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96547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docx

高中语文语文高中语文默写试题及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体现君子涉猎广泛而且能深刻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古代有星宿分野之说,如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星分翼轸,地接衡庐”之句;李白在《蜀道难》中也用了这种写法来叙说由秦入蜀难行,这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3)邹忌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看出齐威王受到了严重的蒙蔽。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钻之弥坚,瞻之在前,________。

(《论语》)

(2)屈原曰:

“举世皆浊我独清,________ ,________。

”(《楚辞·渔父》)

(3)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5)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________ ,________。

(林逋《山园小梅》)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材的直与曲来阐明人们要接受约束并不断学习的道理,接着又用假设的语气“________”,进一步指出木材不会再挺直的原因是“________。

(2)杜甫《登高》一诗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这两句诗来写自己谪居卧病浔阳城后,早晚只能听到猿鸟声的生活状况。

(2)庄子在《逍遥游》中用了两个涉及到两种生物的句子来说明“小年”的局限性,这两个句子是“________。

(3)在《小石潭记》中,柳宗元用“________”这两句来描绘小石潭边青树翠蔓生长茂密、随风飘摆的景象。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

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

(2)《送东阳马生序》中描写作者到了成年时,极度渴望学习又担心找不到良师益友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北宋理学家张载有言“为往圣继绝学”,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正好诠释了教师在文化传承方面肩负的重要责任。

6.按要求填空。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________?

(《孟子·告子上》

(2)子曰:

“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

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诗人________《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示只要心志高远,自然会觉得住的地方僻静的诗句是________。

7.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

(1)“寄”有“寄托情感”之意,古人常用来表达思念之情。

如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李白强烈地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担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水”是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常用来表达情感。

李煜在《虞美人》中用它来喻亡国之愁:

________?

________;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它来感慨人生失意:

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在《菩萨蛮》中用它来表达悲愤之情:

________ 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2)李白《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

(3)《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承上启下,指出时弊,把内容由议论转到现实问题叙述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历史影射事实,表达诗人对百姓忘却国耻,北方已非宋国土的悲痛感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其中指出国内有利的主观条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制木为轮为喻,表明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一文,表明作者韩愈对当时社会不学师的风气喟然长叹的一句是“________”。

(3)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感受到山村淳朴的民风之后,产生的与村民无间相处的渴望。

11.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2)________,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不逾矩。

(3)________,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________。

(5)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________。

(6)质胜文则野,________。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________。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8)岁寒,________。

(9)________,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________,无道则隐。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一诗中道出了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3)郦道元的《三峡》写秋霜之季,以高猿“________”的悲凉叫声与前面“________”。

的肃杀环境一同渲染了三峡秋季特有的气氛。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来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运用夸张、比喻手法,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却又挥霍无度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子曰:

“________,________。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4)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5)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_______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受物之汶汶者乎?

(《楚辞·渔父》)

(2)潦水尽而寒潭清,________。

俨骖騑于上路,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

(韩愈《师说》)

(4)________,而后人哀之;_______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

(5)耳得之而为声,________;取之无禁,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间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缺乏发现人才的胸襟和境界。

韩愈在《马说》中列举了三种不能发现人才的现象,首先是“策之不以其道”,再次是“________”,还有“________”,而这最后者尤其耐人寻味。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与“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两句名言所表达的价值取向有相同之处,其中“志”和“心”可理解为同义关系。

(3)庄子《逍遥游》中,用“________”一句指出蜩和学鸠所飞之低,又对斥鴳认为“________”就是飞的最高限度给予一定的嘲讽。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________,________”从声色方面写滔滔江流。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说天气变化无常,忽冷忽热,最难调养身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苏轼的《定风波》上阕中表现作者面对风雨旷达淡然的句子是“________”。

(6)《醉花阴》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以生动的形象来表达相思之苦,并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义蕴含其中的诗句是“________”。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讲述坚持的重要性,《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也论述了同样的道理。

(2)《蜀道难》中通过写行人可以触摸天上的星宿来形容蜀道高入云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以月表现周围环境的寂静,以此突出音乐给人带来强大震撼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9.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描写大海水波的动荡,山岛高耸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表明作者心有所悟,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

一反送别诗的悲戚之态,写得气势豪迈,意境开阔,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5)当我们看到雄浑苍凉、奇特壮丽的边塞风光时,常常会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

(6)杜牧在《泊秦淮》中,用“________”________。

两句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现实的深思及深切的忧国情怀。

(7)《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

(8)《再别康桥》中,以水草的自在招摇,来表达诗人对自由的强烈追求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屈原烦闷失意,走投无路。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如果秦国爱惜天下百姓,“________”,谁也不能消灭秦国;后世人如果不吸取秦国灭亡的教训,“________”。

(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一句写庭中月光,后一句写竹柏之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高中语文默写

1.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语境型默写。

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

博、参、省、知、扪、抚、膺、胁。

故答案为: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

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

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

2.

(1)仰之弥高;忽焉在后

(2)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4)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

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故答案为:

(1)仰之弥高;忽焉在后 

(2)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4)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5)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的基本能力。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

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

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

3.

(1)虽有槁暴;輮使之然也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

“暴”“

”“啸”“渚”“梨”“瀚”。

故答案为:

⑴虽有槁暴;

使之然也;⑵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⑶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4.

(1)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旦暮”“猿”“菌”“晦朔”“蟪蛄”“络”的书写。

故答案为:

⑴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⑵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⑶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5.

(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2)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

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此题中需注意“嘈”“慕”“硕”“受”“解惑”的书写。

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

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

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

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故答案为:

⑴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⑵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⑶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

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6.

(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

(3)陶渊明;心远地自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考查名句名篇默写,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

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故答案为:

⑴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⑵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⑶陶渊明;心远地自偏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

完成这类题目,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熟记要求背诵篇目,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包括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字、异形字,形近字,通假字,句中虚词。

7.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愁”“郎”“郁”“清”的书写。

故答案为:

⑴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⑵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世间行乐亦如此 古来万事东流水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点评】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

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8.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

巅、烽、抵。

故答案为: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的基本能力。

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

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

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

9.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惑”“佛狸祠”“懈”的书写。

故答案为:

⑴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

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

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0.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2)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1)中的提示语是“以制木为轮为喻”,注意“槁暴”“輮”字;

(2)中的提示语是“喟然长叹”;(3)中提示语是“产生的与村民无间相处的渴望”,注意“拄”“叩”二字。

故答案为:

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⑵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⑶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

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

“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

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

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

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1.

(1)为人谋而不忠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八佾舞于庭

(4)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5)颠沛必于是

(6)文胜质则史

(7)士不可以不弘毅

(8)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知者不惑

(10)天下有道则见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

此类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