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90142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docx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

树立师德师风塑造教师形象

学生的成长要用爱来浇灌

————霍得荣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13年了,一路走来,有泪水,也有欢笑;有迷茫,也有收获。

刚刚踏上讲台之时,战战兢兢,教书育人,事关国计,马虎不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于是乎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

这次市教育局组织学习了甘肃省师德标兵的感人事迹,自觉收获不少,曾经的困惑在次释然,找到了明确的答案。

通过倾听他们的讲座,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以“三个代表”精神要求自己,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师德、优良的师风。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教师素质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培养人材素质的高低;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成败。

陶行知先生说过: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说的都是为师者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师德。

优良的师德、高尚的师风是搞好教育的灵魂。

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科技富国是我们党在近期以来的发展战略。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际间高科技、高水平的多样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特别多种人才的竞争。

传统型的、简单的手工、高体力支出低收获的劳动方式已经落后,祖国的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

教师是振兴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事业兴衰的关键。

要办好教育,就必须造就一支事业心强、工作作风扎实、师德优、业务精、让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的学习,我认为很有必要,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给我们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

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为规范,甚至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起典范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工作不应是为教书而教书,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育人,学生把几年、十几年的生命时间交给学校、交给教师,学校、教师就有责任去珍惜别人的生命,浪费别人的生命时间就是罪过。

针对以往在教育行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热点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改善教书育人的软硬环境、净化教育风气,很有必要,希望通过这次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发展,使我们的学校都能成为培养人材的基地,我们的教师都成为人民群众满意的合格教师。

通过学习增强了自己的教育法制理念;通过学习先进事迹,树立了向模范人物学习、当好人民教师的信念。

通过学习,我认为:

一、搞好教育工作要有恒心。

所谓恒心,就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要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所从事的教师职业之中,一生一世为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有成效地工作。

在商品经济社会的今天,在金钱物质的引诱下,教师队伍中有不少人抛教下海,图谋个人的所谓发展;有些人把担任教师作为过渡,一有机会马上跳槽;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业只当作谋生的一种手段;有人把教师这一职位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等等;这些人满脑子的个人私利,没有将教育这一职业为高尚的事业,这些人对教育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对学生不负责任,职业理想信念动摇,情感淡漠,谈不上有好的师德师风。

这些人虽然数量不多,但影响力不小,它会破坏教育这座大厦的基石,影响教育大业的发展。

二、搞好教育要有爱心。

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的教育不会是成功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爱学校、爱教师、爱学生、师生之爱、生生之爱,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良好开展的基础,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和信任学生,真诚关心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师之间要有同事间的友爱,要互相信任、互相学习,彼此协调、相互宽容共同提高。

学校领导要爱护关心每一位师生,尽所能帮助教师解决困难,要给教师创造进修提高的机会,要让教师体会到在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要让爱充满校园。

张丽丽老师的感人事迹体现出来的是他们对学生的高度的爱,在那生死关头,教师想到的是学生,他们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爱带给学生,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高的精神。

我们要向模范学习,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积极工作,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让爱充满校园,让师爱温暖孩子们的心。

三、搞好教育工作要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

注重业务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方法要有更深的造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摄像机、传真机、计算机、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仪器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传统的单向、传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冲击,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知识来源和知识范围日益扩大。

教学模式已起了质的变化,我们老师要凸出认知主体在建构中的作用,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充电”、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适应信息化教育带来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在新课改的教学中,大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做到师生互动,把原来传统式的“教”转变为“导”,推动新课改的健康发展。

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要认真开展教学研究研究新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提高。

只有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师德师风学习,就是要使全体教师真正认识这次活动的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教育法令法规、提高教师的教育法律意识和规范行为品德;通过学习模范事迹,掀起学英模促工作的新局面,树立信心,努力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

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

教育是人育人的事业。

即教师教育和培养学生成长的事业。

作为教师这一特殊的职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历史重任,所以,师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加强烈的典范性,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教师形象是每个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是时代的要求。

树立良好师德师风,塑造良好教师形象对推进社会向前发展和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

”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

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

“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

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

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

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

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

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灵魂

纵观教育发展进程,“为人师表”可谓是师德话题中永恒的主旋律。

“师表”意思是指学习的榜样。

为人师表是对教师的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随之带来了教育的多元化,教师对社会公众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公众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直接。

“为人师表”的内涵正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刻板的“师表”向多元化转变。

为人师表是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它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命题,又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除了父母,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影响极大,尤其是行。

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在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表里如一,言行一致,才能为人师。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学生总是以老师作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

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

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

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

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所以,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

仅仅熟悉教学大纲和本学科内容是不够的,教师的知识应比这宽广得多。

通常说: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

”就是这个道理。

教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

因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教师什么都知道。

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

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所以,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

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

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五、育好人是师德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觉悟。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总之,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

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

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让学生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兰州新区永登五中陈黎明

作为一名教师,就要有勤勤恳恳、乐于工作的态度,以及教书育人的才能和高度的责任感。

同时还要自觉地将“爱岗敬业”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用智慧做学问,用心做事情,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

不可否认,一些老师自觉不自觉地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一些教师和学生之间弥漫着浮躁、虚华,于是少了耐心,少了爱。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

现在的学生真不像话,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现在的学生怎么还不如我们小时候能干呢?

……老师对学生不满、责怪、苛求,“想说爱你不容易”。

而学生则感叹:

“谁知我心啊!

”师生间缺少理解沟通,缺少“心心相印”的和谐与默契。

于是,逃学厌学者有之,离家出走者有之,殴打教师者有之,“师爱”陷入了一种窘迫的境地。

要破解这种窘境教师就要真正爱学生,真正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而不是简单的勤勤恳恳工作的态度,我们应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师德的要求,赋“师爱”以新的含义,

首先,师爱应是一种真正的爱,是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爱。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让他们都绚丽的绽放。

正如冰心所说的“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源泉,有了爱,才有了教育的先机”。

爱心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学生成长的摇蓝。

不仅要做学生知识的传递者,还要做学生心灵的启迪者。

平时要尊重理解学生,严中有爱,学会换位思考,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诸如学习、人际和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引导他们乐学和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再者还要有耐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学生在一个阶段出现的问题和班级中的“潜能生”,教育要持之以恒,动之以情,耐心地等待他们的成长。

这种爱要求教师对工作不浮躁,不虚华,不功利,为学生着想,对学生负责。

其次,师爱应是一种平等的爱,是无私广泛没有血缘的爱。

师爱是朋友之爱,爱的基础是平等:

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爱学生就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感受。

然而在现实中,也许是由于太忙太累,也许是因为“师道尊严”,老师们并非都能做到平等地对待儿童、尊重儿童。

走过一些学校,不难见到这样的情景:

早上,值日的学生干部整齐地站在校门口,见到老师就鞠躬问好:

老师好!

老师好!

而老师呢?

有的视而不见,昂首挺胸走了过去;有的礼节性地点点头,却不曾仔细看看是谁在向他问好;只有少数的老师会充满真诚地回应:

同学好!

小朋友好!

看似平常的画面,从中折射出的却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缺失,理解缺失,没有把学生当一个“大人”来平等看待。

如果教师心中有“平等”,就应该懂得孩子们同样渴望被爱被尊重,向教师问好并非学生的义务。

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良好师德的基础,是为人师者起码应该做到的。

在现实的教育中,并非所有的老师都能拥有一颗平等真诚的心。

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

在一些课堂上,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氛围;在某些老师那里,学生就是学生,就得听老师的,“我讲你听”、“我管你从”。

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往往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

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下,我们教师却辛辛苦苦的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差生”,抹杀了一个又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焉能培养出未来中国的主人和21世纪所呼唤的新人?

再次,师爱应是一种公正的爱,是惠及全体没有差异的爱。

在现实的教育中,确实存在师爱不公的现象。

有的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对成绩差的学生则另眼相看;有的老师在学生与别班的孩子发生冲突时,总是偏袒自己班里的学生;还有的教师视学生的家庭差异对其关爱也有所差别。

如此种种缺乏公正的爱,在滋润了少数学生的同时,却伤害了更多的心灵。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

”学生的心灵是脆弱的,如果教师的语言、行为稍不考虑,就很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致影响他们的一生。

不论出生贵贱,不论学习好差,不论是否本班学生,我们当老师的都应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对待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下。

总之“以生为本”,这是我们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就让学生在爱的阳光下成长,让学生在满意快乐的氛围中进步。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吴敬德

摘要:

教师既是知识种子的传播者,文明之树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又是人类社发展与进步的开拓者,是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光辉典范。

教师的言行是构成对学生影响的最现实的因素之一,它不仅影响着学生学习状况及其效果,而且影响着学生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关键词:

师德师风热爱教育尊重学生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一种民主的教育、科学的教育和人文化的教育。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成败,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推进“三个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成为新课改下教育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塑造教育新形象

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能献身教育,无私奉献,整体素质是比较好的。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政治理论水平不高,道德品质,人格特性存在缺陷,业务能力不强,治学不严谨等问题,如:

有的教师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育人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

此外,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法呆板也并非个别现象;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差的也有;还有个别教师不顾场合、不顾身份,说一些庸俗低级的话语等。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塑造教育新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们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师德师风的深刻内涵

如果教师是园丁,那师德师风便是园丁手中的工具,帮助园丁替幼苗施肥除虫,令幼苗茁壮成长;如果教师是蜡烛,那师德师风便是烛芯,发光发热,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如果教师是引路人,那师德师风便是教师心中的指南针,不仅指引着学生,也指引着教师自身前进的方向。

孔子以自己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万世师表”而受到后人的尊敬。

一句话,所谓师德师风,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广大教师依法执教。

现在,绝大多数的教师能依法执教,但也有少数教师不依法执教,甚至违反国家教育法律。

如:

一些学校存在体罚学生现象,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还有个别教师歧视家庭贫困的学生,身体有残疾的学生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违背了教师应履行的法定义务和职业道德。

春秋时代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对学生应一视同仁,无论学生的贵贱、贫富、善恶、智愚,均给予教育,不应有所歧视。

教师在评价教育活动和种种现象时,应做到出以公心,为人正直,公平合理地加以对待和评价,力戒偏私、徇私、营私的不良行为。

2.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是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我们所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事业,“传道、授业、解惑”,是人类文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

因此,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面对新一轮的课改,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如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泊名利,才无愧人民教师的称号。

3.师德师风的灵魂是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

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在热心和耐心的基础上,还必须专心和精心。

这就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规律,学习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从而处理好个性与共性,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克服立竿见影,揠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

要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学习氛围,努力做到百花齐放,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三、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培养优秀人才

师德修养的内容广泛而丰富,良好的师德修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艰苦而自觉的历练。

新课改下教师肩负时代的重任,这更需要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自觉地、长期地学习,坚持自我教育,自我陶冶,自我提高,真正做到修身垂范。

1.坚定为师信念,献身教育事业。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

这是对具有坚定为师信念者的一种最好的写照。

社会是复杂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在影响着教师,尤其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更加突出。

一个教师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坚定不渝地搞好工作,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办不到的。

只有肯为师,乐为师、会为师、善为师,具有坚定的为师信念的教师,他才能够正确处理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种利益冲突,不断调节自己的思想行为,兢兢业业地搞好自己的工作。

2.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服务教育事业。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首先,热爱学生,就是要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

其次,热爱学生、教育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善于宽容学生。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可教育好学生;没有尊重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老师”的最重要特征。

尊重人格,既要严格要求,对学生认真负责,又不要感情用事,要善于处处关心爱护学生,理解和宽容学生,因为宽容不仅是对教育者的爱护、信任,而且也是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

如果没有了宽容意识,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爱学生和被学生所爱的好老师,这样实施教育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不可教育。

纵观上述所言,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个过程,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防微杜渐,积小善为大善。

只有每一个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修养,才能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撑起教育的一片蓝天。

参考文献:

1.《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孙培青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素质教育学习纲要》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三联书店2000年版。

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之我见

单位:

兰州新区永登五中

姓名:

吴敬德

时间: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三

德高风正——师德师风建设的不懈追求

政史组祁大为

德高,则可为人范,示人以榜样;风正,则帆顺竞发,催人以奋进。

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目的就是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在教师群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业作风。

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只有德行高、做派正,才能成为人们尊敬和学习的榜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一、师德师风的基本涵义

所谓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即教师的精神风貌、作风的表现。

师德是内在要求,师风是外在表现;师德决定师风,师风促进师德。

师德师风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

一所学校的师德师风就是一种治学的精神,一种氛围,一种育人环境,一种无形的力量。

它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校风学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

师德师风,作为社会和教育本身对教育者的规范要求,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当前,我们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今天的师德师风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还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务求发展和创新,以丰富其内涵。

1.热衷教育,关爱学生。

只有对教育事业充满深厚感情,对学生充满无微不至的关怀,才会乐于献身教育事业,精心培育一代新人。

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首先要求教师要有一颗大爱之心,既要热爱教育,又要关爱学生,这样就会随时随地关爱学生的成长,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高尚的品德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爱就意味着付出,在教书育人时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

爱也意味着一种责任,要忠诚于教育事业,以培养合格人才、繁荣学术文化、服务社会发展为己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2.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严谨治学是教师这一职业的应有境界,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和任务。

正所谓学高才能为师,教师只有自身治学严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有资格、有能力教书育人。

因此,教师要爱岗敬业,学识广博,钻研业务,注重研究教育的规律、理论和方法,自觉维护科学尊严,端正学风、教风,养成求真务实、精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