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1300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docx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

 

导热油炉安装方案(总12页)

江苏馨瑞香料有限公司

有机热载体余热炉安装

 

编制:

审核:

批准:

 

杭州市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2018年7月28日

一、工程概述

二、编制依据

三、现场施工质保体系及组织架构

四、施工技术措施

五、锅炉的安装

六、安全技术措施

七、锅炉压力试验

八、调试

一、工程概况

QC14/有机热载体余热炉(简称余热炉)安装工程,锅炉由常州恒大锅炉制造有限公司制造,由杭州市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负责安装,余热炉由余热炉主体、烟道,高低温蝶阀、电气控制三大部分组成。

为保证安装质量,优质,按时完成任务,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本产品主要参数:

额定热功率

MW

额定工作力

Mpa

额定工作稳定

280℃

设计热效率

%

锅炉本体油容积

1360L

额定出油/回油温度

280/℃

整装锅炉本体液压试验介质/压力

水/Mpa

二、编制依据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锅炉安装质量保证手册》

6、常州恒大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安装使用说明书等资料。

三、现场施工质保体系及组织架构

 

施工机具

1.电焊机:

2台2.切割机:

1台3.磨光机:

1台

4.烘箱:

1台5.保温筒:

2台6.千斤顶:

4只

7.试压泵:

1台8.水平仪:

1套9.套丝机:

1台

四、施工技术措施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锅炉安装工作是锅炉设备制造的延续,工作量大,线长,因此安装前应根据工程的特性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做好准备工作。

开工前应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熟悉和了解图纸及其相关技术资料和有关验收规范。

各专业人员必须到现场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当现场具备开工条件时,应提出安装申请,填写安装告知书,报当地质监部门告知后,一切按照有机热载体锅炉安装的程序进行安装。

1、图纸资料审查

锅炉出厂时,必须附有与安全有关的技术资料,其内容包括:

(1)锅炉图样(总图,安装图和主要受压部件图);

(2)受压元件强度及安全阀排放量计算书;

(3)锅炉质量证明书;

(4)锅炉安装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2、锅炉设备及随机配套设备检查验收。

3、锅炉本体基础和配套辅机基础的验收。

4、根据施工图纸做好材料分析,确定材料供应时间和方式。

5、清理施工现场,确保“四通一平”,即路通、电通、水通、电讯通及场地平整,根据现场情况,安排好人员、机具设备、材料进场。

6、在锅炉运转层设配电箱一个,以备焊机、磨光机,切割机等用。

7、设备开箱清点,制造单位、建设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

(1)根据制造厂图纸及发货清单逐一核对,缺料、损件及时通知厂方,仪表、精密设备等要求防雨、防潮的设备入库。

(2)清点后的材料按号排列,堆放整齐,并妥为保管。

(二)、基础验收和划线

(1)基础检查验收

①基础的检查验收以锅炉图纸的技术要求和相应规范为准,由土建单位提供配筋记录,砼试块报告和有关技术资料,验收报告,土建单位应划出锅炉纵横中心线,基础标高基准线。

②按图测量基础各部尺寸,位置偏差,座标高度,不水平度且应符合要求,外观应无蜂窝,麻面裂纹,露筋等缺陷。

(2)基础划线

①按图纸及土建提供的纵、横、中心线,接好此三根线,用等腰三角形原理验证是否垂直,如有偏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用横向中心线进行调整,调整复测后,弹出基础纵、横中心线,并在线的两端作出永久标记,以作备查。

②基础划线结束后,经安装单位认可签证后,向当地监检部门提出验收申请。

(三)、锅炉本体安装位置检查就位

1.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锅炉安装位置进行各项检查。

2.检查锅炉本体左右两侧的水平度和前后的水平偏差,一般情况下,纵向锅炉前高后低,其偏差符合图纸要求或前后偏差25-30mm。

五、锅炉的安装

有机热载体余热炉的系统安装,应具有国家相关规定的资质和相应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一)、锅炉房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和布置,并应符合有关防火设规范,余热炉应尽可能靠近用热设备,以减少循环泵头损失。

(二)、设备布置

1.余热炉本主机、辅机及管线的布置应便于观察,操作及检修。

2.贮油槽处于供热、用热系统最低位置,须与余热炉拥墙隔开,贮油槽容积不小于系统总油量的倍。

3.膨胀槽底部至少比炉顶高,并不得布置在炉正上方,膨胀槽容积不小于系统膨胀量的倍。

4.循环油泵应保持四周至少的空间。

5.设备就位后,浇灌地脚螺栓,进行找正校平,然后紧固地脚螺栓。

6.余热炉体与烟道、烟道与烟道联接时,应用10~20mm的石棉绳进行密封。

(三)、管线安装

管道直径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确定。

管道、管件安装前、必须清楚杂物积水。

1.管线的安装应符合“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并参照《余热炉供热系统流程示意图》进行。

2.材料应采用20#无缝钢管,并应有相应质量证明书。

受压元件及管道附件不得采用铸铁及有色金属。

3.管线的连接口,应尽量采用焊接连接。

管线的焊接必须由相应的合格焊工施焊。

4.管线的布置应有2~3‰的坡度,且在管段的最高点设置排气口,最低点设排污口。

20m以上直管段应设置热膨胀节。

5.油气分离器的安装:

上部通过膨胀管与膨胀槽接通,其膨胀管的布管应呈向上倾斜,膨胀管弯曲角度不宜小于120°,以便排气畅通,膨胀管直径见“余热炉供热系统流程示意图”。

膨胀槽、膨胀管不应保温,严禁在膨胀管上设置阀门。

6.受压元件必须采用法兰连接时,应采用不小于(Pg16)平焊钢法兰,其垫片采用金属网缠绕石墨垫片。

7.阀门采用不低于(Pg16)、350℃阀门。

8.管线支架每隔6米(φ108以上),4米(φ89以下)距离设计一个;热油管线及烟道管线的重量不得架在炉本体和循环泵之上,并应充分考虑热膨胀幅度。

(四)、系统管线安装完毕,应先用压缩空气分段进行吹扫,清除内部杂物和异物。

六、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安装任务顺利完成,必须切实贯彻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凡进入施工现场人员,都必须遵照执行并请甲方协助监督。

1.施工前,请甲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凡参加施工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甲方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工作场地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和良好的通风条件。

电器设备必须要有安全防护措施,绝缘及接地良好,所用的行灯电压都必须在36V以下。

工作结束后应切断电源。

3.乙炔发生器与氧气瓶的距离不小于10m,乙炔发生器的安全设施齐全。

氧气瓶不能在太阳底下曝晒;每班次结束后应随手关闭氧气阀,放掉乙炔残气,清理现场残火。

4.空间作业必须搭建牢固的脚手架,系好安全带,以防登高作业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立体作业时,地面人员应戴安全帽。

5.起吊工作必须专人指挥,专人操作,起吊工作正在进行时,严禁在起吊件上工作,重物下严禁行人。

6.现场材料、部件必须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7.班前一律禁止喝酒。

在严禁吸烟的场地禁止。

违者按甲方制度执行,一切经济损失由个人承担。

七、锅炉压力试验

(一)、水压试验依据:

1.锅炉产品质量证明书;

2.《有机热载体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相关规程。

(二)、水压试验具备条件:

1.受压元件部位的焊接检验合格;

2.锅炉安装全部结束;

3.主要阀门已校验合格;

4.锅炉内、外部已清理;

5.水、电供应正常;

6.压力表经校验合格,安装符合要求;

7.试压泵已接通;

8.检查工用具齐全。

(三)、水压试验

1.系统吹扫完毕后,将管线联接,进行复查确认无误后,进行压力试验。

2.压力试验采用导热油进行液压试验,试验压力先升至倍工作压力,保压20分钟,然后降压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检查期间压力保持不变。

3.试压时,膨胀槽、贮油槽不进行试压;需用盲板封住。

4.系统打压试验确认无漏后,撤除盲板,与管道系统接通。

5.关闭膨胀槽、贮油槽放净阀,打开所有阀门,用注油泵向系统注油,注意系统最高处排气阀,无气时及时关闭。

试压试验时,需请当地锅炉安全监察机构派员参加。

如进行水压试验,在水压试验完毕后,应将系统内水份排尽,并用压缩空气或蒸汽吹扫管线,清除管内剩余杂物及积水。

(余热炉本体不参与水压试验)

6.保温管线安装完毕,除法兰连接处在升温调试后进行保温外,其余均应根据要求进行保温,同时按有关规定进行涂色标志。

八.调试

(一)、冷态调试

1.目的:

为了检查各单元设备的运转正常与否;检查冷态条件下的系统运行正常与否;使操作工熟悉和掌握操作要领。

2.调试前准备

余热炉安装结束后,经有关部门及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且须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①检查余热炉运行系统所有设备及其管道的安装、支撑、热膨胀余量是否合理。

②检查管路系统试压盲板是否拆除,各类阀门开启是否灵活可靠,连接螺栓是否拧紧,密封是否严密。

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的开关位置。

③检查电气控制系统、仪器、仪表是否符合要求;各报警装置、控制系统是否显示正常。

④所有机械传动机构是否按需要注入润滑脂(液),用手转动电机主轴检查有无机械故障。

单机试运转,检查旋转方向及噪声是否正常。

3.调试过程

①打开注油阀门及主管道用热设备有关阀门,关闭炉体管线系统的排污阀和放油阀;

②启动主油泵向余热炉系统注油,注油时,打开管线的排气阀,排出空气,直至有油流出时关闭排气阀。

当膨胀槽液位计出现油面时,停止注油(一般控制膨胀槽液位在1/3处),然后启动循环泵进行冷油循环。

③观察导热油炉热油循环泵进出口压力,炉本体压降及进出口油温,排烟温度等仪表的工作显示是否正常。

④冷态运行连续四小时以上,如无异常现象,方可进行热态调试。

(二)、热态调试

在冷态调试结束并进行连续运行4~8小时左右无故障后,方可进入热态调试,在整个热态调试过程中,应保证热油循环泵连续运行。

1.脱水排气

由电动蝶阀控制进入余热炉的烟气量。

要求缓慢提高导热油温度。

当导热油工作温度超过100℃时,系统中残余的水分、导热油中少量水分和低挥发组分开始汽化,循环泵出口压力出现波动,此时管道中产生的气体通过油气分离器经膨胀槽排气口分离排出。

一般情况下,导热油温升到105~130℃之间时,管道中气体量最大,此时应严格控制导热油的温度,当出现气体量较多时,可打开辅助排气管中辅助排气阀(在PQ管线处),同时应关闭膨胀槽的排气阀,以免导热油与水的混合液从排气阀冲出,这是大量气体会从储油槽上排气管中排出。

脱水排气过程完成与否应以导热油温度达到120~130℃时,循环泵出口压力平稳为标志。

一般需要进行48小时或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升温

随着导热油中气体的排出,循环泵出口压力趋于平稳,在此前提下可逐步提高导热油的工作温度,直至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注意应控制升温速度,一般在10℃/h左右。

3.检查

4.在热态调试过程中,必须全面检查余热炉所有主机、辅机、管道支架、膨胀节、仪表及电气控制是否正常,并及时做好温度、压力、差压等有关参数的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