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复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379758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象学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气象学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气象学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气象学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气象学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象学复习.docx

《气象学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学复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象学复习.docx

气象学复习

气象学复习

名词解释

1.气压:

大气的压强,指单位面积上直至大气上界整个空气柱的重量。

2.露点:

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且气压一定时,使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其单位与气温相同。

(在气压一定时,露点的高低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有关)

3.比湿:

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质量)的比值,单位是g/g或g/kg。

4.太阳高度角(sunaltitude):

也称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和观测点地平线之间的夹角。

5.绝对黑体:

如果物体对所有波长的辐射能都能全部吸收,即a=1,则称此物体为绝对黑体;(a为物体对辐射吸收的能力)

黑体:

如果对某一波长的辐射能全都吸收,即aλ=1,则此物体为对该波长为黑体。

灰体:

如果物体的吸收率小于1,但其吸收率不随波长而改变,则此物体称为灰体。

6.可照时间:

指一天中,地面没有被障碍物、云、雾和烟尘遮蔽时,太阳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间隔,以小时为单位。

日照时数:

实际上,由于云、雾等天气现象或地物障碍的影响,使太阳光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减少。

每日实际照射地面的时间称为~(以小时为单位)。

7.太阳常数:

在日地平均距离下,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面上所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称为~。

以S0来表示,单位是W/m2。

8.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指向地面的部分,称为~。

9.大气透明系数:

指太阳在天顶时(m=1时),到达地面与太阳垂直面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S与大气上界太阳常数S0之比。

10.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以E0表示。

11.温室效应:

是指大气通过辐射的选择吸收而防止地表热能耗散的效应。

12.湍流:

空气的不规则运动,也叫乱流。

它是在空气层之间相互发生摩擦或空气沿粗糙不平的下垫面运动时产生的。

对流:

当暖而轻的空气上升时,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下来补充。

这种空气的升降运动称为~。

13.干绝热过程:

升降气块内部既没有水相变化,又没有与外界交换热量的过程。

(干空气和未饱和湿空气)

14.平流逆温:

暖空气平流到冷的地面或水面,因接触发生冷却作用,越近地表面的空气降温越多,而上层空气受冷地表面的影响小,降温较少,于是产生逆温现象。

15.倒春寒:

是指初春(一般指3月)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4月或5月)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

对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极易造成不利影响。

秋老虎:

是我国民间指立秋(8月左右)以后短期回热天气。

一般发生在8、9月之交,持续日数约7-15天。

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人们感到炎热难受,故称“秋老虎”。

16.活动积温:

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或整个生长发育全部活动温度的总和。

(生物学零度:

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温度,温带地区常用5℃,亚热带地区常为10℃,用B表示。

活动温度:

高于生物学零度的温度。

有效积温:

作物或林木某一生长发育或整个生长发育全部有效温度的总和。

(有效温度:

活动温度与生物学零度之差。

17.蒸散:

在有植物的地方,它既有土壤蒸发及植物表面截持水分的蒸发,又有植物的蒸腾,把蒸发和蒸腾之和统称为蒸散。

18.绝热冷却:

空气上升时,因绝热膨胀而冷却,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空气就达到饱和,再继续上升就会有凝结现象发生。

平流冷却:

暖空气与冷下垫面相接触,暖空气将热量传给地面而降温,当温度降到露点以下时,便会产生凝结现象。

19.雾凇:

形成于地面物体(电线电杆等)迎风面成针状或粒状的白色松脆结构的冰晶层(凝华物)。

雨凇:

寒冷季节,由于过冷却的雨滴或毛毛雨滴降到温度低于0℃的地面或地物上,形成外表光滑或略有突起的冰层。

20.降水保证率:

高于(或低于)某界限降水量的频率总和。

21.位势高度:

单位质量的物体从海平面(位势取零)抬高到Z高度时,克服重力做的功,又称重力位势,单位是位势米。

22.鞍形气压场:

相对的两个高压和两个低压组成的中间区域。

其对应空间等压面形状类似马鞍。

23.地转风:

在自由大气中,平直等压线情况下,运动的空气在Gn和An达到平衡时,沿等压线所作惯性匀速直线运动称为~。

(其方向垂直于Gn方向且位于其右方。

24.海陆风:

在沿海地区,由于海陆的热力性质不同,造成白天近地层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间由陆地吹向海洋,前者称为海风,后者称为陆风,合称为海陆风。

(它是在海陆之间形成的以一天为周期随昼夜交替而转换方向的风。

山谷风:

山地中,风随昼夜交替而转换方向,白天,风从山谷吹向山坡叫谷风。

夜间,风从山坡吹向山谷叫山风,合称为山谷风。

焚风:

气流越山时,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温度升高,湿度降低,而在山的背风坡形成的一种炎热而干燥的风。

25.天气系统:

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具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

26.气团:

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稳定度)水平分布比较均匀、垂直分布相似的大范围的空气团。

27.锋:

是冷暖气团相交的地带。

(=锋面+锋线)

冷锋:

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冷锋。

暖锋:

锋面在移动的过程中,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这种锋面称为暖锋。

准静止锋:

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锋面移动很慢或相对静止时,称为准静止锋。

28.气旋:

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低的水平涡旋。

在北半球,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南半球相反。

反气旋:

是指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比四周气压高的水平涡旋。

在北半球,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则相反。

29.寒潮:

北半球冷性反气旋南移时,会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如果冷空气十分强大,如同寒冷潮流滚滚而来,给流经地区造成强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大范围的强烈冷空气活动引起气温下降的天气过程,称为~。

30.干旱灾害:

指某一具体的年、季或月的降水量比多年平均降水量显著偏少而发生的危害。

31.气候系统:

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物理系统,太阳辐射是这个系统的能源。

32.天文辐射:

大气上界可获得的太阳辐射称为~。

天文辐射完全取决于太阳高度和昼长。

天文气候:

由天文辐射所决定的气候称为~。

它反映了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轮廓。

33.气候带:

是根据气候要素(如太阳辐射、温度等)按纬度分布而划分的地带。

34.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内部的气温比郊区高的现象。

35.小气候:

是指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下,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地势、下垫面构造和特性的不同,造成热量和水分收支的差异,形成了近地气层和土壤上层局部地区与大气候不同的特殊气候。

(小气候特征可用“范围小、差别大、很稳定”来概括。

简答题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⑴定义不同: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间发生的天气状况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既包括平均状态又包括极端状态。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某一瞬间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⑵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综合。

⑶天气是短期的大气状况,是瞬息万变的;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是稳定少变的。

2.大气的结构:

根据温度、成分、电荷、大气的垂直运动情况等,将大气分为五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3.对流层的特点:

位于10km以下。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强烈的垂直对流运动

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4.气溶胶粒子的来源:

人工源和自然源。

①土壤、岩石风化或火山喷发的尘埃。

②烟尘及工业粉尘。

③海沫破裂干涸成核。

④气-粒转化。

⑤微生物、孢子、花粉等有机物质点。

⑥宇宙尘埃。

5.地面长波辐射和太阳短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的区别:

1)地面辐射是漫射辐射;太阳辐射中的直接辐射是定向平行辐射.

2)地面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时,不仅要考虑大气对它的吸收,而且还要考虑大气本身的长波辐射;太阳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仅考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不考虑大气本身短波辐射的影响,这是因为大气温度较低,产生的短波辐射是及其微弱的。

3)地面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播时,可以不考虑散射作用。

这是由于大气中气体分子和尘粒的尺度比长波辐射的波长小得多,散射作用非常微弱。

6.按形成原因,对流层中的逆温包括哪些类型?

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温、地形逆温等。

7.γ与γd、γm的区别

①定义不同:

※γ是指在垂直方向上,高度每增加100m,空气(气块四周环境)温度的变化值。

※γd是指干空气或未饱和的湿空气在干绝热升降过程中,气块本身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γm是指饱和湿空气在湿绝热升降过程中,气块本身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

②描述对象不同:

※γ=-dt/dz它不涉及空气的运动,只是说明某一地点、某一时刻高度上气温的分布状况,其值随高度而变化,是一变量,是针对气层而言的。

※γd与γm是描述气块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气块温度的变化。

近似为一常数,是针对气块而言的。

8.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一般条件是:

⑴有凝结核或凝华核存在;

⑵大气中水汽要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

9.空气达到过饱和的两条途径:

①通过蒸发,增加空气中的水汽,使实际水汽压大于饱和水汽压;

②通过冷却,减小饱和水汽压,使其少于当时的实际水汽压。

10.森林林冠对林内温度具有两方面的影响:

①林冠的存在减少了到达林内的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当射入辐射占优势时,即辐射差额为正值时,林冠有减小辐射差额的作用,当射出辐射占优势时,即辐射差额为负值时,林冠有增大辐射差额的作用。

②林冠的存在减低了林风风速和乱流交换作用,使与林外热量交换减少。

因此,有增大林内温度日较差和年较差的作用。

现代大气是由多种混合气体(干洁空气)、水汽、气溶胶粒子(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

11.雾凇和霜的区别:

形成时间

形成地点

形成的天气

雾凇

昼夜

地面垂直物体迎风面或细长物体上

有雾的阴天

夜间

地面或地表物体平面上

晴天

12.白贝罗风压定律:

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后方,低压在左前方。

13.冷锋过境前,时,后,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

冷锋过境前,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朗;冷锋过境时,冷锋控制,降温、阴雨、大风;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晴朗。

14.暖锋过境前,时,后,一个地区的天气状况:

暖锋过境前,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晴朗;暖锋过境时,暖锋控制,阴雨、升温;暖锋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晴朗。

15.锋面的特点:

1)狭窄倾斜的过渡地带

2)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

3)附近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16.气团形成的源地需要两个条件:

①范围广阔、地表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面。

例如:

冰雪覆盖→气团冷而干;

热带海洋→气团暖而湿;

2有一个能使空气物理属性在水平方向均匀化的环流场。

例如:

缓行的高压(反气旋)系统。

17.大气环流形成的基本因子:

一、太阳辐射作用

二、地球自转作用

三、地表性质作用

四、地面摩擦作用

18.气候形成因素:

一、辐射因子

二、环流因子

三、下垫面状况

四、人类活动

19.气象与林业生产的关系:

在采种工作中,要根据气象条件预测种子成熟期,采集期,以便及时组织采种。

要依据气象条件,做好种子处理和储藏工作。

在育苗工作中,要根据气象条件,灾害性天气预报,采取恰当的耕作,栽培,管理及防灾措施,才能培育出优质,高产,壮苗。

在营建防护林工作中,要根据当地气候资料,确定主要盛行风向,设计好林带走向,配置,宽度和树种搭配。

在森林经营工作中,要掌握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以及森林气候特点,才能确定较好的抚育采伐方式与强度,以及森林的更新方式与主伐方式。

在森林采伐运输工作中,要根据天气条件决定采伐季节,木材运输或流送,并做好防洪工作。

20.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气候:

⑴改变大气化学组成对气候的影响;

⑵下垫面状况的改变对气候的影响;

绿化和灌溉会造成气候的“绿洲效应”

城市发展会造成气候的“热岛效应”

⑶人为热和人为水汽的排放。

三圈环流:

低纬度环流圈——哈得来环流圈(Hadley环流圈)

高纬度环流圈——极地环流圈(极地Hadley环流圈)

中纬度环流圈——费雷尔环流圈(Ferrel环流圈)

三风四带:

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新峰

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压带

全球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