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2984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97 大小:9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9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德经》古今整理.docx

《道德经》古今整理

道德经古今正解作者:

澹海若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一

  [原文]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古文正解]

  道可道也,非常道也,术而已;名可名也,非常名也,谓而已。

故,常道者,恒无为也,复归于无极;常名者,恒无象也,复归于混一。

  名于天地之始者,无也;名于万物之母者,有也。

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无而或常有之,有而或常无之,是以皆不可以物观之者,玄也;亦无亦有,亦有亦无,是以不可分而合一者,道也。

合常无有而观于道,以知众妙。

  是以道者无物之物,天地之始复万物之母。

知之者莫不通矣,从之者莫不治矣,执之者莫不成矣,失之者莫不殆矣。

  故字之曰道。

  [今文正解]

  道可以阐述,不是“恒常之道”,术用而已;名可以命名,不是“恒常之名”,指称而已。

所以,称之为“恒常之道”者,总是无所行为,复归于无极莫测;称之为“恒常之名”者,总是无所征象,复归于混沌纯一。

  “天地出现之始”,则命名为“无”;“万物发源之母”,则命名为“有”。

所以,以其总是无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天地出现之始”而称为“无”的存在运行之微妙;以其总是有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万物发源之母”而称为“有”的规律制约之要求。

“无”却又总是存在,“有”却又总是虚无,都不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认识这两者,可称为“玄”;既虚无又存在,既存在又虚无,因此两者不可区分而合一,这就是“道”。

结合永远虚无和永远存在为一体来观知道,能够以此知晓一切奥妙。

  因此,道是没有物象的物,既是天地之始又是万物之母。

知道它就没有不通晓的,依从它就没有不治理好的,执守它就没有不成功的,失去它没有不衰亡的。

  所以给它取字为“道”。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二

  [原文]

  [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古文正解]

  生,动,唯道。

有道之妙,以其常无。

  合常无有者道也,阴阳分而万物生矣。

故天下正反莫不同出矣:

既知所美,即知所恶,是不以其为美也;既知善,亦知不善,是从其反。

莫不然而道生之然。

  道常无物,虽作万物而不辞,莫知其作矣;生万物而不有,为而不恃,万物生荣而功成弗居,莫知其在矣。

  道之徼也,化于物而成之天性,作于物而任之自然,故物莫不顺道而自在也莫知其宰。

功无所居,故能不去。

  是以,万物莫不生乎道,同乎道,自然而然也治乎道。

  同乎道而致乎德,是为圣人。

教有伪,言有失,行有迹。

事而不取其为,教而不取其明,功成名遂而不敢得已居。

常法于道焉,无为乎天下而天下常自治然,是为道莅天下。

  [今文正解]

  天下万物的生息运动,都是道的左右。

道是永恒存在的物,而它的奥妙之处,又在于它是永恒的无有任何的具体物性的物。

  因此,常无和常有在于道是合一的,道是没有对立的。

阴阳分化万物生成是道的衍化,所以与道相对立着的天地万物则无不存在于对立转化之中。

因此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莫不如此,都是大道生化所定。

  大道隐而万物显。

虽然道生作万物而不辞,而万物却不知道它的生作;生了万物,成就万物,而万物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道永恒不去的规制着万物。

它的规制就是生化了万物成为万物的天性,生作于万物而仿佛听任万物自己生作自己成就,万物莫不在道的左右中生化反而自在不觉道的宰制。

道如此隐藏而作,又何来居功何来去功呢?

  所以,万物都是大道生成,都与道相通,都以顺应天性自己生作自己成就的方式在道的左右之中。

  既与道相通,又能够与德相符,这就是圣人了。

教化不免孳生伪诈,言语不免有所疏失,行为不免有所遗留弊端。

圣人为事而不采用有为的方式,教化万民却求顺应其天性的蒙昧纯真,如此而功成名就却不敢藉以自居。

圣人知道天下万物都是大道的左右生化,因此无为于天下,让百姓顺性而作,天下自得太平,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

  [订正与辨析]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在表述“负面的事物是正面事物的必然伴生物”,而且下面引证了诸多对立伴生现象,意在说明“取消不必要的言行,可以根本杜绝由此产生不良事物”。

  2.“有无之相生”,仍然承接开篇,并不与“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相出入,后者侧重于逻辑推导把握。

道在物质形态上合并从而超越了“有”“无”。

天地万物之前纯粹单一的道本无可体现于“有”“无”。

称之为“无”乃是根据于而今的实体世界而言。

  3.按帛书《道德经》皆作“先后之相随恒也”,兹沿用通行本而未予采纳。

  《道德经》帛书后世版本均无此“恒”字。

  按帛书原文字当为“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倾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可见此六句应该是同样结构的,可是在帛书文字“相随”之后没有直接跟“也”字而是多一“恒”字,据此推断:

“恒”乃“随”字形近字讹谬所多余。

大概古金文上下排列,且字体书写下斜偏,导致“随”字右侧与左偏旁“耳”部分开,从而被讹谬为“恒”字。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三

  [原文]

  [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古文正解]

  道者天下宗。

  唯道可治,唯圣可王。

  圣人欲归天下于道,但无为于天下耳。

不明万民以知欲,则民皆素朴,复返天性。

是归道玄同。

  不尚其贤,不贵其货,不现其可欲。

常辟一清静田于天下,万民自生自安,而天下治。

是法道自然。

  无为而大为,无治而大治。

  [今文正解]

  大道是天下万物一切的宗主。

只有道才纳养万物,生息太平;也只有与道相通的圣人才能够治理天下达到太平。

  圣人要把天下归还于大道,但要不人为于天下而已。

不开启人民的聪明和欲望,则人民都保持素朴,回归到纯真的天性。

这就是归从大道在蒙昧中合一。

  不崇尚贤能,不贵重奇缺物资,不向百姓显示滋生欲望的东西。

开辟天下一个清静之田,让百姓自在生息,自我安乐,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

无为却是最大的作为,不加治理却通向最真的太平。

  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

让百姓自己顺性生息不加宰制,让事物自行运作达到完善的境地,这就是“自然”。

  [订正与辨析]

  1.“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整段话表明所谓的“无为”乃是“回归淳朴清静,保守生命根本”的“不妄为,不多为”,而不是“绝对放任自由”,更不是做“摒弃一切动作的植物人”。

  2.“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意在表达“圣人之治”的原则特征,而不是固定死的“具体内容详细措施”。

类似表达方式全书常见,切不可以僵硬理解。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四

  [原文]

  [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天下之先。

  [古文正解]

  道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渊乎深矣,生万物而莫不从其规制矣。

  以其无,故无锐于物,无纷于物,无耀于物,纯然不可分矣;虽至澈无形,其实存而常有之。

  恍兮惚兮,其生于何而莫知。

然先天地而有,生万物之母,象天下之先。

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今文正解]

  道至为充盈而仿佛空虚,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

它像渊一样深不可知,生了万物,成就万物;万物没有不以道为宗主的,没有不在道的规制之中的。

  道的奥妙之处正在于它的虚渺无物,因此不会对万物有任何伤害妨碍,与万物不会有任何纷扰,更不会在万物面前显耀自己,无形无质纯一到不可捕捉;虽然清澈的以至于无形无质,它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

道古往今来,四面八方,不分大小而无处不在的与万物合一。

  道如此恍惚幽寥不可认识,那么它究竟从何处生出已然不可知道了。

然而大道先于天地就存在着,生化了万物养育着一切,表象着天下万物的始源。

既已知道万物的生母,就可以此知道万物;既已知道了万物,再回来守住万物的生母。

如此则终身不会衰败。

  [订正与辨析]

  1.“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意在表述“道的使用在于它的冲虚,好像并不充盈(而实际最为充盈)”,后文对此有解: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帛书版本为“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

“有”字“或”字为同义词。

当然,也不能排除“盈”字为“尽”字的行近字讹谬。

  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意思为“道的虚无物态的超脱美妙之处”,不可僵硬理解。

  3.各版本“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句,今订为“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天下之先”。

“帝”乃金文“天下”讹谬。

如前文有“无名天地之始”,后文亦有“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说。

均可照应。

  “其”指“道”,“象天下之先”字面意思为“表现天下万物之前的状态”或者“出现于天下万物产生之前”。

  有说,“象”乃金文“为”字讹谬。

可作一参考。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五

  [原文]

  [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古文正解]

  真道无物,正道无情。

  刍狗以祀,祀毕而弃之,任其自生自灭也。

  道无物空然,作万物而莫不从之,莫不自然。

故万物生于天地之间,而天地无情;百姓生息世间,而圣人无亲。

若刍狗焉。

  天地之间生动不息,唯无物之道也,若橐籥鼓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冲而大盈,微而大用。

  故道者,无为而大行,自然而大成,大智若愚,大德若虚。

道不在显,德不在彰。

多闻数浅,不若习一;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今文正解]

  真实的大道没有形质,真正的大道没有感情。

  草扎的狗用来祭祀,祭祀完毕了就被弃置那里,在野地上任其自生自灭。

  大道空然无物,却生作着万物,万物莫不顺从。

却感觉不到道的宰制,莫不感到自在而然。

所以万物生息在天地之间,天地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只是任随万物自生自灭;百姓生活在人世之间,圣人也没有任何仁爱憎恶百姓的感情,只是让百姓自在的生活安乐。

就如同人们对待祭祀后的刍狗一般。

  天地之间生息运动无息无止,一切都是无形无质的大道在规制着,就如同那鼓风的风箱风囊一样啊:

空虚却有鼓胀的力量使它不瘪屈,越活动它越能产生。

大道就是这样无形无质却最为充盈,隐微而有莫大功用。

  所以掌握大道的人,不作为而有莫大的行为,任物自然而有莫大的成就,有莫大的智慧却仿佛愚钝无知,有莫大的德行却仿佛无可标称。

大道不在于显现,大德不在于昭彰。

越博闻反而越浅陋,不如修习于混一大道;越号令反而越穷困,不如安守于内心虚静。

  [订正与辨析]

  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句中“不仁”深层意思为“超越了仁爱憎恶,从而无所谓于标榜仁爱”,“天地蓄养万物于自然,圣人承载众人于淳朴安定”,虽然“无为”其中却蕴涵着最广的仁慈,通俗地说:

行道而治的效果,不标榜仁政却比仁政更完善更好。

  2.圣人效法大道,不仅仅是方式上效法,还在于天地大道本身就有一套蓄养万物的巨大机制在作用着,而且是万物本性适应所在。

所以,不可片面理解“圣人之道”。

  3.帛书“多闻数穷”句中“闻(学识)”,通行本多作“言(号令)”,有所照应于“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希言,自然”的状态。

依据本章内容,以及上下数章均在于论述顺道无为的治理理念,因此本文按“多言数穷”订为原文。

当然,“多闻”或者“多言”二者主旨是一致的。

  4.有说“守中”应为“守冲”讹谬,今不以为然。

  上一章有“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说,本章又接着讲“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似乎都可照应“冲”字。

  然而,上述“冲”字皆是描述“物态”属性,而不是“心态”属性。

  此外,本章作者不只是继续讲解“道”的“冲”,而是进一步讲人对“道”的修习,否定“仁”与“多言”等志欲的外露驰扬,肯定“守中”,则“中”宜作“内心”解。

当然“守中”的要义乃是“从道师冲”。

  再如,帛书本作“守于中”可知“中”为名词,以此可佐证上述解释。

  有说“中”作“适中”解,对应“多”字。

此属“有为”的方法论,却不符合老子“尚无”“致极”理念。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六

  [原文]

  [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古文正解]

  道空漠至大也。

域天地以为谷,其神也哉;生万物以为子,其玄牝也哉。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生畜之根。

  故道生天地而统万物,养万物而不息止。

虽缥缈而实存不绝,用之者不勤,为之者不救。

  [今文正解]

  道空旷幽深,至大无比。

以天地间为山谷,它就是这谷育万物的神明啊;以生成万物为子孙,它就是这万物发源的无形母体啊。

这母体的生殖之门,就是天地从而万物赖以生发畜养的根。

  大道生养了一切统贯着万物,永远不会停息。

虽然缥缈无物啊,却真实存在绵绵不绝,善于使用大道的人远离劳困,有为的人不可救药。

  [订正与辨析]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句中“谷神”意思指“大道象沟谷畜养草木一样,是畜养万物的神妙之物”,“玄牝”则指“大道是天地万物的无形源出母体”。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七

  [原文]

  [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耶?

故能成其私。

  [古文正解]

  天大地大,天地者常根于道而同于道,唯生息万物而顺道自然。

物生生不息,而天地长存。

  故,天地以万物为基,圣人以百姓为本。

夫弃基舍本,是谓保首以毙身,死矣。

  是以,民心为是,己意为非。

圣人不先人而人尊,民心也;不厚己而人爱,民生也。

  非以其无私耶?

故能成其私。

若水到渠成。

  [今文正解]

  道大天大地大。

大道是天地的无形无际的根出,而天地是万物有形无际的生息所在。

所以天地之性是与道是最为相近的。

道无可见到,则可以从天地与万物的关系来认识它:

天地用土石光露畜养万物,让天地间的万物顺应着大道赋予的天性自己生息。

当万物繁衍生息不绝的同时,天地也获得了永恒的存在。

  因此,天地以万物作为自己生存的主体,圣人也以百姓作为自己所以为圣人的本体。

如果抛弃了自己存在的基本所在,就好比舍弃了身躯来保全头颅,是活不成的。

  所以,圣人以人民意志而不是个人想法作为正确指导。

他能够不凌先于人而得到百姓的尊崇,是因为尊重了民心;不富裕自身而得到百姓爱戴,是因为尊重了民生。

民心的天性是自在安静,民生天性是自由生息。

  圣人能够尊重百姓的自由自在安居乐业啊,不谋求任何的私心私利;百姓因此尊重爱戴圣人啊,圣人却不居不取。

  圣人所以能够成就自己,好比是水流到哪里,水渠也跟着被而冲出来一样,而不是圣人的目的所在。

圣人原本没有任何目的。

  “非以其无私耶?

故能成其私”,圣人如此,天地如此,大道如此。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八

  [原文]

  [八章]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勤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矣。

  [古文正解]

  上善,道善,微乎微乎,唯合于物。

上善之美,不与物争,不以己显。

夫唯利而不害,故与万物处而无尤,顺物无私也。

  水者至柔,遇强而避,择下而居,无争无私;以其至柔若无,故几于道也。

  故,修道于身,莫若师之于水。

不与物争,不与人争,不与民争,不与天地争,唯道是从。

  是以,善者,柔弱之学也,不争之德也。

居善则如地,心善则如渊,与善则仁,言善则信,政善则治,事善则能,勤善则时。

  夫唯不争,故能不弊大成;而争之者,不足以为圣人。

  [今文正解]

  上善的境界就是大道如何对待万物的境界。

道无物无形无质,涵藏于一切之中,不与万物争什么,也不去显露自己,唯有任万物自在发展。

正因为道生作万物而不妨害万物,所以能够生作万物而从不被排斥,这正是以不争来顺应万物毫无己私的好处。

  水是万物之中最为柔性的物质了,总是遇见强硬之物就避开,总是选择最低下的其它物不屑一顾的位置停留。

正因为它这样柔弱到近似无质,所以物性上最接近于道了。

  所以,以道修身,莫过于向水学习最为方便:

无争无私,处柔谦下。

所以,上善是修习于柔弱的学识,是不与外界相争德性。

做到如此,那么居所会如大地一样踏实,心地如会如水渊一样深沉;与人交往也友仁,说话也得信任;政治从善会得到太平,在于自然无为,让百姓自安自乐;做事从善会成就能力,在于可以凝聚人力,物力以及合乎事物自身过程;农耕稼穑从善则不失农时,在于顺应天地节气,则五谷丰登,天下自会得以丰足。

  不与物争,不与他人争,不与百姓争,不与天地争,唯道是从。

这就是最高的善:

对待一切外界事物顺应其自己的发展,顺应大道的规则,外物和自身就能够自然地达到完善和谐的境地。

  只有不争守柔,才能够作到成功而不产生弊端,既不妨害也无过失;而心存有为之意者,就不足以是圣人了。

  [订正与辨析]

  1.文中“善”的词义为“好的品性”,含义为“柔弱不争”。

  2.“居善地,心善渊”句中“地”“渊”词义为“像大地一样(塌实)”“像水渊一样(深沉)”。

  3.通行本“动(行动)善时(时机)”中“动”乃“勤”字讹谬。

“勤善时”含义即“农耕稼穑等劳作常切合天时(而有收成)”,原因在于能够顺因天地节气,不妄为,“不争”。

  “事”“勤”都包括在“动”的内容之内,“动善时”,表述“行动能够抓住时机”不但难于连贯排比,而且把“时”解读为“时机”也不是老子时代的语言运用习惯,而应当是“时节”之意。

  “政善治,事善能,勤善时”所包括内容相当于后文所谓的“治人事天”。

  4.“夫唯不争,故无尤矣”句中“尤”词义为“坏处,不好的方面”,而非“忧愁”。

本章意在说明效法大道顺应大道“柔弱不争”好处至为全面,而且没有坏处。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九

  [原文]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

  [古文正解]

  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

  道常无物而生不可息,动不可止。

生动之中,不过和以中正。

是以反者为动:

有余损之,不足补之。

棱出者磨,木秀者折,花盛则谢,独富则破。

其失众之力也,和之基也,故为挫。

  夫物长人生,唯厚己而厌与。

功成徒居则为害,名遂空恃则为忌,尊爵厚禄则为嫉,而况骄乎?

碍于人撄于心,故曰自遗其咎。

  道隐无名。

生万物而不失,以其无物;作天下而不去,以其不居。

无私无争,无为无执。

功成名遂,莫若身退,天之道。

  [今文正解]

  柔弱无为是道所取用,因此上善若水;反向发展是道所运动,因此要功成身退。

为什么呢?

  完满是不可以追求执著的。

大道永远没有物象,而它的生作运动瞬息不停。

这天地万物的生息运动过程中,不过是以中正和合状态作为常正。

因此,反向发展是道的生动所在:

把有余的损害掉,把不足的补充上。

  把持盈满不如放弃,打磨锐利不可长保,棱角突出首先遭到磨损,树木高大首先折损,花开满枝也意味着凋谢的开始。

而金玉满堂,独自富足,谁能够永远守的住?

坏人会觊觎,子孙会败坏,迟早破落。

这些挫败,就在于他们失去了群体的力量,没有了和谐的根基。

  物的生长人的生活,都是极力的丰厚自己,厌恶施与。

这不是天性所在,却是生存的社会状态。

大功告成了还要徒自居功,只会妨害其他而遭到排斥;名份得到了空自依恃,只能是他人心里的多余而遭到否定;爵禄丰厚本身就是他人所嫉妒,何况还要骄横跋扈呢?

妨碍他人生存搅扰他人内心,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埋下祸根。

  大道隐藏无所名号。

生万物却不曾消失,因为它没有物象;作万物却不曾被舍去,因为它一无所居。

无私无争,也就无为无执。

功成名遂,莫过于归退,才是合乎大道,才能够获得长久不殆。

    

《道德经》古今正解第十

  [原文]

  [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合,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古文正解]

  夫大道冲而不屈,虽无而宗万物,斯见其妙:

生养万物常清静无心,无私也久存,不争也无尤,隐退无名则不去其功。

以其规制于自然,故不厌。

  道之于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非其有德,其无德之德也。

  是以大道无物,圣人无心。

圣人持道抱一,身神不离不左;守柔无欲,复如赤子;涤除杂念而后观,自然也无尤异。

常身为天下而辟一清静田以畜民安泰,无为也;处万物生动纷扰之中而超然,弱雌也;明白四达而无智,其知一道而通也。

有以而后失,无以而后得。

  道无物,德无德,圣无圣。

以其无智,是为上智。

  [今文正解]

  大道空然而充盈无比,虽然无物而宗主万物,由此可知道它的奥妙所在:

生养了万物又总是清静无心志,无私所以久存,不与物争所以完善没有缺弊;总是隐而无形而不求功名,所以它的大功永远不失去;因为大道的生作方法就是让万物自己自在发展而成,所以不会为万物厌弃.。

  大道对于万物,生成,畜养。

生成了也不会占有,畜养了也不会居功自恃,成长了也不予以宰制。

并非是大道有心有德,它是混沌无物的存在,它的德正是无心无德反而成就的善性,因此谓之“玄德”。

  所以,大道的美来自它的无物之物;圣人效法大道也就是要无心而心,无为而为了。

否则,努力使身体与神志合一,就能够做到二者不离了吗?

专心吐纳柔和气机,就能够复如婴儿般生机充盈了吗?

刻意停止思虑,就能够内心无杂了吗?

一心想着要爱民治国,这样能做到无为而治吗?

花花世界,生动纷纭,五官开合不断刺激着欲望,能够做到守柔居雌与物无争吗?

心思明亮知识丰富,又怎么能够达到没有知识的智慧呢?

  只有闭塞欲望,舍弃执著,就能够自然地即使心神驰扬而不脱形骸,即使气机跃动而不损充盈,即使思虑过往而心无疵碍,观照一切自然。

无心仁爱而能天下自治,置身名利声色而能超然物外,守一虚道抛弃知识而能通达万物。

这就是内心有所追求于道,反而与道相左;抛弃追求于道的累赘,然后才能与大道相合。

  道是无物之物,德是不德之德,圣人是无求于作为圣人才成为圣人。

正因为没有智慧,反而是最高的智慧。

  [订正与辨析]

  1。

通行本“天门开合,能无雌乎”句中“无”乃“为”字讹谬。

后文对此有解,“知其雄,守其雌”。

帛书本也是“天门开合,能为雌乎”,可以作为参照。

  2。

圣人是老子心目中得道者与天下首领身份合一的理想形象。

无形的大道对待万物(包括人)的品性称之为“玄德”,人效法大道所达到的品性称之为“(上)德”。

  道和德的概念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在诸子百家中已经普遍宣扬,但是各家有各家的阐释。

老子认为所有的普遍性规律都是无物之物(称之为“大道”)生化推动整个宇宙的永恒属性,一切都蕴涵着大道,一切都在大道无形的规制中自在生息发展。

诸子百家各种含义的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