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6921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docx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论文

 

中国某某某某学校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姓名:

0000000

班级、学号:

0000000000

系(部):

经济管理系

专业:

会计电算化

指导教师:

000000000

开题时间:

2009-4-10

完成时间:

2009-11-1

2009年11月1日

 

目录

毕业设计任务书…………………………………………………1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表……………………………………………2

答辩申请书……………………………………………………3-5

正文……………………………………………………………6-15

答辩委员会表决意见……………………………………………16

答辩过程记录表…………………………………………………17

 

课题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一、课题(论文)提纲

0.引言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2.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手段

2.1篡改输入

2.2篡改输出

2.3篡改程序和文件

2.4其他方法

3.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原因

3.1应用的软件本身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技术性缺陷

3.2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3.3财会专业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

3.4审计不力

4.预防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措施

4.1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4.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4.3加强审计监督

4.4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结束语

二、内容摘要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会计电算化而引起的损失却很难解决。

因此如何防范会计电算化舞弊成了企业的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过程中舞弊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措施。

 

三、参考文献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

财会出版社,2003.

[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实践分析[M].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3.

[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21).

 

论会计电算化的舞弊与对策

0000000

中文摘要: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及会计信息处理中的迅速普及和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和效益。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因会计电算化而引起的损失却很难解决。

因此如何防范会计电算化舞弊成了企业的普遍关心的问题。

本文从会计电算化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我国会计电算化管理过程中舞弊现象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舞弊;原因;对策

1.引言

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加快了会计信息的处理速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减轻了会计人员处理大量数据的负担,为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随着会计电算化的飞速发展,利用电算化系统的弱点进行的舞弊违法犯罪活动也有所增加,给企业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会计电算化的概述

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以下简称计算机)为主体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广义的会计电算化是指与实现会计工作电算化有关的所有工作,包括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训、会计电算化的宏观规划、会计电算化的制度建设、会计电算化软件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等。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

它是运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人脑完成的会计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过程。

会计电算化不仅能减轻财会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会计工作节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同时也由于会计电算化计算手段和会计管理决策手段的化,既提高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反馈的速度和准确度,也提高了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使会计工作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

基于会计电算化本身的特点,其与原始的运用账本记账相比,具有运算速度快、存储空间小、存储容量大、检索查询速度快、编制报表容易、数据分析准确等优点.随着会计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与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由起初的试点转向普及,并不断向深层次发展,其先后经历了尝试、发展到目前管理型会计软件发展阶段,虽然会计电算化在我国已经取得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点,也由于网络财务、电子商务的迅速兴起对会计电算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将我国企业在运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需待解决的问题也暴露出来。

2.会计电算化舞弊的手段

计算机舞弊包括对计算机系统的舞弊和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其目的分为:

为实施报复进行的恶劣舞弊、为谋求私利采取公开或隐蔽的非法手段进行舞弊或计算机高手为证明自我价值而进行的挑战性舞弊。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舞弊手段

2.1篡改输入

篡改输入是会计电算化舞弊最常用的舞弊手法,该方法通过在经济数据录入前或加入期间对数据做手脚以达到目的。

如人为地虚构业务数据、修改业务数据、删除凭证记录、虚增收入与支出。

篡改会计数据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

第一,输入虚假的会计数据。

某企业2005年底为了完成计划利润,遂在12月份的会计核算时,直接以虚假的数据输入计算机,以达到其虚增利润的目的。

第二,修改数据。

如大连市某工商银行某办事处计算机会计系管理员伙同他人利用计算机修改账目文件,截留企事业单位的贷款利息,以达到贪污的目的。

第三,删除数据。

有些单位的操作员串通库管人员,从存货系统中删除某个存货数据,然后再设法从仓库取走其存货。

2.2篡改输出

篡改输出通过非法修改、销毁输出凭证、报表、帐单,将财务信息透露给竞争对手或利用终端窃取输出的机密信息等手段来达到作案目的。

2.3篡改程序和文件

篡改程序和文件对程序进行非法改动、通过维护程序来修改或直接通过客户终端修改文件中的数据以达到非法目的。

比如通过暗设程序将小量资金经逐笔积累转计入其它帐户中;为实现非法目的将录入数据由小变大或由大变小等情形。

因在电算化会计下,电脑只能复核、验证凭证分录的借贷平衡关系,少了手工记帐下的复核等环节,致使篡改过的数据难以被发现。

例如:

①陷阱术。

是指在程序中设立一个秘密的未说明的进入程序模块的入口方法,设立陷阱的意图是在系统正式投入运行之后,能让设立陷阱的程序员有访问系统的入口。

②越级法。

这是一个只在当计算机出现故障,运转异常时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干预程序。

③活动天窗。

是一种由计算机会计系统程序编制人员有意安排的指令语句。

④木马计。

如某企业是外商投资性生产企业,按规定享受“免二减三”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至2003年已满“免二减三”优惠期,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

于是该企业在电算化程序中编进指令,令其自动在年底将利润生成“负数”,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⑤逻辑炸弹。

是计算机系统中适时或定期执行的一种计算机程序,它能确定计算机中促发XX的有害事件的发生条件。

逻辑炸弹被编入程序后,根据可能发生或引发的具体条件或数据产生破坏行为。

⑥截尾术。

也称“意大利香肠术”。

就是只对构成总数的明细项目进行调整,而保持总数不变,以达到取走一部分而又不会在总体上被发现的目的。

2.4其他方法

其它方式的舞弊XX的人员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财务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数据,通过物理接触、电子窃听、网络密码破译、拍照、拷贝等手段实施舞弊。

通过对会计电算化舞弊手段的分析研究,不难发现系统维护和管理人员多采用篡改系统程序软件和应用程序、非法操作等手段实施舞弊;内部用户一般通过篡改输入或输出篡改的方式进行舞弊;外来者多采用终端篡改输入、盗窃、破坏等手法。

3.会计电算化舞弊的原因

3.1应用的软件本身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技术性缺陷

会计电算化过程中安全性与保密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

许多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等等。

这些都为舞弊提供了便利。

3.2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首先,缺乏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会计人员操作计算机不正确造成系统内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再者,财务人员分工模糊,没有严格的授权制度。

实行电算化后,一些传统的核对,计算,存储等内部会计控制方式均被计算机替代,如总账和明细账多由计算机根据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自动登记和归集,取消了手工条件下两者的核对工作等等。

而不少单位没有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新的内部控制制度对此加以约束,操作人员有可能超越权限或XX的人员有可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篡改,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的数据,以达到个人目的。

其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

存储会计档案的磁盘和会计资料不能分及时归档,或已经归档的内容不完整,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会计电算化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会计档案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乃至单位会计信息泄密。

3.3审计不力

主要是企业内部审计不力,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使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不能及时解决;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本身不是太了解,对计算机不熟悉,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4.预防会计电算化舞弊措施

4.1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企业在购买软件时,应结合自身特点,购买市场上开发比较成熟的软件,注意系统权限设置、安全性和保密性等关键因素;购买后,应先进行试用,发现问题及时与商家联系,进行系统完善。

4.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财政部制定的《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指出:

“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健全包括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计算机硬软件和数据管理制度、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的会计电算化内部管理制度。

第一,制定有关的操作管理制度和系统维护管理制度。

包括:

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操作密码的严格管理,预防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入机内账簿;保存上机操作记录,防止各种非法人员上机操作,建立操作日志制度。

一旦出现问题,顺藤摸瓜,可以查清责任者。

第二,实行严格的授权控制。

利用财务软件权限控制功能,通过对不同人员权限的分配、设置密码等手段对上机操作和动用系统资源加以控制;必须对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操作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不允许软件开发人员有会计记账、修改、出纳等权限;主管会计应熟悉财务软件,严格掌握操作人员的权限确定权,从而达到保证操作权限控制的有效性,进而保证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

第三,建立财务人员内部牵制制度。

财务软件的应用,要求企业按内部牵制原则合理分工,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互相制约、互相监督,从而防止工作差错或故意舞弊等现象的发生。

在采用新的内部控制手段时,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内部控制方式,如职务分离控制、业务程序控制等仍将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加强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

会计档案管理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连续进行的保障,是保证系统内数据安全与完整的关键环节,也是会计信息得以充分利用的保证。

具体做法中应特别重视的有:

1)现金、银行存款订本式日记账,手工登记账簿与计算机生成账簿并行;2)对存有会计信息的磁性介质改其他介质,应视同会计资料或档案进行保存;3)会计电算化系统开发的全套文档资料,视同会计档案保管。

4.3加强审计监督

加强审计监督有两层含义:

一是通过审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核查监督,并审核和评估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弱点,改善内部控制;二是要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对舞弊手法的甄别能力,同时要加快审计电算化的开发和应用,以适应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审计要求。

4.4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运用计算机处理会计信息和其他管理信息的单位,均应建立和健全电算化内部控制系统。

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应该具有强有力的一般控制和应用控制措施、两者缺一不可。

1.一般控制

(1)软件系统控制。

是对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取得和开发的控制,以及对系统开发过程中或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系统文件的安全所进行的控制。

包括系统软件的购买、开发授权、批准、测试、实施以及文件编制和文件存取的控制。

(2)操作控制。

包括对操作人员控制和操作动机的控制。

凡上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授权;禁止原系统开发人员接触或操作计算机,熟悉计算机的无关人员不允许任意进入机房;系统应有拒绝错误操作的功能;留下审计轨迹。

(3)系统安全控制。

主要控制措施有:

建立设备、设施安全措施,档案保管安全控制,联机接触控制等;使用侦测装置、辩真措施和系统监控等;规定建立备份或副本的数量和时间,以及由谁建立和由谁负责保管;当系统被破坏需要恢复时,应先经有关领导同意,决不允许轻率地进行系统恢复工作,以防利用系统恢复时修改系统。

2.应用控制

(1)数据输入控制。

输入控制的主要内容有:

由专门录入人员,录入人员除录入数据外,不允许将数据进行修改、复制、或其他操作;数据输入前必须经过有关负责人审核批准;对输入数据进行校对;对更正错误的控制

(2)处理控制。

是指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的内部数据处理活动(数据验证、计算、比较、合并、排序、文件更新和维护、访问、纠错等等)进行控制。

处理控制是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进行的。

处理控制的措施有:

输出审核处理;数据有效件件验;通过重运算、逆运算法、溢出检查等进行处理有效性检测;错误纠正控制;余额核对;试算平衡等。

(3)数据输出控制。

主要措施有:

建立输出记录;建立输出文件及报告的签章制度;建立输出授权制度;建立数据传送的加密制度;严格减少资产的文件输出,如开支票、发票、提货单要经过有关人员授权,并经过有关人员审核签章。

5.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使得电子化的信息网络成为现代企业实施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而网络安全与技术保证是网络环境下有效会计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企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加快了会计信息处理的速度,提高了会计信息处理的质量,同时,也大大增加了会计电算化系统内部质量控制的风险。

我们必须正视会计电算化的舞弊行为,加强对会计电算化舞弊的防范意识,从而使会计信息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储.会计电算化与会计工作[M].北京:

财会出版社,2003.

[2]刘语成.中国会计电算化实践分析[M].北京:

海洋出版社,2003.

[3]王鑫则.会计电算化之研究[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艾文国.会计电算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李岩.会计电算化过程中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