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9214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docx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讲解

官洲河水质监测报告

单位:

化学与环境学院

专业:

环境科学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监测目的3

二、水污染状况调查3

三、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设计8

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9

五、选定监测项目及分析测定技术10

六、采样和保存方法10

七、实验方法及质量保证12

八、监测数据整理与分析20

1、温度和PH20

2、溶解氧——碘量法(GB7489-1987)21

3、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稀释法(HJ505—2009)23

4、化学需氧量(CODcr)——重铬酸盐法(GB11914-89)25

5、高锰酸盐指数IMn——酸性高锰酸钾法(GB11892-89)27

6、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87)28

7、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31

8、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33

9、悬浮物——重量法(GB11901-89)35

10、综合分析36

九、对改善实验以及对改善官洲河水质的建议37

十、参考文献38

一、监测目的

Ø熟悉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掌握监测项目的测定方法

Ø了解官洲河水质的现状,提高环保的意识

Ø复习相关的知识,以便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

Ø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二、水污染状况调查

1、基础资料的收集

Ø官洲河的地理气候、水文、地质和地貌资料

气候:

官洲水道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片网河区,受上游径流及下游南海潮汐动力的共同作用。

河流走向为西南-东北,其上游为南河道,下游是广州出海水道即珠江正干至伶仃洋的组成部分,处于北纬22°26′~23°05、东经113°14′~113°42′之间。

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海洋气候,温暖、多雨、湿润,夏长冬短,年平均雨量1646.9毫米,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

水文:

官洲水道的径流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来自于北江和西江的径流,经三水水文站由平洲水道的沙洛围、大石河、花地涌进入广州片网河,这是主要的径流来源;另一部分来自流溪河、白坭河以及洪水期北江芦苞水闸和西南水闸的分洪流量,这一部分流量经老鸦岗从西航道汇入广州片网河。

由于本水道下连伶仃洋喇叭型湾顶,潮汐作用强,多年平均涨潮量2288亿m3,多年平均山潮比为0.26,在珠江八大口门中潮汐作用最强,属潮流作用为主的河口。

据三水水文站(1951~1997年)统计表明,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8030m3/s,多年平均流量为1373m3/s,历年最大流量为16200m3/s(1994.6.20),多年平均迳流量为433.10亿m3。

马口水文站(1951~1997年)统计结果为多年最大平均流量为27967m3/s,多年平均流量为7405m3/s,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338.56亿m3。

流溪河的多年平均迳流量为27.66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87.7m3/s白坭河的多年平均迳流量为14.40亿m3,多年平均流量为45.8m3/s。

珠江河口的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在一个太阴日内两涨两落,且两次高低潮位和潮差各不相同,涨落潮历时亦不相等。

纳潮量的大小反映潮汐动力的强弱,因纳潮量大小主要由潮差和纳潮面积组成的潮棱体体积决定,珠江干流出海航道的潮流动力自口门往上游逐渐减少。

根据2004年3月和7月官洲水道和仑头水道的水文泥沙测量成果,无论是在枯水期还是洪水期,官洲水道的流速均较仑头水道的流速大。

官洲水道分流比在涨憩和落憩附近变幅较大,其余时段涨落潮的分流比约为45%。

经相关推算,官洲水道下游附近年纳潮总量254亿m3,其山潮比为0.96仍略小于1,反映潮流整体强于径流。

因径流主要集中于汛期4~9月,约占全年76%,故汛期水流动力以径流为主,中枯季以潮流为主,且中水期以落潮流为主,枯季因涨潮最大历时比落潮历时短,这种差异大于枯季径流引起的涨落潮量差异,故涨潮流速和流量均略大于落潮相应值。

官洲水道下游黄埔以下口门段涨潮历时基本为5.5h,落潮历时为7.0h,黄埔以上则涨潮历时递减、落潮历时递增的速度明显加快。

泥沙特性:

珠江流域的泥沙特点是含沙量少,输沙量大。

官洲水道的泥沙主要来自于流溪河和北江,尚有少量来源于冲刷深槽的老河床和三角洲沉积层。

因珠江流域来沙集中于汛期,5~10月输沙占全年95%左右,而汛期落潮流强于涨潮流,甚至在大洪水时变为单向流,加上落潮历时较长,潮流动力强劲,故天然情况下只有少量泥沙沉积于河道内,上游大部分来沙可及时输向下游,河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官洲水道泥沙主要来源于西江、北江,洪季大潮平均含沙量0.1~0.16kg/m3之间,根据2003年3月27日枯水小潮和4月3日枯水大潮实测资料统计,涨潮平均含沙量在0.02~0.04kg/m3之间,落潮平均含沙量在0.04~0.08kg/m3之间。

含沙量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洪季大于枯季、大潮大于小潮、底层大于上层。

此外,水流流速越大,含沙量亦越大,反之亦然。

根据罗宪林等的分析,近10多来珠江三角洲河道的挖沙量达7×108~10×108m3,它相当于珠江三角洲河道70~125年左右自然淤积量。

由于采沙,珠江网河河床已由普遍缓慢淤积转为普遍快速冲刷,这也正是官洲水道河床普遍冲刷下切的原因。

而且挖沙主要在深水河槽中进行,采沙船多在深泓线附近作业,引起河床过水断面向窄深发展和变形。

Ø水体沿岸城市分布、工业布局、污染源及其排污情况、城市给排水情况

官洲河的左岸是官洲岛,右岸是广州的大学城高校地区,正对着北亭村、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左前方是瀛洲生态公园。

在河道的上游左岸有个化工厂。

左岸生物岛岸段分布有数个建筑施工工地。

广州大学城设置高质水与杂用水两个管网系统,饮用净水由广州市自来水公司南洲水厂供应,杂用水则由大学城杂用水厂利用环岛的珠江水进行常规处理后供给。

官洲河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排污水,生活垃圾,以及轮船的油污等。

在河道的左岸大部分是建筑工地,观察得到共有4个小排污口,排出污水均为初步建筑所产生的红泥水且水量少,无油污漂浮杂物等污染物,且各排污口处建有方形水泥池,泥土杂质在池内基本完全沉淀。

故考虑到工作量,污染量等情况,生物岛各排污口对水质的影响不在本次监测考虑范围内。

而经过实地考察了河道的右岸,发现主要有四个河涌向河道排放污水,表1是详细情况。

表1各河涌的详细情况

地点

水质状况

周边是否有植被生长

沿岸是否有淤泥,淤泥的水的颜色

周边环境特点

广大河涌(10#闸)

水量较充足,无明显臭味,有少量淤泥,水的颜色呈灰绿色,较浑浊,水面上漂浮少量的油污

有绿色淤泥

岸边有船只停泊靠岸(大学城对岸),对岸有化工厂

中控室河涌(11#闸)

水闸关闭,有淤泥,水面上有大量漂浮物及油污,水的颜色呈墨绿色,很混浊

有绿色淤泥

南沙快线横跨该河段,河段有小渔船,对岸有化工厂

华师河涌(12#闸)

水量较充足,淤泥淤积,水的颜色呈黑色,很污浊,两岸的草被污染,发现有死鱼

有灰绿淤泥

对岸是生物岛,有大型施工场地

中大河涌(1#闸)

水质较差呈黑色且浑浊,水面上有少量的油污、悬浮垃圾、死鱼,有较严重的恶臭

有灰黑色淤泥

处于中大教学区西面,河段对岸有造船厂、化工厂、商品房等

Ø水体沿岸的资源现状和水资源的用途;水体流域土地功能及近期使用计划

官洲河的水资源主要用于航运以及工业用水。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官洲沿岸工业建设的增加,使得官洲河的水资源利用随之增加,同时,水体污染也不可避免越来越严重。

Ø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

由于官洲河道并未设置监测站点,无法获得历年的水质监测资料。

因此我们参考了与官洲河较为接近的广州长洲自动监测站点上的资料。

从资料得知最近长洲断面监测到河水主要的污染物是氨氮、溶解氧。

2、现场考查

深入现场了解以往水质监测时所设置的断面和采样点是否需要增减或调整。

观察官洲河道的环境,了解官洲河道两岸的排污口;已经确定采样断面和采样点,实地考察具体采样点,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在退潮时检查已设置的采样点的水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顺利采到水样。

三、采样断面和采样点的设计

本次监测方案主要是监测华师河涌排污口对官洲河段水质的影响,故只设置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三个监测断面,而根据断面设置原则,对照断面设在广大河涌排水口上游约370m处;控制断面设置华师河涌排水口下游约350m处;削减断面设置削减断面在华师河涌下游约1500处。

(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可知,官洲河水面平均宽度约330米,而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的宽度约200米,退潮时,水面宽度减少10~20米,故涨退潮时均设置左中右三条采样垂线。

官洲河深度3~8米,故左右两条垂线要设置一个采样点,中垂线设置两个采样点,涨退潮时采样垂线位置相应变化。

但是考虑到安全问题以及采样条件的限制,故每个监测断面只设右垂线,每条垂线只设一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米处。

四、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

官洲河属于潮汐河流,为了保证水样对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化规律的反映。

我国水质监测对此有特别要求:

潮汐河流全年在丰、平、枯水期采样监测,每期采样两天,分别在大潮期和小潮期进行,每次应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分别测定。

但结合实际条件,是无法达到“潮汐河流和河口全年按丰、平、枯三期进行采样”这一要求的。

故在实验时段内,挑选其中的大潮日和小潮日各采样一天,每天采样两次,每次采集当天涨、退潮水样各一份。

最终我们是选择了在3月15日和16日这两天进行采样,每天涨潮、退潮分别取一次。

结合海事网的潮汐表以及实际条件限制,具体时间为8:

30-9:

30和13:

30-14:

30

五、选定监测项目及分析测定技术

通过分析长洲历年的水质状况,结合官洲河的现状,根据《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我们小组从中选取的测定项目以及采样方法如下表(潮汐河必测氯化物,可我们只能测一次,对此指标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决定不测氯化物)

序号

项目

师兄(姐)数据

分析方法

方法来源

最低检出限

(mg/L)

方法的使用范围值

1

水温

15~35

温度计测量法

GB13195-91

0.1℃

-6~40

2

pH值

5.5~7

精密pH试纸

 ——

0.1(pH值)

——

3

溶解氧

5~9

碘量法

GB7489-1987

0.2

0.2~20mg/L

4

高锰酸盐指数

3~8

高锰酸钾法

GB11892-89

0.5

0.5~4.5mg/L

5

化学需氧量

10~50

重铬酸钾法

GB11914-89

0.5 

5~50mg/L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3~15

稀释法

HJ505-2009

2

<6000mg/L

7

氨氮

0.1~3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535-2009

0.025

0.10~2.0mg/L

8

铬(六价)

0.01~0.16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7467-87

0.04

0.004~1.0mg/L

9

总磷

0.200~0.547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

GB11893-89

0.01

0.01~0.6mg/L

1

悬浮物

4~400

重量法

GB11901-89

4

——

六、采样和保存方法

考虑实验室的条件,本实验合理分配任务,采水后尽快回实验室进行测定,最后没能及时测定的水样才按一下方法保存。

其中溶解氧是当场固定的。

项目

容器

保存方法

保存时间

采样量

容器洗涤

水温

P/G

现场测定

——

250mL

pH值

P/G

现场测定

——

250mL

溶解氧**

溶解氧瓶(G)

加MnSO4,碱性KI-NaN3溶液现场固定

24h

500mL

高锰酸盐指数

G

1~5℃,避光

48h

500mL

化学需氧量

G

加H2SO4,使pH<2

48h

500mL

五日生化需氧量**

溶解氧瓶(G)

1~5℃,避光

12h

1L

氨氮

P/G

加H2SO4,使pH<2

24h

250mL

铬(六价)

P/G

加NaOH,使pH为8~9

14d

250mL

总磷

P/G

HCl,H2SO4,pH≤2

24h

250mL

总有机碳

G

硫酸酸化至pH<2,并在2~5℃冷藏

7d

250mL

悬浮物**

P/G

1~5℃,避光

14d

500mL

注:

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

**表示单独采样。

Ⅰ,Ⅱ,Ⅲ,Ⅳ表示四种洗涤方法,如下:

Ⅰ:

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Ⅱ:

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洗一次;

Ⅲ:

洗涤剂洗一次,自来水洗二次,1+3HNO3荡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去离子水洗一次;

IV:

铬酸洗液洗一次,自来水洗三次,蒸馏水一次。

如果采集污水样品可省去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清洗的步骤。

在水质采样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采样时不可搅动水底的沉积物。

采样时尽量保证采样点的位置准确。

认真填写“水质采样记录表”,用签字笔或硬质铅笔在现场记录,字迹应端正、清晰,项目完整。

保证采样按时、准确、安全。

采样结束前,应核对采样计划、记录与水样,如有错误或遗漏,应立即补采或重采。

如采样现场水体很不均匀,无法采到有代表性的样品,则应详细记录不均匀的情况和实际采样情况,供使用该数据者参考。

测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如果水样中含沉降性固体(如泥沙等),则应分离除去。

分离方法为:

将所采水样摇匀后倒入筒形玻璃容器(如1~2L量筒),静置30min,将不含沉降性固体但含有悬浮性固体的水样移入盛样容器并加入保存剂。

测定水温、pH、DO、总悬浮物和油类的水样除外。

采样计划:

确定指标后,为采样制定计划。

其中包括:

确定的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测定项目和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七、实验方法及质量保证

Ø实验方法

1、水温——温度计测量法

将水取上来装于烧杯中,迅速将水温计投入水中感温,并读数。

2、pH值——精密pH试纸测试法

PH应在采样现场进行测定。

用100mL烧杯取水样,用玻璃棒沾取水样至pH试纸

3、溶解氧——碘量法(GB7489-1987)

采样后现场用1ml移液管插入到溶解氧瓶的液面以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用2ml移液管插入到溶解氧瓶的液面以下,加入2ml碱性碘化钾溶液。

盖好瓶塞,勿使瓶内有气泡,上下颠倒混合15次后静置,待棕色絮状沉淀沉降到瓶的一半时,再颠倒混合几次静置。

待沉淀物沉降至瓶的1/4时,轻轻打开溶解氧的瓶塞,立即用2ml移液管插入到溶解氧瓶的液面以下沉淀物上方,加入2ml浓硫酸。

再小心盖好瓶塞,勿使瓶内有气泡,颠倒混合摇匀至沉淀物全部溶解为止,若溶解不完全,可继续加入少量浓硫酸,但此时不可溢流出溶液,放置暗处5分钟。

吸取100.0ml上述溶液与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到蓝色恰好褪去时为止。

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硫代硫酸钠的标定

于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0ml水和1g碘化钾,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5ml(1+5)硫酸溶液密塞,摇匀。

于暗处放置5分钟后,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加入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为止,记录其用量,浓度计算如下:

C(mol/L)=(10.00*0.02500)/V

V:

滴定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0.01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临用前稀释。

结果表达

水样中溶解氧计算如下:

溶解氧(mg/L)=[C*V*8*1000]/100=80*C*V

其中C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为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毫升数

4、五日生化需氧量——稀释法(HJ505—2009)

4.1需经稀释水样的测定

4.1.1稀释倍数的确定

稀释倍数可根据样品的高锰酸盐指数(IMn)的测定值,因此需要先测定高锰酸盐指数。

按照表1列出的BOD5与高锰酸盐指数(IMn)的比值R估计BOD5的期望值(R与样品的类型有关),再根据表2确定稀释因子。

由表1中选择适当的R值,由于实验时间,只能根据师兄师姐和长洲高锰酸盐指数2~7mg/L,按式计算BOD5的期望值:

ρ=R⋅Y=1.5*(2~7)=3.0~10.5mg/L

式中:

ρ——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的期望值,mg/L;

Y——高锰酸盐指数(IMn),mg/L。

由估算出的BOD5的期望值,按表2确定样品的稀释倍数1或者2,再由往届经验取稀释倍数为1.

4.2.2稀释操作

(1)按照选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引入部分稀释水于1000ml量筒中,加入需要量500mL的均匀水样,再引入稀释水至1000ml,用带胶版的玻棒小心上下搅匀。

搅拌时勿使搅棒的胶版漏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

(2)将稀释好的水样用虹吸法充满二个溶解氧瓶中,使试样少量溢出,防止试样中的溶解氧质量浓度改变,使瓶中存在的气泡靠瓶壁排除。

(3)将一瓶盖上瓶盖,加上水封,在瓶盖外罩上一个密封罩,防止培养期间水封水蒸发干,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5d后测定试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另一瓶15min后测定试样在培养前溶解氧的质量浓度。

BOD5测定中,溶解氧的测定按HJ505-2009操作(详见溶解氧测定方法)。

4.2.3空白试验:

只装稀释水做一样的实验

结果表达

稀释法和稀释接种法按以下公式计算样品BOD5的测定结果:

ρ=[(ρ−ρ2)−(ρ3−ρ4)*f1]/f2

式中:

ρ——五日生化需氧量质量浓度,mg/L;

ρ1——接种稀释水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ρ2——接种稀释水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ρ3——空白样在培养前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ρ4——空白样在培养后的溶解氧质量浓度,mg/L;

f1——接种稀释水或稀释水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f2——原样品在培养液中所占的比例。

BOD5测定结果以氧的质量浓度(mg/L)报出。

对稀释与接种法,如果有几个稀释倍数的结果满足要求,结果取这些稀释倍数结果的平均值。

结果小于100mg/L,保留一位小数;100~1000mg/L,取整数位;大于1000mg/L以科学计数法报出。

5、高锰酸盐指数——酸性高锰酸钾法(GB11892-89)

2.1分取100ml混匀水样(如高锰酸钾指数高于5mg/L,则酌情少取,并用水稀释至100ml)于250ml锥形瓶中。

加入5ml(1+3)硫酸,摇匀。

2.2加入10.00ml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摇匀,立刻放入沸水浴中加热30分钟(从水浴重新沸腾起计时)。

沸水浴液面要高于反应溶液的液面。

2.3取下锥形瓶,趁热加入10.00ml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摇匀。

立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记录高锰酸钾溶液消耗量V1。

2.4空白实验:

用100mL水代替样品,前面步骤测定,记录下回滴的高锰酸钾体积V0。

向空白实验滴定后的溶液加入10.00mL0.0100mol/L草酸钠标准溶液,加热到80℃左右,用0.01mol/L高锰酸钾溶液继续滴定至刚出现红色,并保持30s不退。

记录下消耗的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V。

按下式求得高锰酸钾溶液的校正系数(K):

K=

高锰酸盐指数(O2,mg/L)=

﹝(10+V1)K-10﹞M10008

100

式中,V1—滴定水样时,草酸钠溶液的消耗量(ml);

K—校正系数;

M—高锰酸钾溶液浓度(mol/L);

8—氧(1/2O)摩尔质量。

6、化学需氧量——重铬酸盐法(GB11914-89)

6.1取20.00mL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置于250mL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数粒小玻璃珠或沸石,连接磨口回流冷凝管,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地加入30mL硫酸—硫酸银溶液,轻轻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加热回流2h(自开始沸腾时计时)。

6.2冷却后,用90mL水冲洗冷凝管壁,取下锥形瓶。

溶液总体积不得少于140mL,否则因酸度太大,滴定终点不明显。

6.3溶液再度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记录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6.4测定水样的同时,取20.00mL重蒸馏水,按同样操作步骤做空白试验。

记录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

6.5硫酸亚铁铵的标定

准确吸取10.00m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左右,缓慢加入30mL浓硫酸,混匀。

冷却后,加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位终点。

按下式计算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

c=(0.0250×10.00)/V

6.6结果表达

CODCr(O2,mg•L-1)=[(V0-V1)×c×8×1000]/V

式中: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

V0—滴定空白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V1—滴定水样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用量,;

V—水样的体积,;

8—氧(1/2O)摩尔质量,g•mol-1。

7、悬浮物——重量法(GB11901-89)

7.1先用去离子水润湿,用100ml水样抽滤。

10ml去离子水洗涤三次。

7.2103~105度烘干一小时后,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重。

7.3结果表达

悬浮物含量SS(mg/L)=(A-B)*106/V

其中A——过滤后滤膜重量,g

B——滤膜重量,g

V——水样体积,mL

8、氨氮——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5-2009)

8.1预处理:

①絮凝沉淀:

100ml样品+1ml硫酸锌溶液,加0.1~0.2mLNaOH溶液(调ph约10.5)。

静止沉淀,经滤膜过滤后分析。

8.2标准曲线:

①取10mg/L的氨氮标准工作液0、0.50、1.00、2.00、4.00、6.00、8.00、10.00、12.00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标线。

加入1.0ml酒石酸钾钠溶液摇匀。

加1.0mL纳氏试剂,摇匀。

放置10min波长420nm,用10mm比色皿,以无氨水水做参比,测量吸光度。

8.3样品测定:

取50ml经预处理水样,按校准曲线步骤测吸光度

2.4空白实验:

以水代替水样,做空白实验

8.5结果表达

标准曲线的表达式:

C=a*A+b

其中C——氨氮的浓度,mg/L

a——标准曲线的斜率

b——标准曲线的截距

A——吸光度

9、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67-87)

9.1样品的预处理:

因水样浊度较大,所以选择用滤膜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