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复习题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9666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复习题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病理复习题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病理复习题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病理复习题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病理复习题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复习题2.docx

《病理复习题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复习题2.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病理复习题2.docx

病理复习题2

细胞和组织损伤的修复

1、举例说明萎缩的原因和类型。

原因:

由于细胞功能活动降低,血液及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以及神经或内分泌刺激减弱而引起

类型:

(1)生理性萎缩:

老年性萎缩

(2)病理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

长期饥饿,慢性消化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

神经性萎缩:

脊髓前角灰质炎

废用性萎缩:

肢体长期不活动

内分泌性萎缩:

垂体功能低下引起的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等萎缩

压迫性萎缩:

尿路积石,肾盂积水

缺血性萎缩:

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脑萎缩

2、简述肝脂肪变性的形态学变化?

肉眼:

肝明显肿大,色变黄,触之质软,有油腻感

镜下:

肝细胞核周围出现小的脂肪空泡,随着脂肪变性的加重,空泡逐渐变大,分布于整个胞浆中,严重者融合成一个大泡,将细胞核挤向一边,形态与脂肪细胞相似。

3、如何区分干性坏疽和湿性坏疽?

两者在发生原因,常见部位,病变上不同:

干性坏疽常发生于静脉回流通畅,水分容易蒸发的四肢末端,坏死组织干燥皱缩,质硬,黑褐色,边界清楚,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湿性坏疽常发生于肠管,胆囊,子宫,肺等与外界沟通,但水分不易蒸发的内脏,也可发生于动脉受阻同时有静脉淤血的四肢,坏死组织湿润肿胀,质软,深蓝或暗绿色,边界不清,腐败菌感染严重。

4、叙述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形态学改变),分为哪些类型及结局?

基本病变:

肉眼:

外观无光泽,比较浑浊,失去正常组织的弹性,无正常血液供给而温度较低,摸不到血管搏动,在清创伤手术中切除失活组织时,没有鲜艳血液自血管流出,失去正常感觉(皮肤痛,触痛)及运动功能(肠管蠕动)等变化。

光镜下:

(1)细胞核的改变:

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

(2)细胞质的改变:

胞质嗜碱性核蛋白体逐渐减少丧失,使胞浆与碱性染料的结合减少,与酸性染料伊红的结合力增高,呈嗜酸性

(3)间质的改变:

在各种溶解酶的作用下,间质的基质崩解,胶原纤维肿胀,崩解,断裂或液化

分类:

(1)凝固性坏死:

心肾脾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2)液化性坏死:

脑软化,阿米巴脓肿

(3)特殊类型坏死:

a.干酪样坏死:

由于结核杆菌引起的坏死

b.脂肪坏死:

急性胰腺炎

c.纤维素样坏死:

急性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小球肾炎。

d.坏疽:

干性、湿性、气性

结局:

(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3)机化(4)包裹、钙化

5、肉芽组织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肉芽组织是由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及一定数量的炎性细胞组成

6、良好的肉芽组织眼观有何特点?

肉芽组织的表面呈细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形似嫩肉。

7、肉芽组织在各种病理损伤修复中期起什么作用?

1)抗感染及保护创面

2)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3)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

8、在完成损伤修复作用后发生什么改变?

水分逐渐吸收,炎性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毛细血管闭塞,数目减少,按正常功能的需要仅有少数毛细血管管壁增厚,转变为小动脉和小静脉,纤维母细胞产生越来越多的胶原纤维,同时纤维母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细胞核变细长而深染,成熟为纤维细胞再生,胶原纤维量增多,而且发生玻璃样变性,细胞和毛细血管的数目更少。

至此,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并转变为瘢痕组织。

9.简述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伤口早期变化:

组织坏死,出血,炎症反应,局部红肿,纤维蛋白凝块有的有痂皮

2)伤口收缩:

由伤口边缘新生的肌纤维母细胞的牵拉作用引起的。

3)肉芽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而出现瘢痕修复

4)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表皮损伤后可完全再生,若伤口过大,则需植皮。

皮肤附属器(毛囊,汗腺及皮脂腺)遭完全破坏时不能完全再生。

10.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有哪些?

全身因素:

年龄因素、营养因素、内分泌因素

局部因素:

感染与异物、局部血液循环、神经支配、电离辐射

11.一期和二期愈合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怎样才能获得一期愈合?

(1)一期愈合多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经粘合或缝合后创面对合严密的创口,二期愈合多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哆开,无法整齐对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往往需要清创后才能愈合

(2)一期愈合的伤口中只有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微轻,表皮再生在1~2天内便可完成。

二期愈合的伤口炎症反应明显,只有感染被控制,坏死组织被清除以后,再生才能开始。

(3)一期的时间短,形成瘢痕少,抗拉力强度大;二期愈合的时间较长,形成瘢痕较大,抗拉力强度较弱。

要获得一期愈合必须使创伤情况满足一期愈合的条件。

第四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为什么静脉比动脉容易形成血栓?

简述淤血的病变?

原因:

(1)静脉管壁薄,容易受压,比动脉更容易受到损伤。

如:

发生静脉炎,静脉穿刺,血液含氧量低而毒性代谢产物多等。

(2)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比动脉缓慢并更容易停滞及出现漩涡。

(3)血液凝固性高。

如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后粘性增加,凝血物质浓度增高等。

病变:

淤血的局部组织和器官发生肿胀,体表淤血时,由于血液内氧和血红蛋白减少,受损的局部皮肤呈青紫色,发绀,温度下降,镜下见细静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可伴有组织的水肿和出血。

2.简述淤血的后果由哪些?

(1)水肿和漏出性出血

(2)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及坏死

(3)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淤血性硬化

(4)侧支循环建立(5)促进血栓形成

3.描述混合型血栓的病变?

肉眼:

静脉腔内呈粗糙,干燥的圆柱状与受损的血管黏着,灰白色与红褐色交替的条纹状结构。

镜下:

血小板小梁呈淡红色无结构的不规则状,小梁边缘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粘附,小梁间是充满红细胞的纤维素网。

4.心力衰竭细胞是如何形成的?

左心衰致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增厚和纤维化,大量巨噬细胞渗出,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在胞浆内形成了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

5.肾贫血性梗死与肺出血性梗死病变有何异同?

简述栓子运行途径及栓塞部位?

动脉分支情况

锥形分支

锥形分支

梗死灶形状

锥形

锥形

淤血前提

多存在

少见

组织结构

疏松

致密

梗死性质

出血性

贫血性

梗死灶颜色

红色

白色

梗死灶弥漫性

运行途径:

常见的情况下,栓子一般随血液运行。

体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干及其分支→肺泡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栓塞部位:

(1)左心和大循环动脉内栓子栓塞于口径与其相当的动脉分支

(2)右心和大循环

6.简述肺动脉栓塞的栓子来源及后果

来源:

血栓栓子的90%以上来自下肢深部静脉,特别是腘静脉,股静脉和髂静脉,偶尔可来自盆腔静脉,或右心附壁血栓,很少来自下肢浅表静脉。

后果:

(1)较小的栓子栓塞肺动脉小分支,因肺有双重血液循环,故不发生梗死。

若在栓塞前有肺淤血,可发生出血性梗死。

(2)大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大分支或多数小栓子广泛的栓塞肺动脉多数小分支,患者发生气促,发绀,休克甚至急性呼吸循环障碍而猝死。

7.描述慢性肺淤血镜下所见

肺泡壁增厚和纤维化,大量巨噬细胞渗出,有些巨噬细胞吞噬了红细胞并将其分解,在胞浆内形成棕黄色颗粒状的含铁血黄素

第五章炎症

1.炎症渗出物的成分有哪些?

各有何作用?

有何不利影响?

成分:

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

作用:

a.稀释毒素,减轻损伤作用。

b.带来氧及营养物,带走代谢产物,运走炎症区内的有害物质。

c.补体和抗体成分有利于防御,消灭病原微生物。

纤维蛋白原转变纤维蛋白,交织成网,限制病原菌扩散,使病灶局限,有利于吞噬细胞发挥吞噬作用。

不利影响:

a.过多的渗出液可影响器官功能和压迫临近的组织,器官。

b.渗出液里大量纤维蛋白不能完全被吸收时,最终发生机化粘连

2.渗出性炎症的类型有哪些?

各型主要特点是什么?

类型:

a.浆液性炎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

脓肿,蜂窝织炎,表面化脓和积脓d.出血性炎

主要特点:

a.浆液性炎:

以浆液渗出为主,好发于浆膜(胸膜,腹膜,心包膜),皮肤,粘膜,滑膜和疏松结缔组织。

b.纤维素性炎:

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

c.化脓性炎:

局部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d.出血性炎:

血管损伤严重,含有大量红细胞,以出血为特征的渗出性炎症

3.急,慢性炎症的主要病变是什么?

急性:

a.血管口径和血流的改变(细动脉短暂痉挛,血管扩张和血流加强,血流速度减慢)

b.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内皮细胞收缩,内皮细胞细胞骨架结构重组,穿胞作用增强,直接的内皮细胞损伤)白细胞介导的内皮细胞损伤,新生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

c.液体渗出

d.白细胞渗出

慢性:

a.炎症灶内主要是巨噬细胞,浆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b.纤维母细胞增生,有时小血管也增生。

c.局部组织的被覆上皮,腺上皮,实质细胞也可增生。

4.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扩张血管

(2)增加血管壁通透性(3)趋化作用

(4)发热(5)疼痛(6)组织损伤5.急性炎症的结局是什么?

(1)痊愈

(2)迁延不愈或转为慢性

(3)蔓延播散:

a.局部蔓延b.淋巴道播散c.血道播散

6.以足球运动员脚被踢伤,试分析伤处可能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及其原因

1)红:

动脉充血,血管扩张2)肿:

渗出物,炎性水肿

3)热:

动脉充血及代谢增强5)功能障碍

4)痛:

发炎器官肿大,是富含神经末梢的被膜张力增加,神经末梢受牵连疼痛

7.脓肿和蜂窝织炎有何不同?

脓肿穿破后可引起那些病变?

脓肿

蜂窝织炎

病变范围

局限性

弥散性

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病变部位

皮下,内脏

皮下,肌肉,阑尾

有无坏死溶解

不明显

界限

明显

不明显

愈后疤痕

吸收,排脓,包裹

不留疤痕

8.举例说明急性炎症分哪几种类型?

各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1)变质性炎:

以组织细胞的变性、坏死为主要病变的炎症。

如病毒性肝炎、乙型脑炎、白喉外毒素引起的中毒性心肌炎。

(2)渗出性炎:

以渗出为主要病变的炎症。

a浆液性炎:

以浆液渗出为主,如水痘、结核性胸膜炎。

b纤维性炎:

以纤维素渗出为主,如假膜性炎、绒毛心、大叶性肺炎

c化脓性炎:

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

根据病因和发病部位的不同,可表现为脓肿、蜂窝织炎、表面化脓和积脓、出血性炎。

(3)增生性炎:

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为主的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的炎症。

主要见于慢性炎症,少数见于急性炎症,如:

链球菌感染后的急性肾小球肾炎和伤寒杆菌引起的伤寒病

9.简述纤维素性炎的特征是什么?

什么原因引起的?

举例说明常见部位。

以渗出物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为特征的渗出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的病因多为细菌毒素或多种内源性、外源性毒素所引起,好发于粘膜、浆膜、肺。

10.简述化脓性炎的特点,举例说明其类型?

以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特征的一种渗出性炎。

根据原因、形态、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脓肿,如疖、痈

(2)蜂窝织炎,如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3)表面化脓和积脓,如脓性支气管炎、化脓性尿道炎。

(4)出血性炎,如流行性出血热。

11.简述脓肿的特点,主要致病菌及好发部位?

脓肿是局限性化脓性炎,其主要特征为局部组织发生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的囊腔,即脓腔。

主要病原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好发于皮肤、肺、肾、肝、脑。

12.以结核结节为例说明肉芽肿性炎的组成?

炎症局部以巨噬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称为肉芽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