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空巢老人公益活动方案.docx
《关爱空巢老人公益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爱空巢老人公益活动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爱空巢老人公益活动方案
春暖大地爱满绵州
——“关爱空巢老人”特别行动
★主办单位:
市团委市民政局市文明办
★协办单位:
九龙集团金锋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绵阳华视创意宣传策划有限公司
■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加的趋势日益显现,关心和爱护老年群体逐渐成为人们最关心的话题,空巢老人家庭问题日渐突出。
几年前曾有一篇报道,称一户离居委会仅20米远的老太太深夜在家中不幸去世,而事隔三日才被人发现。
此事虽然发生在江苏,但是却敲响了全国人民的警钟——空巢老人急需关爱!
据调查资料显示,在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日益加快的情况下,中国空巢老人化问题日益严重,据统计,目前中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在城市老年家庭中,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这个数字在2010年将可能达到80%以上。
据资料显示:
我国老龄事业正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是快速老龄化。
现在全国平均人口增长率是0.66%,老年人的增长率是3.16%。
这意味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是正常人口增长的5倍。
也就是说,到了1010年,我国的老年人将会超过2亿,到1050年将超过4亿。
第二是老人高龄化。
我国现有1300万名80岁以上的老人,这些老人急需照料。
第三是家庭空巢化。
据调查,在我国大城市中,空巢老人比例最低的是1/3,比例最高区域的空巢老人已经达到1/2。
这些空巢老人虽然有子女,但子女多数不在身边,无人照料,缺少精神慰藉。
在现今,城市老年家庭中的“空巢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
所以,关爱空巢老人是全社会无法回避的责任,更期待着年轻一代在孝敬老人方面的觉醒和实在的努力。
■活动目的:
一、短期目标:
增加空巢老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拓展老人的社交网络,使他们主动融入到集体活动中,缓解甚至根治他们心理上的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感、抑郁感,使老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长远目标:
把空巢老人们的心声向全社会传达,让更多的人关注空巢老人,让老人的需求被社会正确认知。
我们希望能够探索和完善关爱老年人的保障机制,为老年人的身心保障问题提供新思路,为构建完善的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出一份力。
三:
增强各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让企业在受益中同时也有益于社会,从而让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懂得回馈社会。
■活动时间:
2012年3月26日——2012年5月30日
■活动内容:
(简述)
活动筹备阶段:
(2012年3月26——4月12日)
1、发文件取得相关主办单位的支持。
2、甄选绵阳市空巢老人资料100名。
3、活动详细方案与实施细则。
4、活动文件及相关广告刊登。
活动开展前期:
(2012年4月12日——5月20日)
1、刊登广告,发放邀请函,接受企业报名,筛选20家合作企业。
2、以签约的形式和20家企业达成协议,初步确定每家企业12日LED广告费全免,但企业需用广告费的10%筹备“关爱空巢老人”特别基金。
3、制作“关爱空巢老人”公益广告及合作企业广告上刊,12日内以此为主题,大势宣传爱与社会等主题。
活动开展后期:
(5月20日——5月30日)
1、高调请相关媒体做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及其他媒体作宣传报道。
2、成立“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活动慈善基金,召开企业爱心活动慈善基金筹备大会。
3、建立相关具体关爱机制,为实行“关爱空巢老人”后续活动做准备。
■活动效果预测:
1、以“关爱空巢老人”为活动切入点,一方面站在公益的高度为企业自身做出了宣传外,另一方面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了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2、公益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各大媒体的重视,甚至上升到政府部门对此次关爱活动的重视,所以只要细节把握到位,措辞合理,就一定能取得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3、该活动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项,在首期开展后,长期保持用关爱空巢老人慈善基金建立长期关爱机制,持续不断地为社会上的日益增长的空巢老人献爱心,送温暖,不仅在社会上反响剧烈,也能真正从企业内部做好孝心、爱心、公德心等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
■媒体支持:
绵阳晚报绵阳日报绵阳电视台四川新闻网绵阳频道
1.择偶的困难与障碍
爱情婚姻都讲个缘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你的缘份在哪里?
茫茫人海中,你怎样才能找到你的知音?
有的老年人由于社交活动少,接触面小,认识选择伴侣的机会少,面也窄。
靠中介机构婚姻介绍所和热心人,往往不能对对方进行全面的了解,成功率低。
有的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减弱,给选择配偶带来很大困难。
老年人一般个性都很强,很固执,已形成独身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彼此的观念也有着一定的差异,若想在短期内磨合同步不是一伴轻而易举的事。
丧偶和离异老年人往往不能从前夫或前妻的影子中走出,与新伴侣的性格、思维方式、生活作风、甚至日常生活都较难适应。
一些离异的老年人对过去离异造成的痛苦心有余悸,对再婚择偶有心理障碍。
还有的老人守旧传统观念太强,顾虑重重,怕这怕那,最后用牺牲自己的幸福来保持一个所谓的“清白”。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中青年人不能体验或理解那些不幸丧偶离异的老年人的孤独感,因此对于老辈人的求偶心理不能给予正常的关心,理解和支持,甚至认为“他们有这种念头不地道,不本份”,仿佛老年人鳏(guan)居寡处是天经地义的,这种偏见也阻碍老年人去争取自己的婚姻幸福。
再婚的困难、障碍和问题
独身老年人择偶难,再婚更难。
有的独身老年人好不容易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的意中人,然而,观念的桎梏、环境的限制、亲情的阻挠,也不会令他们如愿以偿。
财产问题、住房问题,子女问题、健康问题……老年人再婚真可谓山重水复。
这使得不少独身老人望而生畏、裹足不前,无奈中只好选择单栖独居地度过晚年。
独身老年人的子女中,有的害怕老人的遗产婚后被分散,不能由他们独享,有的否认老人有寻找生活伴侣与过幸福生活的权利,因此干预、反对独身的父亲或母亲再婚。
从另一个角度看,老年人再婚,就是给年已三、四十岁的中年子女找来一个继父或继母,由于继父或继母对子女既没有生,也没有养,开初也没有很深的感情,子女们对继父或继母不可能像对自己的亲身父母那样,他(她)们对对方财产的继承权,当然要受到子女的挑战、否决。
现行法律规定,任何类型的配偶,都对对方财产有继承权。
因此,子女们之所以反对老年人再婚,不仅因面子难看关系难协调,更因考虑到今后有许多难办的财产、法律问题。
独身老年人一方面希望寻找生活伴侣,有个自己温暖的家,另一方面又担心再婚后会产生财产纠纷问题、双方的子女关系问题,因而处于两难境地。
在老年人的离婚案件中,住房与财产的认定、分割,往往是争执的焦点,婚姻问题与财产问题交织在一起,法院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有些老年人在考虑再婚时,没有把感情放到婚姻应有的位置上,动机“不纯”:
有的想找“保姆”,找个生活上的伴侣,对自己的生活有个照应,使自己老有所管;有的想找“财神”,找个经济条件好的老伴,使自己老有所养。
张老伯退休前在一个单位担任领导,几年前老伴病故,过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里家外当领导的他,顿时在生活上陷入困境。
思来想去,他决定找个老伴,可以在生活上照应自己,子女们因没有时间照料老爸,也支持他的想法。
后来张老伯经人介绍与一个退休女教师结婚。
这位女教师知书达礼,又会操持家务,开头也觉得自己多做些家务事没什么。
可时间一长,才发觉张老伯什么事都不做,也不心疼体贴自己,把自己当保姆用。
于是她背地里偷着哭了几场,一咬牙,说是回原来自己的家看看孩子,这一走就没有回头。
张老伯“找个老伴兼保姆”的计划落空了。
还有个李大妈,离异独居多年,经济上也不宽裕,心想如果能找个经济条件好、有住房的老伴,下半辈子就真是有了依靠。
功夫还真的不负“有心人”,李大妈嫁给一个归国老华侨翕先生。
开头一段时间李大妈悉心照料翕老先生,翕老先生也体贴李大妈,虽然双方共同语言不多,但互相关心,日子还过得挺舒心。
过了一段日子,李大妈开始关注翕老先生的财产,问这问那,翕老先生这下起了警觉,感到李大妈是冲着他的财产来的,心里很不高兴,两人之间的感情一下子就降温。
翁老先生在国外的儿子得知情况,把翁老先生接到国外,李大妈找“财神靠山”的梦就没有做成。
回到自己家,李大妈摆了个酱菜摊,自己淹泡菜自己卖。
没想到自己做的泡菜挺受消费者欢迎,生意越做越大,几年下来赚了好几万,销售点也有了好几个,李大妈这才认识到,自己勤劳的双手才是真正的“财神靠山”。
有一个原来跑供销的退休老汉王老伯最喜欢吃李大妈的泡菜,闲来没事就帮李大妈出出点子,怎样批发给菜市场的小贩,哪里买白糖便宜,一来二往,李大妈的生意在王老伯的指点下更兴隆了。
两人的感情也象泡菜坛里的泡黄瓜“泡”成熟了,正好王老伯也是独身,两个人就喜结连理,边泡盐菜边“泡”夫妻感情,一举两得。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再婚离婚案有一个“三快一短”即“认识时间短,恋爱快,结婚快,离婚快”。
认识时间短,对对方的性格没有彻底了解,只认为“老年有伴”就可以,一旦共同生活时却发现彼此性情、生活习惯难以适应。
这样的婚姻持续时间短,也就出现了“三快”现象。
独身老年人要获得再婚的幸福,必须解决好以上一系列问题,克服许多困难和障碍。
当然,这些问题、困难和障碍,又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精彩的人生舞台,让老年人用自己的知识、爱和意志去充分表演。
战胜自我,为生命注入激情
独身老年人的再婚是晚年人生的一个重大“二次创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障碍问题,“二次创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创造力。
创造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创造力不仅表现在科学技术创新,文化艺术上创新,思想观念上创新,还表现在一个民族的生命创造力。
欧洲一些国家的报刊经常报道本国百岁以上老年人屡屡再婚的消息,匈牙利有位一百二十多岁的老人结婚四次。
这说明一个民族生命力的旺盛。
如果大部分老年人都能随心所欲地像年轻人那样恋爱、结婚,幸福地欢度晚年,我们的民族将会变得更有生气,更有创造力。
创造力来自何方?
来自生命的激情。
也许你会以为自己容颜衰老,步履蹒跚,生命的激情早已离开你,然而,你错了,你的爱火没有熄灭,激情没有消失,只是被你自己压抑了。
生命的激情来自生命的潜能。
人人都是蕴藏着无穷能量的宝藏。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威廉经过研究得出结论:
普通人只用了能力的极小部份,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所以,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无可估量的潜力。
美国哲学家爱默生也认为:
“蕴藏于人身上的潜力是无尽的。
他能胜任什么事情,别人无法知晓,若不动手尝试,他对自己的这种能力就一直蒙昧不察。
”
怎样才能将生命的激情释放出来?
改变观念,战胜自我。
有一句名言;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相当多的独身老年人的婚姻幸福不是被外界剥夺,而是被自己头脑中的陈规陋习,被自己的怯懦自卑,被自己过去婚姻失败挫折的恐惧心理,被自己不切实际的期望值,被一种对被将来的“新家”的莫名的惶恐与不安……,给压抑了,给束缚禁锢了,总之,在相当程度上是被自己扼杀了。
相反,一些老年人并不囿于传统观念,他们不依赖儿女,不悲观失望,勇敢地在爱情的海洋中展示了自身的热情与追求,有的重新寻找到爱的归宿,获得美满的婚姻;有的虽然因种种缘故而遭挫折,鸳梦难圆,但在人生舞台上,他(她)们是勇敢者,他们勇敢地去追求去奋斗去创造,去爱,他(她)们是真正的人,他(她)们活出了人的意义!
因此,改变你的观念,就能给生命注入激情。
老年朋友,你有自己的人生与人格,你有权利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塑造自己的人生,谁也不能强迫你们去奉献,去牺牲,并为此而委屈自己、折磨自己。
独身老年人的再婚有一个重大障碍,那就是亲情的障碍。
在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父母与子女在经济上是双向依赖,几代同堂。
特别是老人的晚年,靠子女赡养。
这种双向依赖的亲子关系,造成了老年人亲情第一,爱情第二的观念。
在这种传统观念制约下,许多独身老人为了子女,只好牺牲自己的爱情。
然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要求亲子关系的变革──由双向依赖的亲子关系转向双向自立的亲子关系,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双向自立亲子关系实行的结果必然是夫妻间的爱情第一,而亲子之间的亲情第二。
这不是社会伦理道德的衰落,恰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认识爱情第一,亲情服从爱情的规律,你就会放下包袱,勇敢地、理直气壮地寻找自己迟到的爱,补上未了的情。
是啊,人到晚年,生命迫近天国,只要客观条件许可,你就不应当带着人生的憾事步入黄泉,而应在有生之年重新打造爱情之舟,“该结婚时就结婚,恩恩爱爱过余生!
”
择偶的对策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独身老年人由于生活圈子狭小,人际交流阻滞,异性交往接触面窄,找到合适“意中人”的机会就很少。
再加上传统观念的制约,各自思维方式、性格、情趣的差异,使本来不多的机会又打了折扣。
创造机会找缘份
机会即是一种缘份,机会本身却是人创造出来的,如果关在屋里守株待兔,这个爱情的“兔子”永远不会来到你身边。
怎么办?
你可以而且应该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扩大社会圈子,一方面增加接触,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在平常的活动中增进友谊,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摸清对方的秉性,为情感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你的观念也要开放,你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机构,如婚姻介绍所、咨询站、报纸媒体,甚至上互联网,获得“意中人”的信息和各种帮助。
不久前,有个90高龄的老先生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效果还真的不错,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情投意和的老伴。
学习知识做准备
要选择好老伴,还得动脑筋学知识,中老年人再婚是做半路夫妻,过去互相不知晓,因此,你还要学习一些老年人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以便择偶时,再婚时有较全面的心理、生理准备。
老年人经不起太大的精神打击,因此,在考虑择偶再婚时,即要充满热情,珍惜生命,又要冷静理智,慎重行事。
老年人择偶物色对象还要有灵活性,期望值要合适,期望过高,在生活中很难找到意中人,期望过低,随便找一个,将来必定要出麻烦。
摸清情况再“搞定”
择偶的过程,就是谈恋爱的过程。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
老年人再婚前应有一段谈恋爱的时间,相互了解,摸透彼此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摸透对方的情趣爱好,性情脾气,思维方式,能合在一起则合在一起,不能合在一起的,就决不能勉强凑合。
再婚的对策
择偶找到了意中人,你自然会考虑怎样结婚。
可到了这最关键的时候,亲情阻挠,财产问题、子女问题、住房问题……就会实实在在地横在你面前。
如果想不出对策,你和意中人就可能鸳梦难圆。
怎么办?
用你们的智慧,爱、意志编织一个牢固的、可以抗御风雨的爱巢。
调整心态,端正动机,建立真感情
老年人再婚,不能仅仅是找一个生活上的伴侣,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照应。
晚年再婚,虽不能苛求男女两人“志同道合”。
但一定要“情投意合”,必须以情趣上相适,感情上共鸣,性格上相容,生活和谐为标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老年人再婚的婚姻质量,保证婚姻的稳定。
更何况你们是末路相识,半路夫妻,比起那些白头到老的夫妻,你们对相濡以沫的渴望,相依相伴的需求会更强烈,你们相互之间也应更多一层怜悯与同情。
晚年再婚,要使两个饱经风霜,衰老脆弱的心灵融为一体,除了爱,还需要发挥你的意志能力,爱和意志结合起来,才能使你们重新焕发出克服阻力、战胜困难、抵御死神的信心与活力,这样的结合才是具有生命意义的结合,才是真正的“晚岁良缘”。
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老年人再婚,是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受到各种阻挠;子女的阻挠,落后封建习俗的阻挠,有的地方以原配夫妻死后要“夫妻合葬”为由,限制寡妇再嫁,有些自以为思想高尚的人阻挠英雄烈士的妻子再嫁……。
面对这些阻挠,独身老年人除了自己思想观念要冲破这些陈规陋习、无理要求的阻挠,还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用智慧和爱构建家庭关系
两个完全陌生、没有任何亲情的家庭,因老人的再婚结合在一起,两个老人夹在中间,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局面。
因此,能否处理好两个家庭子女间的关系,成为对担当继父、继母的老人的考验,有的会令人心碎,有的会令人喜悦。
成功的再婚家庭最引人注意的特征是,他们采取一种面对现实,且颇具弹性的方法在陌生人之间建立起家庭关系。
继父和继母不仅仍然关爱自己的子女,也把自己的关爱同样经给予配偶带来的子女,使得两个家庭成员之间逐渐培养起亲情。
每个成功的再婚家庭都不得不经历妥协和调整,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理财方式……都可能出现不完全一致,这就需要或者求同存异,或者相互妥协、谦让达成一致。
对于老年人来讲,学会妥协是一门艺术,毕竟自己已经不是争强好胜的年轻人,上了年纪更应该胸襟开阔,有一句话说得好:
“退后一步海阔天空”。
老年人再婚的婚前财产约定
怎样使老年人消除丧偶离异的痛苦,得到再婚的快乐,又不因为建立一个新家而失去自己原有的家,使父(母)子两代之间的感情不至于受损害?
妥善处理好财产问题便成了关键。
进行婚前财产约定,就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作法。
下面是一对老年人的婚前财产约定书条款:
一、婚后每人每月各拿出 元,用于生活费和购置生活必需品,如不够再平均分摊。
二、各人的经济收入由各人自由支配,独立使用,对方无权索要、占有和继承。
三、各人的财产归各人所有,对方及对方的子女无权索要、占有和继承。
四、婚后女方到男方家中居住。
五、协议由公证机关公证后生效。
上面这个婚前财产约定协议书,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再婚老年人,老年人在进行婚前财产约定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包括感情状况、家庭和女子状况、财产(特别是住房状况)综合考虑。
老年人的晚年情爱生活新方式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将要步入“再婚”生活的老年情况,即想满足自己的生活、精神、感情需要,但又难以处理好子女情感和经济纠葛,于是,智慧的老人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创造了一些新的情爱生活方式。
超然于财产之外的非婚同居是较普遍的一种方式。
这种风雨同路不同舟的方法使得几方的利益都得到了确保,没有了财产外流的牵挂和担忧,子女们的理解和支持也就增多,阻力减少;再婚重组家庭,人际关系较复杂,而同居好处理;老年人性格不易改变,彼此心理也不像年轻夫妻那样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调试,用再婚的框子来强求,反倒容易造成新的苦恼。
同居则避免了这种情况。
非婚同居也有缺点,一是名不正言不顺,社会、家庭成员不一定都支持、承认和理解,二是如果一旦出现家庭纠纷,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
除非婚同居这种模式外,还有老年人固定朋友式的准婚姻模式,走婚模式。
对老年人的非婚同居等模式,社会上有不同的看法。
但更多的专家认为,多元社会应有多元的情爱方式,老年人再婚要适应老年人再婚特征形成多种结合形式。
对于老年人,应该允许他们以更宽松的方式解决晚年的情爱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