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9062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ocx

重庆市渝中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重庆市渝中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是理清历史发展线索,以下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隋、唐、五代十国、元、宋、明、清

B.隋、五代十国、唐、宋、元、明、清

C.隋、唐宋、五代十国、元、明、清

D.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2.古人评价大运河时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这里评价的是隋朝大运河的哪一功能

A.灌溉B.泄洪C.运输D.饮用

3.抗击新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高校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

这句诗来源于哪一历史事件?

A.玄奘西行天竺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张骞出使西域

4.王建《凉州行》: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对诗句理解全面准确的是

A.“蕃人”学习汉文化

B.“胡乐”在全国盛行

C.民族融合,相互学习

D.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5.下列人物具有的共同点是

A.盛世局面的开创者B.结束分裂的统一者

C.崭新王朝的缔造者D.中外交流的推动者

6.“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据材料判断通判的作用是

A.削弱宰相权力B.分解知州权力C.控制地方财政D.掌控地方军权

7.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下列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这一历史进程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南方地区商业贸易和海外贸易的繁荣B.南方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于北方

C.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D.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8.“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此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元朝国内交通发达B.元朝疆域辽阔

C.元朝时期人口众多D.元朝海外贸易繁荣

9.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统一繁荣开放B.民族政权并立

C.地方军阀割据D.南北政权对峙

10.某同学在探究明朝历史时,收集了下面三幅绘画作品。

从所收集的作品看,他探究的主题是

A.明朝统治者的生活B.明朝老百姓的生活

C.明朝英雄人物故事D.明朝灭亡的原因

11.我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北宋时,匠人毕昇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B.火药在唐朝时发明,并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C.南宋时制成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D.雕版印刷比活字印刷更能提高印刷的效率

12.《全球通史》记述:

“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

”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隋炀帝派人赴流求B.鉴真东渡日本

C.郑成功收复台湾D.郑和七下西洋

13.明朝废除丞相,实行八股取士;清朝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其主要目的都是

A.强化君主专制B.促进文化繁荣

C.防范腐败发生D.防止人们反抗

1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为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记述

出处

“雍正十年,用兵西北……始设军事房,后改军机处。

《清史稿》

“雍正七年六月始设军机房,十年三月改称办理军事处。

"

《军机大臣年表》

A.因战事而设

B.设于雍正十年

C.强化了君权

D.设于雍正年间

15.2001年11月,昆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B.昆曲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了一起

C.昆曲的代表作品有《窦娥冤》《牡丹亭》

D.由于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逐渐走向衰落

二、判断题

16.唐诗把中国诗歌艺术的发展推向高峰,唐代也被称为诗的时代

17.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使宋词的艺术手法和风格单一

18.唐朝诗人众多,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19.明清是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包容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0.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处于并列的地位。

三、识图题

21.观察《元朝疆域图》示意图,将下列叙述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元中书省直辖地“腹里”B.元宣政院辖地

22.观察《明长城示意图》

(1)请在图中方框内写出明长城东西端点的中文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为什么要重修长城?

四、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秧马”是拔秧、栽秧时坐于其上的一种木制农具。

材料二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

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材料三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8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述生产工具的发明,对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何好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玉米、番薯等作物的普遍种植对清朝社会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1661——1766年间,耕地面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

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如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

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贸易场所,称为“榷场”。

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互通有无。

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如宋辽之间,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康熙时,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唆使下,发动叛乱。

为维护国家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大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

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

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摘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有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要指出清军能够平定叛乱的原因。

25.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古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1)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制度分别属于哪个朝代?

图三与图一、二相比有了较大变化,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2)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文中所说军机处的作用是什么?

它的设立为什么说强化了君主专制?

(3)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

五、简答题

26.反抗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达了一位抗倭将领维护祖国海防安全的决心。

请写出这位抗倭将领的名字并简述其抗倭业绩。

(2)“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台湾是“中国之土地也”。

(3)如图所示铜炮在清朝前期的哪一次对外战争中投入过使用?

这场战争的结果解决了什么问题?

参考答案

1.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建立于581年、唐建立于581年、五代十国处于唐朝灭亡后、北宋建立于960年、元建立于1271年、明建立于1368年、清建立于1636年。

因此朝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C

【详解】

根据“天下转漕”可知评价的是大运河的漕运能力,即运输能力,故选C;灌溉、泄洪和饮用都与“天下转漕”的评价不符,排除ABD。

3.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可知与鉴真东渡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双眼失明,但他仍继续努力,第六次终于成功,传授佛法,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

选项B符合题意;玄奘西行天竺是指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A排除;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C排除;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D排除。

故选B。

4.C

【详解】

据题干信息“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蕃指的是吐蕃。

吐蕃人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现在藏族人的祖先,他们学习唐朝文化。

“阳家家学胡乐”体现了汉族学习少数民族文化,所以体现了民族融合,相互学习,C选项符合题意。

“蕃人”学习汉文化表述不全面,A不符合题意。

“胡乐”在全国盛行表述与题意不符,B不符合题意。

题干反映的是国内民族间交往,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5.C

【详解】

隋文帝建立了隋朝,宋太祖建立了宋朝,元世祖建立了元朝,明太祖建立了明朝,所以他们都是崭新王朝的缔造者,故选C;宋太祖、元世祖等都没有开创盛世,排除A;宋太祖没有建立大一统的王朝,排除B;中外交流的推动者与他们都不相符,排除D。

6.B

【解析】

题干的“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表明统判与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共同裁决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由此可以判断通判的作用是分解知州权力。

故B符合题意;削弱宰相权力属于中央方面的措施,通判属于地方官,故A不符合题意;控制地方财政的是转运使,故C不符合题意;通判的作用是分解知州权力,与掌控地方军权无关。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题需要抓住关键词“通判”,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归纳出通判的作用是分解知州权力。

7.A

【详解】

南方地区商业贸易和海外贸易的繁荣是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带来的结果,不是原因,所以A项说法符合题意,故选A;南方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于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等都是导致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排除BCD。

8.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驿站和急递铺系统,形成以大都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东连高丽,东北至奴儿干,北达吉利吉思,西通伊利等地,南街安南等地,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做到了“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所以A项符合题意;题干中未说明元朝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海外贸易繁荣的问题,所以BCD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A。

9.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