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3672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docx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

 

从芝加哥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探究武汉未来区域金融中心发展方向

 

摘要

2012年,芝加哥取代阿姆斯特丹晋升为第10大国际金融中心。

其“成长发展”、“服务水平”、“国家环境”三项发展要素较上一年均有大幅提升。

芝加哥也是美国最总要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枢纽,又是著名的制造业和商品交易中心,同时也是美国中西部最重要的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市金融活动的枢纽,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加大金融辐射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金融中心发挥了重要作用。

武汉作为湖北省经济金融中心和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已经初步具备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芝加哥与武汉的相似之处以及芝加哥建设金融中心的经验来对武汉金融中心的发展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武汉芝加哥金融中心区域金融

 

目录

绪论I

2武汉与芝加哥的相似之处X

2.1基础条件X

2.2功能条件较相似X

2.3金融地位较相似X

3武汉与芝加哥的差异XI

3.1社会制度XI

3.2城市发展进程不同XI

3.3是城市辐射力不同XII

3.4是人口结构不同XII

4分析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XII

4.1经济总量和结构优势明显XII

4.2自然区位优势明显XIII

4.3金融历史积淀深厚XIII

4.4金融机构种类齐全XIII

5芝加哥城市转型的经验XIII

5.1转换发展观念,制订科学转型目标XIII

5.2发展高端制造业,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XIV

5.3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XIV

5.4利用重建机遇,贯彻实施“百年规划”XV

5.5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XV

结论XVI

 

 

 

绪论

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经济中心,是美国的第三大城市。

在《FDI》杂志的2009/10北美未来城市排行榜中,芝加哥排名第二,紧跟纽约之后。

芝加哥所在的美国中西部,是美国传统的钢铁、牲畜和农产品中心,芝加哥市则曾经是五大湖地区的传统工业重镇,但自上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伴随着席卷整个美国的经济危机,芝加哥作为“工业锈带”的核心,与底特律、匹兹堡等重工业城市,一起都面对着城市衰退、人口流失、经济下滑等城市问题。

 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芝加哥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臵以及不断强化的产业多元化战略,成功实现了从制造业基地到现代服务业大都市的成功转型,奠定了芝加哥中西部经济中心的城市地位。

武汉作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与芝加哥地理位置相近而且在19实际时被称为“东方芝加哥”。

武汉与芝加哥发展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致性,从芝加哥城市转型成经融中心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对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佑借鉴作用。

 

 

1芝加哥金融中心发展历程

芝加哥先后经历了经济结构转型期,多元化经济期以及金融中心期

1.1经济结构转型期

 由于全美经济衰退和工业企业外迁,1960年代芝加哥中心城人口开始减少,1970年代郊区成为就业的增长点,人口第一次超过城区人口,达到大芝加哥地区总人口的55%。

1990年城市人口下降到278万,郊区从库克郡扩展到杜培郡和麦亨利郡。

为因对郊区化所带来的制造业和就业岗位外迁问题,芝加哥从1960年代开始研究新一轮城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1980年代最终确定并贯彻执行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的发展目标。

一方面,立足金属加工、食品等传统制造优势,重点扶植与制造业紧密关联的新兴服务业,致力引进新兴高科技工业中的管理、研发、营销等价值链高端部门;另一方面,利用它位于美国交通运输网络中心的有利区位,充分发挥并加强了传统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大力发展商业贸易、金融业、会议展览及旅游业。

1989年当选的市长理查德〃戴利提出建立城市工业保护区,同时大力促进服务业、旅游业和高科技工业的发展。

 

1.2多元化经济时期 

进入新世纪,芝加哥前期的产业转型战略成效显现,2003年城市人口回升到290万,市区面积591平方千米,成为国际航空运输中心、国际(美洲)光缆通讯中心,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之都、金融贸易之都、会展之都、文化教育和工业中心,基本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英国著名杂志“The Economist”(2006年3月18日)在《一个成功的故事:

介绍芝加哥》的专题报道中提出,芝加哥从传统工业城市成功转型为现代服务业城市的标志是:

人口恢复增长。

芝加哥中心城人口经过1960~1990年连续40年的人口减少后,2000年人口普查发现人口增加了4%。

而美国其他老工业城市的中心城人口继续减少,例如同期内底特律人口减少了7.5%,匹兹堡减少了9.6%;金融财务机构发达。

芝加哥CME集团是世界上期货与期权交易规模最大且最多元化的金融交易所,2006年总成交量超过22亿份合约,总成交额超过100万亿美元。

金融衍生产品大量增加,拉动了围绕着金融的其他各种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包括财务、法律服务等,使芝加哥成为仅次于纽约的美国第二大金融中心,全球最大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中心经济活动繁荣。

表现为芝加哥对全球企业的吸引力,例如芝加哥有摩托罗拉公司总部、麦当劳公司总部、全球最大钢铁公司在美国的总部,而且在2001年又吸引了波音公司总部迁入,使芝加哥和全球市场的结合更加便捷;就业机会增加。

大芝加哥地区就业机会增加,目前共有179万人在芝加哥地区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工作,仅仅奥海尔机场的扩建就提供了195000个工作岗位;城市市容的美化和提升,例如湖滨的“千禧公园”,市中心新建的大量高层住宅,全市所有主要大街建造了花台等;迈向“全球城市”的努力。

芝加哥的基本经济结构(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制造业为次)和美国全国的经济结构完全一致,证明符合发展趋势,“融入了全球经济”;城市基础实施的完善。

芝加哥的奥海尔机场2006年已经是全美最大的机场(2004年客运量7400万人次,每天直达130个国内城市和46个国际城市,加上每天3600航次的货运),但是已经饱和。

一个投资660亿美元的扩建工程正在开始。

市内的国内机场中途(Midway)机场则刚刚投资8亿美元,完成了改造工程。

2武汉与芝加哥的相似之处

2.1基础条件

芝加哥市是美国中部最大的城市。

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东北部、美国五大湖之一的密执安湖西南岸,面积591.8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左右。

芝加哥不仅仅是指芝加哥市,而是指大芝加哥地区。

这个地区地域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850多万。

从城市规模看,芝加哥是仅次于纽约、洛杉矶的美国第三大城市。

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特大中心城市。

长江、汉水在此交汇,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

现辖13个行政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地域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00万。

2.2功能条件较相似

芝加哥市位于美国版图中部地区,是美国东西两岸水陆空铁交通枢纽,全国最繁忙的铁路、公路和航空中心。

武汉市位于我国内陆腹地,是中部地区铁水公空最大的交通运输枢纽,自古以来被称为“九省通衢”。

芝加哥市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

科教资源优势显著。

市内有57所大学,其中芝加哥大学、伊利诺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学院、西北大学等著名学府斐声国内外。

武汉市是中国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拥有高等院校48所,在校大学生超过100万,其中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大学。

2.3金融地位较相似

芝加哥市是美国中西部一个重要的金融中心,也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

“芝加哥证券交易所”是美国境内仅次于纽约市的最大证券交易所。

“芝加哥商业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易损货物交易市场,在全世界金融交易场所中首屈一指。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额超过美国国内任何一个交易所。

武汉现拥有金融、证券机构2180多家,金融业务量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正逐步发展成为华中地区金融中心。

历史上武汉金融业发展就有较好基础。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头20年,武汉已拥有外国银行20家,本国银行约30家。

除金融机构多、资金流量大外,武汉还曾是内地数省金融管理中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全国沪津汉穗四大金融中心中,武汉金融业务量仅次于上海,成为内地最大的金融总汇。

建国以后,中国人民银行和一批国有商业银行在武汉建立了区域性机构,法国兴业银行在汉设立了分行,汇丰银行、日本第一劝业银行、巴黎保险集团等10多家外国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在武汉设立了办事机构。

3武汉与芝加哥的差异

过对比分析,武汉与芝加哥除具有相似性外,也存在一些不同和差距。

3.1社会制度

众所周知,芝加哥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城市,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化的程度较高,其垄断组织规模已发展到跨国公司高度集中的地步。

武汉市的发展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日益巩固。

两个城市的具体差距表现在:

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武汉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芝加哥差距甚大。

2013年,芝加哥市区生产总值为3500亿美元,人均GDP11万美元,在美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三。

2013年,武汉市生产总值为1662亿元人民币,在中国各城市中排名第九,人均GDP2500美元。

3.2城市发展进程不同

芝加哥已经进入城市发展的最高阶段—城市国际化成熟阶段,按照就业人口计算,芝加哥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是0.8:

9.2:

90,在现代制造业的有力支撑下,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

武汉正处在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成熟阶段迈进的过程,城市处于转型时期,按照就业人口计算,武汉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20.2:

35:

44.8,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与芝加哥差距甚大,传统工业改造以及就业安置的任务相当艰巨。

3.3是城市辐射力不同

芝加哥对其周边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具有很强的辐射能力。

芝加哥与周边的六个行政单位构成大芝加哥地区,在整个伊利诺伊州的1100万人口中,大芝加哥地区就占了850多万,芝加哥地区成为全州的活动中心,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六个郊区和伊利诺伊州,甚至覆盖了美国中部的广阔国土。

芝加哥和纽约、洛杉矶同是美国的三大经济中心,分别影响着美国的中部、东部和南部地区。

在世界城市体系中,芝加哥位于第二层次,而武汉还有差距,武汉城市辐射能力尚在城市周围数百公里范围内。

3.4是人口结构不同

芝加哥是一个典型的国际移民城市,也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城市。

早期移民有爱尔兰人、瑞典人、波兰人、意大利人、德国人和华人等。

在芝加哥总人口中,黑人占38.6%,白人占37.9%,说西班牙语的占19.6%,亚裔占3.5%(其中华人约43900多人)。

其移民的创业精神成为芝加哥发展崛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武汉也是一座移民城市,但不象芝加哥那样是大规模、多元化移民,武汉移民主要来自国内的皖、赣、川、豫、湘等省及湖北境内各州县,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移民聚集多因汉口商埠的形成与繁荣,且移民文化素质差异较大。

4分析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优势

4.1经济总量和结构优势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均保持着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

武汉的各项经济指标均位于郑州、长沙、南昌、合肥和太原六市首位。

伴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武汉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经济质量和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武汉的高科技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中部地区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带,具有较好的经济和产业依托。

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实施,武汉市还将形成以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吴家山海峡两岸科技园为核心的增长极,组团式推进武汉腹地产业的聚集升级,并进一步向中部地区辐射扩散,为发展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4.2自然区位优势明显

武汉在地理上是东西部地区的天然衔接点,在经济上是中国最具活力的东部,那怒,和最具潜力的西部的转承地。

武汉交通条件优越,客流量和物流量在中部六省居于前列。

这使武汉在华中城市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名副其实的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内陆中心交通枢纽,具有成为内陆金融中心的天然条件。

4.3金融历史积淀深厚

在近代经济发展史中,武汉的金融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

19世纪中叶汉口的金融业就有现代银行业与传统票号,钱庄并存。

1947年,汉口的国内商业银行发展到60家,保险公司43家,并逐渐形成了包括拆借市场、国内汇兑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市场、货币越换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

实际上,当时的武汉已具有区域金融中心的性质,它一方面与上海金融市场相衔接并受其影响,另一方面又对广大内陆腹地有较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4.4金融机构种类齐全

武汉已经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元化经融体系,拥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财务公司等各类各级金融机构。

武汉市国内商业银行网点的数量,外资银行的数量在中部地区均居于首位。

经过多年努力,武汉市金融业的产业影响不断扩大,集聚力和辐射力显著提高。

5芝加哥城市转型的经验

芝加哥转型成功的经验可以从客观条件和政府决策两方面来总结。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芝加哥的经验证明:

不能把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两者分开,它们是缺一不可,互相关联的。

有利的自然条件要靠政府的正确决策去发掘,而政策的成功也得益于客观的有利条件。

这也许可以归结为内因和外因的互相关联关系。

 

5.1转换发展观念,制订科学转型目标

 城市发展观念的转变和调整,是城市转型成功的关键。

首先,城市发展的基本目标应该是保持经济增长( 效率) 和充分就业( 公平) 的平衡,而不仅仅是通过规划来实现经济增长,所以在产业结构中,高就业率和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样重要; 其次,除个别准全球城市外,中国大部分城市在相当时期内应该建立、保持多元化的经济基础,包括传统制造业、 现代制造业、 传统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即“四轮驱动” 的经济结构,而不是盲目追求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再次,应实事求是地规划区域经济,不能盲目追求平均发展,平衡发展的是“人” 而不是“ 地”;最后,应认识到转型的长期性,接受转型不得不支付的代价,要有应对转型的思想准备和机制准备。

 在芝加哥的转型过程中,该城市并没有因为追求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而完全放弃传统制造业,而是在大力发展金融、会展等现代服务业的同时,重点扶植如包装工业、食品加工及金属加工等传统优势制造产业,不断调整优化制造业产业结构,实现各个产业的多元化均衡发展。

 

5.2发展高端制造业,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芝加哥在实施“多元化经济”战略中,将制造业放在极其重要的位臵,尤其是依托美国中西部农业区发达的种植养殖业和广大的消费市场,以农产品加工、集散地为基础,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成为了美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目前,芝加哥有制造业产业工人63.15万人,年产值590亿美元,占美国制造业的21.6%,其中食品加工业占全美的l/3。

 

伊利诺州前100家制造业厂家中,60家就在芝加哥大都市区。

包括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波音公司、世界第二大网络通讯设备制造商摩托罗拉公司、世界上最大的土方工程机械和建筑机械生产商卡特皮尔公司、全球规模最大的快餐集团麦当劳公司等,世界500强中芝加哥拥有的33家有l4家是制造业公司。

5.3发展第三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由于芝加哥的优越地理位臵和传统的经济地位,市政府始终坚持将会议展览业作为新经济发展的重点,大力推动会议展览设施建设。

以麦考米克展览中心(McCormick Place)为例,先后进行了三次扩建,就是在“9•ll”后美国会展业受到巨大冲击的情况下,芝加哥政府还是毅然投入了4亿多美元进行了第三期建设,使展馆面积达到22万m2,成为北美最大的室内展览中心,每年承办国际五金展、机床展、家庭用品展及制造业展等特大型国际性展览,每年吸引的游客超过400万。

成为芝加哥重要的市民公共活动中心和旅游胜景。

 

金融业也成为芝加哥现代服务业的品牌,2006年,CME和CBOT的总成交量超过22亿份合约,总成交额超过100万亿美元,其中四分之三的交易通过电子交易完成。

芝加哥还拥有300多家美国银行、40家外国银行分行和l6家保险公司,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在金融资产总额和商业贷款数额等方面均列美国前3名。

芝加哥还拥有l10多家报纸和许多大报社.15家电视台、100家电台、100多个有线电视台。

这些文化传媒对增强芝加哥的知名度和城市辐射力有重要作用。

 

5.4利用重建机遇,贯彻实施“百年规划”

因为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重建,尤其是为了迎接城市经济发展的高峰时期,芝加哥于1909年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即“芝加哥1909计划”)。

规划提出建设芝加哥的CBD,建立永久公共绿地系统和湖滨大道,建造“海军码头”作为水运中心;建造深入水中的人工半岛作为公共绿地和文化、休闲设施的基地;建造大型体育馆;开辟密歇根大街商业中心区;建造双层沿河交通通道;建造大型火车站以及贯通城市东西的CBD中轴线。

这个规划富有远见,基本确立了芝加哥的城市框架,指导了近百年的城市建设。

 

其后,1958年的“芝加哥总体规划”重点提出进行土地使用调整、公共建筑、快速公共交通和步行环境的改善,为服务业提供发展条件。

1973年的“芝加哥2l世纪规划”,重点是通过改善道路、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来振兴中心区。

l983年的“芝加哥中心区规划”确定进一步投资中心区的会议展览中心、文化设施、历史建筑保护和公共绿地。

l999年的“芝加哥大都会规划”以及2002年的“芝加哥中心区规划”重点对中心区的办公、居住、商业零售、文化设施、会展及旅馆设施、教育设施、工业建设等发展需求做了详细预测和安排。

 

在历次规划中,芝加哥始终坚持了“l909计划”的基本思路,不断加以完善,确保了规划的基本格局不动摇。

5.5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

芝加哥转型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市政府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虽然芝加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臵、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基础雄厚的高等教育,但是如果没有全球领先跨国企业的进驻,芝加哥就会缺乏继续发展的动力。

 

现任的芝加哥市长戴利先生非常重视招商引资工作。

一方面,他推动并建立了一批TIF(税收增额融资)特区模式,为向企业提供优惠的税收减免打下了良好的立法基础;其次,戴利市长成立了私人性质的非盈利组织芝加哥招商局(World Business Chicago),并亲自担任该局的委员会主席。

芝加哥市招商局作为全市唯一的专业招商引资单位,负责收集和研究芝加哥地区的行业发展、经济数据以及汇总企业可以申请的从联邦、州、郡到市、TIF区的各类优惠政策,代表市政府直接面向招商引资的目标企业。

几年来,芝加哥市招商局吸引了包括波音公司在内的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的全球总部进驻芝加哥。

2009年芝加哥招商局为大芝加哥都市区引进及扩展了107家企业,总投资额达17亿美元,为芝加哥的城市转型升级做出了巨大贡献。

结论

芝加哥城市的成功转型,是全球城市发展的一个经典案例。

我们还要注意到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发展水平、政治体制、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不能简单地采取“拿来主义”,关键是分析这些经验与当时芝加哥的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从中提炼出解决类似问题的原理和方法。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们,当然不建议简单地照搬美国模式,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分析上述芝加哥的转型经验,再结合武汉的具体情况,芝加哥的成功转型模式一定会对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武汉目前的金融中心建设已经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相信在国家以及社会广大群众的帮助下一定能够顺利实现城市升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区域金融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