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6731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docx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

电视新闻的拍摄与写作

一、拍摄原则

  首先,遵循电视新闻在时间、空间和对象的三位一体原则。

这个原则,指的是摄像记者在利用摄像器材进行图像拍摄时,必须与被摄事实处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当中,即新闻记者的图像采摄与被摄事实的发展是在现场同步进行的。

摄影记者是事实的现场目击者,是事实的现场见证人。

“三位一体”是电视新闻画面拍摄的一个显著特征,也是新闻传播活动中一个非常独特的原则。

  “三位一体”原则意味着两条活动线的同步:

一条是新闻事实自身发展变化的活动线,一条是摄像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观察、拍摄的活动线。

这两条线在现场同步进行着,但又有着各不相同的运行特征。

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新闻图像采摄,首先要受到新闻传播原则的制约,这主要表现在对事实的真实记录与真实传播这一基本要求上,摄影记者必须紧紧追随事实的发展和变化,通过对事实外在形态与内在逻辑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去挖掘事实的真相。

其次,新闻图像的采摄又须按照图像采摄的规律来进行或展开,摄影记者的观察与拍摄,都必须立足在一定的空间位置一一拍摄点上,抓住一定的拍摄时机一一时间点。

同时,摄影记者还得借助一定的拍摄器材与拍摄技巧,才能把事实的某部分外形用磁录图像或胶片图像的形式记录下来。

而作为被采摄对象的新闻事实,其首要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的发生、发展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其次,事实具有一种运动的过程性的特征,它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里发生和发展的。

而事实的运动与发展,又有着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内在的逻辑性以及相互的联系性。

这两条活动线既有着以上各自独立的运行特征,同时在新闻图像采摄活动中又有着各不相同的地位。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与图像纪实原则以及事实的特性与规律来分析,新闻图像采摄中的两条活动线具有如下关系:

事实发主变化的活动线,占着主导与统治的地位,而图像采摄的活动线,则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它受着事实发展活动线的制约。

新闻事实按照自身的逻辑在那儿发生、发展、变化着,而摄影记者的图像采摄活动,则是围绕着事实的发展与变化而展开。

事实的发展与变化,可以影响甚至打断记者的图像采摄活动,而记者的图像采摄活动,却不能去干扰、打断甚至改变事实的发展进程。

事实第一性,传播第二性,从新闻传播的这一原则出发,对新闻图像采摄活动与新闻事实发展进行这两者关系作出上述把握,才能使所摄影像达到最大程度的真实。

  但是,在具体的新闻图像传播实践中,图像采摄与事实发展的关系却并非如此简单。

新闻图像传播的“三位一体”原则,往往两者关系变复杂起来。

在许多情况下,事实发展与图像采摄这两条活动线会产生互相的影响,特别是后者(记者的图像采摄活动)对前者(新闻事实的进行与发展)会产生一些干扰与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所摄图像的形式与内涵。

这在其它形式的新闻采访与传播活动中是很少见的,因此很值得我们展开研究与进一步的探讨。

  这里我们首先须排除图像采摄对事实发展的主观性影响一一这是一种异化的新闻图像采摄活动:

摆布与导演,即拍摄者出于某种需要(主题思想表达、人物情态表现、主体与陪体关系处理、图像画面造型以及光线影调等因素的考虑),采用设计、调度、整理以及改造等手法,对被摄对象进行局部或全部干预的拍摄手段。

这种手段的采用,变成了图像采摄者直接地进入了新闻事实内部,直接地参与到了被摄事实的进行过程中去了。

由于记者对事件的发展变化施加了影响,故其所拍摄的图像已非事实的本来面目。

记者对被摄事实所作的这种干涉与加工行为,违背了新闻传播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是被严格杜绝的。

  现在我们着重分析图像采摄活动对被摄事实发展所产生的客观性影响。

这里所谓的客观性影响,指的是这种影响并非出于图像采摄者主观干涉的原因,而是由于采摄行为本身的原因对事实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与干扰。

在新闻图像的采摄过程中,图像采摄对被摄事实的客观性影响,主要是由于新闻现场这几个因素的出现或存在:

影像拍摄器材(摄像机、照相机、摄影照明光源等)与摄影记者及其拍摄行为。

记者与摄影器材以及拍摄行动,在事实发生、发展的现场直接暴露,首先是对被摄事实形成环境的干扰(机器和人对被摄对象人体环境的侵略);另一方面,摄影器材与新闻记者所象征的强大的社会舆论,又对被摄对象产生心理与精神上的影响:

被摄者将被暴露在千千万万个社会公众眼前。

这种影响意义非同一般。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图像采摄往往将被摄对象置于一种非常处境,即使记者不对被摄对象作出主观的有意干涉,客观的采摄行为本身就会影响事实的发展变化。

面对这样的一种处境,被摄事实的主体(被摄对象)往往会在行为动作、神态表情上作出一定程度的反应。

我们把被摄者面对摄影镜头所产生的行为动作、神态表情反应,称作镜头反应。

根据事实性质及进行特征的不同,事实主体对图像采摄所作出的反应也有着各不相同的形式。

考察新闻图像传播实践,被摄事实主体的镜头反应通常有如下几种:

  1.不自在性反应:

被摄对象由于缺少被摄体验或其它心理原因,面对记者与摄影镜头,会产生心理、精神的紧张,表现出动作的不知所措、表情的呆滞与僵化。

这种反应使事实无法自然延伸发展,也容易造成画面结构整体性的破坏。

  2.配合性反应:

一些有被摄经验的被摄对象,面对摄影机与记者的采摄行动,能在情节的发展中作出一些明显是为在场记者的拍摄提供方便的动作。

这些行为动作看似不符合生活情理,但却并不构成对事实面貌的实质性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如国际会唔时有关领导人的长时间握手(多次重复握手动作),以及投票选举时,领袖人物在投票箱前手持选票的停滞与上下反复动作。

这类动作的出现,纯粹是由于记者与摄影机的在场,是当事人针对摄影机作出的有意无意的配合反应。

  3.表演性反应:

被摄事实的主体抓住时机把记者的采摄活动当作自己的宣传工具,在行为与表情上作出有利于自己形象与声誉的表现,而把与自己不利的某种事实遮掩起来,或者把某种事实加以夸张或美化,以有意的表演来制造一种假象,利用记者的镜头欺骗公众。

表演性反应是被摄对象对大众传播工具的一种利用与控制行为,它与我们前面提到的摆布、导演手段相类似,即两者都是有意改变事实自身内在的发展程序,加入了人为的干预,不同之处在于,摆布与导演是由采访拍摄者干预制造出来的,而表演性反应则是被摄对象自己制造出来的。

  4.急转式反应:

被摄事实由于摄影记者及拍摄行为的出现,突然改变了原来的进程——事实或是突然出现停顿、终止,或是发展方向产生改变。

这类镜头反应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事实中的有关当事人出于某些原因不想使自己的某些行为动作被拍摄、被暴露在公众面前,进而采取隐藏、逃逸等自我保护措施。

在一些社会新闻采摄实践中,这类反应较为常见。

  5.对抗性反应:

在一些批评、揭露性题材的图象新闻采摄实践中,被摄事实的当事人为了拒绝被摄,采取了针对摄影机与摄影人员的过激行为,如用手遮挡镜头、抢夺摄影器材、扯拉胶卷甚至对记者进行围攻、殴打。

这类镜头反应是前一种反应——急转式反应的升级,它往往形成局面的混乱。

  以上种种反应行为,都是在新闻图象采摄过程中,因记者的图象采摄行为对被摄事实的直接影响而产生的。

通过对这些反应各自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除了某些配合性反应无伤事实真实以外,其它的镜头反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事实的进程、改变了事实的本来面貌。

其中,表演性反应会导致报导失真,而急转式、对抗性反应则易造成记者采摄活动的中断与失败。

  为了确保现场图象的成功获取,同时又能确保所摄图象的客观真实性,摄影记者必须对被摄对象可能出现的种种镜头反应有着清醒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对策。

  对策之一:

选择抓拍

  无论是电视新闻连续图象的拍摄,还是新闻照片瞬间图象的拍摄,都存在着图象摄制者对现实图景材料的选择与整理这样一个问题。

摄影记者凭借自己的新闻敏感与形象敏感,结合相关的图象拍摄技巧,对被摄事实及周围环境进行观察、分析、判断,通过拍摄角度与拍摄时机的调整与把握,避开有损事实真实传达的各种镜头反应,去努力抓取能揭示事实真相与意义的镜头图象。

在这里,摄影记者拍摄动作的“准”与“快”,成为新闻图象选择抓拍的技术关键。

  对策之二:

隐蔽拍摄

  隐蔽拍摄,即在新闻图象采摄活动中,摄影记者采取隐蔽拍摄器材、隐蔽拍摄行为的方法,在被摄对象毫无知晓、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偷拍他们的本来面貌。

在电视新闻图象拍摄活动中,隐蔽拍摄被称为candidcamera,在新闻摄影中,则称之为candidphotography,我们通常将这两者统称为偷拍。

这种图象采摄方法的最大特点,是由于拍摄器材与拍摄行为的绝对隐蔽,不造成对被摄对象的任何干扰与影响,从而可以拍摄到事实的本来面貌。

隐蔽拍摄是新闻图象采摄最有效的拍摄手段,它可以避免任何针对拍摄行为而产生的镜头反应。

  对策之三:

率直拍摄

  率直拍摄,即直接拍摄被摄事实主体(当事人)针对拍摄行为所作出的镜头反应(如急转式反应、对抗性反应)。

这种拍摄手段的特点,是把图象采摄行为对被摄事实的介入(采摄行为所引起的镜头反应)作为报道内容的一部分来进行拍摄。

摄影记者通过这种方法,坦率地向读者或观众暴露记者与摄影机的在场,从而也彻底地暴露出被摄对象对采摄活动的反应。

通过镜头所记录的被摄对象的镜头反应,观众可以间接地认识这种反应背后所掩盖的事实真相,增加对事实实质的了解。

如记者拍摄地下制假窝点制假人员的仓惶逃窜、“三陪女”遮掩自己的面孔、违法人员遮挡镜头及对摄影记者的围攻等情景,既正面揭露了被摄对象的(当事人)的狼狈或嚣张,又从侧面揭示了背后事实的“见不得人”。

近年来,这种拍摄手段已广泛运用于诸如暴露内幕、揭露真相之类的图象新闻报道中。

  新闻图象采摄的“时间、空间、对象三位一体”原则,形成了新闻图象传播的独特语言与内涵。

摄影记者的在场拍摄,意味着每一幅新闻照片或每一组镜头都是记者对所摄事件的亲身经历。

所以,每一张照片、每一组镜头后面,都有着摄影记者与被摄事实的在场关系,这种关系包涵着一系列引人思考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就进一步探索新闻图象传播规律、解决实践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而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拍摄技巧

1、少用推拉摇移

电视新闻的拍摄应少用推拉摇移,多用固定镜头。

原因是1、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2、为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3、使新闻节奏明快。

少用推拉摇移,并不是不用,而是要用的恰到好处,根据其不同的功能,有目的的使用,增加新闻的表现力。

2、镜头要成龙配套

电视镜头是电视新闻的基本构成单位,是构成一条完整新闻的“零部件”,必须在前期采访拍摄中拍全拍好。

镜头要成龙配套共有三层涵义

a、镜头内涵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

b、镜头景别要成龙配套。

c、镜头拍摄角度要成龙配套。

3、突出特征,角度常新

角度,是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夹角。

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

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

角度具有鲜明的个性,它能够强调、突出、夸张某个事物的表现,也能减弱某个事物的表现。

4、刻意追求真、善、美

电视新闻责无旁贷地要以精心拍摄的每一幅画面去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

电视新闻的拍摄把那些不宜在屏幕上表现的东西运用各种拍摄技巧把它们规避掉。

那么,留下来的当然都是能反映真、善、美的事物了。

例证见教材。

5、画龙点睛抓细节

电视新闻拍摄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胜多,具有典型价值的各种视觉和听觉细节,以凸显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该条新闻在观众记忆中历久弥新。

第六节善于挑、等、抢

挑、等、抢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基本功。

前期采访拍摄中,必须根据新闻主题及人物、事物的特点,把那些最能表达人物内心世界及事物特色的关键画面在磁带上“定格”。

为此必须练就一身挑、等、抢的过硬功夫。

a、挑。

就是有所选择,把那些最具视觉感染力的场面抓下来,舍弃可有可无的冗余场面。

b、等。

要有等待的耐心,坐不住的记者,无法捕捉到那些在平静中爆发的精彩瞬间。

c、抢。

当等待已久或突然出现的巨大变动在面前出现的时候,要不失时机地捕捉下来,便瞬间变为永恒,不然就是电视摄像记者的失职。

7、录好同期声

声音与画面同等重要,在记录画面的同时必须同时记录好声音。

声音的五种功能:

a、赋予画面生命。

b、使二维画面立体化。

c、丰富画面的表现手段。

d、增加信息量。

e、使画面组接多样化。

8、偷拍

偷拍与隐性采访应掌握相同的原则。

偷拍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拍摄方法。

偷拍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以应用在正面题材的拍摄。

9、捕捉人物的第一反应

人物的第一反应最真实,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是摄像记者应全力捕捉的重点。

方法:

有预见性的提前开机和适当地延时关机,从而记录人物对外界刺激反应的全过程。

10、要参加采访的全过程

摄像采访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必须有真情实感地投入。

为此,摄像记者事先必须对新闻事件,采访目的、拍摄重点、景物、角度及拍摄方式做到心中有数。

采访结束后,应参与后期编辑,以对自己的拍摄材料做出正确估价,以便下次工作中加以改进。

11、时刻准备看

采访拍摄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过,不然就会造成“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后果,面对于电视摄像记者来说,错过了时机,是无法弥补的。

三、几类新闻的拍摄方法

第一类:

突发新闻类

比如车祸、火灾、斗殴、突击检查、刑事案件这些都是。

这些新闻讲究一个“快”。

拍摄时到达现场要快,有时候不用到现场就可以开始拍摄,比如在路上看见火灾,远远的就有浓烟,这些个新闻信息就可以作为新闻拍摄的重要内容开始记录了。

还有突击检查的时候,在前往现场的汽车上面就可以开始拍摄,摄录什么呢?

就是执法机关前往现场的画面以及到达现场时周围的反映,有小商贩逃跑、有人发呆、有的摊主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这些都会和稍后检查画面形成较为强烈的反差,是极好的新闻信息点。

新闻信息的处理工作有的时候讲究按照时间的一线性排列,有的时候需要按照记者的意图进行重新排列,这个时候新闻信息的采集工作到不到位,新闻信息的完整性就非常重要,有些新闻事件或故事的信息链由于重重原因有断环,但是这些可以通过逻辑思维和合理推断进行重新连接的,但是其中有些信息点是无法省略的,这些无法省略的新闻信息点我们就叫它新闻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发生原因、处理结果这些我们都不能缺少。

这也是新闻要素。

第二类:

可预见新闻类

比如大型活动中的小故事、部分社会现象的调查,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某些生活习惯等等。

这些新闻我们讲究构思和事先的了解(预习采访),只有在基本掌握事件的大概发展脉络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在这种大型的活动中以小见大,抓住动人的细节。

比如杨公堤的开放,这是事先大家就知道的,但是具体我们游客的意见是什么,在现场有没有什么新鲜的景点、人物、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进一步观察和拍摄的内容,我们在开放的当天就挖掘到一个老大爷,他带着自己一对会说唐诗的八哥在杨公堤上,结果不少游客就非常看中这个流动的景点,而老大爷还在记者的引导之下说出其实到景区是为开心而来的,不仅自己开心还应该让更多的人开心,这也就是新景区建立的一个原因。

这样的新闻就显得切入点小,贴近生活和群众,而反映的背景又可以和大活动联系起来。

第三类:

趣闻类新闻

顾名思义,趣闻就是有趣的小新闻。

可以是我家小狗会数数,有个小孩三个月就会认字,还有自然界中各种难得一见的现象,彩虹、两个月亮、太阳。

这种新闻要有一种用画面说话的特点,画面就是你的嘴,解说词是根据画面写的,没有解说词仅仅看画面应该可以看出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这就是这类新闻的主要特点和拍摄要点。

在拍摄这类新闻的时候,要学会利用画面特写以及电视中的声音手段,充分利用这些手段。

第四类:

会议类新闻(如何创新?

会议报道在电视新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占有很大份量。

然而,纵观电视会议新闻报道,时常出现这样的情形,面对一大叠讲话和报告,不善于选择角度去报道,陷入了程式化的误区,文稿千篇一律,镜头台上台下互相映衬。

似乎电视会议报道就是让领导干部说说话、露露脸。

怪不得有的受众一看会议新闻便转换频道。

如此报道自然产生不了应有的社会效果。

因此,成功的会议报道,应该从电视新闻的特点出发,以独特的角度切入,抓住会议的实质,展示其新闻价值。

只有这样,会议报道才有新意,才能真正起到宣传的效应。

  那么,如何选好角度与切入点呢?

  一、从新信息入手——截取某一侧面

  会议作为一个整体,报道时可以采取局部切入法,先抓住一个点,或具体的一个侧面进行报道。

一般来说,会议要传达或讨论、研究或解决的事情涉及方方面面:

有的以前曾宣传或报道过,如再报道也仅仅是“强调一下”而已:

有的内容只与个别部门单位有所联系……真正与受众相关的不多。

报道时,必须进行筛选,截取与广大受众关系较为密切的新信息,诸如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重要决议等。

抓住会议的最新信息进行报道是非常必要的,能使受众明确当前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就事情的发展来说,截取其中的某一要点或某一侧面的具体内容、具体场面,比泛泛而过的概括、全面而不漏的扫描,更可把握事情的基本特征,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从社会焦点入手——寻找“关系场”

  按照新闻的定义和规律,只有鲜活的,为人所关注的、所感兴趣的事实,才能够成为新闻。

电视会议新闻如果报道时镜头在会场一摇,解说时再加上某月某日举行某会议、某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等等,很难调起受众的“胃口”。

众所周知,事情与事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某一对或几对之间的关系,还甚为紧密,若把它们放在同一“关系场”中,则能产生独特的效果。

例如,每一时期、每一阶段,人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话题,如果把这些社会焦点转移到分析社会现实的会议报道上,就会使会议落脚点的含金量体现出来。

这样处理,既能突出会议的主体,又能及时表达政府的观点。

如涉及千家万户的计划生育、殡葬改革、社会治安等问题,报道时,一是要结合当前当地干部群众对此的反应,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二是要把会议报道放在深化干部群众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进行,以达到行动统一的目的,使会议报道更加充实、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三、以会议为依据——拓展广阔空间

  这是一个颇为巧妙的角度。

它不是正面地直接地去报道那些能够显示中心、支配整个会议的核心内容,而是运用与核心内容有关的其他事情的背景、缘由的材料来突出报道的主题。

这样的报道,摆脱了镜头摇来摇去均是台上或台下的状况,调来与报道内容相关的镜头,以丰富场景,挖掘会议背后的真实。

程式化的电视会议报道,场面往往庄严、肃穆而缺乏生机活力,但受众最感兴趣的还是鲜活的画面、现实的说法。

因此,应把镜头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

例如,当会议提到发展“三高”农业时,调来一组组有关的镜头,再加上相关的介绍性文字,既可丰富电视报道的内容,又可加深受众对会议内容的理解。

  选好会议报道的角度与切入点,对提高宣传水平和收视率有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在会议的采访报道时,怎样才能有效地选好角度、选好切入点呢?

首先需要认真钻研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其次是经常深入生活、了解基层干部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树立群众观念;再者是要不断“充电”,善于运用各种写作方法和拍摄技巧,真正提高会议报道的新闻质量。

第五类:

同期声新闻类

  人物同期声是指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记者和被采访者的对话等。

在电视新闻中,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都是重要的声觉形象元素,它们与视觉形象元素一起共同承担着传播的功能。

人物同期声因其能够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表现力而越来越受到电视新闻记者和编辑的重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电视新闻报道都应有人物同期声。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应采用人物同期声,采用人物同期声对新闻内容的表达有什么好处?

  一是在需要负载过去的形象时,采用人物同期声,有助于“还原”新闻素材。

众所周知,电视不同于报纸和广播等其它媒体,其画面长于表现正在发生的事件,而难于表现过去发生的情景。

人物同期声有似于报纸、广播中对过往事件的书面或口头的描述(广播有时也用同期声)。

其作用在于弥补人物事件难以用画面再现的缺陷。

例如,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的电视专题片《“麦德龙”冲击波》,记者采访了10多个人物,其中包括无锡商界经理(老板)、商场的主管、伙计、保安员,以及客户、市民等。

这些当事人的现身诉说,将过去的和现实的有机结合起来,使观众在看到今天的图像中又想象重构过去的时空,造成鲜明的对比,产生强烈的反响。

特别是无锡长发商城常务副总经理吴天明发自肺腑的声音,一下子在观众中引起共鸣。

他说:

“‘麦德龙’进入无锡,当时我们很有抵触情绪……。

但是,它有独到的先进的管理办法。

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学先进、赶先进……。

”这一讲话,形象地反映了无锡商界面对挑战,从犹豫消极到调整思路、积极应战的发展过程,生动地反映了商业流通领域中改革的新动态。

但是,如果把这一人物同期声改用解说词,让播音员配音,效果就会大加折扣。

因为人物同期声未经任何转述或加工,其真实性和说服力自然强些。

  二是在展示人物的个性特点时,采用人物同期声,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获得第九届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劳动力市场有个戚大姐》,介绍了戚秀玉四年共为一万多名下岗和失业职工找到工作的事迹。

戚秀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的一段话:

“我的工作,使越来越多的单位理解了下岗职工的难处和国家的再就业政策,多接受一些下岗职工,这是我最高兴的事儿。

”观众听了这些朴实无华的话语,看到戚大姐和颜的神情,不仅会了解这位被誉为“职业指导师”的情怀,而且容易被其一言一行所打动。

至于采访那些失业职工,被采访者面对观众,与受众直接交流,加上现场的背景衬托,使人真正感受到戚大姐这位大连再就业工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的人格魅力。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如果没有人物同期声的采访,单靠画面和解说词是很难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的。

  三是在向受众介绍有关情况时,采用人物同期声,有助于将记者、编辑的主观倾向客观化。

获得第八届中国新闻奖的电视消息《邯钢跨地区兼并部属企业舞钢》,邯钢集团董事长刘汉章介绍说:

“兼并联合以后,邯钢的钢板产量可以达到100万到120万吨。

在中国能够生产100万吨规模的,而且能够生产各种多样品种的钢板的,我看中国是第一家。

”这一人物同期声在弥补画面传播局限的同时,中间又插了生产车间的全景近景画面。

同期声与现实画面的有机结合,为受众显示了一幅幅发展前景。

试想,如果没有人物的现场介绍,再好的画面也无法传递这尚未完成、还须努力的新闻信息。

  在新闻报道中采用人物同期声,既有助于烘托报道现场的真实氛围,又有利于增强新闻的权威性。

但是,在采用人物同期声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人物的讲话要通俗、简洁,要适合人物的年龄、职业和身份。

如果讲话较长,则应采取分段录用或中间改用画外音(即插入与讲话内容相关的图像、资料镜头,以丰富讲话的内容),以求声画统一,达到预期的播出效果和提高新闻质量的目的。

四、电视新闻的特点

  1、选材集中,精心择取横断面。

  一般的消息虽然也须精心选择材料,但由于要介绍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交待背景,因此,时空与选材跨度大。

而电视新闻特写则要集中地再现生活中富有特别意义的场景和片断,所以,在选择材料上更见功夫。

它要求记者必须细心观察,深入开掘才能找到最佳的横断面。

因此,能否捕捉到新闻事件的富有意义和情趣的横断面,是拍好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

  1999年,本台的一名记者拍摄采写了《塌方,何年是个头》的电视新闻特写,给观众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义务植树虽是年年搞,但该记者本着对新闻的敏感,紧跟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国际大通道”的基本构想和国家实施“绿色通道”主题,在该片中记者没有大谈而谈国家的政策和运用大量热火朝天植树的镜头,而从小处着手,选择了正参与植树的一位农民为切入点,将焦点定格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