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2469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95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

全国通用中考物理总复习第125讲综合能力检测题

第1~4讲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得分:

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5,安顺)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2.(2015,随州)一位随州籍留美学子,在家乡的一次聚会上动情地说:

“我珍藏着一首乐曲《我的祖国》,前半部分是编钟演奏的,后半部分是交响乐。

编钟曲让我自豪,交响乐让我振奋!

”从“声音的特性”看不同乐器演奏同一支曲子的主要区别在于(B)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声速

3.(2015,娄底)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在《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孩子们很容易辨别出爸爸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爸爸声音的音调不同

B.蒙上双眼仅凭声音也能大致确定声源的方位是由于“双耳效应”

C.文明城市要求植树种草,树木和花草既能美化城市也具有吸收、减弱噪声的作用

D.古代行军宿营时,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敌人的马蹄声,是因为大地传声比空气快

4.(2014,临沂)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15°时,反射角也为15°

B.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5.(2015,常州)如图所示,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实验用茶色玻璃板的目的是为了在玻璃板后成实像

B.选择大小相等的蜡烛A、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C.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D.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6.(2015,黄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B超检查身体是利用声传递能量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超声波来控制电视机的

C.医生常用小镜子检查牙齿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7.(2015,内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B)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8.(2014,盐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A)

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

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

9.(2015,滨州)小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后,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移动蜡烛,先让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

如图所示,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眼镜片,关于本次实验现象正确的是(C)

A.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放置眼镜片之前,蜡烛在图示位置,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C.将远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D.将近视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10.(2015,济宁)小夏用图1中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在图2的四个实验情景中,能够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像的是(A)

  

11.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B)移动。

A.A′OB.A′F

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

12.(2015,威海)荣成烟墩角天鹅湖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上万只天鹅每年冬季成群结队悄然降临,栖息越冬,这期间有大批的摄影爱好者云集于此,如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所拍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天鹅在水中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远离天鹅并将镜头后缩

D.当发现天鹅没有全部进入照相机取景框内时,摄影者应靠近天鹅并将镜头前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3.(2015,广元)盘点2014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

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液体__中传播来工作的。

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__9__秒才能接收到信号。

14.(2015,咸宁)如图所示,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红场阅兵,伴随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主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吸引了全球目光,音乐的主旋律是通过__空气__传播到每位士兵的耳中的,看上去队伍整齐划一,是因为光的__直线__传播的原因,由于光的__漫反射__(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周边观看阅兵的群众都能看到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15.(2015,重庆)每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其主题是“关爱心灵窗户”。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__透镜,有些同学由于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近视,需配戴__凹__透镜来矫正。

16.(2015,泸州)如图所示,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分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角__等于__入射角,折射角__大于__入射角(以上两空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先到达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了__折射光线__(填“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光纤通信就是利用了此原理来减少光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17.(2015,黄冈)利用激光的平行度好,将激光束射入光盘,激光经过__反射__(填“反射”或“折射”)后被光学装置接收,处理后就可以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如果激光照射到人眼,由于眼球的晶状体相当于__凸透镜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激光经过眼球__会聚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会严重灼伤视网膜,造成永久性伤害。

18.(2015,襄阳)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a、b、c三处,其中蜡烛放在__b__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c__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19.(2015,厦门)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

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__增大__物距,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__增大__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

(均填“增大”或“减小”)

三、作图题(4分+3分+3分+4分=14分)

20.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个发光点A1,水中另有一发光点A2,人在空气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

请画出:

(1)A1发出的光线经过水面反射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2)A2发出的光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第20题图

   

第21题图

   

第22题图

21.(2015,眉山)有一种玻璃制成的正方体玩具,内有光源S,摇动玩具就能看见其发光。

图中画出了玻璃中的两条入射光线,请画出空气中对应的两条折射光线。

22.如图所示,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AO,经过凸透镜沿OB方向射出,作出该凸透镜和焦点F的位置。

(保留作图痕迹)

23.(2015,安徽)如图,L表示凹透镜,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为焦点。

图甲和图乙表示经过凹透镜的两条特殊光路,请应用凹透镜的特殊光路,在图丙中画出物体AB通过凹透镜所成虚像A′B′的光路图。

四、实验与探究题(4分+6分+8分+8分+7分=33分)

24.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甲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是__20.50__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3__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理由:

__没有控制变量__。

25.(2015,扬州)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__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__;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__改变入射角大小多次实验__。

26.(2015,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__较薄__(填“较厚”或“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__像与物大小相等__。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__后__(填“前”或“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

(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_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且关于镜面对称__。

27.(2015,常州)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折射__而形成的__虚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E__(填图中字母)处。

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B__(填图中字母)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下__(填“上”或“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B)

A.2cmB.7cmC.9cm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右__(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

28.(2015,镇江)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

(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同一高度__。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倒立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_上__方。

(3)在保持

(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__缩小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4)在上述探究活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__<__(填“>”“<”或“=”)L,透镜先后两次所在位置A、B之间的距离s=__L0-2L__(用L0、L表示)。

 

第9~11讲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得分:

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2015,东营)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从虚线处将其沿竖直方向截成大小不同的甲、乙两块,则两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B)

A.p甲大于p乙B.p甲等于p乙C.p甲小于p乙D.无法判断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

2.(2015,随州)叠罗汉是一种体育娱乐项目,如图,三个体重、体型相同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

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鞋底面积均为S,则图中箭头所指的那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A)

A.

B.

C.

D.

3.(2015,新疆)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

4.(2015,苏州)两个用同一种材料制成且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液体,如图所示。

若它们分别在水平方向拉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v和2v,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C)

A.p1=p2 F1=F2B.p1>p2 F1<F2C.p1>p2 F1=F2D.p1<p2 F1>F2

5.(2015,齐齐哈尔)下列各图不属于连通器的是(C)

6.(2015,衡阳)下列生活实例与所应用的物理知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

A.坐沙发比坐木凳舒服,利用了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道理

B.用吸盘挂钩挂衣服,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

C.水坝的下部比上部建造得宽,是由于水对坝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D.制造形状上下不对称的机器,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7.(2015,德阳)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把系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慢慢地浸入水中(水未溢出),观察铁块从刚开始浸入水中到完全浸在水中的实验现象,并对一些物理量作出了如下判断:

①铁块受到的浮力变大;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小;③桌面受到的压力变大;④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变大。

其中正确的是(C)

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④

8.(2015,郴州)如图所示,a、b是两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体积相等的甲、乙两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

松手稳定后(A)

A.乙漂浮,乙受到的浮力小

B.甲漂浮,甲受到的浮力大

C.乙下沉,甲受到的浮力大

D.甲下沉,乙受到的浮力大

9.(2015,山西)在三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把一支装有适量铁砂的平底试管先后放入这三个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试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甲液体的密度最大

C.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最小D.试管在三种液体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一样大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0.(2015,衡阳)如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

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

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A)

A.2.8×103kg/m3B.2.3×103kg/m3C.0.6×103kg/m3D.3.2×103kg/m3

11.(2015,丹东)A、B是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轻轻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ρA>ρBB.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是:

F浮A<F浮B

C.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

V排A=V排BD.两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pA>pB

12.(2015,雅安)两个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S甲<S乙),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这两种液体中,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两液面刚好相平。

若将这两小球从液体中取出,则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甲、△p乙的大小关系是(A)

A.△p甲一定大于△p乙B.△p甲一定等于△p乙

C.△p甲一定小于△p乙D.△p甲可能小于△p乙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3.(2015,安徽)如图所示,重为1.5N的圆柱体竖直漂浮在水面上,其底面积S=30cm2,则水对圆柱体下表面的压强p=__500__Pa,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__5__cm。

14.(2015,玉林)书包用宽的背带,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__增大__受力面积来__减小__压强。

(以上两空填“增大”或“减小”)

15.护士给病人输液时,药水瓶上插着两根管,一根给病人输液,另一根通过瓶盖扎进瓶内药水中,如图所示。

这根“闲置”管是为了利用__大气压__。

由于针头较细,为确保药液的流速,需要将药水袋提升到相对针管一般不低于1.3m的高度,由此推算针管处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1.3×104__Pa。

(ρ药液=ρ水)

第13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6.(2014,广州)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气前气球内气体压强__等于__大气压;抽气时瓶内的气球在膨胀,说明气球内气体压强__大于__玻璃瓶内气体压强,从而推测此时瓶内的气体压强__小于__大气压。

(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7.(2015,茂名)我国最新研发的隐形战机将参加今年的阅兵,机翼的横截面积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这是利用了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__小__的原理,从而使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强差,为飞机提供升力。

当该飞机水平加速飞行时,飞机受到的动力__大于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阻力。

以__飞机__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

18.(2015,汕尾)用手将一重为5N的物体全部压入水中,物体排开的水重8N,此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__8__N,放手后物体将__上浮__(填“上浮”“下沉”或“悬浮”),待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为__5__N。

19.牛奶密度是检验牛乳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比较市场上两种不同品牌牛奶的密度,小华设计了三种实验方法。

方法一:

将一正方体塑料块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中,让它漂浮在液面上,观察塑料块露出液面的体积,露出液面体积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__大__;

方法二:

将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这两种不同品牌牛奶中的同一深度,观察压强计的高度差,高度差较大的牛奶的密度较__大__;

方法三:

用同一饮料瓶分别装满这两种不同品牌的牛奶,重的牛奶密度较__大__。

(以上三空均填“大”或“小”)

20.(2015,齐齐哈尔)两个质量相等质地均匀的实心球甲和乙,它们的体积之比V甲∶V乙=1∶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__3∶1__;现将甲、乙两球放入装有足够深的水的容器中,当它们静止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2∶3,则乙球的密度为ρ乙=__0.5×103__kg/m3。

三、实验与探究题(6分+6分+8分+8分=28分)

21.(2015,桂林)如图所示,为小丽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

(1)本实验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控制变量法、转换法__。

(2)小丽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D、E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__E、F__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3)通过实验小丽得出结论: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小丽的结论__正确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在生活中,书包的背带做得又宽又大,这是利用了__增大受力面积__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__减小受力面积__来增大压力作用的效果。

22.(2015,邵阳)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芳猜想:

液体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深度等因素有关。

(1)要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某个因素的关系,需要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这种实验探究方法称作__控制变量__法。

(2)如图是小芳同学设计的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因素的三个实验装置。

①要探究在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甲和装置__乙__(填“乙”或“丙”)来进行研究。

②要探究在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应选取装置乙和装置__丙__(填“甲”或“丙”)来进行研究。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23.(2015,河北)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石块的密度。

(ρ=1.0g/cm3,g取10N/kg)

(1)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石块重G=__4.8__N。

(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__2__N。

(3)石块的体积V=__200__cm3。

(4)石块的密度ρ石块=__2.4__g/cm3。

【拓展】完成上述实验后,小明又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石块浸没在不同液体中,收集了下表中的数据。

弹簧测力计示数/N

3.2

2.6

1.9

1.2

液体的密度/g·cm-3

0.8

1.1

1.45

1.8

(1)将表格补充完整。

(2)分析上表,小明得出此装置可作“密度计”,此“密度计”的分度值是__0.05_g/cm3__。

24.(2015,河南)小亮想测量一个小木块(不吸水)的密度,他利用天平、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细针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小丽指出了他在操作上的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__游码未移至标尺的零刻度线处__。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小木块放在天平左盘,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木块的质量为__18.6__g。

②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细针缓慢地将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

利用排水法,测出溢出水的质量为30g,则小木块的体积为__30__cm3。

(已知ρ水=1.0×103kg/m3)

③测出小木块的密度是__0.62__g/cm3。

(3)受小亮实验的启发,小丽在实验时除了利用原有的圆柱形玻璃杯、适量的水和细针外,又找了一把刻度尺,不用天平也测出了木块的密度。

请你将下列测量步骤补充完整:

①在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0;

②__将木块轻放入玻璃杯中,待它漂浮时,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__;

③用细针缓慢地把木块压入水中,使之完全浸没,用刻度尺测出杯中水的深度为hm;

④小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ρ木=__

ρ水__(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四、综合计算题(6分+10分=16分)

25.(2015,呼和浩特)一个重力为3N的实心铁块A,与一实心正方体木块B叠放在圆筒形容器底部,底部水平,如图所示。

实心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边长为10cm。

求:

(1)实心木块的重力;

(2)实心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不断缓慢向容器中倒水,直到水注满容器;当木块稳定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

(g取10N/kg)

解:

(1)GB=mg=ρ木V木g=0.6×103kg/m3×(0.1m)3×10N/kg=6N

(2)F=G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