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4271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docx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有哪些?

网络对于青少年既是有利,又是有害的。

青少年目前使用网络,在有利的一方面,主要是较快的方式获取了最新的信息;于此之外,对青少年影响最大的是,在网络上开辟了另一种人际交往方式,对青少年用户的人际关系有了良好的影响;另外,青少年受到网络这一新鲜事物的刺激,比没有接触过网络的青少年更有创新精神,往往有助于学习,且不会出现“书呆子〞现象。

青少年使用网络,有害的一方面,主要是精力的分配。

一方面,上网占用了青少年学习、休息的局部时间,造成青少年用户学习压力大、时间分配紧X等情况;另一方面,局部青少年用户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如上课、睡眠等,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

除在精力方面,在身体安康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集中表现在视力大幅下降。

但终究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要因人而异,但大多数青少年网民都认为弊大于利。

现象说明,通常在这个年龄段的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的,通常受到的危害更大一些。

至于游戏、网吧等通常认为是有危害的事物,我们认为应该分开来考虑,具体的分析必须涉及到整个社会网络环境等因素。

上网的危害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互联网是一X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

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

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与现实的社会

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

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

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

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

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

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

愿面对现实生活。

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

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安康和平安构成危害和威胁。

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

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

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XX有关,网络使XX内容更容易传播。

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XX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生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

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鼠标一点,大千世界便尽收眼底。

第二、可以对外交流。

学生的一个被人经常提及的缺点就是缺乏信心,不敢与外界对话、交流。

现在有了互联网,他们可以彻底克制这个心理障碍,并且在对外交流的过程当中,又开阔了自己的视野。

网络为教育资源的交流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不仅教师,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各类教育获取学习资讯。

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开展。

消除心理障碍,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减轻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可以在各个BBS里X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一来可以锻炼文笔,二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可以提高自己某项业余爱好的水平;自己动手做主页正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在掌握了电脑软件的运用同时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很棒,有利于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

中学生的本职任务是学习,网络的远程教育会给中学生带来无穷的益处。

普通的中学生学习知识只能够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和一些课外书籍,传授知识的教师始终只有几个,但如果上了网,学生就可以在一个个内容丰富、名师坐堂的中任意翱翔,“有问必答〞、“题库〞、“专题讲座〞、“考前辅导〞...一个个分类细致合理的栏目让学生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普通的中学生做题只能做些参考书或数量有限的卷子,如果上了网,网上各种试卷和典型题目应有尽有,学生就可以任意选择。

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中学生们特别是高中生可以利用网络了解最新的教育动态,因为这几年的高考还在改革探索之中,每年几乎都会出台许多新措施。

而平时好些学生不大关心电视和报纸上的新闻,只一味地埋头书海,因此可从网上查询与教育相关的新闻以此来调整复习重点,适应高考新举措。

网络,一个科技开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

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展追求、探索。

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

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更多的知识等等。

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表少年的青睐。

但又有许多人认为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确实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的内部充满各种信息,像反动、暴力、黄色,这类鱼龙混杂的东西太多了,我们中学生自主能力有限,实在难以抵御网络惊人的吸引力。

但网络是一个新生事物,确实中学生的自制力和网络的吸引力,可以说两者根本是无法匹敌的。

网络的吸引力是无穷的,而中学生的自制力是有限的。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0%,英国为15%,中国仅仅为2%。

这惊人的比照,恰如其分地说明了中学生的自制力不如网络的吸引力,。

它好象刚出生的婴儿,终究是需要细心的扶持的,在正确的教育、指导下,长大成人,建立国家、作出奉献。

但偌是像现在这样,抑制了学生上网,不就好象将这婴儿杀死在摇篮里吗?

中学生上网的人数很多,局部人受到不良影响,这正说明了是否受到不良影响取决于自身的素质与意志。

俗话说得好:

“人正不怕影子歪。

〞只要我们有不靠近这种沉溺人思想的网络传播的意志,自然也就不会受到其影响了。

利弊的区别在于你如何运用它,以及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

如果是用于成天打电子游戏,不分昼夜,肯定是弊。

如果用于学习:

利大于弊。

如果用于聊天、游戏:

弊大于利。

知识经济的迅猛开展,使互联网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题。

当前,网络不仅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更是一个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甚至综合国力的集中表达。

我国的计算机互联网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开展势头也极其迅猛。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国内上网用户人数已经超过2000万,其中,85%以上是青少年群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高学历未婚男性青少年。

如此众多的青少年上网都看些什么呢?

互联网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青少年上网,是有益还是无益呢?

中国社科院的有关学者对、XX、XX、XX、XX五城市青少年运用互联网状况情况进展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

青少年上网的用户中,男生略多〔56.6%〕,年级越高,用户比例越高。

高中生占高中生的56%,初中生占初中生的36%,小学生占小学生的25.8%。

在用户总体中,初中生所占比例最高,为42%,其次是小学生和高中生。

调查还显示,父母学历越高,其子女用户比例越高。

调查报告还显示,近80%的青少年用户从1999年开场使用互联网。

上网比例最高的是家里〔58%〕,其次是在网吧〔20.45%〕和父母或他人的办公室〔15%〕。

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212分钟。

青少年经常使用的门户为新浪、搜狐、163.。

青少年用户上网,60.3%的时间用于大陆中文,25.2%的时间用于海外中文,14.5%的时间用于外文。

完全不限制子女上网的父母占8.4%,大多数父母控制子女上网时间。

从调查情况看,青少年用户上网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技术使用和信息寻求。

超过50%的使用率的功能有网络游戏〔62%〕和聊天室〔54.5%〕,其次是使用电子〔48.6%〕。

约50%的青少年用户有保持电子联系的朋友;25.2%的青少年用户在聊天室或BBS上经常发言;37.6%的青少年用户使用ICQ与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联系。

青少年对互联网的需求主要是“获得新闻〞、“满足个人爱好〞、“提高学习效率〞、“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以及“结交新朋友〞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了解外面世界的一个主要窗口。

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都有哪些影响呢

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互联网为青少年提供了求知和学习的广阔校园。

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学校中上课,目前已成为国外大、中学校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模式。

据统计,到2000年7月为止,我国已有近1000家大中小学校进展了域名注册,其中有不少建立了完整的学校站点。

青少年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而且还可以直接学习课程,和学校的教师进展直接交流,解答疑难、获取知识。

诸多的网上学校的陆续建立,为青少年的求知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和广阔的空间。

第二,互联网为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

获取信息是青少年上网的第一目的。

当前青少年的关注点十分广泛,传统媒体已无法及时满足青少年这么多的兴趣点,互联网信息容量大的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青少年的需求,为青少年提供了最为丰富的信息资源。

现在,互联网正在成为青少年获取种种信息的最正确来源。

第三,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技能。

美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将计算机技能作为未来成功青年所必须掌握的五项根本技能之一,因为在互联网上,我们几乎可以找到涉及人类生活的所有方面的各类信息,对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的青少年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学之不完的知识宝库。

第四,互联网有助于拓宽青少年的思路和视野,加强青少年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强青少年的社会参与度,开发青少年内在的潜能。

由于互联网的包容性,使上网的青少年处于和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环境中,在思考的过程中,青少年不仅锻炼了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提高了自己对事物的分析力和判断力;网络的互动性使青少年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室或者是BBS等方式广交朋友,参与社会问题的讨论,发表观点见解;而网络的无边无际也会极大的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潜质和潜能能有效地开发出来。

以上四点都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那么,互联网对青少年有没有负面影响呢?

互联网也是双刃剑,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逐渐接触和深入网络空间,负面影响日趋凸现。

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

互联网是一X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

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

二,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

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当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

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

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三,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安康和平安构成危害和威胁。

当前,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主要集中到两点,一是某些人实施诸如诈骗或性侵害之类的犯罪;另一方面就是黄色垃圾对青少年的危害。

据有关专家调查,因特网上非学术性信息中,有47%与XX有关,网络使XX内容更容易传播。

据不完全统计,60%的青少年虽然是在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但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而进一步寻找类似信息,从而深陷其中。

调查还显示,在接触过网络上XX内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

与网络对青少年的正面影响相比拟,其负面影响显得更加突出而锋利。

要解决这些问题,发挥互联网对青少年的积极作用,摈弃和遏制互联网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出台有关法规,采取有效措施,最大可能地防止利用网络进展犯罪或传播不安康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二、加大力度,逐步实现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

三、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四、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

五、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六、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互联网对青少年伤害,使其最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七、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安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到达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作用。

总体而言,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影响。

二者都不可忽略。

既不能因为它的积极因素而放任不管,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因素而因噎废食。

∙认识网络成瘾的危害

你知道吗?

互联网开展到今天,已经发和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最近的统计数字说明:

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1亿大关,到达1002亿人,其中宽带用户就达3000万之众。

互联网的大开展,也给我国带来了严峻的社会问题。

从用户角度看,我国网民的构造呈现出低龄化的矿局势 ,据第15次NIC调查结果显示,18岁以下的网民报占比例到达了16.4%。

如何保证青少年安康上网,已经成为今日互联网必须正视的大事。

  应当成认:

网络是一种新鲜而神秘的高科技产物,对青少年有着强烈的诱惑力。

我们现在的中学生,由于认识能力有待于提高,在加上自我防护意识的缺乏,很容易沉湎于网络,甚至患上“网络成产瘾症〞〔IAD〕。

目前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中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卫生问题,因此如何指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及网络心理调适,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了。

  一、网络成瘾的界定

  “网络成瘾〞的概念,于1994年由美国纽约市心理医生伊凡.^金伯格最早提出的。

在临床上,网络成瘾是指患者对网络过度依赖而导致心理性异常病症,以及伴随而产生的心理性不适。

具体表现为:

对网络操作的时间失控,随着兴趣的增加,欲罢不能,难以自拔,上网时间不断延长,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反响:

患者早晨起来后,会有一种立即上网的渴望;有关网络上的情景反复出现在梦中或想象中;沉湎于网上自由交谈或网络互动游戏,而无视现实生活的存在;人际关系淡溥,交际X围逐渐变小,重者出现孤独和忧伤、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思维缓慢、精力缺乏等病症。

最初只是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冲浪,以后开展为身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

  二、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是网络成瘾的患者呢?

  美国学者杨格,修改了赌博成瘾的10个标准,保存了其中的8个作为网络成瘾的诊断指标。

但是,学者比尔德认为,杨格的标准存在一些问题,他进展了修改,制定了〞5+3“的诊断标准。

其中的前5个标准是:

  1.、是否沉湎于网络;

  2、是还为了满足而增加上网时间;

  3、是否不能控制、缩减上网时间和停顿使用网络;

  4、当缩减上网时间和停顿使用网络时,是否会感到疲倦、忧郁和痛苦或易怒;

  5、实际上网时间是否比原定的时间长。

  这是网络成瘾的必要条件。

除此之外,还必须满足于后3个标准中的1个:

  1、危及重要的人际关系、工作、学习和生活;

  2、对家庭成员、临床医生和其他人隐瞒真实的上网时间;

  3、使用网络是为了逃避现实或减轻精神困扰。

  只要满足上述“5+1〞标准,就可以诊断为网络成瘾。

  三、学生与网络成瘾

  青少年学生容易成为IAD患者,这是由学校的外部环境和网络使用者的内在因素综合决定的。

在校学生由于学校生活简单,容易将学习和娱乐的重心转移到网络上来。

另外青少年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强烈、好奇心强、理想高远,但心理承受力差,容易有挫折感。

当竞争压力过大时,或人际关系不和谐时以及生活不顺利时,学生常常会选择网络作为发泄、放松或逃避的方式。

然而越是沉湎于网络上,实际遇到的困难就越无法解决。

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沉湎者对网络的依赖性日益加重,最终开展成为网络成瘾。

青少年学生一旦患上网络成瘾,就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危害。

  1.网络成瘾对学生生理安康产生危害

  IAD患者由于上网时间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升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体内神经递质分泌紊乱,如:

分泌减少,引起神经兴奋性降低等等。

这些改变可能引起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会使肌体免疫功能降低,从而诱发种种疾病,如心血管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X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

同时由于眼睛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视网膜上感光物质视红质消耗过多,假设未能补充其合成物质维生素A和相关蛋白质,就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等。

  2.网络成瘾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负影响

  上网成瘾的学生由于花费过多的时间沉湎地网络,过分迷恋于网络世界,从而导致思维迟钝、精力缺乏。

有的学生甚至搞起了“网恋〞,根本无心上课,学习成绩大大下降,甚至旷课、逃学。

有数据显示:

认为上网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中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到影响的占73.4%。

由此可见,网络成瘾对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3.网络成瘾对学生心理安康产生严重危害

  网络成瘾患者由于过分迷恋于网络,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导致了于社会隔离,与同学、亲人和朋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大大减少,人际关系淡薄,导致抑郁水平和孤独水平升高,而抑郁水平和孤独水平过高,正是抑郁症、社交恐惧症、自我封闭人格、强近症等心理疾病产生的前奏。

  4.网络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等为主要内容,学生长期玩飞车、爆破和枪战等游戏,不仅会模糊他们的道德认知,还会诱发他们的功击性行为,甚至反社会行为。

  如何面对网瘾

  1.正视危害

  沉湎于上网,尤其是沉湎于黄色,危害极大。

它会使人沉湎于虚拟世界,自我封闭,与世界产生隔膜 ,严重影响学习,甚至中断学习,甚至中断学业。

久而久之,还会影响正常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导致人格的偏离,甚至发生意想不到的可怕后果。

有的因上网成瘾,神情恍惚,人格扭曲,无心读书,中途辍学;如无钱上网,拦路抢劫,偷窃财物,导致XX犯罪;还有的几天几夜泡在“网吧〞。

即使上网没有成瘾的人,如果每天12小时坐在电脑面前,就会让自己少活10年以上。

  2.以新代旧

  在戒除某种习惯时,这种习惯仍有很大的诱惑力,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对于上网成瘾的患者是正在戒除网瘾的青少年,应注意培养新的爱好和志趣。

要尽可能参加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用自己的新行为和习惯来代替上网习惯,冲破网瘾诱惑的阵阵波浪。

  3.科学安排

  科学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和内容,尤其要为自己约法三

章:

一是控制上网时间。

每周最多2--3次,每次上网时间一般不超过2小时,而且连续操作1小时后应休息15分钟。

二是限制上网内容。

每次上网前,一定先明确上网的任务和目标,不迷恋于网上游戏,坚决不上黄色。

三是准时下网。

上网之前,根据任务量限定上网的时间,时间一到,马上下网,不找任何借口,不原谅自己,不宽容自己。

  4.请人监视

  戒除“网瘾〞寻求别人的支持和帮助非常重要,最好的方法是找到一个人帮助你克制这个问题。

这种支持可来自同学、教师、朋友和家庭,可先向他们讲明自己控制上网的方案,请他们监视;当“网瘾〞出现时,请他们及时提示,帮助克制。

平时的活动,要多与同学在一起,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交流,在他们的带动和帮助下,有助于你淡化网瘾,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

当你取得一定成绩时,比方按方案已经执行一周,不妨对自己进展奖励或暗示,学会自己为自己加油。

  5.预防为主

  对于每个人来说,特别是青少年,一旦患上网络成瘾症,要戒除一定会很困难。

因此,预防是治疗上网成瘾的最好良方。

一是提前打好“预防疫苗〞。

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坚决杜绝上黄色,控制不玩或少玩网络游戏。

二是丰富日常生活。

平时积极参加社会、学校等方面举办的各种有益的活动,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兴趣、爱好;多与家长、教师和同学交往沟通,获得心灵上的慰籍与成长。

三是及时遏制上网有瘾的苗头。

当你出现上网成瘾的苗头时,立即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自我,决不宽容自己,以防止上网成瘾症的发生。

  6.寻求帮助

  当你自己无法解决上网成瘾的时候,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一是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进展个体咨询。

二是可以参加团体心理训练,这是戒除网瘾很有效的方法。

通过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丰富多彩的群体互动活动,对你产生感染、促进和推动作用,帮助你改变认知,改变心态,获得心理上的提升,同时学会制定自我管理的行为契约,根据目标行为完成与否进展正强化和负强化。

参加团体心理对于预防或戒除网瘾会有显著效果。

∙platinums|2009-01-1221:

06:

25

∙第一、容易上瘾。

大多数学生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

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长,再加上少年儿童们爱玩的天性,而自制力又很差,因此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

第二、不安康的侵透。

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

学校、家长最担忧的就是孩子容易受到他们的影响。

学生们现在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在这一阶段所承受的思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

由于他们的是非识别能力还很差,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内容的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

第三、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安康。

少年儿童自控能力比拟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不少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不能自拔。

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在生理上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使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安康受到影响。

第四、思维能力机械化。

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历、词汇、语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

学生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他们形成的根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一样,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