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99899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x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

 

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定位

 

(一)背景分析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出入境和国内旅行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旅行大国。

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旅游业产业规模将会急剧增大,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我县地处皖南山区,与著名旅游圣地黄山一脉相连,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祥云、碧云、马家溪,马岭、鹊

 

岭、仙人谷重峦叠翠,山水相间;江村、朱旺、肇修堂;文庙、文昌、锁翠桥文化古迹,源远流长。

吕辉、大梁、谭梓生,仕川、洋川、红

 

色地英烈辈出,缅怀激励;大饼、青蔗、真香茶,灵芝、葛根、小花生土特生态,美味悠闲。

多元多彩,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关注重视,当前在政府的领导下,更是大力开发创新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以江村古建筑群、吕碧城故居、肇修堂、朱旺古村落、旌德文庙等历史文化古迹的文化之旅;以旌歙

 

古道、祥云、马家溪、仙人谷、兴隆梅园等优美的自然生态的生态之旅;以仕川农民暴动旧址、梅大梁故居、谭梓生故居、吕辉烈士牺牲地等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之旅;以江村、玉屏村、朱旺村、路西村、建强村等秀美村庄的美好乡村之旅;以灵芝生产加工基地、灵芝产业园、自驾车营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康体养生资源的养生之旅。

五条特色旅游线路以及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渔家乐景点初步形成。

 

以高铁新区为主的旅游板块正迅速推进。

“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等金质名片已闪亮呈现,一个实质性的“养生天堂”正清晰眼前。

 

随着颜值最高的京福高铁的全线开通,旌德已成为距旅游胜地黄

 

山最近的站点,同时扬绩高速鸿门互通立交项目建设以及芜黄高速公

 

路谋划建设,旌德正进入高速时代,旅游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我校开办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既是

 

本质所在又是时代召唤。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本地,为旅行社、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培

 

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掌握旅行社前台销售、导游技能、计调技能、外联技能以及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客房等相关业务岗位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为指导,认真执行我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办学理念,搞好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二)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注重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提升的原则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稳定教师队伍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

 

键所在。

使用和培养并重,充分关注教师个人发展;评价和激励相结

 

合;着力于教师文化建设,构建“崇尚一流、追求卓越”的教师文化

 

精神和创业者的价值观,营造不断创新、和谐共进的人际氛围,不断

 

提高教师的职业信念和职业境界,不断促进教师自觉地接受先进教育

 

理念,不断地提升教师自我发展的强烈意识和责任。

 

2.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从社会需求出发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整体优化课程体系,

 

按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整合教学资源和内容,逐步形成自身特色。

强调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综合提高原则。

 

3.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原则

 

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思想。

优化基础课程体系和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践课程系统,并在教学内容、时间和运行上保

 

持连贯。

基础课程系统确保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专业课程系统确

 

保培养人才的岗位针对性和适应性。

时间课程系统强调校企合作、产

 

学结合,强调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和实践教学的评价与落实。

 

4.校企合作、产学结合进一步深入的原则在新形势下,围绕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认真研究校企融合方式,与行业为企业共同研究专业建设与发展问题。

做到新颖、实际、特色、灵活。

 

5.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坚持共性培

 

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给其

 

以更多的选择机会。

学生培养方案进一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方

 

法和手段的设计,在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做深做透,凸显专业特色。

 

三、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

 

1、我校有设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良好基础。

旌德县职教中心

 

目前所开设的6个专业都是既实用又具有时代性就业特点的专业,

 

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特点。

“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的办学思想是我校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

我校从

 

2006年开设文秘专业,2011年开始学前教育专业,经过几年的专业

 

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

 

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生职业技能突出,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近三年

 

就业率均在97%以上,就业对口率在95%以上,且就业质量较高。

 

因此,该专业的重点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并能形成辐射

 

带动效应。

 

2、学校现有教职工79人,专职教师76人,“双师型”教师38

 

人。

旅游服务类的骨干教师(含兼职)6人,基本能满足学校旅游服

 

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根本需要。

今后,在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师

 

资队伍建设也在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逐步的引进。

同时为了保证专业

 

发展的需要,学校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有关高等校校参加相应的专业

 

知识培训和进修,保证日常教学和今后开办培训的质量;选派部分教

 

师与合作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参与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系统研发工作,开拓教师的学科视野,保持专业

 

敏感度,提高专业水平。

 

3、我校现有的软硬件教学设施和办学条件比较充分。

一是相关

 

学科专业的图书资料、实验实训设备可以综合利用,基本能够满足

 

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的需要,二是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和图

 

文信息中心,为该专业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书目和教学手段。

 

计算机房、语音室、形体房、图书馆等均可满足该专业的学生使用。

 

三是学校目前已建有模拟前厅、客房和中西餐厅,还将兴建酒吧、茶

 

艺等实训室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需要。

在加大投入建设实验实

 

习条件的同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目前已与多

 

家企业及宾馆饭店签订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我校将从师资队伍、

 

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采

 

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该专业的建设,努力提高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基

 

于当前的社会状况及就业形势,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四、专业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

 

厚民族风情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

 

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与民族风情文化高度融合,与绿

 

色生态充分结合,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为知名旅游企业进行订单培养。

 

2.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

 

完成整个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写和校本教材编写,以满足教学的需求。

 

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

 

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

1。

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

 

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

 

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

 

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4.实践基地建设依托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加大专

 

业投入,建成旅游虚拟仿真系统。

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

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企业服务平台,建立旅游业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为旅游专业学生、旅游从业人员再就业和旅游业人才流动服务的平台。

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参与职业资格证考前辅导、参与中职旅游专业建设研究与指导、参与签约校外基地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使专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五、重点建设内容

 

(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本地及周边地区旅游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建立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教学模式、“模块化”为特征的课程体系,以“四双(校企双授课、双指导、双监控、双评估)”为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调研分析和企业专家的开发,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以思想、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旅游企业服务技能、旅游企业管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3个教学模块。

依托建立的校外基地,通过认识实习、校内实训、下旅游企业(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与旅游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加强与省旅游学校沟通联系,学习借鉴,不断提高完善。

 

(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1.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结合地区旅游对人才的需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旅游企业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研究分析,明确培养岗位、工作任务、任务领域及能力需求,再根据能力要求进行归类,形成适宜于“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建构

 

目标岗位群

 

目标岗位

 

专业课

 

职业基

础课

 

公共课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学生

旅游企业服务工作人员

旅游企业基层管理者

学生,准员工

导游

酒店熟练服旅行社、景区

酒店基层

旅行社

务员

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

旅游概论

信息系统管理

酒店管理实

服务礼仪

导游基础知识

前厅管理

旅行社管理

旅游政策与

酒店人力

旅行社业务

客房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

法规

资源管理

(导游、计调、管理

景区管理

普通话

市场营销

销售外联)

餐饮管理

营销与策划

英语

与策划

旅游英语

旅游英语

旅游企业

管理学原理

旅游企业

财务管理

形体训练

财务管理

 

中国旅游地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