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9951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docx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

提高居民消费增长率与转变增长方式(上)

许善达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

一、“十二五”规划的深刻内涵

到清华讲东西跟在别的地方讲东西还是有点不同,我想把围绕着“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话已经讲了很多年,但是“十二五”规划把这个问题提的比较高了。

而且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认为,中国的经济转型一共就三次,有人说1949年一次,然后开始搞计划经济了,然后到了1980年又一次就是开始搞改革开放,其实就是市场化,虽然那时候没有叫市场经济,但是也是市场化趋向。

然后有人就把现在的“十二五”规划就视为第三次经济的转型,这个提得就相当高了,今年“十二五”规划把它在经济当中的作用视为和我们搞改革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个方向调整,视同这么一种转型,说明“十二五”规划确实对我们国家会发生长期的影响。

当然这种说法在学术界也并不是大家都认同,但是我就说,至少这个“十二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十五”规划、“九五”规划它有很大的区别。

因为在按“九五”、“十五”、“十一五”的时候没有人把五年规划说得这么高,所以这个对中国会发生这么大影响。

但是现在虽然还有人不见得会同意这个说话,但是至少说明这“十二五”规划和“十五”、“十一五”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

那么都有些什么大的区别呢?

其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或者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样的提法在很多年以前就提了,吴敬琏他提这个转变过去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提了很多年了。

那么现在“十二五”规划又提出这个转变方式,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十二五”规划和以前那几个规划也都一样,是个程序性的东西,但是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把“十二五”规划看得又是非常重呢?

认为是中国经济转型的一个规划,为什么提这么高呢?

我觉得需要对“十二五”规划和以前的规划“十五”规划、“九五”规划做一个比较看看这些规划有什么区别。

每个规划都不一样,因为五年之内国家的国民经济形势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5年之内的变化有一些是属于应该说不是实质性的变化,有一些变化可能就是非常得深刻,那么现在我也认为就是说“十二五”规划它对我们经济发展这样一个作为变化是非常深刻的。

我也没有想好能不能把它列入和80年搞改革开放和49年实行计划经济,能不能和那个并列我现在还没有想好,我也没有研究太充分。

但是至少我认为这个“十二五”规划比起以前“十一五”、“十五”、“九五”那些规划那它的内涵要深得多,这个是我的一个判断。

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实际上我们国家实行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方针说到底就是一个用投资和出口,就是对外贸易了,来拉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就是整个的核心不管每一年的政策怎么调,甚至五年政策怎么调,或者这个政策怎么调,但是都没有离开这样一个依靠投资和出口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这种增长方式,这个一直就没有变过。

我觉得这样一种方式持续了30年现在提出来要改了,那么改在什么地方?

我认为“十二五”规划里面有很多内容在“十五”、“十一五”甚至在“九五”里面都可以找到同样的表述。

你像很多“十二五”规划里面很多的表述在“九五”、“十五”中都可以找到,但是有一个我认为这个变化是非常深刻的是什么呢?

这里面就提出来所谓的消费问题,在指标上有一个很多人都没有太重视的一个指标,就是“十五”和“十一五”这两个规划里面讲到GDP的时候,一个说要增长7%,一个说要增长7.5%,,当然实际上都是9%、9.5%这么一个速度,但是规划里面定的是7%和7.5%,但是同时规划里面还有一个指标,过去人们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什么关注,什么指标呢?

就是居民收入增长都是4%。

(5:

37)

就是“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规划里面都把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都低于GDP的速度。

这是规划里面写的,不是后人来统计的数字,而是规划就是这么定的,就是居民收入增长就是4%,GDP是7%、7.5%,居民收入增长就是4%。

那么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现在提出来要改变以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发展的增长方式。

那么其中就是消费了,消费里面又分政府消费、企业消费、居民消费,我们又提出来在消费里面重点地提高居民消费。

那么你把这一个提法,就这一个方针要提高居民消费,让居民消费在经济发展里面要发挥它更大的作用和“十五”、“十一五”里面把居民收入增长定为4,经济发展定为7%和7.5%,这两个你要一比较的话,我觉得这就说明了“十二五”规划它这个转型的深刻程度。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来认识这个问题。

该怎么认识这个问题?

我觉得就是因为我们现在说为什么“十二五”规划不再继续地再制定一个居民收入增长4%的规划呢?

既然“十五”、“十一五”都按照4%定了,而且“十五”、“十一五”发展也不错,我们大家对“十五”、“十一五”的评价,现在回过头来做评估的时候认为总体还是不错的,那为什么你“十二五”就不把居民收入增长还定成4%呢?

现在“十二五”规划定的是什么呢?

定的是高于经济发展,或者说不小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它这个规划是这么提的。

规划里面GDP还是7%,然后它还说经济增长不小于7%。

那么GDP没改变,原来是7%、7.5%,现在还是7%,但是居民收入从两个规划里面的4,提高到了不小于7%,就不小于经济发展速度。

这个后面隐含的东西就非常多了,我想谈这么几点看法。

就是说首先说我们为什么要把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提高?

为什么要提出来让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一个动力,为什么提出这样一个东西来?

(8:

50)

二、以投资、出口拉动增长不可持续

我认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共识,就是我们现在维持着靠投资和出口来继续作为我们经济增长主要动力这样一种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现在这不可持续这四个字在一些文章里面用得是很多的。

那么我们现在想,为什么就不能持续了?

如果能够持续我们再搞5年、再搞10年,“十五”和“十一五”发展得不错嘛。

我们再搞5年,“十二五”也继续这么搞,“十三五”也继续这么搞,再搞10年为什么就不行了呢?

为什么要把这个东西要调整过来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确实在学术界也好,或者在政府部门一些部门也好,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着疑问,也确实有人说为什么一定要把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要提高,为什么要让消费来作为拉动经济动力,这个确实还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我想从我这个考虑的角度我想大概有这么几条我们这种以投资和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的这种增长方式,它的不可持续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我觉得一条就是从经济上说,咱们先从经济上说它不可持续的原因是什么?

(一)经济方面

1、国内市场:

产能绝对过剩

(1)产生的原因

就是我们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实际上大家知道金融危机中间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对咱们整个国民经济的负面冲击,我们搞了所谓四万亿的投资,实际上这四万亿是政府的钱,真正投资规模远远比四万亿还要大。

那么通过这样一个加速投资的决策,当然你投资多了,那当然就拉动GDP,增加就业、保证工厂不要关门,还有税收也增加了等等的,这个几万亿的投资对于我们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确实是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是它也确实存在着一个潜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我们几万亿投资里面有一部分投资还跟我们过去计划投资差不多,有点自我循环的概念。

就是我这个投资需要你的投资,你的投资又需要我的投资,你也投了资了,我也投了资了,咱们这两边投资都满足需要了。

比如说我要建一个水泥厂,我建水泥厂我需要钢材,我要增加钢材的产能,那我就需要水泥,所以这个在投资本身的自我相互满足需求这部分占了很大的比重。

所以对这个所谓制造业特别是这种、这类跟基建相关的产业那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投资的项目也很多,投资的钱也很多,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把这种产能同时增加,你水泥产能增加、钢材产能增加,有色金属产能增加,所有总体来看是生产资料的这种产能增加了很多,这种产能增加也能拉动经济发展,那关键是你的产能增加以后的问题怎么解决。

我们首先一条是我们不可能政府总是每年拿出几万亿的钱来投资,这肯定是不可能的,摆脱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发债,用债务的办法,用各种办法,包括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也融了几万亿,现在对地方融资平台借债怎么还现在有很多的讨论,总而言之,地方融资平台不可能再用同样的方法再融到这么多资来用于投资,中央政府也不可能再拿出几万亿的钱,当时四万亿中中央一万一千多亿,现在中央政府再也不可能拿出一万多亿的钱投入到经济当中去。

如果这个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投资规模要下降,政府出资投资规模下降的话,你整个原来所增加的产能怎么消化?

不要说过去的产能就新增的产能你怎么消化,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当然还会引起国际贸易的很多问题,这个是连带的。

我们的产能过剩在国内已经可以说是我们以牺牲进一步产能过剩这样一种付出的代价来换取摆脱金融危机,能够在金融危机期间我们保持了经济的适度增长,保持了就业,保持了国家税收。

(14:

20)

这个大家看统计数据都有我就不再念这些指标了,但是就是说我们主要是靠投资。

因为当时的出口发达国家都对我们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因为它自己金融危机了没那么多钱了,我们到发达国家的出口一萎缩它的作用就减少了,然后它的消费又没有上来所以只能是极大的通过投资来带动,这个统计数字都有,这个大家如果看的话都可以看得到。

那么现在可以说没有人认为这样一种主要依靠投资,不是出口的办法就能够支撑中国经济进一步持续发展,没有人有这样的看法。

这种经济是维持不了的,总不能到了崩盘那一天我们才来调整,所以就得事先得能够开始看到这个问题,要开始启动这个调整的过程。

那么在调整的过程里面无非是在考虑一个出口方面,一个是国内的方面。

现在看确确实实出口的方面我们自己能够控制的这个力度是不大的,而且还有很多不利的因素我们下面还会提到一些,所以现在应该说从“十二五”规划就可以看出一个结论,至少说在决策层或者是在大多数的学者那里都认为如果我们不把消费增长起来,中国经济是不可持续的,是可能出现这种重大的问题的。

这个认识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因为“十二五”规划首先中共中央有一个建议稿。

所谓中共中央建议稿就是听取各方面意见以后形成的,经过政治局常委讨论形成的,那么把这样一个观点写进去那说明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界还是政府还是各方面大家都认为原来那种方式是不可持续的。

必须要提出来一个转变的方式。

转变的方式内容很多,包括什么提高企业技术含量,等等这些都不是最本质的问题,我认为最本质的问题就是把这个消费的问题提到一个某一个应该说比过去对经济发展作用大得多的一个位置,提高到这个位置在相应的指标上就是说让居民收入增长速度要超过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觉得这个实际上是我们和“十五”、“十一五”完全不同的一个战略。

你要看“十五”、“十一五”里面也有很多每五年都有一个变化。

今年做这个,明年做这个,后年要做什么,都有很多的变化,但是都没有这次这个转型这个变化的意义大。

我想这就是我们“十二五”在整个制定过程中间,在中国写到文件中去就说明已经形成共识了,当然不同意见也有但是已经形成共识了。

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应该说已经是相当的严重。

(2)五年不够,转型需要更长时间

现在事实上国内的消费需求马上还消化不了这些过剩的产能,虽然我们方针已经提出来,要增加居民收入,要增加居民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但是现在实际上还做不到,这个转型的过程要好多年。

首先一个原有投资没有完成的项目还要继续投,那四万亿甚至还多的一些投资项目都还没有投完,所以还要继续投,所以咱们的银行贷款,哪些项目继续给贷款,不贷款不行,你半拉项目损失就更大了。

包括地方政府融资的项目,现在银监会提的要求就是新的项目不给贷款,老的项目还得要保着做。

所以现在实际上投资这个需求,虽然我们提出转型,但是它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在投资需求的作用比起前两年只是稍有收敛而已,只是新项目上得少一点而已,但是整个规模并不小。

而出口那就是说发达国家的出口量减少了,再期望发达国家像美国、欧洲再有这么大增长是不可能了,但是我们现在是转向到发展中国家去出口。

(19:

36)

那么包括原来我曾经讲过的,我们怎么样用中国的资金出口来带动我们的产能出口,现在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应该说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是也有出问题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在委瑞内拉,石油给你带来钱,当时给委瑞内拉是二百亿美金规模,一百亿美金,一百亿美元的人民币就7百亿人民币,,最后他那拿石油来还,我们帮他开发油田、建炼油厂、修基础设施,最后他拿石油来还,这种模式在非洲有些国家也是这样做的。

成功的有很多案例,但就是等于说我们钱带给他同时他要买我们中国的东西。

像委瑞内拉能给他7百亿人民币呢?

因为他说你何必给我美元我再拿美元买你的东西,你回家再换算成人民币,你直接给我人民币我拿人民币来买,这两次结算成本2%,所以他们提出来了你何必把这2%就等于给了外汇管理局和两次结算,你先从外汇管理局把人民币拿出来,人民币买美元,然后美元给他,他把美元付给你,再结算成人民币,那何必呢?

那么央行就批准了,现在也开始允许人民币对境外的贷款,要慢慢走出这个东西,实际上你要是不给他贷款他也不买你的东西。

现在就是这个格局,发展中国家很多国家都是这种状态,你给我贷了款我才能去买你的东西,将来我用什么资源,用什么能源来还。

如果你不给我贷款我也不买你东西,我也没有东西还给你,因为我也不用还,我矿放在那里,开发不了。

现在在非洲、拉丁美洲实际上我们有很多项目都是这种模式。

因此这种方式就是用我们资金带动我们的产能出口,现在这个出口占我们整个出口里面占的份额增长比例已经占得越来越大,相反的发达国家我们出口的增长速度在下降。

靠发达国家在支撑我们出口做不到,所以我们转型是提出来了,但实际上这个惯性很大,我们还得相当程度上依赖着投资、相当程度上依赖着出口。

这个转型的时间我现在想,按照现在我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可能一个五年计划都完不成这个转型。

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要逐步地慢慢地才能调整过来,所以中国这个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已经不但是一个现实,又是由于摆脱金融危机影响以后还是一个加剧的现实,因此我们提出来转型是非常及时的,但是真要转需要的时间和工作量是非常大的。

不是短期内,我个人看5年“十二五”计划是完不成这个转型的,但是会比“十一五”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不能说是经过“十二五”我们国家就可以完成这个转型了,我个人看是完不成的,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2、国际市场:

产能相对过剩

(1)背后的原因:

低成本不能支撑

那这里面就包括了国内国际两方面的影响,其实你说国内市场肯定我们是产能过剩,需求是不能把这些产能全部消化,其实国际市场的概念和我们国内市场是不一样,国际市场应该说不存在说需求不足。

就是比如我们卖衬衣也好、卖鞋也好现在我们也卖,实际上国际市场争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中国面临什么问题呢?

就是你的低成本能不能可持续?

你说全世界需要多少双鞋?

中国的鞋你要讲一个极端的例子,你中国的鞋并不能满足全世界鞋的需求,所以对鞋的需求比我们的产能要大得多,但是大家都在卖鞋,你的成本能不能低到水平上支撑你占领更大的份额,所以我觉得国内是绝对的产能过剩。

就是国内用不了这么多钢材,用不了这么多水泥,用不了这个那个,国内的需求和它的供给现在是绝对的过剩,国际上我认为是相对的过剩。

也就是说你的成本不能支撑,如果你还能低成本,还能够比他们还低,那你这个产能卖出去比如说鞋多少钱一双,如果你中国的成本还能够比现在再低,那你还能多卖鞋,全世界的鞋那用量大了,中国的鞋产量不能满足全世界的所有需求,是因为别人跟你在竞争,那么他的成本低、他的价格低,你的低成本支撑不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国际上来说,对中国来说是相对的产能过剩,就是你的成本不能支撑你这种需求。

(2)成本不能支撑的原因

工资成本的上升

那么这种成本的不能支撑,那实际上就是有很多原因了,比如说我们的工资制度。

最近你看报纸上反映了很多,浙江、广东的企业招不到工人了。

所谓招不到的概念就是它原来的工资标准招不到了。

所以涨了一点还招不到,为什么呢?

一个就是说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刘易斯拐点时期了,说农村的多余劳动力已经有人说是没有了等等,不管怎么说,现在劳动供给的情况没有像80年代初期的情况。

第二种各种国家的政策,最低工资标准,社保制度等等,那么确实工人在现在的供给需求情况下,工人能够接受的所谓的工资已经比过去大大提高了,你现在不提高工资他就不接受你这里,他可以找到比你这里好的地方,甚至有的会在本地打工,虽然钱比那还少,但是我生活成本低。

总而言之,原来的低成本工资已是不能支撑我们低成本商品在世界上继续再维持下去了。

现在整个工资水平包括社保这些都算工资水平了,整个都在上升。

现在在中国我觉得已经发生了很多的企业招工,你看现在电脑里经常播,招不到。

所谓招不到的概念就是因为他们给的工资人家工人不愿意接受,你只有提高,那提高了有工人了,那说明你的工资成本上升了,低成本的工资是持续不下去了,这还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劳动,如果那种技术工作的话,那需求更强,工资更高了,现在有些技工工资水平已经超过大学毕业生了。

所以中国这种事现在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承认不承认,反正作为企业来讲用原来的工资水平甚至比原来工资水平提到一点的水平都找不到工人了,因此你就需要用更高的工资才会有人来干同样的活。

那你这个价格的成本里面这个东西按照过去这种绝对是不能再支撑下去了。

所以原来有的人就主张认为说中国应该再搞加工贸易再搞三十年,有的说再搞多少年,意思就是说不要提高最低工资,这样我们在世界上有竞争优势,不管你怎么说这个东西不是你的一个主张就能够实现的,你说我认为就应该低工资,就不应该涨工资,只有低工资我们商品才会有竞争力,不管你怎么主张,客观上你找不到人。

我觉得这个问题从经济上讲这已经真的是过去低工资真的是不可持续了。

(28:

51)

如果工资上升,包括人民币汇率等一些乱七八糟的因素,那你中国产品出口的成本就是过去那种低成本竞争力肯定就受到影响,所以相对过剩就会比过去就要严重。

虽然是相对的,虽然还需要很多的鞋,还需要很多的衬衣,但是你的鞋、你的衬衣,那个东西没人买。

因为你价格高,低价格你支撑不了。

环境成本在上升

所以这个还有就是像原来讲的大家都知道的环境成本。

这个环境成本现在应该说在很多局部的地方应该说已经是非常严重了。

我参加过国家16个叫科技重大专项,其中有一个就是水污染的治理,因为我们是研究水污染治理这个项目说哪个地方应该怎么去治理,有专家还有经济学家,专家是技术方案,我们是研究治理的经济方案。

反正我不知道别人,我在这个工作里面我所听到的很多地区的污染程度那真是触目惊心,你在屋里你是想象不到。

比如说河南有个地方,打井打到几十米没有干净的水,就这一大片地方打到几十米深没有一滴干净的水,淮河有一段中没有自然水,全部是污水,就是往这个淮河排的只有污水排进去,没有自然水。

说淮河那一段人家管它叫排屋沟,你想想人周围的生活用水没有办法处理。

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水污染治理的还有这样的例子。

比如最近报上也登了湖南湘江,湖南生产有色金属、重金属,说重金属在水里面有矿渣沉在水里面,说如果让它自然来把它消化掉的话,现在专家测算了,自然消化。

如果你不再排新的污染了,现在停止一切往水里面排放污染物,然后让水自然把它慢慢地冲淡,要一百年以上。

但是现在事实上每天还在排,所以这一种环境的程度,这个有一样问题在什么地方呢?

就是这个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决心。

因为它污染总体来说都是偏远的地方,都是农村污染严重,因为城市要花钱,它要求比较严格,水怎么净化等比较严格,但是这种所谓的一片一片的这种污染程度那已经真的是非常严重了,所以我们这就是这么严重的污染再想维持下去是维持不下去了,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污染,资源的这种情况国内现在大家没有人说中国是地大物博了。

资源稀缺

中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源非常稀缺的国家,不仅人均稀缺有很多资源是绝对地稀缺,不光是人均稀缺的问题,现在我们所有国内的资源我看比起外国来我们中国真的是什么都不利,只要能够挖出来就要把它用起来。

所以比如最近还关于稀土之类的,为什么呀?

卖给外国卖呗,只要我这个地方挖了,我企业能赚钱,我职工有收入就挖吧,至于别的跟当地小企业有什么关系呀!

就类似这样一种我们中国的一种应该说是一种限制条件,这个限制条件是越来越收紧了。

这就有一个判断,要我说再维持5年行不行,再维持5年也不见得就一定不行,但是作为政府来说一个判断不能再维持下去了。

这种事情它是一种累计的,你越晚,晚一年可能你要多花10年把它给扭转过来,你再晚一年可能要多花15年把它扭转过来,所以国内这种依靠大量的投资,依靠出口这样一种局面是不可持续性,现在应该说总体上得到大家的共识。

(3)小结:

转型需要政府施力

虽然还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总体上还是形成共识的。

那你这个就是问题了,你靠投资增长、靠出口拉动如果都受到这种局限的话那唯一的出路就是消费。

你没有别的出路,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到以消费为主来拉动经济发展。

所以这个我认为让消费来拉动经济发展不是学术研究的结果,不是谁的一种选择,说咱们是搞投资还是搞消费,不是。

是客观地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一步,你就是不想转到消费上你的经济也维持不下去了,就是你的不可持续性决定的,你必须把它转过来,或者说你不得不把它转过来,哪怕是你很不情愿你也得调整,不调整你的经济就不能支撑下去了。

所以我是认为这个“十二五”的转变不是一种选择,不是一种说大家可以有一种调整,没有。

是个认识迟早的问题,认识早了早点来调整这个战略,那么我们可能代价就低一点,转得就快一点,转得就好一点,如果你认识晚了,最后你还得去转,然后付出更多的代价、更多成本才能把它调整过来。

我现在认为“十二五”规划应该说形成共识的问题上这一步做得很不容易,但是现在的实际状况我认为从企业的角度、从政府的角度,很多比如政府的政策、或者企业的经营战略,很多还没有完全调整到“十二五”规划这样一个认识上来。

所以现在虽然规划这么定了,但是现实的经济发展还是沿着旧轨道,还也有一个惯性。

那么怎么能调整这个,怎么样不要让它的惯性往前走呢?

那就要有一个力,就得有另外一个力,如果你没有另外一个力,咱们学物理学知道它有惯性会让它保持下去的.另外的力是什么呢?

我认为最主要另外的力就是政府的力。

只有政府对经济发展施加一个新的调整力度,才能够完成这个转型,才能开始这个转型,才能实现这个转型。

如果没有政府这个力,我们现在这种经济发展的惯性还会持续沿着现在这种状况往前发展,只有发展到崩盘的时候,那才会有所谓一种破坏性调整。

出现金融危机一种是破坏性调整,通过一种破坏性调整来调整,来把经济转过来,那么现在我想我们离破坏性调整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主动的、有意识地调整能够把经济发展的路给转过,以后避免破坏性调整的可能的一种情景,所以现在对政府来说是个压力非常大的时期。

如果这个政府力用好了我们就避免这种破坏性调整;如果用不好真的可能出现这种破坏性调整,这个我想不是耸人听闻、或者故意说点什么尖锐的话。

这个非常现实,这种局部地方或者局部行业事实上已经发生了很多这种破坏性调整,只不过它还没有变成一个全面的,没有变成全局性的东西,我想政府在现在情况下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通过政府政策的调整来解决这个,可能更加严重的破坏性调整这样的一种前景要把它给封杀掉,能够使得经济比较顺利的,成本比较低,代价比较小的转移到一个良性的轨道,所以我想这是这么一个我的看法。

(二)政治方面

1、转变发展方式是实现共同富裕和维稳的需要

那么这个是从经济上说,还有一个就是它不可持续从政治上说。

经济上是一种角度,政治上是另外一个角度,政治上怎么说呢?

我觉得就是有两种情况。

从正面说,从积极的方面说共产党执政就是要让全体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能够使全体人民享受经济发展、财富增长里面大家要分享这个成果。

邓小平同志讲话讲的很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现在不提什么更虚的东西了,共同富裕是很现实的,这是共产党的宗旨。

从另外负面角度来说,现在由于经济发展里面出现刚才说的这些问题,造成的社会不稳定,应该说是另外一种表现得不可持续。

比如说现在拆迁,征地可以说每个月都会发生恶性事件,每个月都会发生。

这种矛盾的激化,包括出现一些恶性事件,不光表现在这个说拆迁什么征地这种直接的,还有很多事情你看起来无关实际上都有关联的。

你看社会上经常发生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