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考前三个月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考前回顾案文档第1章 微专题三 词语.docx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考前回顾案文档第1章 微专题三 词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考前三个月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考前回顾案文档第1章 微专题三 词语.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考前三个月届高考语文浙江专用考前回顾案文档第1章微专题三词语
微专题三 词语
一、辨一辨:
常见易混实词
1.爆发/暴发
爆发,动词,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指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如“火山爆发”;二是指(事变)突然发生,如“爆发革命”“爆发战争”。
暴发,动词,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二是指突然发作,如“山洪暴发”。
2.变换/变幻
变换,动词,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如“变换位置”“变换手法”。
变幻,动词,不规则地改变,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
3.侧目/注目
侧目,动词,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含贬义。
注目,动词,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含褒义,如“引人注目”。
4.沉迷/沉溺/沉浸/沉醉
沉迷,动词,深深地迷恋,多含贬义,如“沉迷不悟”。
沉溺,动词,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如“沉溺于酒色”。
沉浸,动词,浸入水中,多比喻人处于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如“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
沉醉,动词,大醉,比喻深深地沉浸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如“沉醉在节日的欢乐里”。
5.充裕/充盈
充裕,形容词,充足有余,宽裕,如“经济充裕”“充裕的时间”。
充盈,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动词,充满,如“泪水充盈”“剧场里充盈着欢快的笑声”;二是形容词,(肌肉)丰满,如“肌肤充盈”。
6.处事/处世
处事,动词,处理事务。
处世,动词,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如“为人处世”。
7.处置/处治
处置,动词,处理,发落,惩治;对象一般是物。
处治,动词,处分,惩治;对象一般是人。
8.崇敬/尊崇
崇敬,动词,推崇尊敬;一般是指对人和事物的敬仰。
尊崇,动词,尊敬推崇;一般是指对人的尊敬。
9.篡改/窜改
篡改,动词,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窜改,动词,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篡改”比“窜改”词义要重,且含有贬义。
10.防止/防治
防止,动词,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如“防止煤气中毒”。
防治,动词,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等),如“防治结核病”;二是预防和治理(灾害等),如“防治蚜虫”。
11.浮动/飘动
浮动,动词,共有三个义项:
一是漂浮移动,流动,如“树叶在水面上浮动”;二是上下变动,不固定,如“浮动汇率”;三是动荡,不稳定,如“人心浮动”。
飘动,动词,(随着风等)摆动,飘,如“白云在天空中飘动”。
12.伏法/服法
伏法,动词,(犯人)被执行死刑,如“罪犯已于昨天伏法”。
服法,动词,(犯人)服从判决,如“认罪服法”。
13.功夫/工夫
功夫,共有三个义项:
一是名词,本领,造诣,如“这个杂技演员真有功夫”;二是名词,指武术,如“中国功夫”;三是(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如“下功夫”“费功夫”“苦功夫”。
工夫,名词,共有三个义项:
一是指占用的时间,如“他三天工夫就学会了吹葫芦丝”;二是指空闲时间,如“后天有工夫再来玩吧”;三是方言,指时候,如“我当闺女那工夫”。
14.沟通/勾通
沟通,动词,使两方能通连。
勾通,动词,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
15.浸染/点染/渲染
浸染,动词,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逐渐沾染或感染;二是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或被污染,如“这一带的土地被海水浸染了”。
点染,动词,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也比喻修饰文字,如“一经点染,形象更加生动”。
渲染,动词,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也比喻夸大地形容,如“用不着渲染”。
16.疲惫/疲倦
疲惫,形容词,非常疲乏,如“疲惫不堪”。
疲倦,形容词,疲乏,困倦。
“疲倦”与“疲惫”相比,程度较轻。
17.其间/期间
其间,方位名词,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指那中间,其中,如“其间一定有缘故”;二是指某一段时间。
可以单独使用。
期间,名词,指(某段)时期里面,如“农忙期间”“抗战期间”。
一般不能单独使用。
18.热诚/热忱
热诚,形容词,热心而诚恳,如“待人十分热诚”。
热忱,名词,热情,如“满腔热忱”“爱国热忱”。
19.熔化/融化/溶化
熔化,动词,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为液体。
融化,动词,指(冰、雪等)变成水。
溶化,动词,(固体)溶解,如“砂糖在热水中就会溶化”;也可指(冰、雪等)变成水。
20.调剂/调节
调剂,动词,指把多和少、忙和闲等加以适当的调整,如“调剂物资”;也指根据医生的处方配制药物。
调节,动词,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如“水能调节动物的体温”。
21.投降/投诚
投降,动词,停止对抗,向对方屈服,如“缴械投降”。
投诚,动词,(敌人、叛军等)归附。
“投降”一般是被动的,敌我双方都可用;“投诚”一般是主动的,诚心归附,多用于一方归顺的意思。
22.限制/制约
限制,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动词,规定范围,不许超过,如“文章字数不限制”;二是名词,规定的范围,如“有一定的限制”。
制约,动词,指甲事物本身的存在和变化以乙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条件,则甲事物为乙事物所制约。
23.喧哗/喧闹
喧哗,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形容词,声音大而杂乱,如“笑语喧哗”;二是动词,喧嚷,如“请勿喧哗”。
喧闹,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形容词,喧哗热闹,如“喧闹的集市”;二是动词,喧哗吵闹,如“大声喧闹”。
24.熏陶/熏染
熏陶,动词,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熏染,动词,指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的)。
25.征订/订阅
征订,动词,征求订购,指出版、发行机构向单位或个人征求订购或订阅出版物。
订阅,动词,预先付款订购(报纸、期刊)。
26.原形/原型
原形,名词,指原来的形状,本来面目(含贬义),如“原形毕露”。
原型,名词,指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
27.延宕/拖延
延宕,动词,拖延;书面语。
拖延,动词,把时间延长,不迅速办理,如“期限快到了,不能再拖延了”。
28.振动/震动
振动,动词,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
摆的运动就是振动。
震动,动词,共有两个义项:
一是颤动,使颤动,如“火车震动了一下”;二是(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如“震动全国”。
29.钟爱/喜爱
钟爱,动词,特别爱(子女或其他晚辈中的某一人);只能用于人,不用于物。
喜爱,动词,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兴趣。
30.质疑/置疑
质疑,动词,提出疑问;一般用于肯定句,如“质疑问难”。
置疑,动词,怀疑(多用于否定式),常常与“无可”“毋庸”“不容”等词搭配使用,如“无可置疑”。
二、记一记:
高考高频成语
1.最常见的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①春意阑珊(衰落,将尽) ②不刊之论(更改)
③久假不归(借)④危言正色(正直)
⑤七月流火(火星)⑥屡试不爽(差错)
⑦一文不名(占有)⑧哀而不伤(伤害)
⑨不孚众望(令人信服)⑩犯而不校(计较)
⑪一傅众咻(教导)⑫差强人意(稍微)
⑬安土重迁(不轻率)⑭细大不捐(抛弃)
⑮文不加点(涂上一点,表删去,修改)
2.最易弄错对象的成语
①休戚相关(人和人) ②炙手可热(人)
③振聋发聩(言论)④车水马龙(热闹情景)
⑤明日黄花(过时事物)⑥汗牛充栋(书籍)
⑦两小无猜(少男少女)⑧鼎力相助(敬辞,对方)
⑨络绎不绝(人和车马)⑩济济一堂(人才)
⑪相敬如宾(夫妻)⑫薪尽火传(师生,学问)
⑬崭露头角(青少年)⑭芸芸众生(众多普通人)
⑮不情之请(谦辞,用于自己)⑯耳提面命(长辈)
⑰雨后春笋(新生事物)⑱扣人心弦(诗文、表演)
⑲脱颖而出(人的才能)⑳长此以往(多指不好的
情况)
悬壶济世(行医)
石破天惊(文章、议论)
荡气回肠(乐曲、文章)
3.最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①始作俑者(贬)②胸无城府(褒)
③无所不为(贬)④弹冠相庆(贬)
⑤倾巢而出(贬)⑥官样文章(贬)
⑦不可思议(中)⑧冠冕堂皇(贬)
⑨侃侃而谈(褒)⑩锒铛入狱(中)
⑪半斤八两(贬)⑫蔚然成风(褒)
⑬叹为观止(褒)⑭每况愈下(贬)
⑮凤毛麟角(褒)⑯无微不至(褒)
⑰一唱一和(贬)⑱处心积虑(贬)
⑲上行下效(贬)⑳振振有词(贬)
推波助澜(贬)
面目全非(贬)
刮目相看(褒)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褒)
众望所归(褒)
4.最易设置语意重复陷阱的成语
①忍俊不禁(忍俊不禁地笑了)
②遍体鳞伤(全身遍体鳞伤)
③贻笑大方(让人贻笑大方)
④记忆犹新(至今还记忆犹新)
⑤责无旁贷(责无旁贷的责任)
⑥变本加厉(更加变本加厉)
⑦莘莘学子(广大的莘莘学子)
⑧芸芸众生(广大普通的芸芸众生)
⑨难言之隐(难言之隐的苦衷)
⑩生灵涂炭(使人民生灵涂炭)
⑪妄自菲薄(妄自菲薄自己)
⑫民不聊生(老百姓们民不聊生)
⑬恍然大悟(忽然恍然大悟)
⑭相形见绌(显得相形见绌)
⑮真知灼见(具有真知灼见的看法)
⑯当务之急(目前当务之急的事情)
⑰弥足珍贵(更加弥足珍贵)
⑱溢美之词(过分的溢美之词)
5.最易混用的成语
①半斤八两 势均力敌
都有彼此一样、难分高低之意。
前者形容两者优劣、好坏、高低等彼此相同不分上下,多带贬义;后者偏重指力量相当,中性词。
②不以为然 不以为意
都有不在乎的意思。
前者表示不同意,不认为是对的。
然:
正确。
后者指不把某事放在心上,不在意,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③不胫而走 不翼而飞
都有传播迅速之意。
“不胫而走”,没有腿却会跑,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到处流传,也比喻某事物风行一时。
胫:
小腿。
“不翼而飞”,形容言论、消息等传布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
④本末倒置 舍本逐末
都有主次关系处理不当的意思。
前者强调把主次关系颠倒了;后者强调丢掉根本的、主要的,追求末节的、次要的。
⑤耸人听闻 骇人听闻
都有听到使人吃惊的意思。
前者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后者指事情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达到惊人程度的坏事。
⑥望尘莫及 鞭长莫及
都有达不到的意思。
前者意思是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后者的意思是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比喻力不能及。
⑦谈笑风生 谈笑自若
都有谈话时有说有笑的意思。
前者形容谈话兴致高,气氛活跃,又有风趣;后者着重指情势严重时谈笑不改常态,与往常无事一样。
⑧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
前者指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对一个人特别重视,一般是有好感;后者指改变旧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⑨满不在乎 漫不经心
都表示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前者是将应该考虑、应该关心、应该处理的事不放在心上,后者侧重对正在做的事的不认真、不专心的态度。
⑩心不在焉 漫不经心
都指随随便便,不用心思,思想不集中。
前者形容思想不集中或心神不定;后者形容随随便便,对事情不在意,侧重于马虎、不认真的态度。
⑪美不胜收 琳琅满目
都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前者偏重来不及一一细看,后者偏重满眼都是;前者多指景色,后者只能指珍贵物品。
⑫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都有听见和看见的意思。
前者强调见得多听得多了以后无形中受到影响;后者强调亲眼见到,亲耳听到。
⑬不胜其烦 不厌其烦 不厌其详
前两者都包含麻烦的意思。
后两者都包含不厌弃的意思。
不胜其烦:
烦琐得使人受不了。
胜:
禁得起。
烦:
烦琐。
不厌其烦:
不嫌烦琐,不嫌麻烦。
厌:
嫌弃。
不厌其详:
不嫌详细,越详细越好。
详:
详细。
⑭徇私舞弊 营私舞弊
都指为私利而玩弄手段干违法乱纪的事。
前者指屈从私情,照顾私人关系而干违法乱纪的事。
徇:
屈从,依从。
后者指为自己谋求私利而做犯法的事。
营:
谋求。
⑮一发不可收 一发不可收拾
都有不能停止的意味。
前者指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既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
后者指事情一旦发生便不可收拾,形容对发生的情况难以控制,贬义词。
⑯一诺千金 一字千金
都有价值高的意味。
前者指一句诺言值千金,形容极讲信用。
诺:
诺言。
后者形容诗文精妙或有很高的价值,也指字写得好。
字:
文字。
⑰一挥而就 一蹴而就
都有轻而易举、容易成功的意思。
前者指一动笔就成了。
多形容写字、画画、作文熟练敏捷,动笔如飞,有时也形容草率从事。
挥:
舞动。
多用于肯定句中。
后者指踏一脚就成功。
多用于难以一做就成功的巨大的工程、艰巨的任务、伟大的事业,形容求之过急。
蹴:
踏、踩。
多用于否定句中。
⑱无微不至 无所不至 无所不为
前两者都指能做到的事情(包括细节)都做到了。
后两者都有做坏事的意思。
无微不至: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
形容待人非常细心周到。
无所不至:
a.没有达不到的地方;b.凡能做的都做到了(多指坏事),或者形容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为:
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都干。
着眼于做坏事的范围。
三、练一练:
熟悉题型特点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养老金是否存在缺口的问题,社会各界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事实上,从年初公布的2013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看,缺口情况很不乐观。
B.国内一些地方为了鼓励商业能人当干部,使其带领群众致富,放宽了职场回避的要求,难免埋下李代桃僵的种子。
C.十八届三中全会后,钢价并未有明显的提振,进而趋弱态势明显。
钢铁业想依靠政策救市的愿望似乎也随着三中全会的闭幕而落空。
D.禁止特供标示只是一个开始,从深层次来说,还要禁止一些“隐形”的特供,例如高标准办公用房,高配置公车,高消费接待,甚至公款旅游等。
答案 A
解析 A项莫衷一是: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B项李代桃僵:
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过。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C项进而:
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此处应用“反而”。
D项标示:
标明;显示。
此处应用“标识”(用来识别的记号)。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周喜军偷车后竟连两个月大的婴儿都不放过,罪不容诛。
有网友说尽管是自首,但情节确实恶劣,婴儿的死亡对哪个家庭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打击。
B.炎热的天气使我们的身体热量快速消耗,再配合户外的瘦身运动将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瘦身方法。
让我们在这七月流火的日子里,努力瘦身吧!
C.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加突出,从而导致房地产行业风险的产生,既而使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劣变,商业银行很可能又将面临不良贷款大规模产生的困境。
D.克里斯蒂安·贝尔之前曾宣布自己不再扮演蝙蝠侠这个角色,但现在他可能失言了,贝尔有望以5000万美元的超高片酬回归到这部电影中,再度扮演蝙蝠侠。
答案 A
解析 A项罪不容诛:
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用于此处使用正确。
B项七月流火:
指火星西行,天气转凉。
此处误用为形容天气炎热。
C项既而:
用在全句或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上文所说的情况或动作发生之后不久。
此处应用“继而”(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D项失言:
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
此处应用“食言”(不履行诺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2003年开始,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公然军事干涉伊拉克、利比亚等主权国家内政,如今,这些国家似乎并没有获得美国承诺的“自由”和“民主”,从而被人为造成了大范围的人道主义灾难,加剧了东西方文化冲突。
B.近日,由日本社民党、未来党等35名国会议员组成的多党派联盟发表申明,公开反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修改宪法第96条,要求维护修宪立宪的现有严格规定。
C.美国国务院3日就南海问题发表声明,重申美国在领土争端中不“选边站”,但唯独点名批评中国提升三沙市的行政级别,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的风险。
D.曾几何时,清明祭祖被人们称为迷信;结婚坐花轿被斥为“落后”;民间年画被认为是“老土”,还有许许多多独具特色的民俗被国人以移风易俗的名义抛弃、遗忘。
答案 C
解析 A项按前后句意,“从而”应改为“反而”。
B项“申明”应改为“声明”。
D项“曾几何时”错误地理解为“曾经”“曾经有一段时间”,望文生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次展览会向参观者展示了日本关东军731部队侵华期间实行的骇人听闻的人体试验的有关实物,许多民众观展时都表情凝重。
B.余额宝并未改变货币基金的金融本质,从长期来看,并不会动摇银行的存款基础,而且能促进金融体系提高效率,改善服务。
C.原本就捉襟见肘的运力,受强暴雪天气影响,出现高铁降速、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等情况,大交通再遭返程客流考验。
D.昨日,审计署答复了一批网友所提出的有关“审计署、纪委应合署办公”的意见和建议,称此事需要计日程功。
答案 C
解析 A项“实行”指用行动来实现(纲领、政策、计划等),对象往往是抽象的,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B项“而且”表递进关系,不符合语句意思跳转的语境,应改用“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
C项“捉襟见肘”指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也比喻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
D项“计日程功”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用“从长计议”(指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也指慢慢地多加商量)。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巴西从2014年1月起开始全面推广新型环保汽油,进而减少硫排放,据称可以减少94%的硫排放,帮助改善大气质量。
B.市农业局提醒广大农民,连日的大面积降雨,极大地缓和了持续的旱情,但是也可能会酿成局地山洪灾害。
C.杨绛先生《老王》中的老王生活在社会底层,质朴、善良,可在那个动乱的时代,他只能苟且偷生,在人生绝路上步履蹒跚。
D.高中三年时光稍纵即逝,让我们抓住这短暂的时光,充实自己的人生,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人生不虚度。
答案 D
解析 D项稍纵即逝:
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
A项进而:
表示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
此处应用“从而”。
从而:
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重在表目的关系和因果关系。
B项缓和:
(局势、气氛等)和缓。
根据语境,这里应用“缓解”。
C项苟且偷生:
不顾将来,得过且过,只图目前能够勉强活下去,贬义词。
用于此处不合语境。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必须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认真落实中央制定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遏止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B.诚如一位诗人所言,“闭上眼睛,你会看得更加清楚”,健全的身体固然重要,但是丰足的精神、坚韧的品格更不可缺失。
C.如今,越来越多的车主开始学习汽车保养之道,很多车主认为对于自己的爱车怎样保养都不过分,但是殊不知这样会适得其反,保养过度对汽车百害而无一利。
D.近日一个个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让人目不交睫,带给市民的感觉是蛮横与荒唐,其背后的问题是权力运行规范的缺失、监督的缺位。
答案 B
解析 A项“遏止”指极力阻止。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遏制”。
B项“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C项“适得其反”指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侧重指做事方法不对头,以致不合适。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D项“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觉。
用在此处不合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