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994936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docx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学校工作讲话稿

中小学校布局调整会议讲话_学校工作讲话稿

  同志们:

2008年1月7日,县委、县政府审议通过了《*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

今天,这个会议就是专门研究部署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这在*县教育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县政府审议通过的《*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经验、落实任务,进一步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努力开创我县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

现在,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方案》,切实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调整学校布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调整优化中小学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资源优势,提高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是巩固提高我县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确保我县基础教育“十五”规划目标顺利进行,确立基础教育“重中之重”战略地位,加快建设“科教兴县”,促进基础教育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自1999年以来,我县就开始加大力度,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经在座者以及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全县农村小学校点由原来的1103个调整到现在的738个,初中由原来的58所调整到目前的50所。

撤并小学校点工作力度比较大的乡镇有:

**镇调减了48个,**镇和**乡分别调减了34个,**镇调减了31个。

但是,以上这点成绩的取得仍然不能适应当前形势迅猛发展的需求。

  

(一)、国家教育政策的要求。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以及**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发[2001]92号)文件同时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

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结合危房改造、规范学制、城镇化发展、移民搬迁等,合理规划和调整中小学校布局。

在确保降低辍学率前提下,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适当撤并部分教学点和乡镇以下初中,加强乡镇初中、中心校和规模较大的村完小建设,逐步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基础设施完善,教育质量较高,办学效益较好的基础教育体系。

调整后的校舍等资产要保证用于发展教育事业。

在有需要又有条件的地方,可举办寄宿制学校。

”目前,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地方政府都把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明确要求自己所管辖的地方要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步伐,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发挥规模办学效益。

远的如**省**市,他们于2001年率先推行素质教育而闻名全国。

2002年在调整学校布局和调优教师队伍的教育改革中,**市这个教育的老典型又有了新发展。

2002年开始**市采取“三管齐下”(先放后调、创建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设置护幼员)的措施,加大了调整学校布局的力度,打破原来村村办校的格局,凡生源不足100人的初小,不足240人的完小都实行联村办学,人口1万人以下的乡镇场原则上只办一所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不再办高中,同时将31所乡镇农职校全部并入初级中学。

就这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市共调减了学校90所,减少教师编制120人,每年可节省经费80万元。

近的如**市、**县,他们也于前年开始大张旗鼓地实施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二)、现实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各

[1][2][3][4][5][6][7]下一页

界和学生家长对教育需求的持续增长,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和期望值越来越高。

而我县目前的教育状况却不尽如人意,近几年的高考本科上线万人比在全市的排名中极不理想,这与我县对教育的财力物力投入相比是极不相称的。

过去村村办校点,联片办初中的格局,已越来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致使教育投入的效益越来越低,问题层出不穷。

第一,师资浪费。

一方面由于小学校点多,学生数量少,学校师生比降低,无奈教师只好采取“包班”、“包年级”的任课形式,多数小学校点教师每周近30节课,工作量严重超负荷;另一方面由于班级数过多,为维持运转,各科教师又不能缺少,教师数量不得不逐步膨胀。

如**乡**村委共有小学生110人,却分布在5个校点上,加之8个复式班,共占用教师9名。

如果调整为一处完小,只需5名教师,还能腾空教室6间,教育资源浪费现象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设施浪费。

我县目前共有小学在校生10万多人,按照教育厅的设学要求,全县设置220所左右的完全小学是比较科学的。

但目前我县仅小学就有302所,还有教学点436个,且有复式班255个。

在校生100人以上的小学校点只有337个,100人以下的达401个,20人以下的达108个,10人以下的达32个,校舍及教学内部设备的利用率非常低。

第三,发展困难。

因为人员多、校舍多,资金流向不集中,近年来,筹集的教育经费只能勉强承担教师工资。

早几年,教师工资由乡镇财政统筹时,个别经济欠发达的乡镇还出现教师工资拖欠现象,对教学所需的现代化的硬件投入更是力不从心,致使现代化教学设施更新缓慢,教师待遇难以提高。

第四,管理粗放、低效。

学校规模小,尤其是复式教学的存在,村委各自为战,教师个人也各自为战,学校管理难以规范化;加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平时又缺乏比较、竞争,故而教育科研难以形成气候,教学质量自然就难以提升。

很显然,不推行集约化、规模化办学,就难以发挥人、财、物的投入效益,实现教育现代化更是痴心妄想。

(三)、规模效益的要求。

比照上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办学标准,目前,我县办学条件比较落后。

一方面,由于学校规模较小,教育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是比较严重的;另一个方面,由于学校数量较多,使有限的教育资金更加捉襟见肘。

学校无论规模大小,设施配备都需要一应俱全,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卫生室等都要按规定配齐,这样势必造成重复购置、重复建设。

“小而全”、“小而不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使我县农村中小学不能形成规模效应,不能很好地发挥学校的规模效益。

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实施过程,尽快改变我县办学水平偏低的现状。

改变的途径除了挖掘学校现有的潜能,加大内涵发展的力度外,必须收缩外延,通过调整农村中小学的布局,减少学校的数量,来实现教育总体规模的扩大。

根据2008年的调查统计,全县738个小学校点中,有10个以上教学班的仅仅50个,最多的**镇、**镇各有7个,**镇一个也没有。

这50个小学校点一共有在校生2.66万人,只占全县10万多小学生的26.5%。

也就是说,尚有73.5%的小学生分散在规模偏小的学校接受着落后的教育,或者说接受的是一种仅次于扫盲的教育。

而且,规模小就必然提高了单位办学的成本(即培养一个学生所需费用);布点多就会分散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转的人员、仪器设备等等,致使农村中小学低水平运转。

这样,不仅资源的使用效率低微,浪费严重,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学校内涵发展的速度和效力,阻碍了全县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

(四)、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规模小的学校,限于师资、设施和管理等一系列制约因素,很难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面提高教育质量”落到实处,难以真正地实施素质教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因此,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对于大面积提高我县农村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项工作势在必行。

从我县教育实际情况看,实施调整布局是完全可行的。

就设立学校规模而言,专家认为,要想办学达到规模效益的要求,一般来说中学每校以24至30班,每班40至50人,全校共1200至1500人为宜;小学每校以18至24班,每班40至45人,全校共720至810人为宜。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规模效益,并为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和实现创造条件。

就师资而言,以小学英语教师为例,英语教师充足的**市区,小学三年级就已开设了英语课,而我县只有**镇等几所小学开设。

如果在现有的308个完小上全面开设英语课,将需要320名左右的英语教师。

而布局调整到位后,有220名左右的英语教师就已经足够了。

单这一项,全县每年就可节约工资开支72万元。

如果这笔资金用于教学设备的更新,那无疑是可观的。

就成本管理而言,我县教育成本管理的意识淡薄,而且浪费极其严重。

因为受“学校办在家门口”等传统思想的影响,过分强调就近入学,致使一般村屯都有校点,造成了全县每所校点的年级在校生平均数仅有23人,每所校点的在校生平均数仅为136人的状况。

多数校点因年级学生数少而实施单班教学,年级学生数更少者,宁可搞复式教学,也不愿走出村屯寻求合作,发挥集约办学的效能。

而规模经济理论启示我们,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导致最低平均成本的下降。

作为社会事业的教育,同样存在投入与产出的问题。

我们必须借鉴市场运作方式去配置教育资源,打破村、片办学的模式,大力调整学校布局。

二、强化措施,力促布局调整落实到位,为我县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提供保障

  

(一)宣传教育,更新观念,形成氛围,是保障布局调整工作顺利实施的基础。

我县学校布局不合理,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要想改变这一旧有的格局,实现教育现代化,方方面面的阻力是很大的。

尤其是调整农村小学布局,乡镇干部忧虑短时期的教育投入加大,会加重农民的经济负担,害怕群众难以承受;村干部则怕自己在任期间把学校搞没了,会受到乡邻乡亲的埋怨指责;而群众则害怕孩子小,出村上学不方便,担心孩子风雪雨天吃苦。

针对这些思想表现,各乡镇、各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讲、看、算”等方式,积极创设活动氛围,力促上下达成共识。

“讲”,就是

宣传发动,县、乡镇层层召开动员会,广播、电视台、报刊全力配合,多角度、多层次地报道宣传,把调整布局的意义向干部群众讲清讲透,让他们对目前我县各中小学“小、散、差”的弊端形成感性认识。

“看”,就是参观考察,县、乡镇、村、校都要重视组织有关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通过合校增效的现实说法,改变他们旧有的观念。

“算”,就是我们要与群众算成本、核新帐,算集中办学节约资金和土地的帐,算调整带来的规模扩大、师资节约、师生比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的帐。

通过这些活动,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认同,得到他们的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是布局调整有效运作的前提条件。

布局调整的运作,并非是临近学校的简单合并。

为此,我们要组织人员,率先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在准确预测今后一段时间内生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科学地制定出布局调整的规划和实施步骤,以此减少工作的盲动性。

拟定的目标任务是,到2008年全县基本取消复式班,到2008年全县基本取消教学点,基本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任务;调整后,农村小学每处覆盖人口要达4000人以上,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小学要取消年级单班教学制,办学规模不能低于10个教学班,班额不能低于45人;初中不能低于18个教学班,班额不能低于50人。

撤并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规模办学、激活效力,盘活资源、提高效益,不加重农民的负担。

撤并的方法是,选择好中心地带村屯进行设学,如果学校服务半径超过2.5公里的,必须办寄宿制学校,或早晚派专车专人按时接送学生。

对其他因布局调整带来的诸如领导班子的调整,教师的重新优化组合,撤并后空余校舍的处理,办学经费的来源等问题,也要制定出相应的调整方案,避免因布局调整不当而带来教育资源的流失和新的浪费。

另外,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农村小学布局调整由县负责规划,乡镇具体组织实施。

各乡镇要按县确定的设学原则,在准确掌握各个年龄段儿童少年总数的基础上,以全部入学接受教育为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