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0456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5.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docx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物理力学技巧(很有用)及练习题及解析

一、力学

1.判断下列现象不能产生弹力的是()

A.压弯锯条B.拉长橡皮筋C.被挤压的皮球D.捏扁的橡皮泥

【答案】D

【解析】

A、压弯的锯条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B、拉开的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C、被挤压的皮球发生了弹性形变,产生弹力.不符合题意;

D、捏扁的橡皮泥不具有弹性,故不会产生弹力.符合题意.

故选D.

2.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C

【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局限于弹簧,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产生弹力的条件可知,要产生弹力,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C

【分析】物体受力且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3.忽略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运动轨迹如图所示,抛出后的小球由于(   )

A. 不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B. 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 受到重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 受到推力作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分析】

(1)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的作用,物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2)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3)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的变化都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

【解答】小球出手之前,和手一起运动,抛出的小球,不再受到手的推力,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前进.小球出手前后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改变了小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运动状态不断发生改变.

故选C.

【点评】

(1)掌握抛出的物体不再受到手的作用,这个问题学生容易错误理解成还在受到手的作用.

(2)掌握物体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3)掌握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4)掌握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保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 

 

4.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某同学在研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伸长量的关系”时,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砝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弹簧所受拉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的图线可能是下图所示图线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实验中用横轴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纵轴表示弹簧的拉力F(即所挂重物的重力大小);

弹簧平放时测量自然长度,此时弹簧伸长量为0cm;

当竖直悬挂时,由于自身重力的影响弹簧会有一段伸长量,但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为0N(即:

F=0N);

因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其所受的拉力成正比,综合上述分析四个图像中只有选项C符合;

故选C。

【分析】弄清坐标轴代表的意义,并能综合分析拉力F与伸长量△L的关系.需要注意弹簧的平放与竖直放对横纵坐标的影响。

5.如图所示悬空的磁环活动中,假设甲、乙、丙三个磁环相同,中间塑料管是光滑的.当磁环都处于静止状态时,甲对乙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作用力F2的大小关系是(  )

A. F1小于F2                           

B. F1等于F2                           

C. F1大于F2                           

D. 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解答】对乙进行受力分析可在,此时乙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甲对乙的竖直向下的作用力F1和丙对乙的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2,这三个力平衡,向上的合力等于向下的合力,所以可得甲对乙的作用力F1小于丙对乙的作用力F2,

故答案为:

A.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能力,在初中物理中算是难题。

要找到物体所处的状态(物体平衡状态:

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然后按先重力,然后弹力,最后摩擦力的顺序分析。

不能漏力或多力。

6.如图所示,是一辆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在其支架的杆上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关于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mg          

B. 力的方向沿杆向上,大小为mg

C. 力的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mg   

D. 力的方向沿杆和竖直方向之间的某一点方向上,大小为mg

【答案】A

【解析】【解答】解:

小球静止在杆子的底端,所以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必然有一个力来平衡这个重力,所以可以确定杆子给小球一个竖直向上的力.且F=G=mg,由于小球的周围没有其他的物体,而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所以可以确定小球不再受其它的力.

故选A.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要知道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力平衡.

7.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一个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则

A.在上升过程中,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在下降过程中,物体受到的重力较大

C.物体上升到最高点时,所受重力为零

D.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答案】D

【解析】物体在上升过程中仍会受到重力的作用,故A错;同一个物体不论上升还是下降,受到的重力都是相等的,故B错;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重力不为零,故C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应选D。

8.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生动体现这一规律的卡通图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

【答案】D

【解析】A.在人的推力作用下,货车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用力将球接住,球由运动变为静止,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脚将静止的足球踢出去,使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人的推力是相互的,故D符合题意。

点睛:

分析图中的物理情景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然后看其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从而得到答案.

9.如图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A和BB.A和CC.A和DD.B和D

【答案】C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A图中人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符合题意;B图中跳板在人的压力下变弯,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不符合题意;C图中运动员用力拉弓,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不符合题意;D图中磁铁将小球吸引过来,说明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故选C。

10.要想学好物理,学会估算很重要。

下列对身边的物理量估测的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8dmB.一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150N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D.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37℃

【答案】C

【解析】

【详解】

一只手掌的宽度约为10cm,物理课本大约是26cm,故A错误;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体重大约是G=mg=50kg×10N/kg=500N,故B错误;人步行的速度大约1m/s,故C正确;人体正常体温是37℃,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25℃,故D错误,故选C。

11.以下为小明的物理笔记摘录,正确的是

A.游泳时,产生了使人前进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人

B.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受到重力和脚的踢力

D.鸡蛋碰石头,鸡蛋破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比鸡蛋对石头的力大

【答案】B

【解析】

A、游泳时向后用力划水人就前进,手对水施加向后的力,水同时对人施加向前的力,人才能够前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B、跑步时,脚应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C、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飞行,此时足球不在受到脚的踢力,故C错误;D、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和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它们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12.一弹簧测力计上挂几个钩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若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将钩码挂在吊环上,手提秤钩,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A.大于GB.等于GC.小于GD.无法确定

【答案】A

【解析】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由于测力计外壳的重不能忽略,所以会使测量的示数大于物体的重,故A正确。

选A。

13.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手对弹簧的拉力B.墙对弹簧的拉力

C.弹簧对手的拉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受力物体是手,故ABD错、C正确。

故选:

C。

【点睛】本题考查弹力的概念,明确弹力产生的原因、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关键。

14.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力的关系时,选取甲、乙、丙、丁完全相同的四根弹簧,将甲、乙弹簧左端固定在墙上,用大小为F的力拉甲的右端,用大小为F的力压乙的右端,在丙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的拉力,在丁弹簧左右两端施加大小为F的压力,四根弹簧都水平静止,如图所示,此时四根弹簧的长度分别是L甲、L乙、L丙、L丁,则(   )

A. L甲=L乙=L丙=L丁          B. L乙=L丁

【答案】B

【解析】【解答】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而图甲和丙都是让弹簧伸长的,图乙和图丁都是让弹簧压缩的,图甲和图丙上的作用力相同,故伸长量相同,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故压缩量相同,故ACD错误,B正确。

故答案为:

B

【分析】图甲虽然看上去只有一个拉力,实际上另一个拉力是墙,所以与丙的作用效果相同,同理,图乙和图丁的作用力相同。

1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运动几下

C.使用前应校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答案】D

【解析】

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由弹簧的弹性限度决定的,超过这一限度弹簧的伸长与拉力不再成正比,所以是正确的;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是为了防止弹簧、挂钩等与外壳产生摩擦或卡壳,这样会影响正常的测量,所以是正确的;

C、使用前应调整指针,使其指在刻度盘的零刻度线上,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正确性,所以是正确的;

D、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要竖直拉,测其它力时,则要求拉力方向与弹簧伸长的方向一致,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弹簧与外壳的摩擦,所以是错误的.

故选D.

16.在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符合实际的是()

A.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

B.

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

C.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

D.

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

AB.静止在斜面上的重垂线,所受的重力竖直向下,那么重垂线的方向应该是竖直向下,不会垂直斜面,选项A符合题意,B项不合题意;

CD.静止在斜面上的一杯水,水面静止时,应该与水平地面平行,不是与斜面平行,其水面方向也不会与水平地面相交,C、D项不合题意。

17.下列结果中,不是由弹力产生的是

A.撑竿跳高运动员跳起并跃过横杆

B.手中的石块释放后自由下落

C.玩具手枪用弹簧将“子弹”射出去

D.“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答案】B

【解析】

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而A、C、D均是由于弹力产生的效果,而B是由于重力产生的.故选B.

18.如图所示实验中: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铁球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若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该实验说明

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D.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答案】C

【解析】

【详解】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小铁球从斜面上滚下,在小球运动路径旁放一磁体,小铁球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即磁体的吸引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故C正确;

现象中没有揭示力的作用相互,也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没有改变物体的快慢,故ABD错误.

故选C.

19.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的受力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因不计空气阻力,所以空中飞行的足球只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根据四个选项可判断出只有B符合题意.故选B.

20.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甲中虚线OA所示。

在OA方向的侧旁放一磁铁,再次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乙中虚线OB所示。

由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向前的作用力

B.磁铁对小铁球没有作用力

C.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

D.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

【答案】C

【解析】A.小铁球在桌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惯性,故A错误;

B.磁铁能够吸引铁质物品,所以磁铁对小铁球有吸引力,故B错误;

C.在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作用下,小球改变了运动方向,故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小铁球的运动方向,C正确;

D.小铁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但没有发生形变,所以不能说明力可以使小铁球发生形变,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重点是牢记力的两个作用效果,即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并没有使桌面发生形变

B.某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方向的力之前,都需要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

D.特殊情况下,两个物体可以不接触也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要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这种作用叫弹力。

弹力是接触力,弹力只能存在于物体的相互接触处。

A.放在桌面上的茶杯对桌面的压力,这个力属于弹力,由于力的作用相互,桌面对茶杯有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就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故A错误;

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到拉力越大,伸长量越大,同时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故B正确;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竖直方向的力,应在竖直方向上进行调零,而要测量水平方向的力,需要在水平方向调零,故C错误;

D.弹力是接触力,两个物体不接触不能产生相互作用的弹力,故D错误。

22.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中,正确说法是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

B.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是因为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只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

【答案】C

【解析】

A、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的作用.故A错误,B、桌子没动,即为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是一对是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这两个力是相等的,而不是推力小于摩擦力.故B错误.C、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D、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球拍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球改变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球的形状.故D错误.故选C.

23.如图所示,浸在水中的A物体的质量为5kg,B物体的质量为3kg,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弹簧测力计和细绳自身重力不计,滑轮摩擦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物体A处于平衡状态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

③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1000cm3④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20N

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④正确D.只有①②③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题意可知,物体A整体处于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A物体的重力为

GA=mAg=5kg×10N/kg=50N;

B物体的重力为

GB=mBg=3kg×10N/kg=30N;

滑轮摩擦不计,由于整体处于静止状态、定滑轮不省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B的重力,大小为30N,故②正确;

由图可知,物体A受到30N的向上的拉力、受到50N的重力,所受浮力为:

F浮=G-F拉=50N-30N=20N,故④正确;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得到物体A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V浸=V排=

=2×10-3m3=2dm3=2000cm3,故③错误。

24.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

B.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错;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重力,故C错;

D.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瓶子受到的所有力同时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D正确.

25.下列情况中不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B.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D.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松手后,钢条可以恢复,属于弹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橡皮泥捏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橡皮泥不能恢复,不属于弹性形变,故B符合题意;

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松手后,弹簧能够恢复原状,属于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员拉弓,弓发生变形,松手后,弓可以恢复,属于弹性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26.手通过绳子提起水桶,手受到向下的拉力,这个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水桶C.地球D.绳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

通过绳子提起水桶,与手接触的是绳子.手对绳子有一个向上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绳子也会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所以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

故选D.

27.“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实现“奔月”的梦想将成为现实,试分析,下列哪种活动在月球上不可实现.

A.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B.利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歌声

C.利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

A.可以实现,因为光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能利用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

B.不能实现,因为声音传播靠介质,月球上是真空,声音不能传播,所以不能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

C.可以实现,因为天平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月球上也有引力,只要有引力就能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可以实现,因为弹簧测力计能测量力的大小,月球上存在重力,所以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

28.下列物体所受重力约为500N的是()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B.一瓶矿泉水

C.一辆小汽车D.一名初中学生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重力公式G=mg可得重力为500N的物体的质量: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约为200g,故A不符合题意;

B.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在50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辆小汽车质量约为

29.如图所示,在下图所指的四个力中,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手对弹簧的压力

B.

人对跳板的压力

C.

手对弓的压力

D.

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弹簧受到拉力变长,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B.跳板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C.弓受力变弯,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形状,不符合题意;

D.铁球受到磁力后运动方向变化,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一种是可改变物体形状,一种是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包括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的变化.

30.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

D.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手和脚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故A不符合题意;

B.将铅球从手里抛出去,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符合题意;

C.人跳高时,要向下方蹬地,同时地面也会给人向上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C不符合题意;

D.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使火箭升空,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