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0532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docx

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滑县二中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100分

第I卷(选择题)

1、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小题50分。

1.金文中的“封”字写作

_,“邦”字写作_

,意为植树为帜,划定疆界。

其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尚书大传》说:

“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

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

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

”材料反映了(  )

A.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B.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C.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

3.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统治秩序崩溃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王室日趋衰微                            D.宗法制受到冲击

4.《全球通史》记载“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

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的“革命”是指(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        B.儒学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行省的设置                                D.理藩院的设立

5.秦政府规定:

官吏必须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才能奏效;未经任命而先行任职,或受私人派遣任职者均要受到法律治罪。

官吏一经任命,必须服从调遣,且不准带随员赴任;到了新任职位之后,也不得随意除其故官佐,更以之新官……违者依法治罪。

这些规定,旨在(  )

A.强化君主专制        B.规范官吏从政C.树立法律权威        D.加强中央集权

6.《资治通签》载:

“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此材料直接说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

A.利于丞相筹划全国政务            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减少了皇帝决策的失误            D.使君主专制达

到了顶峰

7.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

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  )

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            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

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            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

8.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

“天下之势,方病大肿。

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体担心无法依靠),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

A.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严惩官吏腐败,推动吏治清明

C.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D.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9.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

“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

听吧!

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

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C.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10.右图中的四个数字分别代表中国古代的重要都城,其中发生在

③处的历史事件是(  )

A.嬴政创立皇帝制度         B.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C.明太祖废除丞相制          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11.“它是中国历史上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先有郑和下西洋主动与海外诸邦交流,后有西方传教士来叩启闭关自守的大门;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度集权的朝代,废除了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制度。

该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2.从康熙帝开始,官员将奏折密封可直接呈给皇帝,皇帝朱批后发回,这样既快又保密。

他要求在京满汉大臣、各省督抚总兵都要密奏,还特许一些职衔低微的官吏密奏权。

密折制度运作特点与以下机构最相近的是(  )

A.军机处          B.中书省           C.门下省          D.枢密院

13.古希腊一个城市及郊区就是一个国家,城邦太小,无力建造神秘的王宫;人口太少,彼此相熟,都是凡夫俗子,说君权神佑,贵族就不相信。

这说明古希腊(  )

A.缺乏君主专制形成的条件            B.形成人神同形同性的宗教观念

C.萌发了人文主义精神            D.王权不断强化势必导致君主专制

1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定义雅典的民主是“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切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

”由此可见,他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担忧是(  )

A.可能会导致权力的滥用            B.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C.过分强调民主的广泛性            D.会削弱贵族的政治权力

15.罗马法中规定“被监护的女子和被保佐人,不经监护人、保佐人同意不得出让其要式转移物(指必须采用法定程序才能进行所有权转移的物品)”。

这说明在古罗马(  )

A.强调对公民的人文关怀            B.关注对私人利益的保护

C.注重

规范社会公共秩序            D.个人权益受到严格限制

16.有学者注意到,罗马的扩张,自共和国起,从无停息,耗费了自己的国民人口资源。

罗马人不够了,伊特拉斯坎人不够了,意大利人不够了。

“公民权”一次又一次不断扩大,一批又一批的异族进入了罗马,也改换了“罗马”的性质。

此后,“罗马”实施了(  )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

17.下列法律文献与其所确立的政体,对应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民主共和国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C.法国1875年宪法——君主立宪制D.德意志1871年宪法——君主立宪制

18.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以后,议会多次呈交权利请愿书进行抵制,宣称:

“议会的自由、选举权、特权和司法权,是英国人自古就有而无可置疑的天生权利……。

”可见,议会革命的目的是(  )

A.保证

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

C.要求民主政治                            D.捍卫议会权力

19.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由多数党领袖组阁②实际上对议会负责③首相有权解散议会④内阁掌握司法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曾说,美国“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这得益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一项体制,下列对这一体制的评价不恰当的是(  )

A.使美国成为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

B.避免了专制暴政的出现

C.恰到好处地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21.下列是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一段描述,请指出其中有几处错误(  )

“1787年宪法所构建的权力结构体现‘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总统由选举产生,每届任期四年,对国会负责。

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其中参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

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每五个黑人中有三个获得选举权,但没有废除奴隶制度,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种族歧视的烙印。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22.17世纪英国革命中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后将邦联制改造成联邦制,19世纪初拿破仑建立法兰西帝国。

这一系列现象反映出(  )

A.高效的军事体制有利于维护新生政权的统治

B.确立制度与稳定秩序是巩固革命成果的需要

C.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斗争的曲折艰难

D.新旧交替时代“君权神授”观念影响深远

23.《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

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说明该宪法具有浓厚的(  )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24.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都是中国近代典型的两大农民运动,那么,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的时代特点最突出地表现在

A.群众基础B.救国主张C.革命矛头D.革命方式

25.工农红军1934-1936年的长征是“伟大的战略转移”。

这里的“转移”是指:

A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B.革命力量和革命的中心地区发生转移

C.中国革命的性质发生转移D.中国革命的方式发生变化

26.2015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120年前是屈辱的一年,70年前是扬眉吐气的一年。

他们分别是(  )

A.火烧圆明园,新中国诞生B.《马关条约》签订,抗日战争胜利

C.《辛丑条约》签订百团大战D.北洋海军覆灭《双十协定》

27.辛亥革命“完成了国家政权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实现了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  )

A.完成中国民主政治的任务        B.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

C.推动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

28.民国初年的辛亥革命纪念章,纪念章上将中华民国的“国”写成了“囻”。

汉字“国”中的“王”为“民”所代替,其突显的政治理念是(  )

A.三权分立      B.君主专制       C.民族独立      D.人民主权

29.“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材料中的“游行示威”是指(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30.中共中央宣言提出:

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彻底的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

这表明(  )

A.国共两党政治主张达成一致B.中共因维护民族利益而放弃民主革命

C.三民主义是联结国共的纽带D.中共以民族大业为重团结国民党抗日

31.毛泽东说:

“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为此,中共中央于1947年6月,命令刘邓大军(  )

A.发动百团大战    B.千里跃进大别山C.打响淮海战         D.发起渡江战役

32.1845年,恩格斯说,“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

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

”这反映出(  )

A.工人缺少科学理论的指导        B.政权争夺加剧矛盾激化

C.阶级对立的经济基础形成        D.西方代议制民主不完善

33.小丽同学通过学习“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整理出如下一些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B.巴黎公社革命是第一次社会主义革命

C.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D.俄国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

34.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继承和批判人类历史上三大优秀理论成果,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的是(  )

A.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英、法空想社会主

35.巴黎公社虽然失败了,但它的实践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

训。

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观原因不包括(  )

A.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                B.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

C.未能发动广大农民                    D.临时政府的疯狂进攻

36.“公社并不像一切旧政府那样,自以为永远不会犯错误。

公社公布了自己的言论和行动,他

把自己的一切都告诉民众。

”马克思意在赞赏巴黎公社(  )

A.取消高级官员的高薪制         B.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

C.加强法治的措施              D.规定人民拥有对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的监督罢免权

37.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下列各项与“偷袭蒙马特尔高地”“五月流血周”“无产阶级

专政尝试”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巴黎公社C.空想社会主义       D.十月革命

38.一般认为,中国的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俄国的二月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主要是基于它们的(  )

A.领导阶级      B.革命主力       C.革命背景      D.革命任务

39.“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的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这一文献(  )

A.使工人运动开始有了科学理论指导B.促使俄国二月革命爆发

C.推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D.促使中共发动八一南昌起义

40.钱穆在《民族与文化》中写到:

“在马克思以后有俄国的列宁,他是第一个所谓由无产阶级起来抓到

政权的。

”这强调了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

A.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在俄国传播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C.为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创造了条件

D.为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思想武器

41.二月革命前夕,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一起)“提心吊胆地”决定支持罢工运动,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可能发生的革命会如此临近”。

这说明(  )

A.二月革命时机并不成熟            B.当时的各政治党派害怕革命

C.当时的社会矛盾极其尖锐        D.二月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42《和平法令》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关于对外政策的纲领性文件。

《和平法令》向一切交战国政府和人民建议,立即缔结停战协定,就公正的合约进行谈判,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当时,列宁和平观的指向是(  )

A.用革命手段推翻沙皇专制政府B.工人阶级掌握全部政治权力

C.以和平方式结束帝国主义战争D.以革命战争维护苏维埃政权

43.列宁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文件是(  )

A.《土地法令》         B.《和平法令》

C.《四月提纲》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44.有学者指出,中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国家,引入和倡导协商民主,建构公共协商机制,通过各方面平等的对话讨论和协商的过程,达到利益协商和利益实现,应是中国当前民主政治发展的首选理念。

材料主要强调了(  )

A.中国民主建设正在与时俱进    B.中国政府积极推进协商民主

C.协商民主理念适合中国国情    D.协商民主理念独具中国特色

45.刘少奇在党的“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

“为了巩固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我们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迫切任务之一,是着手系统地制定比较完备的法律,建立我们国家的法制。

”这主要是因为新中国(  )

A.民主法制建设尚不健全            B.违法犯罪的现象在增多

C.经济建设任务提前完成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46.《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的地位是较为特殊的,是一种特例。

材料中“特殊”“特例”是指《共同纲领》(  )

A.起到宪法性作用                        B.不由全国人大制定

C.体现了多党合作                        D.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47.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认为,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着国家”。

下述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8.王某某是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镇才吉村村民,2011年通过直接选举当选为一村之长—村民委员会主任。

这一民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49.“一国两制”是我国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国策。

这一伟大构想属于(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0.“‘一国两制’既充分尊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和政体传统,又吸纳了联邦制的包容性优点,从而具备了一般单一制国家结构模式所没有的柔性特征。

”这主要说明“一国两制”(  )

A.整合了联邦制的主要优点        B.整合了中西政体和文化精神

C.发展了联邦政体的柔性特征    D.继承了传统政体和文化精神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材料阅读题(共3小题,51题20分,52题14分,53题16分。

51.(20分)碑刻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泰山,随行群臣刻石立碑,歌颂始皇功德:

“皇帝临位……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取得独立战争胜利,之后,拒绝了部下要他做国王的请求,坚持将美国建成一个民主的联邦共和国。

1787年,在他主持下,制宪会议制定了第一部新宪法。

在担任了两届总统后,华盛顿拒绝再次参选连任,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

为了纪念他,美国人民在首都的市中心建立了一座高约168米的纪念碑。

——摘编自武寅《简明世界历史读本》

材料三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的八福巨大浮雕,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缩影,昭示着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

五四运动、南昌起义和渡江战役是其中的三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始皇的主要“功德”。

(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人民为华盛顿建立纪念碑的原因。

(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幅说明其成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的理由。

(8分)

52.(14分)社会主义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又是一种人类的重要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列宁

材料二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

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节选自《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两位学者和战士”为创立科学的无产阶级学说汲取了哪些前人智慧的精华?

(3分)

(2)请概括材

料二的中心内容。

(3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两国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所走道路的区别。

(6分)造成两国不同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53.(16分)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

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

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

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所创建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名称。

(2分)

(2)为了巩固共和制度,南京参议院颁布了《临时约法》。

指出《临时约法》的重要历史意义。

(2分)

(3)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

(2分)当时国共两党共同领导了一场什么革命运动?

(2分)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国共再次携手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对中华民族有何意义?

(2分)

(4)“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6分)

 

参考

答案

一、1—5CBDAD6—10CDADD11—15DAAAB16—20CDDAB

21—25CBBCB26—30BCDCD31—35BCBAD36—40DBDCA

41—45DCCCA46—50ACDBB

二、51.20分【答案】

(1)功德:

①统一全国;(2分)

②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分)

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颁布秦律;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车轨;修驰道灵渠长城;移民边疆、北击匈奴)。

(4分,具体史实答出两项即可4分)

(2)原因:

领导取得独立战争的

胜利;

捍卫民主,拒绝做国王和再次连任总统(建立了民主的联邦共和国,开创了美国总统任期制的先例);

主持制订1787年宪法。

(4分,答出两点即可)

(3)①五四运动: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2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标志着中国无产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

(2分)

②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2分)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2分)

③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2分)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分)

(8分,任选两个事件回答即可)

52(14分)【答案】

(1)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分)

(2)中心内容: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3分)

(3)俄国(或苏俄):

走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

(3分)

中国:

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胜利的道路。

(3分)

根本原因:

两国的国情不同。

(2分)

53.(16分)【答案】

(1)名称:

中华民国。

(2分)

(2)意义:

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2分)

(3)标志:

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

(2分)

运动:

国民革命运动(2分)

意义: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次

完全胜利。

(4分)

(4)内容: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分)

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