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9975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7.2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字医疗远程会诊项目方案_精品文档.doc

医院远程医疗系统设计方案

2013-06

一、项目原则 3

二、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3

1.总体目标 3

2.具体目标 4

3.项目建设内容 4

三、项目技术方案 4

1.总体架构图 4

2.采购内容和范围 4

四、远程会诊系统功能需求 4

1.系统设计原则 4

2.系统功能设计及技术要求 4

3.系统数据标准 4

3.1用于交换的医疗数据文件格式 4

3.2医疗数据交换形式 4

3.3用于系统内部软硬件技术标准 4

4.远程会诊系统与医院其它系统的关系 4

5.远程会诊系统架构 4

5.1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 4

5.2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 4

5.3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 4

5.4视频会议子系统 4

5.5远程教育子系统 4

5.6系统功能子系统 4

5.7远程会诊通信网络及数据中心。

4

一、项目原则

1.高端会诊系统与基层会诊系统统一布局需求:

顶层设计,统一标准。

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2.充分利用现有设备需求

立足当前,分步实施。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3.采用成熟技术需求

技术成熟,互联互通。

充分考虑远程会诊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于扩展升级。

4.高稳定性需求

保障安全,注重实用。

信息及系统安全建设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远程会诊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5.高性价比需求

在满足项目高性能需求的同时,采用具有高性价比产品,保护院方的投资。

6.易维护性需求

所采用产品,应易于维护,院方工程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全部产品。

二、项目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

1.总体目标

建设以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会诊系统,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强内蒙古自治区(区、市)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题。

逐步构建协和远程会诊平台,形成统一标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安全实用的远程会诊平台。

2.具体目标

1)建设高端远程会诊系统。

建立医院远程会诊中心,部署先进的数字化远程会诊设备和应用系统软件,开展高端远程会诊活动。

建立专家资源库,为中西部地区的医院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和技术帮带。

2)远程会诊系统能很好地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及通辽市人民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互联互通,并扩展整合已有的远程会诊系统,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共同为市县级医院提供远程会诊服务

3)与内蒙古远程会诊数据中心建立带宽不低于10M的数字专线,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通疗市人民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站点,部署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开展高端远程会诊试点工作。

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影像、心电、病理远程诊断功能。

图3-1高端远程会诊系统的功能示意图

4)能与卫生部行政部门应急指挥系统视频平台互联互通,满足应急状态下把医院救援图像、视频、声音等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实现视频指挥调度和专家紧急会商。

3.项目建设内容

1)远程医疗标准规范建设

制订远程医疗相关标准规范、运营管理规章制度,提出有关远程会诊各方权利义务分担、医疗责任认定、患者隐私保护、长效运行机制建立等方面的制度规范。

从规范和制度纬度保证远程医疗系统的顺畅运营和相关远程医疗业务的顺利开展。

2)远程医疗数据中心建设

部署系统所需硬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远程医疗系统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系统的硬件支撑平台。

3)基于公网的专用网络建设

建设基于公网的专用网络,与内蒙古省远程会诊数据中心接入带宽不低于独享10M数字专线,使用2个公网固定IP地址,由运营商提供QoS,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保证网络稳定性(减少抖动和丢包)。

4)远程会诊软件系统建设

在数据中心部署相应的远程医疗软件系统,支撑省(部)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远程病理、视频会议、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远程医疗业务的开展。

5)远程医疗管理中心建设

组建远程医疗系统管理中心,负责远程医疗系统的日常运营,保障远程医疗业务顺利开展;同时负责远程培训内容、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内容的选定。

6)专家库建设

建立医院远程医疗专家库,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会诊服务。

7)远程医疗服务中心建设

建立远程服务中心,并部署相应的远程会诊服务工作站,完成对基层医院的远程医疗业务支持。

8)与省/市级区域医疗卫生平台集成建设

远程医疗系统通过集成方式与省/市级区域医疗卫生平台进行连接,使远程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可以进入省/市级医疗卫生平台共享,使得患者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更加全面;同时在省/市级医疗卫生平台内的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也可以在远程医疗过程中作为患者重要资料,帮助专家进行会诊。

三、项目技术方案

1.总体架构图

图4-1远程会诊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1)数据中心

建设分布式海量存储的远程医疗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分布管理。

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管理系统的中枢,实现各类远程医疗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为远程医疗各个子系统,如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支持。

2)服务器

包括:

海量存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PACS影像服务器、心电服务器、病理服务器、视频会议和文件服务器、Web服务器等、邮件服务器。

3)工作站

三维影像工作站、远程视频工作站、以及安装和运行所需的应用程序,连接网络、扫描仪、打印机、视频音频设备、医疗仪器设备等,完成远程医疗的各种业务。

4)远程会诊中心专网

建设基于公网的专用网络,使用数字专线,带宽不低于独享10M,至少2个公网固定IP地址。

并要求该运营商提供网络质量保障(QoS),保证网络稳定性(减少抖动和丢包)。

2.采购内容和范围

1)提供高端远程会诊系统一套,配置清单详见附表一;技术规格要求详见附件二;评审资料清单详见附件三;

2)完成远程会诊系统与院级PACS影像系统的对接、完成远程会诊系统与视频服务器系统的对接。

3)提供系统安装调试服务;

4)提供1年的系统维护、升级服务;

四、远程会诊系统功能需求

1.系统设计原则

根据卫生部文件及医院的相关情况,远程会诊系统设计将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原则:

系统建设要以远程会诊等需求为核心、综合考虑远程教育培训等其它应用需求进行构建,以满足各医院对远程医疗系统的应用需求。

2)规范性原则:

选用的系统体系结构具有开放性和规范性,通信协议符合有关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设备选型充分考虑兼容性,确保系统能够与未来升级换代产品及其它厂家产品的无缝集成。

3)系统性原则:

系统设计按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分系统的互相衔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配置。

4)先进性原则:

在系统设计理念、技术实现和设备选型上选用先进成熟的技术成果,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5)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设计必须考虑当前应用需求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使系统建设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和可扩充性。

6)可靠性原则:

系统设计必须采用成熟的技术、结构和产品,同时注重安全系统、管理系统的配套建设,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7)经济性原则:

通过优化配置,确保系统做到质优价廉。

2.系统功能设计及技术要求

远程会诊系统的设计遵循安全、实用、先进、易维护、可扩展等原则。

系统对参与远程会诊的人员应有明确的角色界定及相应的权限分配,对所开展的服务项目有规范的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支撑,保障远程会诊各参与方实现信息对称和无障碍的沟通,以达到满意的应用效果。

远程会诊系统要支持在2-10M不同带宽甚至公网等网络环境下的传输质量和速度。

远程会诊系统的业务数据库和服务器操作系统均应使用当前行业内的主流产品,尽可能降低系统维护的技术难度。

远程会诊系统包括客观病历海量存储系统、远程会诊交互管理子系统、病历资料采集子系统、远程专科诊断子系统、远程监护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远程教育子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子系统、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子系统八个子系统、私人医生管理系统。

3.系统数据标准

3.1用于交换的医疗数据文件格式

根据所实现远程会诊业务功能的不同,可采用的医疗数据文件格式包括但不限于:

1)符合DICOM3.0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BMP或JPG等主流图片文件。

2)XML文件、HL7消息格式;WORD文档、TXT文本文件、PDF文档等文件格式。

3.2医疗数据交换形式

对于远程会诊所需的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患者病历文书,可由申请会诊方进行采集,采集方式根据申请会诊医院的医疗信息化程度决定。

1)直接从电子病历系统提取会诊所需数据,使用HL7或XML方式直接获取信息并传送至远程会诊系统。

同时为每个接入的医院根据其HIS系统结构提供匹配的信息接口,定制数据填写或数据转换格式。

信息传递时附加索引文件,对所传信息的名称、类型、长度等加以说明。

一般会诊申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

Ø会诊申请基本信息(申请会诊医院名称、申请会诊科室、会诊类型、邀请会诊科室、会诊专家名单、专家类别、会诊要求等);

Ø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国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等);

Ø病史及检查诊断信息(患者现病史摘要、体征信息、检验结果、医学影像等)。

2)将患者检查结果处理为符合DICOM3.0标准的医学图像文件,将患者的病历文档处理为WORD文档、TXT文本文件、PDF文档或清晰度可满足阅读的BMP或JPG等主流图片文件再进行传输。

3)利用标准的DICOM3.0图像实现医学影像的三维显示、远程遥操作、手术规划等功能

4)根据接入医院HIS通讯方式选择相应交换形式,如HL7,Webshere,Biztalk等。

5)所有信息应该使用可读性强、通用医学术语进行表示,避免使用含义不清的英文缩写或自定义编码等。

3.3用于系统内部软硬件技术标准

1)会诊系统框架:

符合B/S结构、H.323协议、SIP标准、跨平台集成及兼容、易扩展,满足所有对所有现有数据交换设备的兼容。

2)网络数据传输:

IP网络传输、IPV4及IPV6兼容、GPRS、WIFI、3G,满足对现有网络接入方式和网关设备的兼容。

3)通信标准:

H.323、SIP

4)视频标准:

H.261、H.263、H.263+、H.264

5)音频标准:

G.711、G.719、G.722、G.722.1(P)、G.728、G.729、MP3、MPEG4-AAC

6)其它标准:

H.239、H.235等

7)医学资料数据:

WORD、TXT、PDF、JPG、PPT、支持XML方式导入,支持DicomECG协议,满足将医学资料数据从外部灵活方便的存储到医疗网的数据库中。

8)医学影像数据:

DICOM3.0、BMP、JPG,满足系统中对医院影像数据这种特殊格式的兼容性。

9)医学信息结构:

ICD10,LOINC,HL7,CDA等医疗信息结构标准

10)终端显示:

触控式液晶屏(42吋~65吋),支持视频和数据双流双屏显示满足远程医疗中对显示设备的高端要求。

11)摄像机(头):

7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