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28646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docx

最新浙江省宁波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精品推荐

宁波市2018年高考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第Ⅰ卷(共140分)

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把战国时期某思想家的

思想称之为“相对论”。

该思想家及其思想最有可能是

A.孔子的“中庸论”B.墨子的“交相利论”

C.庄子的“齐物论”D.荀子的“天行有常论”

13.有学者说:

“(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

”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②可有效制约君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据冯天瑜著《中华文明史》记载,南宋临安城居民中,官吏人数占临安城区居民总数的23%左右;从事工商业的居民总数达20万,约占城区居民的三分之一左右;从事文教事业的生员、教谕还有各行业艺人也占临安城区人口的十分之一。

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作者文中数据可能来自《东京梦华录》

B.南宋社会生活世俗化程度较低

C.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已对中国古代政治结构造成严重冲击

D.南宋兼具“官僚社会”、“文人社会”、“市民社会”的风貌特征

15.近代有人向政府上书建言:

“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

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

”此上书应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民国初年    D.新文化运动中

16.一份由“上海军政分府”发布的安民告示记载:

“……凡我义旗所指,罔不踊跃欢迎;

……兹已纷纷归顺,具见敌忾同情;惟愿亲爱同胞,仍各安分营生;洋人生命财产,切勿乘机相侵;转瞬民国成立,人人共享太平。

”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义和团民阻击列强侵略

B.清政府的统治面临土崩瓦解

C.反袁护国运动风起云涌

D.北伐战争进程势如破竹

17.右图所示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

B.加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建立C.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D.中国的政治中心被迫由北往南移

18.新中国建立后,标志着“法治”从中国共产党的

政治目标转变为国家政治目标的会议是

A.五届人大五次会议B.六届人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五大D.九届人大二次会议

19.“来自星星”的都敏俊教授1609年来到地球。

如果他在当时的北京和伦敦之间瞬间移动,最有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中国商人叫卖粉彩瓷,英国农民收获马铃薯

B.中国女人穿着旗袍,英国男人正去工厂做工

C.中国文人参加科举考试,英国绅士争睹莎翁戏剧

D.中国小孩放着鞭炮,英国市民乘坐火车机车

20.一篇历史论文的关键词含有“社会主义运动”、“妥协”、

“制度设计”等关键词,据此推断这篇论文的题目不可能

A.《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博弈分析》

B.《1791—1875年法国宪法频繁变更的历史分析》

C.《浅谈辛亥革命及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影响》

D.《联合国的建立与挑战》

21.右图是美国在二战期间发行的第6期战争公债的宣传海报。

依据海报信息,判断这张海报的制作可能不早于

A.1941年底B.1943年初

C.1944年底D.1945年初

22.如右图,英国学者约翰夫·杰弗在《历史焦点》一书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世界的基本强国可以被看作构成了两个三角形的结构,

美国同时占据了两个三角形的顶点。

根据下列强

国的特质,a、b、c、d对应顺序准确的应该是

A.欧盟、日本|俄国、中国

B.俄国、欧盟|日本、中国

C.日本、俄国|中国、欧盟

D.中国、欧盟|俄国、日本

23.一个画家曾为法国鲁昂大教堂绘制了三十余幅画作,其中有《鲁昂大教堂,从正面看到的大门》、《鲁昂大教堂,傍晚时分》等。

他曾给妻子的信中写到,面对同一个景物每天都会有一些头天未曾见到的新发现,也会失去一些东西。

根据这种创作风格,该画家应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派     D.立体派

第Ⅱ卷(共160分)

38.(26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1869-1894

1894-1908

1908-1920

1920-1936

国内生产商品

0.97

3.51

11.37

3.81

进口洋货净值

3.59

6.53

5.65

1.72

合计

1.25

4.02

10.46

3.60

注释:

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与社会》

材料二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

(10分)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8分)

39.(26分)蕴含着丰富人文精神的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源头,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肯定知识有赖于具体的认知者。

在一个人看来是真的,对他来说就是真的,没有客观真理,只有主现意见。

所以普罗塔哥拉这样教诲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

智者利用各种逻辑谬误和诡辩,这使研究正确的思维规律成为必要,从而加速了逻辑的诞生。

——[美]梯利《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一个好争之徒在争论的时候并不在意问题的正确与否,而只是急于说服他的听众。

此刻我和这种人唯一的不同仅仅是——他想使他的听众相信他所说的都是正确的,而我想说服的是我自己。

……我请你们思考的是真理而不是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死前与朋友的谈话)

材料三自希腊之后西方世界一直都存在理智和精神之间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能把我们自己全部交给其中一个,而将另一个从我们的意识中完全除去。

每一代人都尽力将精神的真理和理智的真理协调起来,并借此使内心世界的图画适合于这变动不居的外在世界的画框……希腊人没有将外在世界抽象、淡化而专顾内心世界的呼声;他们也从来没有拒绝精神而偏爱其物化的形体。

对他们来说,图画和画框是契合的……

——[美]伊迪斯·汉密尔顿《希腊精神》

(1)概括材料一、二中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的哲学贡献,简述这些哲学贡献的意义。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对知识的获得有什么共同看法?

对此,在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中有什么继承和发展?

(8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古希腊人实现“图画和画框”的契合的涵义是什么?

简述14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西方为实现这样的“契合”而进行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

(10分)

 

宁波市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140分)

题次

答案

题次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答案

C

B

D

B

B

B

D

C

A

D

A

C

题次

答案

二、(共6小题,共160分)

38.(26分)

(1)轨迹:

从小幅增长到大幅度提高、又大幅回落。

(6分)

因素: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29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4分)(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2)落差:

材料二主张学习一切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材料三表明,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4分)

因素:

两极格局下,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中苏关系破裂。

(4分)

(3)经济上,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参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4分)外交上,制定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9.(26分)

(1)贡献:

阐述了人的价值。

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或“人以自己为准则”),苏格拉底发现了“自我”(或主张“尊崇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分)

意义:

使人的自我意识觉醒(或“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西方的人文主义由此起源(或“掀起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

(4分)

(2)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4分)

尊崇理性;创立逻辑学(或“三段论”)。

(4分)

(3)理智与精神的协调。

(4分)

斗争: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使人的思想开始从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高扬“理性”旗帜,把人们从封建专制的藩篱中解放出来。

同时,浪漫主义思潮,为人文精神增加情感、个性、尊重自然和宽容心态等内容,把人从理性原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