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3113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59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 附答案.docx

常见的酸和碱基础练习题附答案

2010年全国中考化学单元汇编之常见的酸和碱

(10哈尔滨9).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用水浇灌庄稼  不锈钢用于制餐具 氧气用于植物光合作用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A         B        C        D  

1.(10邵阳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烧碱露置空气中变重B.浓盐酸露至空气中变轻

C.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D.菜刀置于潮湿空气中生锈

2.(10邵阳9)在做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有时需借助指示剂颜色的变化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完成。

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滴入稀盐酸。

此过程烧杯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由红色变为蓝色B.由蓝色变为红色

C.由红色变为无色D.由无色变成红色

3.(10邵阳16)小刚用pH试纸测得家庭常用洗涤剂的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厕所清洁剂

洗发精

洗衣液

厨房清洁剂

pH

1

8

10

13

在没有除锈剂的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除锈剂的是

A.厕所清洁剂B.洗发精C.洗衣液D.厨房清洁剂

4.(10内江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石灰石可用于生产玻璃B.一氧化碳可用于工业炼铁

C.盐酸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D.氧气可用作火碱的高能燃料

5.(10内江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水分子之间有间隙,所以水存在三态变化

B.因为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

C.因为双氧水中含有氧分子,所以可用它制取氧气

D.因为某种物质的溶液呈酸性,所以该物质属于酸

1.(10内江4)氨水是一种挥发性较强的碱,氨水中会发出的氨气(NH3)易与酸反应,如NH3+HCl=NH4Cl,试写出氨气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有一瓶试剂,标签受损如右图,若要判断其是浓硫酸还是浓盐酸,可将瓶塞打开,用蘸有弄氨水的玻璃棒靠近试剂瓶口,若产生大量白烟即为浓盐酸,而浓硫酸则无明显现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H3+H2SO4=(NH4)2SO4浓盐酸和金额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在靠近时挥发出的NH3和HCl反应产生白烟,而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五明显现象

20(10红河3)生活离不开化学,应用所学知识选出表中酸性最强的物质()

选项

A

B

C

D

物质

肥皂水

漂白液

柠檬汁

玉米粥

PH

10

12

3.5

6.8

考点23碱和碱的化学性质

21(10红河29)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2)丙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

一定含有的物质:

指示剂、水、硫酸钠、碳酸钙

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丽认为:

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小明认为:

只有碳酸钠

小平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NaOH(或NaOH和Ca(OH)2)(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芳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以上三个同学的猜想,通过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芳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丽的猜想正确

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明的猜想正确

无沉淀产生,溶液呈红色。

小平的猜想正确

22(10红河28)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学习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的实录:

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用胶头滴管吸取10%的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1)探究实验中的能量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随着稀盐酸的不断滴入,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你认为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中和反应放出热量;

(2)探究反应终点问题:

用什么方法证明此反应已恰好完全进行?

小红说:

在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小文说: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预先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稀盐酸,若溶液颜色刚好变成无色,则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你认为他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小红,理由是如果盐酸过量,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也不变色。

(3)关于实验中的细节和意外情况:

1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盐酸过量;

2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反应充分、快速;

3小凤在她的实验过程中意外发现有气泡出现,你认为原因是NaOH溶液变质

1.(10娄底28)小林在凉拌紫卷心菜时,加入一些食醋,发现紫卷心菜变红了,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提出问题]紫卷心菜等植物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实验探究]取紫卷心菜、牵牛花的花瓣、胡萝卜,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加入酒精(乙醇与

水的体积比为1:

1)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挤出,分别加入到蒸馏水、稀

酸溶液和稀碱溶液中,有关颜色变化情况如下:

汁液

在不同液体中的颜色变化

蒸馏水

稀酸溶液

稀碱溶液

紫卷心菜

蓝紫色

红色

绿色

牵牛花

紫色

红色

蓝色

胡萝卜

橙色

橙色

橙色

[得出结论]58、59的汁液能做酸碱指示剂,60的汁液不能

做酸碱指示剂。

[拓展应用]小林用上述的牵牛花汁液来测定某雨水样品的酸碱性,发现牵牛花汁液呈红色。

则该雨水呈61性(选填“酸”或“碱”或“中”)。

[反思与评价]小林发现,上述汁液无法测出溶液的酸碱度,请你告诉他,在实验室测定溶

液的酸碱度常用62。

58.紫卷心菜(或牵牛花)59.牵牛花(或紫卷心菜)60.胡萝卜61.酸62.pH试纸(pH计)

1.(10娄底17)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1.(10茂名13)分析、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1)小东用“三”总结化学知识如下:

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

生成沉淀或生成气体或生成_______;②铁生锈的三种反应物质是:

铁、___和____;③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是: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2)在2CuO+C高温2Cu+CO2与CuO+CO△Cu+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①分析并归纳上述两个反应中的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

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

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_____。

(1)①水②氧气水③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①还原剂在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化合价升高也可得分)②Fe(或铁)

2.(10邵阳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现有:

①氮气②生石灰③碳酸氢钠④熟石灰⑤二氧化硫⑥酒精。

回答下列问题(均填序号):

(1)可作燃料的是________。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

(3)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

(4)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

(5)可作食品发酵粉的是_______。

(6)充入灯泡可延长灯泡使用寿命的是_______。

(1)⑥

(2)②(3)⑤(4)④(5)③(6)①

1.(福建南安10.)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

核糖体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氨基酸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的性质)和羧基(一COOH,具有酸的性质)。

氨基酸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A.只能与硫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B.只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能与硫酸反应

C.既能与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D.既不能与硫酸反应,又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1.(福建省福州12.)

(8分)小政同学在复习Ca(OH)2化学性质时,归纳出了Ca(OH)2与其它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若X是与其它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以是____。

(2)根据图4所示的物质间关系,写出其中两个化学方程式:

①;②。

 

(1)CO2(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Ca(OH)2+2HCl=CaCl2+2H2O

 Na2CO3+Ca(OH)2=CaCO3↓+2NaOH(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福建省福州7.)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

B

C

D

体液

唾液

血液

胆汁

胃液

pH范围

6.6-7.1

7.35-7.45

6.8-7.4

0.8-1.5

 

(10株洲中考)3.下图表示的是身边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有关这些物质的比较和判断正确的是

A.柠檬的酸性比橘子弱B.橘子汁显碱性

C.草木灰水的碱性最强D.萝卜显中性

1.(10广州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C)

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B.用铅笔在纸上写字

C.用醋酸清洗热水瓶的水垢

D.用水将浓盐酸稀释

2.(10广州8)下列溶液的pH最大的是(A)

A石灰水B食醋C自来水D汽水

3.(10广州10)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AZnBAl2O3CBa(OH)2DNa2CO3

4.(10广州14)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D)

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CaOBCO2CNaOHDH2SO4

5.(10广州16)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直接排放会导致河流水质酸化,加入下列物质不能解决问题的是(C)

A.NaOHB.Ca(OH)2C.BaCl2D.CaO

(10扬州10).测得某强力除油污试剂的pH=14,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

A.显碱性B.显酸性

C.一定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D.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pH将变大

(2010·辽宁鞍山,10)白蚁能分泌出蚁酸。

蚁酸的化学性质与盐酸相似,能腐蚀很多物质。

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是

A.镀锌水管B.铜制塑像C.大理石栏杆D.铝合金门窗

(2010·山东莱芜,7)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酸的通性的原因是

A.酸都能电离出H+B.酸都含有酸根

C.酸中都含有氢元素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2010·甘肃兰州,18)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A.图①是pH=13的NaOH溶液中加水稀释

B.图②是用适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加热制O2

C.图③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不断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图④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2010·甘肃兰州,19)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可用做食品防腐剂。

下列对苯甲酸性质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010·山东莱芜,13)生活中处处是化学,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碘酒是家庭常备药物,将碘酒滴在土豆片上,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硝酸铵又称“硝铵”,是一种常用氮肥,向硝酸铵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硝酸铵溶液显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0铵态氮肥遇到碱时能发生化学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

(3)食醋中含3%~5%的醋酸,生活中常用食醋清洗水垢【Mg(OH)2和CaCO3】。

已知醋酸在水中能电离出CH3COO一和H+;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请写出醋酸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1)土豆片变蓝色

(2)酸性复分解反应

(3)2CH3COOH+Mg(OH)2=(CH3COO)2Mg+2H2O

(2010·遵义,16)某科技活动小组为了制取SO2,查阅资料发现,产生SO2的途径很多。

在老师指导

下,他们根据实验室条件,选取足量锌与适量的浓硫酸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反应一段时间后,老师指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气体。

同学们都很好奇,这是什么气体呢?

请你根据锌的化学性质,推断此气体可能是,其理由是。

通过该实验,你对物质变化规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

你的观点是。

H2随着水的生成,硫酸浓度降低,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生成物可能改变原有反应物的性质或状态

(2010·甘肃兰州,23)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

①CH4→CO2②HNO3→HCl③CaO→Ca(OH)2④Ba(OH)2→NaOH⑤C→Cu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

(2010·辽宁鞍山,22)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甲乙丙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人同一个子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由此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

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

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

同学们有如下猜想。

小兰认为:

只有碳酸钠

小刚认为:

只有氢氧化钙

小亮认为: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斌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兰、小刚、小亮的猜想。

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将小斌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10分)

(1)NaOH+HCl=NaCl+H2O

(2)气球胀大

(4)【交流讨论】①NaCl②氢氧化钠

【实验设计】①小亮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小兰

③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小刚(实验现象和猜想合理对应即可)

【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010·辽宁鞍山,22)(7分)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固体猜想】

猜想I:

全部是Na2CO3,猜想的依据是;

猜想Ⅱ:

全部是NaOH猜想HI~部分是NaOH,部分是Na2CO3。

【实验和推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后,至全部溶解。

无色溶液

②向试管的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

现象A

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现象B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X是CaCl2溶液,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答案:

猜想Ⅰ:

CO2+2NaOH=Na2CO3+H2O(或空气中的CO2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实验和推断】

(1)稀盐酸(或稀硫酸等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与所选的酸对应,合理均可)。

(2)CaCO3不能(3)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榔象B无色酚酞变红色。

(2010·甘肃兰州,32)下面观点都是错误的,请用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应的否定例证。

错误观点

否定例证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2.(每空2分,共4分)(凡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1.(山东烟台7.)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许多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它们都是溶液(B)它们都含有酸根离子

(C)它们都含有氢元素(D)它们都电离出了氢离子

2.(山东烟台8.)下列各组物质间的反应,由于现象不明显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锌与稀盐酸(B)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C)氧化铁与稀硫酸(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

(10河南8).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水区分氯化钙和碳酸钙       B.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白酒和白醋

   C.用盐酸区分黄金和黄铜(含锌)   D.用酚酞溶液区分氯化钠溶液和盐酸

(10河南2)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

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  【  A 】

(10河北5).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

(10河南16)16.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熟

石灰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熟石灰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当加入熟石灰mg时,

溶液中的溶质为。

若改用n9氢氧化钠与相

同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的pH7(填“>"、“<"或“=”)o

 

答案:

Ca(OH)2+2HCl=CaCl2+2H2OCaCl2和HCl   <

(10宜昌5)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图,下列四种物质中酸碱性与众不同的是

A.肥皂水B.牙膏C.西瓜汁D.玉米粥

1.(10云南楚雄18)(3分)小明同学取下列生活中的物质,测得其pH如下表所示:

物质

肥皂水

雨水

糖水

柠檬汁

洗洁精

pH

10.2

5.2

7.0

2.5

12.2

由此判断:

(1)酸性最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即可)。

(3)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小明生活的环境所降的雨水_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酸雨。

1.

(1)柠檬汁

(2)肥皂水(或洗洁精)(3)属于

2.(10长沙42-2)

(2)在工业生产中常用稀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铁锈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列举一种防止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2.

(2)Fe2O3+6HCl=2FeCl3+3H2O涂油(或刷油漆等合理答案)

3.(10山西26)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

(1)上述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A中可燃物应取过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一段时间后,C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硬质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A

(2)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散热;铁丝生锈,U型管中液面左高右低;Fe2O3+3CO

2Fe+3CO2,点燃未反应的CO,防止其污染空气。

1.(10济宁2-3)(4分)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俗称______。

氢氧化钠易吸收水分可用作某些气体的____剂,它的水溶液倒入充满C02气体的矿泉水瓶中,密闭、振荡,可以看到,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因此,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

(2)3.烧碱(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干燥矿泉水瓶变瘪2NaOH+CO2=Na2CO3+H2O

1.(10山西8)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氢氧化钠溶液中存在的粒子是Na+和OH-

D.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2.(10云南楚雄27)(6分)下图是同学们探究过的三个重要实验,仔细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测定空气中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和____________________。

排除了气密性不好等因素外,过量红磷燃烧熄灭后集气瓶内__________________(填”“仍有”或“没有”)残余的氧气。

(2)图2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

①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的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3是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某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