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6485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docx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零件的数控加工

课程代码

03G14030X

课程类型

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

建议学时

102

适用专业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

学分

6

培养层次

高级工

版本号

1.0

先修课程

《组件的普通机床加工》

后续课程

《数控机床电气装调》、《数控机床机械装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生效日期

《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零件的数控加工

适用专业:

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高技工)

参考学时:

102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零件的数控加工》是本专业的一门一体化课程,同时也是从事数控加工与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工作的专业性较强的一门一体化核心课程。

功能在于培养数控维修人员的数控机床操作与零件的加工能力,使之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同时也为《数控机床电气装调》、《数控机床机械装配》等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该课程在《组件的普通机床加工》之后开设,以确保学生具有机床操作、识读图纸、基本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

(二)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企业数控机床经过长时间操作与生产,如不及时进行机床调整,其生产精度较之前出厂时必然会出现下降。

影响机床生产精度的因素主要表现在机床在动态精度及静态精度。

数控维修人员接受调试任务单并签字确认,制定调试技术文件、本岗位加工计划,确定本工序的工步。

在维修人员调试完机床后,必须进行该机床的试件加工以确定该机床的调试结果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试件加工前准备材料、工量夹具、刀具,检查机床空气压力、加注对应润滑油、调整机床参数及使用MDI方式测试机床主轴功能、刀具功能是否正常及加注对应冷却液等。

进行手工编程或使用规定的程序,验证程序的正确性;按照工艺文件要求装夹工件和刀具,正确建立工件坐标系,输入相关的刀具参数和其他信息;按照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合理选择切削用量,按工艺和图样要求切削工件;加工过程中要适时检测确保质量,加工完毕后自检,规范存放零件,最后生成加工报告及将零件送检并签字确认;按照7S现场管理规范清理场地、归置物品、保养设备并填写保养记录。

设备保养时要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和企业要求处理废油液等废弃物。

下班前填写交接班记录。

二、职业活动

(一)职业活动

1.工作对象

•车间现场管理制度及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

•任务书;

•数控机床(组成、功能、技术参数、维护保养及加工范围);

•零件图样工艺分析、制定;

•数控机床操作及常见PS报警的解除;

•数控机床换刀过程(换刀过程及换刀程序的识读);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模拟、检查及优化;

•数控机床程序输入;

•数控机床加工前的准备(空气压力、润滑油、MDI方式测试主轴功能、刀具功能等);

•零件尺寸精度控制及常用量具(千分尺、百分表等)的使用;

•7S现场管理,废油、废物处理及交接班记录。

2.工具材料

•工具、材料:

工、量、夹、刃具及辅件,切削液,毛坯;

•设备:

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

•资料:

生产任务单、图纸、工艺卡,安全操作规程、企业生产和管理规程等文件,交接班记录表,金属切削手册;编程手册;数控机床使用手册等资料。

3.工作方法

•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工艺路线的制定方法;

•数控程序编程方法:

包括换刀程序的识读、编程指令的选用、刀具路径的确定方法等;

•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编辑、自动、MDI、手轮、手动、DNC6种操作模式);

•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数控机床的规范操作方法;

•零件尺寸精度的保证方法;

•量具的使用方法(如百分表、千分尺等);

•数控机床的保养方法;

•程序的传输方法(使用PCMCIA卡及U盘进行数据传输等)。

4.劳动组织

•从生产管理部门领取任务书;

•向技术部门咨询;

•向同事或师傅请教;

•从仓库领取工量具、刀具及毛坯等材料;

•加工完毕后,交付质检员检测;

•数控机床出现故障时,采取适当应急措施,保护现场,并向主管汇报故障情况。

5.工作要求

•能按企业规定穿戴劳保用品,执行劳动保护规定,遵守企业各种规章制度;

•能阅读生产任务单,明确工时、加工数量等要求;

•能识读图纸、工艺卡,查阅相关资料并计算,明确加工技术要求;

•能根据机床相关性能参数及结构确定加工工艺、加工工步及切削用量;

•能根据加工工艺要求,合理选择工、量、夹、刃具,辅件及切削液;

•能根据加工技术要求,确认毛坯;

•能按零件加工要求,完成机床准备;

•能使用机床夹具完成工件的找正与装夹;

•能根据工件的加工要求,正确对刀;

•能参考编程手册,根据工艺文件、图样等技术文件,独立进行手工编程或使用规定的程序,并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能严格按照数控机床操作规程操作,切削工件,适时检测,确保精度;

•能根据切削状态调整切削用量,保证正常切削;

•能按生产任务单和工艺规程文件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零件的加工;

•加工完成,能正确选择量具,规范测量,正确读取数据,判断零件是否合格;

•能按企业规定放置零件;

•能按产品工艺流程和企业要求,进行产品交接;

•能按企业规定,整理现场,保养机床,填写保养记录;

•能按企业规定填写交接班记录;

•能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和企业要求处置废油液等废弃物;

(二)职业活动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

序号

代表性工作任务

建议的学习情境

1

零件的数控车削加工

标准试件的数控车床加工

2

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

标准试件的数控铣床加工

3

数控机床综合加工

笔座组合件的加工

三、课程目标

•能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节约材料、环境保护和现场7S管理要求;

•能查阅机床使用手册,明确机床技术参数,且能指出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能识读图样,填写工艺卡片;

•能使用数控机床MDI模式;

•能编写零件加工程序;

•能根据现场的数控机床配置情况,运用相应的方式及介质调入程序;

•在加工过程中,能适时检测,保证零件精度;

•加工完毕,能检测零件并进行机床工作精度的分析;

•正确保养数控机床,填写保养记录;

•能书写加工小结;

•能主动获取有效信息,展示工作成果,对学习与工作进行小结反思,能与他人合作,进行有效沟通。

四、课程内容

序号

学习情境名称

学习目标

学习内容

建议

学时

教学要求

1

标准试件的数控车床加工

1.能查阅机床使用手册,明确加工范围,描述数控机床的组成,指出各部件的名称;

2.会查阅数控机床检测标准,指出标准检测内容;

3.能遵守《安全操作工作流程》和现场7S管理要求,规范操作数控车床;

4.能在试件加工前准备机床,按操作规程进行加工前机床润滑、预热等准备工作,在MDI方式下检测机床各项功能;

5.能编写简单数控车床加工程序,会识读试件的加工程序;

6能根据试件图纸,选择工量刃量,加工试件,检测零件加工精度,并根据机床检测标准填写机床工作精度的检测报告;

7.能展示工作成果,对学习与工作进行小结反思,能与他人合作,进行有效沟通。

1.数控车床的组成及功能;

2.数控车床的操作;

3.MDI方式的使用和功能检测;

4.试件的加工程序的编写;

5.标准试件的数控车削;

6.试件的精度检测;

7.数控车床检测标准的使用和检测报告的撰写;

 

26

1.需至少两名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

2.按“7S”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布置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3.需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如各种数控机床操作工具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等;

4.需准备数控车床6台、铣及加工中心6台,相关工量具、辅助物品等

5.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过程更为连贯,需把课程安排在每周连续的1至2天。

6.进行分组教学,每小组5~6人。

2

标准试件的数控铣床加工

1.能查阅机床使用手册,明确加工范围,描述数控机床的组成,指出各部件的名称;

2.会查阅数控机床检测标准,指出标准检测内容;

3.能遵守《安全操作工作流程》和现场7S管理要求,规范操作数控机床;

4.能在试件加工前准备机床,按操作规程进行加工前机床润滑、预热等准备工作,在MDI方式下检测机床各项功能;

5.能编写简单数控铣床加工程序,会识读试件的加工程序;

6能根据试件图纸,选择工量刃量,加工试件,检测零件加工精度,并根据机床检测标准填写机床工作精度的检测报告;

7.能展示工作成果,对学习与工作进行小结反思,能与他人合作,进行有效沟通。

1.数控铣床的组成及功能;

2.数控铣床的操作;

3.MDI方式的使用和功能检测;

4.试件的加工程序的编写;

5.标准试件的数控铣削;

6.试件的精度检测;

7.数控铣床检测标准的使用和检测报告的撰写;

26

1.需至少两名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

2.按“7S”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布置的一体化学习工作站;

3.需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如各种数控机床操作工具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等;

4.需准备数控车床6台、铣及加工中心6台,相关工量具、辅助物品等

5.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过程更为连贯,需把课程安排在每周连续的1至2天。

6.进行分组教学,每小组5~6人

3

笔座组合件的加工

1.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向教师咨询现有生产资源,确定并绘出产品图纸;

2.根据加工任务,讨论并制定合理的加工计划;

3.能制定加工工艺,选择切削用量、刀具;

4.能应用宏程序加工;

5.能应用现有夹具进行批量生产;

6.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笔座零件的加工;

7.能使用通用量具,机内测量方法进行自检、互检产品的尺寸精度与装配精度;

8.能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方法;

9.能规范进行保养机床和维护、按7S要求过行现场管理;

10.能进行加工小结,进行展示。

1.零件的加工工艺;

2.使用通用量具,在线检测方法进行自检,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填写检验单;

4.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工艺方法;

5.应用宏程序的检验、仿真方法;

6.应用现有夹具进行批量生的方法;

50

3.需准备充足的学习材料,如各种数控机床操作工具书、安全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要求等;

4.需准备数控车床6台、铣及加工中心6台,相关工量具、辅助物品等

5.为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过程更为连贯,需把课程安排在每周连续的1至2天。

6.进行分组教学,每小组5~6人

五、课程实施条件

(一)人员条件

1.具备“双师”资格的教师至少两名,最好具有企业从业经历,熟悉数控加工理论知识及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熟悉数控加工工艺、金属材料等方面的知识较为全面,具有讲解理论知识及指导实际操作的能力。

2.可选聘企业相关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

(二)环境条件

1.所需工具、材料、设备

①加工中心、数控铣床12台;

②BT刀柄、刀具、游标卡尺、百分表、表座、扳手、水平仪;

③机床冷却液;

④投影仪;

⑤计算机;

2.资料

①加工中心相关资料、车间安全规章制度;

②工作页、评分表、领料单;

③防护用品:

工作服、工作帽。

六、教学组织与方法

本课程是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遵循行动导向原则实施教学,让学生以个体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完成一系列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学习新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

(一)学习组织

对于“学习准备”阶段由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形式;计划实施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

操作时由教师示范指导,学生操作,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二)学习方法

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项目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基础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时穿插使用案例分析法、四阶段教学法等方法。

学习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师生间的互动。

七、教学材料

(一)学材与教材

本课程工作页、机床操作手册、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教材等学习材料。

工作页的编写需注意的要点是必须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尽量体现本课程的特征,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二)软件与网络

可应用相关的软件(如:

UG、PRO/E)进行产品的设计,及教学的辅助。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应用(PowerPoint、Word)等办公软完成作品的展示及书写总结报告。

教师和学生端可以接入互联网进行资料的查询。

可利用数控程序模拟的仿真软件进行模拟练习,学习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熟悉常用工具和专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八、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

1.采用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2.在评价时根据不同学习情境的特点采用作品质量评价、作品展示效果、口头或书面提问、过程观察等多种形式;

3.根据企业工作实际与职业标准的要求,评价内容包括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等方面。

4.本课程的考核由学习与工作中的观察、记录、口头或书面提问、实践考核等几部分组成,由老师结合考勤情况、学习态度、操作规范、工作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5.可要求学生参加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如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可视为完成该门课程。

(二)考核内容

建议考核评价内容包括:

工作进度表、劳动纪律、学习态度、操作规范性、工作页完成质量、工作完成质量、团队合作意识、作品展示的效果、工作总结、7S质量管理等方面。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操作过程是否注意安全、规范操作的要求;

2.操作过程中工作态度是否端正;

3.是否能按照工作要求正确操作保证工作质量,有无故意破坏的行为;

4.是否能进行有效沟通,有无团队合作意识;

5.能否有效收集收集、查阅相关资料,产品制作有一定的创新性;

6.操作过程是否遵循“7S”管理要求。

(三)考核方式

1.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评价类型

评价方式

比重

过程性评价

检查、观察、记录、问答等

40%-50%

结果性评价

验收、检查、记录、观察、问答等

50%-60%

总分

过程评价+结果评价

2.学生获得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可视为完成该门课程。

 

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序号

课程资源

开发与利用

1

任务书、教学设计方案

教师使用

可将数控车试件加工、数控铣加工纳为前段课程的工作任务,尽量减少纯消耗性的加工,降低教学成本

2

工作页

出版校本教材、试用修改后正式出版

教师使用的包括答案

学生使用的最好按学习进度活页发放

3

课件、视频材料

建立教学资源库,除教师上课时使用外,还可以供学生自主学习时、企业职工培训使用

4

合作企业

可聘请校企合作企业人员共同开发任务、工作页

十、附表

(一)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学习情境一:

标准试件的数控车床加工学时:

26

工作任务

主要内容

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

参考学时

标准试件的数控车床加工

1、试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方法;

2、数控车相关程序编程方法;

3、机床操作方法;

4、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5、零件质量控制方法;

6、数控机床的日常保养方法;

7、程序的传输方法;

8、现场7S管理。

1.教学质量的过程评价,评价重点在零件质量控制方法、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文明生产及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工作现场7S要求,引导学生养成安全和文明生产的习惯;

2.评价点还应包括团队合作、个人纪律等内容;

3.学生操作过程记录、课堂表现、工作页的完成情况及成果展示;

4.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确认相结合;

5.超额完成任务或帮助其他小组完成任务的应有加分奖励。

0分。

1.采用项目教学法,5~6人一组分组教学;

2.教学重点在试件加工。

3.要求做与学结合,要充分利用工作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工过程教师注重巡回指导;

4.教学中要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及贯彻国家标准;

5.应注重学生个人的操作、小组的交流、展示及教师点评。

26

学习情境二:

标准试件的数控铣床加工学时:

26

工作任务

主要内容

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

参考学时

标准试件的数控铣床加工

1、试件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方法;

2、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相关程序编程方法;

3、机床操作方法;

4、工件坐标系的建立方法;

5、零件质量控制方法;

6、数控机床的日常保养方法;

7、程序的传输方法;

8、现场7S管理。

1.教学质量的过程评价,评价重点在相关程序编制方法、机床操作方法、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文明生产及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工作现场7S要求,引导学生养成安全和文明生产的习惯;

2.评价点还应包括团队合作、个人纪律等内容;

3.学生操作过程记录、课堂表现、工作页的完成情况及成果展示;

4.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确认相结合;

5.超额完成任务或帮助其他小组完成任务的应有加分奖励。

1.采用项目教学法,5~6人一组分组教学;

2.教学重点在试件加工。

3.要求做与学结合,要充分利用工作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工过程教师注重巡回指导;

4.教学中要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及贯彻国家标准;

5.应注重学生个人的操作、小组的交流、展示及教师点评。

26

学习情境三:

笔座组合件的加工学时:

50

工作任务

主要内容

评价建议

教学建议

参考学时

笔座组合件的加工

1、任务书、工艺文件;

2、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

3、使用通用量具,在线检测方法进行自检,判断零件是否合格,填写检验单;

4、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改进工艺方法;

5、应用宏程序的检验、仿真方法;

6、应用现有夹具进行批量生的方法;

7、规范保养机床与维护,7S现场管理方法。

1.教学质量的过程评价,评价重点在相关程序编制方法、机床操作方法、工量具的正确使用、文明生产及设备的安全规范操作,工作现场7S要求,引导学生养成安全和文明生产的习惯;

2.评价点还应包括团队合作、个人纪律等内容;

3.学生操作过程记录、课堂表现、工作页的完成情况及成果展示;

4.学生自评、小组评定与教师确认相结合;

5.超额完成任务或帮助其他小组完成任务的应有加分奖励。

1.采用项目教学法,5~6人一组分组教学;

2.教学重点在试件加工。

3.要求做与学结合,要充分利用工作页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工过程教师注重巡回指导;

4.教学中要注重操作的规范性及贯彻国家标准;

5.应注重学生个人的操作、小组的交流、展示及教师点评。

5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