?

你的思考与教师的讲解有不同之处吗?

作业有没有认真独立思考?

做题后有没有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

怎样检查的?

等等, 促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给学生反思的方法。

1、相互反思。

在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反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小组汇报的质量。

因此,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及时巡视,针对不当的结论应提醒学生适时反思,如教学实践活动课《我们的试验田》时,遇到“正方形菜地的边长是10米,它的种了黄瓜,黄瓜占地多少平方米?

”这样的问题,多数学生出现了用10×来求出问题的解法,此时笔者就让学生针对问题相互质疑,明确应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直到问题解决。

这样能促进学生合作时相互反思,得知相互反思能弥补自身的不足,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

2、自我反思。

(1)自我提问。

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提问是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重要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学习过程中。

诸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有其他方法做吗”,“哪一种方法更简便”,“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等自我提问,可以促进学习主体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可以提高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鉴别能力和学习能力。

(2)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评判与分析的一种自我审视的行为。

例如,我们可以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思:

做题时,想一想“我这样做对了吗?

”“这是不是最好的办法”“我在哪里处理得比较好”等等;订正时,多想想“我这题错在哪里?

”“我为什么会做错?

”“我以前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以后我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我怎样向好的同学学习”等等。

自我评价应该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最主要、最经常的评价方式,组织有效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反馈、自我调整、自我完善,有助于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3)反思小结。

每次单元测试或阶段性测试后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反思小结,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对这次测试的重新审视,自己做错了哪些题目,出错的原因是什么,今后改进的措施是什么,让学生通过动笔写出来,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便于今后更好地学习,找到好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阅读学生的反思小结后能更进一步的了解学生,更便于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做到有的放矢。

3、反思后反思。

反思是没有终结的,在随时随地可能进行的反思中,教师可通过假设法、比较法、反例法、归纳法以及迁移法等方法引发学生对前面的反思进行再反思,使学生在反思交流中学会反思与推理,以达到反思的提升阶段,学会理性疏理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生学习的反思意识和能力是由教师在教学中长期、持久、逐渐培养出来的,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数学学习的思维过程加以反思,从中总结自己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技能技巧以及经验教训,要让学生在反思中真正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优化他们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思维能力,更大地发挥和提高他们的智能和潜能。

同时,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重视学生进行批判性的回顾,克服学生思维性干扰带来的弊端。

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反思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为学生可持续地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案例:

课题一: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们身边是无处不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台、投影仪、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口算训练(教师出示卡片)

7+5+2+1= 5+6+3= 3+2+6+4= 6+4+6+5= 5+5+5+5=

二、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

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

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三、探究新知

1、活动

(一):

“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一)”,问:

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熊猫图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

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

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

横着数:

5+5+5=15)

生2:

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

竖着数:

3+3+3+3+3=15)

师:

真棒,还有别的数的方法吗?

(小组合作:

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2)小结:

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

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

(二):

“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

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并说出结果。

(板书:

数相同)

(2)齐读:

5+5+5=15 3+3+3+3+3=15(学生感到有些难读,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

3个5连加等于15(板书)

5个3 连加等于15(板书)

3、活动(三):

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二)问:

这里一共有几个点子?

学生自由地数数,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

6+6+6+6=24 4+4+4+4+4+4=24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

(板书:

4个6 等于24;6个4 等于24)

(3)一起来数有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

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 3+3+3+3+3+3+3+3+3+3=30

4、活动(四):

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

一共有几个苹果?

(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3+3+3+3+3=□

(2)让学生讨论出:

6盘呢?

10盘?

15盘呢?

(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四、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

上面的苹果50盘呢?

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

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办呢?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新课标的要求: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进行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中。

 “等级+评语”这种辅以评语的批阅方式,不仅注意了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注重了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

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的动态信息,运用评语进行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展智能,以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开发,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活动和生活实践打下“多向思维”的发展基础。

如:

跳绳比赛规定每人跳3分钟,王平跳了327下,张民平均每分钟比王平多跳12下。

张民一共跳了多少下?

一般学生的解答方法是:

(327÷3+12)×3=363(下)

教师在批改时加了评语:

“你做得很好,老师建议你想一想,还有更好的解法吗?

比如先算张民3分钟一共比王平多跳了多少下?

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语引导,开动脑筋,进一步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又列出了其他算式:

     327+12×3=363(下)    12×3+327=363(下)

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题时,往往只注意分析题意的外显成份,列出一两种解答方法就满足了,而忽视了对这些题目的深层次的分析探究和辨析比较。

据此,教师要运用评语诱导他们去作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以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中,通过比较和判断,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简捷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为学生以后参与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如:

小华和小明同时从甲地到乙地,小华每分钟走50米,比规定时间迟到了2分钟;小明每分钟60米,比规定时间提前2分钟到达。

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

学生以小华从甲地走到乙地的时间作标准,列出的算式是:

    50×[60×(2+3)÷(60-50)]=1500(米)

教师的评语是:

你很厉害,这么难的题目也能做。

老师建议你:

能把标准换一换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

60×[50×(2+3)÷(60-50)]=1500(米)

教师的评语是:

哇!

你真行!

还能想出第三种方法吗?

学生又列出一种算式:

 50×[(50×3+60×2)÷(60-50)+3]=1500(米)

教师的评语是:

你真了不起!

想的比老师还多。

还有更简捷的方法吗?

在教师评语的激励和启发引导下,诱发了学生对数学问题钻研的极大兴趣,居然又列出另一种正确的算式:

60×(2+3)÷(60÷50-1)=1500(米)

如:

对作业拖拉的学生写上“老师相信你,今后能按时完成作业的”、“你准行!

因为你努力了”。

又如:

对书写较乱的学生写上“你能把字写工整的!

而且会越写越好!

用这种评语评价,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上进心。

当学生的作业书写工整、计算过程合理、正确率高或有进步时,在本子上适当加句信任的鼓励、关爱的评语,赢得他们对老师的爱戴和信赖。

如:

你的想法独特,有创意,值得大家的学习。

太好了,你也做对了一题,哇!

 

教学反思:

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端正的学习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也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内在动力。

积极开展这方面的评价,就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学生天生爱表扬,老师几句鼓励表扬的评语,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心理学家赫尔劳克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适时地运用评语进行评价激励,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明白缺失的缘由,不仅有利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这样的评语主要有:

a.期待式评语。

在作业批改中采用期待式评语评价,提出富有层次性、指导性、针对性的改进与提高的目标,让学生树立起再前进一步的信心。

你的想法跟老师的一样等等。

当他看到评语时,会把本子给同学看,渴望也能得到同学的好评。

这一举动,形成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网络,为学生的发展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小学生天性就是好动、好问、好奇,争强好胜,富有竞争向上的心理特征,但传统的批改只有对错的标记,根本不知道错在哪里。

面对错误的作业不知所措,只能等老师下节课来讲评,然后按老师说的去改。

这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天性”,阻碍了学生主动探究精神和创新潜能的发展。

总之,这样的评价方式不是为了给学生一个结论,也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谋求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学会更多的学习策略,提供展示学习效益的平台,形成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能力,使评价成为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