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9710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docx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

“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将起着支撑和引领作用。

我国教育信息化目前总体处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正在向“融合创新”阶段迈进,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变革教育理念、模式与方法、支撑教育创新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我们目前研究和探索的主要内容。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在过去的几年受到了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和媒体的大量关注。

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的两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在化学课上的尝试。

2011年,萨尔曼•罕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将翻转课堂推向了世界。

  自2013以来,肥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的目标。

我校一直以来高度重视通过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2015开始,我校对网络进行了升级改造,并购入了一个实验班的平板电脑,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以及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实现课堂的翻转,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则有更重要意义!

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研究的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目前,翻转课堂在美国受到很多学校的欢迎。

2007年,有15%的观众利用在线教育视频进行学习,2010年增至30%。

在线网络课程不仅涉及历史等文科领域而且扩展至数学、物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初,美国已经有20个州30多个城市在开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验。

国外比较典型案例有:

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内部高中数学课的翻转课堂实践,伟谷州立大学数学实验课的翻转课堂实践和美国马里兰州波托马克市布里斯学校微积分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

  在我国,翻转课堂的具体实践方面,还在起步阶段,有部分学校开始认识到翻转课堂的价值所在,并试图将其本土化。

比如:

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随机选取两个实验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等8门学科开展“翻转课堂”实验。

深圳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在开展翻转课堂的研究,上海市曹杨实验小学和卢湾一中心小学等在开展了“云课堂”的研究。

数字化校园的研究国内外多有涉及,且研究成果比较丰硕,数字化技术五花八门,各家争鸣。

在当前已建好的数字化校园的中,大多以行政管理,教学管理功能为重,学生在数字化校园中是被管理被服务的被动角色,学生感受到数字化带给他们的变化并不明显。

偶有基于数字化校园的视频材料、试卷习题,也与课堂教学的密切度不大,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明显。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

  1、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软硬件,部署翻转课堂内容支撑系统。

当前数字化校园的各项功能在教学的实际使用和效果上,却不尽人意,技术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并没有真正与学科教学“融合”在一起。

为此,我们瞄准“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这一研究方向,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校园已具有的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以及应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构建翻转课堂,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对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长足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2、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课堂结构的变革。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在引起一场史无前例的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开展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是重视资源积累、节约硬件投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

本课题将探讨翻转课堂及其资源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的双重变革,探析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翻转课堂教学资源将更加充分满足学生及教师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促进教育教学创新的同时极大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3、提升教师专业发展。

本课题探索多个学科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组织研究者自发形成教学实践共同体,探索不同学科课堂翻转教学资源的构建方法,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不同的教师的参与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学队伍能力。

同时,教师在所提供的平台中进行自我创作,通过教学创新来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

  4、有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翻转课堂”引领课堂结构变革,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主与合作探究思考、处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带动其他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它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将“知识传递”与“知识内化”进行了翻转,它将“知识传递”的过程放到了课外,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通过适当的评价系统进行检测可以自主完成知识的构建,而回到课堂上,教师则根据评价系统反馈设计探究活动、根据学生的疑问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

在翻转课堂中,师生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习引导者”,学生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课堂也由封闭转向开放,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是全过程的主体:

自主预习、自主探究、自主概念形成、自主评价,通过不断的自主活动将对知识的认识推向深远。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和重点

  1、研究的目标

  

(1)根据翻转课堂的内涵实质,基于我校数字化校园的具体实施经验,结合翻转课堂的内涵与评价及建构主义理论,构建出如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

该翻转课堂模式主要分为课

  前自主学习、问题构建、课上点拔教学三大模块。

整个系统由任务单系统、资源支撑系统、答疑系统、反馈评价系统等所构成。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任务单”文本为指导,把“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作为一种“新概念”教材的引入,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重构课堂。

借助学案和微视频引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探索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得到教学过程结构的保证,最大程度的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培训我校教师尝试进行翻转课堂授课,通过点拔式教学,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提炼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以及协作学习,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整合,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4)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研究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等策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5)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勤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乐于奉献的科研型骨干教师,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2、研究的内容

  

(1)基于翻转课堂学科微视频资源的制作研究。

  

(2)基于翻转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学科实施策略研究。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理论学习阶段(2017年10月——2017年12月)

  

(1)文献查阅,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讨相关理论。

课题组成员进一步认识研究的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在广泛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认真学习胡铁生、关中客、夏仲文、李玉平等人的著作,研讨翻转课堂理念、《课程标准》、主体教育论、素质教育理论、多元智力论、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理论。

通过学习翻转课堂和微视频的相关理论和著作,更新教育观念,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开展课题研究前期的调查工作,从教师、学生、社会各方面广泛地收集信息,并深入分析学科资源开发的现状,分析原因。

通过开展校内外的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翻转课堂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课题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深入探讨进行微视频研究的必要性。

  (3)组织教师学习翻转课堂理论、翻转课堂实施的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课题组成员话教改,谈困惑,讨论并明确课题的研究方案。

开展课题研究的导师讲座,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专业的引领,提高研究的水平。

  2、实施阶段(2018年1月——2019年6月)

  

(1)根据课题总方案进行具体研究。

  

(2)充分利用智慧教室组织教师针对实施片断反复演练研讨,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术,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

  ①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翻转课堂,上研究课。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学习,运用理论不断加以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进展。

  ②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有利条件,在学校网站上建课题研究专栏,不定期上传微视频教学片断,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研讨,加强教研学习的力度,同时在专栏中增添学习资料,为课题成员的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持等。

  ③研究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翻转课堂教学的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3)有计划组织听课评课交流,从实践中论证微课程开发策略的可行性。

  ①围绕研究专题,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地进行互听互评活动。

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一节学科模式研究课,课题组负责人带头上模式研究课,并及时组织评课、总结、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改进。

  ②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不断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优质高效的教学设计。

  ③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进行对比研究、总结交流,从实践中论证微课题开发策略的可行性。

  (4)有计划地组织各项课题交流活动,定期组织策略研讨与展示活动。

  ①课题组及时总结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一次交流研讨会,推广改革经验,改进不足。

  ②每周组织一次实验课,对实验课进行评议,对教师的微视频设计以及对通过此项研究活动学生在学习方式的转变、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进步等方面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和总结。

  ③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

学校每周组织一节校级示范课,推广研究的最新成果,使学校老师依据翻转课堂理念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人人都能上达标课,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④积极开展微视频教学设计研究活动,对优秀教学设计进行编辑出版。

  (5)对课题进行阶段性总结,搜集阶段成果材料(论文、案例、视频、微课开发等)。

  3、测评、总结阶段(2019年7月——2019年12月)

  

(1)对微视频开发策略和实效进行总结分析。

 

(2)及时总结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推广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亮点,以专题讲座、专栏展示,研讨会、汇报会等形式进行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对全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翻转课堂理念下的微视频教学设计模式。

  (4)全面搜集和整理资料,对整个实验进行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这一阶段既是对课题研究成果的一个总结,又为后期教学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

  (5)汇总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论文、教学设计、案例、著作等)。

课题组汇编课题研究中的论文集、微视频教学设计集,案例集以及相关的著作,形成《基于数字化校园平台的翻转课堂模式构建》成果集,将课题的研究成果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5)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对课题的结题鉴定。

  4、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学习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现状及趋势,研究借鉴相关的实践经验,学习研究大量教育理论,从中汲取优秀的研究成果,汲取综合一些鲜活的理念与信息,增强理论研究上融会贯通的能力,提高对本课题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课题研究的发展。

  

(2)行动研究法。

在实践中研究策略,在研究中策划实践。

根据学校教师微视频设计和研究的具体情况,所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寻找问题所在,提出合理改革意见或方案,调整研究计划和目标,使研究者在不断地调整过程中得到启示。

  (3)调查法。

采用问卷及走访这两种调查方法,对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调查,对影响课堂教学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调查,对实验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为课题提供必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

  (4)总结法。

根据研究计划,对每个阶段都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工作,用阶段性研究的经验为后面的研究提供指导,使课题的研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最终形成课题的研究成果。

  (5)实践验证法。

通过实践对课题研究中的一些构想进行验证,对构想给予相应的总结、纠偏与调节,在实践中验证,在验证中调节,在调节中发展,再在新的发展与实践中进一步去验证、调节,形成良性循环。

  七、本课题可能的创新之处

  1、基于我校数字化校园的现有软硬件资源(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经费紧张的现状),构建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型,便于同类型学校快速复制构建。

  2、探索农村学生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翻转课堂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体验、知识生成,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探究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拓展课堂的时空,为教与学策略的深入开展提供新的视角。

为增效减负,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提供策略和典型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