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90301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染病重点》word版.docx

《传染病重点》word版

传染病

一、急性(甲乙丙戊)黄疸型肝炎诊断要点:

甲戊型肝炎不转为慢性;乙丙丁型肝炎均可转为慢性;其中成人急性乙肝10%、丙型肝炎50%、丁型肝炎70%。

急性黄疸型肝炎:

1)黄疸前期:

甲、戊型起病较急,发热伴畏寒。

其余起病缓慢,仅少数有发热。

此期主要症状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变主要为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升高,本期持续5-7天。

2)黄疸期:

尿黄加深,巩膜和皮肤出现黄疸,1-3周内黄疸达到高峰。

部分患者有一过性粪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徐缓等梗阻性黄疸表现。

肝大,质软,边缘锐利,有压痛及叩痛。

部分病例有轻度脾大。

肝功能检查显示ALT和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本期持续2-6周。

3)恢复期:

症状逐渐消失,黄疸消退,肝、脾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1-2个月。

总病程2-4个月。

二、肝硬化诊断要点、检查项目:

肝硬化的诊断要点:

①起病隐匿,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泻,消瘦等。

②肝肿大,边缘硬,常为结节状,蜘蛛痣,肝掌,脾肿大,腹壁静脉曲张,腹水等。

③常有轻度贫血,血小板及白细胞数减少。

结合胆红素、ALT、AST、GGT等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浆白蛋白降低,A/G比例倒置,甲胎蛋白增高等。

④B超可提示诊断。

食道钡餐透视若见静脉曲张的X线阳性征也有决定性诊断意义。

检查项目: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红蛋白(血色素)、血小板、白细胞数降低。

(2)肝功能实验 代偿期轻度异常,失代偿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下降。

转氨酶、胆红素升高。

总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

氨基酸代谢紊乱,支/芳比例失调。

尿素氮、肌酐升高。

电解质紊乱:

低钠、低钾。

(3)病原学检查 HBV-M或HCV-M或HDV-M阳性。

(4)免疫学检查 ①免疫球蛋白 IgA、IgG、IgM可升高。

②自身抗体 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脂蛋白膜抗体可阳性。

③其他免疫学检查 补体减少、玫瑰花结形成率及淋转率下降、CD8(Ts)细胞减少,功能下降。

(5)纤维化检查 PⅢP值上升,脯氨酰羟化酶(PHO)上升,单胺氧化酶(MAO)上升,血清板层素(LM)上升。

(6)腹腔积液检查 新近出现腹腔积液者、原有腹腔积液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应做腹腔穿刺,抽腹腔积液做常规检查、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细菌培养及细胞学检查。

为提高培养阳性率,腹腔积液培养取样操作应在床边进行,使用血培养瓶,分别做需氧和厌氧菌培养。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食管-胃底钡剂造影,可见食管-胃底静脉出现虫蚀样或蚯蚓样静脉曲张变化。

(2)B型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波检查 肝被膜增厚,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实质回声增强,粗糙不匀称,门脉直径增宽,脾大,腹腔积液。

(3)CT检查 肝脏各叶比例失常,密度降低,呈结节样改变,肝门增宽、脾大、腹腔积液。

3.内镜检查

可确定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阳性率较钡餐X线检查为高,尚可了解静脉曲张的程度,并对其出血的风险性进行评估。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诊断门静脉高压的最可靠指标。

在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急诊胃镜检查可判明出血部位和病因,并进行止血治疗。

4.肝活检检查

肝穿刺活检可确诊。

5.腹腔镜检查

能直接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及组织,并可在直视下取活检,对诊断有困难者有价值。

6.门静脉压力测定

经颈静脉插管测定肝静脉楔入压与游离压,二者之差为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反映门静脉压力。

正常多小于5mmHg,大于10mmHg则为门脉高压症。

三、布鲁菌病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1.又称为波状热,是布鲁菌感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疼痛、肝脾及淋巴结肿大。

2.布鲁菌是一组球杆状的革兰阴性菌,该细菌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对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和化学消毒剂敏感。

如加热60℃和日光暴晒10-20分钟可很快杀死此菌。

3.流行病学:

全球性分布,我国分布较广,主要致病菌为为牛种菌和羊种菌。

a)传染源:

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

主要牛、羊和猪。

开始是动物间传播,继之波及人类。

b)传播途径:

①经皮肤黏膜:

动物养殖和加工者,主要经受损皮肤(微伤口),或间接接触受染环境及物品。

②经消化道:

食用含菌的乳类、水及肉。

③经呼吸道:

含菌的气溶胶。

④其他:

苍蝇携带、蜱虫叮咬等。

c)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较持久。

4.侵犯最常见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5.临床表现:

潜伏期:

1-3周,平均2周,但偶可长达数月至1年以上。

1)亚临床感染:

发生于高危人群,有高水平的抗布鲁菌抗体。

2)急性和亚急性的典型临床表现:

起病缓,长期发热、多汗、乏力、关节痛及睾丸肿痛等。

①热多不规则,仅5%-20%表现波状热,即发热2-3周,体温可自行降至正常,持续数天或2周,再起发热,如此反复。

②突出表现多汗,常发生于夜间或凌晨热退后大汗淋漓。

③关节痛特点:

剧烈、游走性、累及大关节。

④睾丸肿痛占男性患者的1/3左右,多为单侧。

⑤常见肝脾、淋巴结肿大。

3)慢性感染:

①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类似神经官能症和慢性疲劳综合征。

②表现器质性损坏,如骨骼-肌肉系统,大关节损坏、肌腱挛缩等;神经系统,如周围神经炎、脑膜炎等;泌尿生殖系统,如睾丸炎、附睾炎及卵巢炎等。

4)局灶性感染

5)复发

6.实验室检查:

a)外周血象:

白细胞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血沉增快提示疾病活动性。

b)病原学检查:

血、骨髓等培养。

c)免疫学检查:

查抗体,常用为试管凝集试验,1:

:

100以上为阳性,慢性者为1:

50以上。

其他不常用。

d)特殊检查:

视受累脏器,可行心电图、X线、生化等检查,甚至可行肿大淋巴结活检等。

7. 并发症:

a)血液系统:

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b)眼睛:

葡萄膜炎、视神经炎等。

c)神经系统:

脑膜炎、脑膜脑炎、脊髓炎等。

脑膜炎时脑脊液变化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增多,葡萄糖稍低。

d)心血管系统:

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炎及主动脉炎

e)其他:

累及多器官,生殖系统可造成流产等,脏器的化脓性病变,肝脾脓肿,甚至睾丸脓肿。

8.病原治疗:

针对不同人群给药,需联合用药。

选择可进入细胞内药物:

如多西环素或四环素,氨基糖苷类药物如链霉素或丁胺卡那,利福平,复方磺胺或喹诺酮类药物。

少数需联合三代头孢菌素。

脏器损坏者可酌情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流行性腮腺炎临床特点、治疗:

①定义:

是由腮腺炎病毒(RNA)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为临床特征。

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

②临床特点:

潜伏期14-25天,发病1-2天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唾液腺肿大,体温上升。

腮腺最常受累,一侧腮腺肿大后2-4天又累及对侧。

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下颌骨边缘不清。

肿痛明显,表面灼热,多不发红。

因唾液腺管阻塞进食酸性食物促使唾液分泌疼痛加剧。

2-3天达高峰,持续4-5天后逐渐消退。

严重时可累及颌下腺和舌下腺。

出现吞咽困难。

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③治疗:

抗病毒治疗:

利巴韦林

有减毒活疫苗,孕妇、严重系统性免疫损害禁用。

五、伤寒临床表现、并发症、阳性率最高检测什么标本:

①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和白细胞减少等。

有时可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②典型临床表现:

潜伏期与感染量以及机体的免疫状态有关。

波动范围为3-60天,通常为7-14天。

1)初期:

为病程的第一周。

起病缓慢,最早出现发热,伴有畏寒。

热度呈阶梯形上升,3-7天达高峰。

全神疲倦、乏力、头痛、干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轻度腹泻或便秘等。

有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部分肝脾肿大。

2)极期:

为病程的第2-3周,出现特征性表现。

a)持续发热:

多呈稽留热型。

b)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或听力下降,严重可出现谵妄、颈项强直(虚性脑膜炎的表现)甚至昏迷。

儿童可抽搐。

c)相对缓脉。

d)玫瑰疹:

病程7-14天出现淡红色的小斑丘疹,称为玫瑰疹(rosespots)。

压之褪色,主要分布在胸、腹及肩背部,四肢罕见。

在2-4天内暗淡、消失、分批出现。

e)消化系统症状:

腹部隐痛,位于右下腹或呈弥漫性。

便秘多见。

右下腹可有深压痛。

f)轻度肝脾肿大。

3)缓解期:

病程的第4周,体温下降,症状减轻。

有可能出现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4)恢复期:

病程的第5周。

③并发症:

肠出血为常见的并发症。

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④阳性率最高监测血培养。

六、阿米巴痢疾、霍乱、细菌性痢疾临床表现: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

1.简称菌痢,是由志贺军菌(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通过消化道传播,夏秋季流行。

主要病理变化是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烂,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排黏液性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志贺菌各组及各血清型之间无交叉免疫,病后免疫力差,可反复感染。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4天,短者数小时,长者可达7天。

1)急性菌痢:

分为4型

a)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畏寒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稀水样便,1-2天后转为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多,有时为脓血便,此时里急后重明显。

肠鸣音亢进,左下腹压痛。

自然病程1-2周,可自愈。

b)轻型(非典型):

低热,无腹泻,症状轻。

1周左右自愈。

c)重型:

急性起病,腹泻严重,腹痛,里急后重明显。

可出现严重腹胀,中毒性肠麻痹,常伴有呕吐,严重失水引起外周循环衰竭。

d)中毒性菌痢:

2-7岁儿童多见。

起病急骤,突起畏寒、高热、病势凶险,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可有嗜睡、昏迷、抽搐,迅速发生循环衰竭和呼吸衰竭。

临床以严重毒血症状、休克和(和)中毒性脑病为主。

发病24小时内出现痢疾样粪便。

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较为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

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皮肤出现花斑、发绀、心率加快、脉细速甚至不能触及,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出,可出现心、肾功能不全及意识障碍等。

②脑型(呼吸衰竭型):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

脑缺血缺氧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

可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惊厥、昏迷、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等。

严重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

③混合型

2)慢性菌痢:

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达2个月以上者。

分为3型:

慢性迁延型、急性发作型、慢性隐匿型。

3.诊断:

急性期临床表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明显。

粪便检查有大量白细胞(>=15个/高倍视野)、脓细胞及红细胞可诊断。

粪便培养阳性。

慢性细菌性痢疾可根据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两个月以上进行诊断。

中毒性痢疾

4.治疗:

1)急性菌痢的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

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呕吐者需静脉补液。

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

2)慢性菌痢的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

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

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

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

改用酶生乳酸杆菌,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

(2)对于肠道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同时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霍乱(cholera)

1.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非拉地区腹泻重要原因,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

典型表现:

急性起病、剧烈腹泻、呕吐,由此引起脱水、肌肉痉挛,重者导致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

2.本病特征性表现:

剧烈水样腹泻,呈“米泔水”样。

3.主要病理变化为脱水,脏器实质性损害并不严重。

4.临床表现:

潜伏期1-3d(数小时至5d);发病急,古典生物型及O139型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病情较重,埃尔托生物型所致者常为轻型,隐性感染者较多。

a)泻吐期:

腹泻:

首发症状,常无发热、腹痛,无里急后重,含水量大,“米泔样”,O139群霍乱常发热伴腹痛,部分有菌血症;呕吐:

发生在腹泻后,喷射状,“米泔样”量大。

b)脱水期:

脱水:

消化道失水所致;肌肉痉挛:

低钠血症所致;低血钾:

导致腱反射减弱、心律失常等;尿毒症、酸中毒:

碳酸氢钠丢失所致,代谢性酸中毒,循环衰竭所致肾脏缺血;循环衰竭:

严重失水致低血容量休克。

轻度脱水1000ml;中度脱水3000-3500ml;中度脱水4000ml。

c)恢复期或反应期:

随腹泻缓解,病情逐渐好转。

反应性低热:

循环改善后肠毒素吸收所致,可自行消退。

干性霍乱:

中毒型霍乱,表现发展迅速的中毒性休克死亡,无泻吐表现。

阿米巴病(amebiasis)

有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所致疾病统称为阿米巴病。

分为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肠阿米巴病主要病变部位在结肠,表现为痢疾样症状。

肠外阿米巴病的病变部位在可能发生在肝、肺或脑,表现为个脏器的脓肿。

急性细菌性痢疾

急性阿米巴痢疾

病原体

志贺菌

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流行病学

散发性,可流行

散发性

潜伏期

数小时至7天

数周至数月

临床表现

多有发热及毒血症状,腹痛重,里急后重,腹泻每天10余次,多为左下腹压痛

多不发热,少有毒血症状,腹痛轻,无里急后重,腹泻每天数次

,多为右下腹压痛

粪便检查

便量少,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红细胞,可见吞噬细胞。

粪便培养有志贺菌

便量多,暗红色果酱样便,腥臭味浓,镜检白细胞少,红细胞多,有夏科-莱登晶体。

可找到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

血白细胞

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早期略增多

结肠镜检查

肠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及表浅溃疡,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为主

有散发溃疡,边缘深切,周围有红晕,溃疡间黏膜充血较轻,病变主要在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

七、被乙肝血液针刺伤后处理:

答案一: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及时挤出血液,用碘伏消毒,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答案二:

应尽早(最迟不超过7天)注射乙肝疫苗,剂量为HBIG100IV/ml,2ml,一个月后再注射一次。

八、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点:

(1)传染源:

急慢性乙肝患者及携带者。

传染性与其血液中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

(2)传播途径:

血液、体液传播

    ①母婴传播(垂直传播):

宫内、围生期及分娩后

    ②水平传播:

微量的污染血进入人体即可造成感染。

共用注射器、剃须刀、血液透析及器官移植等。

证实唾液、汗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也含有HBV,故生活密切接触、性接触亦是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抗HBs阴性者均是易感人群。

(4)地区性差异,性别差异,散发为主,无明显季节性,家庭聚集现象(母婴传播和生活密切接触有关),婴幼儿感染多见。

九、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化验检查:

1.又称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hemorrhagicfever)由汉坦病毒(hanta-viruses,HV、RNA病毒)引起,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主要病理变化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

2.按传播途径不同,出血热可分为1、虫媒性出血热2、动物源性出血热3、传播途径尚未清楚的出血热。

3.HV分为Ⅰ型汉坦病毒、Ⅱ型汉城病毒、Ⅲ型普马拉病毒、Ⅳ型希望山病毒

4.HV对乙醚、氯仿、去氧胆酸盐敏感,不耐热不耐酸,高于37℃及pH5.0以下易被灭活,56℃30分钟或100℃1分钟可被灭活。

对紫外线、酒精、碘酒等消毒剂敏感。

5.主要宿主动物为啮齿类,在我国以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和传染源。

6.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接触、垂直、虫媒。

7.流行特征:

地区性,季节性和周期性(姬鼠传播者以11-1月份为高峰,5-7月小高峰;家鼠以3-5月为高峰)人群分布(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高)

8.实验室检查及诊断依据:

血常规:

病程1-2天白细胞计数正常,第三病日后逐渐升高。

异型淋巴细胞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升高,血小板从第二病日起开始减少,可见异型血小板。

尿常规:

病程第2天出现尿蛋白。

特异性抗原抗体:

在第2日检出特异性IgM抗体,1:

20为阳性。

IgG抗体1:

40为阳性。

1周后滴度上升4倍或以上有诊断价值。

9.临床表现:

潜伏期:

4~46天,一般1-2周。

三类主症:

发热及中毒症状、出血及充血外渗和肾脏损害;

五期经过:

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

1.发热期

⑴发热:

特点:

多急性起病,稽留热和驰张热多见,持续3~7days,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

重症热退后症状加重,为本病特征。

⑵全身中毒症状: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胃肠中毒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精神、神经症状。

⑶毛细血管损害表现:

皮肤、黏膜充血、出血、渗出水肿

充血:

三红(颜面、颈、胸潮红),酒醉貌

水肿:

三肿(球结膜、眼睑、面部水肿)

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腔道出血。

⑷肾损害:

早期出现蛋白尿,短期内尿蛋白变化大,管型、细胞。

2.低血压休克期

病程第4~6days,多在发热末期或热退时出现,心率增快-预示休克的发生持续1至3天,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治疗有关。

表现:

短暂低血压或明显低血容量性休克

3.少尿期

多于5~8d,持续2~5d,持续时间长短与病情轻重相关。

表现为:

少尿(24h尿量<400ml),无尿(24h<100ml);尿毒症;水电解质紊乱;出血加重;高血容量综合征;肺水肿。

4.多尿期

多在病程9~14d,持续7~14d,可出现脱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继发性感染和继发性休克。

5.恢复期

24h尿量恢复至2L/d以下,症状基本消失,肾功能基本恢复。

十、乙脑临床表现:

1.简称乙脑,又称日本脑炎(Japaneseencephalitis)是由乙型脑炎病毒(JEV,单股正链RNA)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本病经蚊传播,流行于夏秋季。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病死率高。

2.临床表现: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1)初期:

病初的1-3天,起病急,体温在1-2天内上升至39-40℃,伴有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

2)极期:

病程4-10天,除初期症状加重外,突出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症状。

a)高温:

体温高达40℃,一般持续7-10天。

b)意识障碍:

表现为嗜睡、谵妄、昏迷、定向力障碍等。

c)惊厥或抽搐:

先出现面部、眼肌、口唇的小抽搐,随后肢体抽搐、强直痉挛,可发生于单肢、双肢或四肢,重型者可发生全身强直性抽搐,持续时间不等,均可伴有意识障碍。

长时间或频繁抽搐,可导致发绀、脑缺氧、脑水肿,甚至呼吸暂停。

d)呼吸衰竭:

主要为中枢性呼吸衰竭,多见于重型患者。

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级幅度不均。

高热、抽搐和呼吸衰竭是乙脑极期的严重表现,呼吸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e)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常有反射消失或减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

还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深昏迷者可有膀胱和直肠麻痹,表现为大小便失禁或尿潴留。

昏迷患者可有肢体强直性瘫痪,偏瘫多见,伴有肌张力增高。

f)循环衰竭:

常与呼吸衰竭同时出现,表现为血压下降,脉搏细速,休克和胃肠道出血。

3)恢复期:

体温逐渐下降,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日趋好转,2周左右可完全恢复,重型1-6个月才能恢复。

持续性低热、多汗、失眠、痴呆、失语、流涎、吞咽困难、颜面瘫痪、肢体强直性瘫痪或不自主运动,以及癫痫样发作等。

积极治疗后能恢复。

4)后遗症期:

约5-20%的重型乙脑患者有后遗症,失语、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精神失常、痴呆等,经积极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癫痫后遗症有时可持续终身。

3.临床分型:

1)轻型:

39℃以下,神志清楚,可有轻度嗜睡,无抽搐,头痛及呕吐不严重,脑膜刺激征不明显。

1周左右可恢复。

2)普通型:

39-40℃之间,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明显,偶有抽搐,病理征可阳性。

病程7-14天,多无恢复期症状。

3)重型:

40℃以上,昏迷,反复或持续抽搐,瞳孔缩小,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病理征阳性,常有神经系统定位症状和体征,有肢体瘫痪和呼吸衰竭。

2周以上,常有恢复期症状,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4)极重型(暴发型):

起病急骤,体温1-2天内升至40℃以上,反复或持续强烈抽搐,伴深度昏迷,迅速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及脑疝,病死率高,多在极期中死亡,幸存者有后遗症。

十一、狂犬病病毒侵犯的器官:

病毒从中枢神经向周围神经扩展,侵入各器官组织,以唾液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量最多。

十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需检查项目、治疗:

1.临床表现:

①急性期:

通常发生在初次HIV感染的2到4周左右,部分感染者出现HIV病毒血症和免疫系统急性损伤所产生的临床症状。

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持续1到3周后缓解。

临床表现以发热最为常见,可伴有全身不适、头痛、盗汗、恶心、呕吐、腹泻、咽痛、肌痛、关节痛、皮疹、淋巴结肿大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此期血清可检测出HIVRNA及P24抗原。

而HIV抗体则在感染数周后才出现。

CD4+T淋巴细胞计数一过性减少,同时CD4/CD8比例倒置,部分患者可有轻度白细胞和(或)血小板减少及肝功能异常。

②无症状期:

可从急性期进入此期,或无明显的急性期症状而直接进入此期。

此期持续一段时间一般为6到8年,其时间长短与感染病毒的数量、病毒型别、感染途径、机体免疫转况的个体差异、营养、卫生条件及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此期由于HIV在感染者体内不断复制,免疫系统受损,CD4+T淋巴细胞计数逐渐下降,此期具有传染性。

③艾滋病期:

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少于200/mm3,HIV血浆病毒载量明显升高。

此期主要的临床表现为HIV相关症状、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HIV相关症状:

持续一个月以上的发热、盗汗、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

部分有神经精神症状,另外还可出现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点为:

除腹股沟以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直径>=1cm,无压痛,无粘连;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

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

呼吸系统:

肺孢子菌肺炎,肺结核。

消化系统:

食管炎,肠炎。

中枢神经系统:

脑膜炎。

口腔:

鹅口疮,舌毛状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牙龈炎。

皮肤,眼部,肿瘤:

恶性淋巴瘤,卡波西肉瘤。

2.诊断:

HIV-1/HIV-2抗体检测是HIV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3.检查项目:

详见书

1)一般检查:

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减少。

尿蛋白常阳性。

2)免疫学检查:

①CD4+T淋巴细胞检

②其他

3)血生化检查

4)病毒及特异性抗原和抗体检测:

①分离病毒

②抗体检测

③抗原检测

④病毒数量载体

⑤耐药监测

5)蛋白质芯片

4.治疗: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缺乏根治HIV感染的有效药物。

现阶段的治疗目标是:

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载量;获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维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HIV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本病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包括:

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恢复或改善免疫功能的治疗及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的治疗。

1)一般治疗

对HIV感染者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均无须隔离治疗。

对无症状HIV感染者,仍可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应根据具体病情进行抗病毒治疗,并密切监测病情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