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3433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年会发言稿1.docx

教育年会发言稿1

教育年会发言稿

  老师们:

  过年好!

  能有机会在这一年一度的教学年会上发言,感到很荣幸,但同时也感到心里有点发虚,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包括校长在内的这么多科班出身的资深语文老师,以及学识渊博的老师面前谈读书与写作,不啻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圣人面前卖字画。

但转念一想,自己的发言,就权当是抛砖引玉吧。

今天,我主要是想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汇报一下一名理科教师的文学情结,以及通过文理交融来促进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不当之处,恳请斧正。

  首先向老师们汇报一下自己近年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的情况。

  利用工作之余,这几年,我在《透过丛林的阳光》《琴岛情韵》《海天蓝月亮》《行进在市北》等四本散文集以及《青岛日报》等报刊发表了十几万字的文章,是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青岛市作家协会会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哪有那么多时间写东西?

其实,上面的这些文字,都是自己从日记本上组织整理而成的,并不是刻意去现写的。

  我有每天记日记的习惯,不是在晚上记,而是随时记。

比如每节课后,我都会把这节课的心得体会写下来。

读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我也会在本子上写几行读后感,有时还会抄录一首古诗,然后写下读这首诗的感受,也有时会自己给自己命一个题目,写一篇小作文。

当然的时候,是将每天的经历与心情记录下来。

每天记点日记,对自己来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心理寄托,乃至一种生活方式了。

到现在为止,我己经记了近三十本厚厚的日记。

如果没有网络,我的这些文字也许还会一直封存在橱子里,后来由于接触了网络,才试着把日记的那些零散的文字整理成文章,贴在网上。

  下面向大家推荐自己的一篇小文章《树木礼赞》。

之所以选这篇,主要是基于如下原因。

一,这篇文字是以志成中学为背景写的,大家或许会有一种亲切感。

二,在这篇文章中,自己谈了对人生的一些观点与看法,期望与大家商榷。

三,该文曾经发表在《青岛日报》上,也算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篇习作。

  《树木礼赞》

   我所供职的单位面积并不算太大,比起弹丸之国梵帝冈还要小不少,可论起人口来,它竟然是梵国的两倍还多。

人口众多这一国情,在中国大大小小各个角落里,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再小的地方也有树。

  我们单位里自然也有树,而且不下三十棵,品种也挺多。

由于树木是这个世界上最常见,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种之一,所以,人们往往会忽略树的存在,对它们总是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我对树却情有独钟。

  我经常用心去琢磨树,用心去与树进行交流,因为我相信,既然树木有生命,那它们一定也有灵魂,一定也有着与人类同样高贵的灵魂,而两个灵魂之间应该总是可以交流的吧。

  烦恼的时候,看一看那些静静地伫立在院落里的树,心里常常会产生一种宠辱皆忘,心随叶动的感觉。

我在这里生造了一个词语:

心随叶动,是想表达自己的心与树叶一起随风飘动这一浪漫瞬间的美好感受。

徐志摩甘愿在康桥的柔波里做一条水草,而我则甘愿在一株绿树上做一片叶子。

  “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清晨来到树下读书,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亲爱的朋友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这是一首令人难忘的校园歌曲。

每当唱起它,我总是会想起母校那一棵棵的树,心也仿佛又乘着歌声的翅膀,回到了亲爱的校园,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少年时代。

当然,我也总会问自己:

“当年的小树,真的已经长成参天大树了吗?

  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

当久久地凝望一棵树时,会禁不住萌生出很多奇特而又崇高的想法。

从树身上,我们分明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美好的品质。

有时,在面对一棵树的时候,身为人类的一分子,我甚至还会萌生一种自形惭秽的感觉。

  树,总是让人浮想联翩......

   首先,对于一棵树来说,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奋勇地扎根大地,惟有如此,它才能枝繁叶茂,笑傲风雨,那些纵横交错的坚韧而又发达的根系,时刻都会为地面上的枝干提供源源不断的营养支持。

其实,我们不也应该像树木一样,深深地植根于或肥沃或贫瘠的土壤之中,尽可能吸收各种营养吗?

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像茁壮的树木一样,直入天际,参天傲世。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餐时代,一切都快餐化了。

以往的十年磨一剑,到如今却摇身变为了三天磨一剑。

许多人逃避艰苦的积累,很不幸地把自己变成了一株株根基浅薄头重脚轻的芦苇浮萍,因此也才有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两年”的说法。

  而正当人们如此这般浮躁之时,有人却像树木一样,默默无闻而又无比坚定地向着大地深处,顽强地扩展着自己的根系。

他们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独。

他们正在为最终的直入云霄而做着一些看似琐碎,但却最为重要的准备工作。

终有一天,他们会突然令世人眼

  眼睛一亮-----那些原本默默无闻貌似平庸的人们,竟然在不经意间修炼成了一棵棵令人仰慕不已的参天大树,栋梁之材!

  每个人都希望一夜暴富或扬名四海,然而,"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叫半句空"。

我们真应该像树木一样,不事张扬,内敛沉稳,默默地植根大地,为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这是树叶的崇高美德。

作为一片叶子,生前为大树采撷阳光,提供营养,身后又飘然陨落于树的根部,用自己那单薄的躯体,滋养着母亲温暖的根系.对于祖国的忠诚,对于父母的孝顺,其实都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绿叶对于根的炽烈之情.而那些数典忘祖,背叛祖先,不孝父母的人们,他们也真该好好地向树叶学习,学习它们这种伟大而又朴素的赤子情怀。

  当然,我们还不应该忘记树的宽宏大量。

  经常会有喜鹊等鸟类,在树木的枝枝杈杈上垒巢筑窝,更有夏天噪人的蝉儿,肆无忌惮地占据着一棵又一棵的树,在炎热的午后声嘶力竭地聒噪。

对于这些骚扰者们,树却总是不仅心平气和,坦然处之,而且还会竭力为那些不速之客们遮风挡雨,呵护有加,为它们大开方便之门。

  反观我们的某些人类朋友,一旦当得他们的地盘或利益受到丝毫冒犯之时,便会勃然大怒,瞪眼吹胡,拍案而起,厉声高叫着"是可忍孰不可忍!

",而且定要与那些冒犯者们争个鱼死网破,拼个你死我活,方肯善罢甘休。

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霸王之气,的则是折射出一种心胸狭窄,鼠肚鸡肠的小家子气。

  这样的人应当好好学习树的宽容,树的大气,树的博大的胸襟.其实,我们每个人何尝不应该像树一样,与人为善,与人为伴,互相尊重,彼此关照呢?

有一首歌唱得好: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最后,树木还有一个令人敬佩的地方------它们总是那样坦然地直面大自然的风霜雪雨电闪雷鸣,总是那样豁达地惯看着身外的秋月春风。

无论世间发生了何等天翻地覆的巨变,它们却总是那样的宠辱不惊,那样的洒脱超然,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伟大而又高贵的潇洒!

  ......

  我爱每一棵树。

我对它们总是肃然起敬,因为树是人类的老师,是人类永远的楷模。

  以下谈谈读书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帮助:

  业余时间喜欢读点诸如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以及文学等方面的书,读书对于自己来说,有爱好的因素,更有一些功利的目的在里面。

有句话叫“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书籍是一个教师进步的阶梯?

有时想,如果自己每天都读一些本专业的或非本专业的书,然后再写上几十几百字的心得体会,每天都思考,学习,积累,那么,这些看似微小的量变,是不是会最终产生质的飞跃?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教师想要不落伍,不被淘汰,的办法就是不断地读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用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以上是我坚持读书学习的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这样:

众所周知,志成的高中生源比较差,如果教师本人不学习,不提高,那么整天和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打交道,那么,鹤立鸡群,鹤也成鸡。

原因很简单,如果你每天都像二中教师一样,面对着一些高素质的学生,那么你的教育教学水平肯定也会与日俱增,因为如果我们自身的水平不能与学生素质相吻合,则很有可能被淘汰掉。

反之,如果我们教的是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肯定会随之下降。

这就是所说的水涨船高,水落船跌吧。

与狼共舞,还是与羊共舞,对于教师教学水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因此,为了使自身的教学水平不因学生水平的降低而降低,我便对自己提高了要求,坚持每天都读书,学习。

我专门准备了习题本,坚持把近几年全国各省区的所有高考题,以及各地的模拟题,几乎都做了一遍。

我还买了大量的教育教学书籍,一有时间便读一点。

  这么多年来,我觉得,多读一点专业外的书,对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先看看数学与语文的联系。

我业余时间经常写一点古体诗,于是,便想,能不能把数学知识数学技巧以及数学思想等用打油诗的形式来归纳概括一下,以使数学能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被接受。

比如,在讲到指数函数图像与性质的时候,给学生总结了这样的打油诗.比如,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不少学生对其望而生畏,我便试着把圆锥曲线的知识点与解题技巧概括成如下的打油诗:

“点在曲线想定义,直曲联立元消去。

斜率重点设不求,离心关系abc。

遇到向量化坐标,遇到分式想斜率,遇到面积整化零,点在曲线代方程。

椭圆a双曲c,各居家族位。

椭圆看大小,双曲看正负”。

还有,讲到反解法求函数值域的时候,需要把一个变量从一个复杂的算式中反解出来,我便联想到成语“金蝉脱壳”。

后来一说到金蝉脱壳,学生就想到了反解法。

讲到分类讨论的数学思

  想时,想到俗语: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讲到判别式法求值域,想到成语: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因为从表面上来看是把一个分式函数变成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但是,本质上是要把自变量隐藏在判别式中。

讲到定义法解题,想到“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还有,读一点哲学书,可以更深刻地用哲学观点来看待数学数学。

如,讲到数列极,可以联想到哲学上的质量互变规律,从有限到无限本身就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讲到实数与虚数,函数与反函数,单调递增与单调递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微分与积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等等知识时,自然联想到对立统一规律。

讲到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想到普遍联系的观点,讲到概率统计,联想到到哲学上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联系-------概率反映的只是某件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但是绝不意味着就是现实存在的。

  这些文理交融的教育教学方式,其实也正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

众所周知,学生不是空着脑子进课堂的,学生在学习任何知识之前,都是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认知结构,这些生活经验与认知结构,有一些看似与数学相隔千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许多文科知识与理科知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脉相承,同宗同源的。

而数学也绝不只是枯燥的运算,而是到处充满了策略,智谋,很多文科知识,比如上述所涉及的某些成语,恰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数学上的一些解题策略解题思想。

学生头脑里的这些潜在的认知结构如果能够被我们挖掘出来,为自己所教学科所应用,则授课的效果相信会有较大的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尽力整合学生头脑里的文理各科潜在的教育资源,让它们帮助学生建构更加高效简捷的认知结构。

而要做到这些,教师本人必须具有丰富的数学之外的各种知识。

按照哲学上普遍联系的观点,我们不能孤立地,片面地看待任何一件事情,包括我们所教的学科,而是要看到各科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所教的学科置于一个大的人文背景之下去审视,去研究,发扬拿来主义精神,吸收各科中的营养成分,则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本学科的知识,更可以培养丰厚的人文素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也便不会成为例外两张皮。

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办法就是教师要读书学习,终生读书,终生学习。

  最后,用一首七律来结束。

  志在杏坛方寸间,成就后辈复经年,中天月伴耕未辍,学子如鹰志戾天。

  桃酝芬芳香四海,李结硕果醉人间,天心可鉴蜡炬泪,下上沉浮志弥坚。

  在此,衷心祝愿老师们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