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989332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2.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docx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

《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中班公开课教案20篇!

(1)中班优秀美术公开课教案《彩虹》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用搓粗细相当的泥条组合成彩虹。

2.认识彩虹的七种颜色,初步学习构图。

3.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七色的太空泥、A4纸。

2.彩虹图片及教学范画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彩虹引起宝贝活动兴趣,与彩虹打招呼,观察彩虹。

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糖的颜色和形状。

2.教师示范。

(1)出示橡皮泥。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太空泥,并说出太空泥的颜色。

(2)教师演示制作方法。

取出少量的太空泥,把它在手中揉一揉、团一团,并轻轻的按一下。

引导幼儿和老师一起模仿揉搓的动作。

3.幼儿操作。

教师提醒幼儿一次取少量的太空泥进行制作,剩下的放回盒子里。

4.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欣赏。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中,幼儿们感知了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颜色的排列的顺序。

同时,幼儿们尝试以彩虹为线索进行大胆想象、创作。

幼儿大胆交流自己的作品《彩虹真美丽》,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不会画彩虹,需要老师指导和帮助。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在整个的探究活动,幼儿经历了猜想-设计-探究-验证这个完整的探究式学习过程,教师注意自始至终都以一种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探究活动中。

注意培养学生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幼儿语言不完整,注意对回答适时补充,并善于及时捕捉幼儿随时闪现的智慧火花,给他们表扬与激励。

(2)中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瓜瓜吃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能讲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教育幼儿不乱扔垃圾,培养良好的生活可惯和行为。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活动准备】

  西瓜图片,故事《瓜瓜吃瓜》。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我们来猜个谜语(有个绿衣郎,肌肤红又亮,生出小宝宝,个个黑脸膛),猜猜是什么?

对,是西瓜。

告诉你们有个小朋友,叫瓜瓜。

为什么叫瓜瓜呢?

你们想不想知道?

我们来听个小故事。

  二、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一遍,提问:

  1、故事里说了些什么?

  2、瓜瓜他是怎么吃西瓜?

吃完西瓜后,他怎么做?

  3、结果发生了什么事?

  三、教师结合图片,再次讲述故事:

  1、瓜瓜吃到外婆带来的西瓜了吗?

为什么?

  2、后来,外婆摔了一跤后,瓜瓜怎么想,他又怎么做?

  四、讨论:

  1、故事讲完了,你喜欢瓜瓜吗?

为什么?

  2、如果你是瓜瓜,你会怎么做?

  五、总结:

  刚才小朋友们都听了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吃完的瓜、果皮、废纸、吃剩的东西扔到垃圾箱里,不能乱扔,看到果皮废纸在地上、路上,我们也要扔到垃圾箱里。

  附故事《瓜瓜吃瓜》

  有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可怪了,叫瓜瓜,他为什么叫瓜瓜呢?

原来他生下来的时候,胖墩墩,圆滚滚,像个西瓜,所以他爸爸妈妈就叫他瓜瓜。

  瓜瓜可爱吃西瓜啦,他一下能吃几大块,吃完了把背心往上一拉,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用手一拍,嘭嘭响说:

“西瓜在这儿呢!

  有一天,天很热,瓜瓜又闹着要吃西瓜,“妈妈,拿出一个小西瓜来,”妈妈对他说:

“就剩这个小的了,先吃吧。

等一会儿,外婆要来,说不定给你带个大西瓜哩!

”妈妈把西瓜切了,就上班去了。

瓜瓜斜着眼看了看西瓜,翘起嘴巴,心想:

“哼,这么小也叫西瓜?

可是他蛮口渴的,又想:

瓜是小了点,说不定也挺甜哩!

就拿起一块咬了一口。

哎,一点儿不甜。

  他吃完一块,心里生着气,一甩手把西瓜从窗口扔了出去,掉在了胡同里的路上。

剩下的几块,瓜瓜气呼呼地咬了几口,就一块一块地从窗口扔出去。

他想:

要是外婆真的带个大西瓜来,那该多好!

于是他就扒在窗台上,向胡同路口望着。

  过了一会儿,来了个人。

慢慢地走近了,没错,是外婆来了。

她还抱着一个大西瓜呢!

瓜瓜看到了,大声嚷:

“外婆,我来接您了!

  外婆听见了,心里一高兴就加快了脚步。

走到垃圾箱旁边,不小心脚踩在西瓜皮上,摔了一跤。

手里抱的大西瓜,啪嗒一下,摔了个粉碎,外婆一边爬起来,一边说:

“谁把西瓜皮扔了这一地!

  瓜瓜出了门,连忙把外婆扶起来。

一边气呼呼地踩着地上的西瓜皮:

该死的西瓜皮,哪个坏蛋扔的。

咦,西瓜怎么这么小?

哎呀,这不是自己扔的吗?

瓜瓜偷价看了外婆一眼,吐了吐舌头,悄悄地把西瓜皮一块一块地扔到垃圾箱里去。

  瓜瓜看了看外婆带来的大西瓜,瓢儿红红的,一定很甜。

可惜碎了,沾上了泥。

他只好咽着口水,拿起碎瓜块往垃圾箱里扔去。

外婆不知道西瓜皮是瓜瓜扔的,看见瓜瓜把西瓜皮扔到垃圾箱,说:

“真乖,都像瓜瓜这么懂事就好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

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3)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能干的小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用手亲自做事情,体验做事的成功与自豪,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了解自己的手和爸爸妈妈以及其他成年人手的不同本领,知道手很能干。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能干的小手》教学资源:

幼儿的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大人做事(警察指挥交通,厨师做出美味的饭菜,民间艺人捏出的“面人”等)的照片。

2.创设“邋遢大王”的家情境:

“家”里图书、玩具、鞋袜、衣服乱摆乱放;衣橱、小床上的物品一片混乱;一个正方形的大箱子做的“神秘箱”,里面放有棉花包、正方体的积木、三角形等物品。

3.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物品,如修补的图书、绘画、制作的作品等;供摆放物品的展示台。

4.幼儿学习资源①第1-2页。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玩“小手变变变”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引导幼儿用手模仿小鸡、小鸟等各种形象,复习五指的名称并感受手的作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2.通过游戏体验,使幼儿了解手的不同本领,感受做事的成功与自豪。

(1)游戏“摸宝贝”,使幼儿初步了解手的作用。

教师出示“神秘宝箱”,和幼儿玩“摸宝贝”的游戏,可请幼儿摸一摸箱里的物品(棉花包、正方体的积木、三角铁等),幼儿感受后进行描述,请同伴猜想它是什么,也请幼儿取出物品后通过用手掂一掂感受物体的轻重,了解手的作用。

(2)创设帮助“邋遢大王”的家情境,引导幼儿帮助“邋遢大王”整理房间,尝试动手自己做事情。

请幼儿说一说:

“邋遢大王”的房间怎样?

你有什么感受?

可以怎样帮助他整理?

(教案.出自:

)引导幼儿帮助整理图书,摆放玩具,收拾整齐小床,叠好衣服,卷好袜子,摆好鞋子等,幼儿整理后教给“邋遢大王”整理的方法。

(3)引导幼儿阅读学习资源①第1-2页,学念儿歌《能干的小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阅读《灵巧的手》,进一步了解手的作用。

3.布置“能干的小手”展览,感受做事的成功感和自豪感。

幼儿展示自己用手制作的物品,如修补的图书、绘画、制作的作品等,说一说自己手的本领,并将自己的作品和同伴布置“能干的小手”展览会,感受自己做事的成功和自豪。

4.观看《能干的小手》教师自备教学资源,使幼儿了解爸爸妈妈以及其他大人手的不同本领,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幼儿相互交流:

爸爸妈妈的手可以做什么?

其他大人的手有什么本领?

如警察叔叔可以指挥交通,厨师用手做出美味的饭菜,民间艺人捏出不同的“面人”等,使幼儿了解手的不同本领,激发幼儿愿意向大人们学习,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灵巧、更能干。

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在家一起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制作活动,并将作品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进一步感受手的本领。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

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

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4)中班体育公开课教案《勇敢的消防员》含反思

  【设计意图】

  为了克服幼儿过去单一地、机械地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创设情景游戏,幼儿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不仅学习锻炼身体的基本动作技能,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自己探索、尝试,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目标与任务】

  1、练习走、跑、钻、跳等相结合的动作;

  2、对幼儿进行保护动物、,保护森林、保护环境教育;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精神。

  4、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游戏。

  5、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游戏器械】

  轮胎、竹梯、钢圈、体操垫、橡皮筋、动物模具、红丝带。

  【游戏玩法】

  1、角色分配:

教师――消防队长;幼儿――消防员

  2、某消防训练基地,消防员正在进行训练……,突然,接到火警119指挥中心命令,市郊森林发生大火,全体官兵赴失火现场进行灭火,抢救被大火围困的动物,经过激烈的战斗,终于把火扑灭,救出了被围困的小动物。

  3、规则:

  A、严格按照游戏路线进行游戏;

  B、注意安全。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5)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空气变新鲜了》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提问、讨论等手段来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和内容。

  2、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一些城市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并初步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多媒体幻灯、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师:

(看幻灯片)有一只小猴,从森林来到大城市,小猴非常开心,我们来猜猜它为什么这么开心?

(你说,你来猜猜看,你觉得呢?

  二、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

  

(一)欣赏故事到“看病的人这么多”

  1、师:

那我们来听听故事里小猴为什么开心,后来又怎么样了?

  2、小猴在城市里看到了什么?

他决定怎样?

  

(二)欣赏故事

  1、小猴子住了一段时间后发生了什么事?

(觉得身体很不舒服,鼻子痒痒的,嗓子干干的,呼吸也很困难。

  2、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

(提示:

小猴在大森林里从来不生这种病)

  3、城市里的空气为什么会受到污染?

(大烟囱冒烟、汽车后面排出的尾气有毒……)

  3、那小猴该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来为小猴想想办法吧!

(请幼儿讨论)

  (三)欣赏故事到“病就马上好了”

  1、好!

我们来听听医生是怎么说的?

小猴又是怎么做的?

  提问:

小猴得的是什么病?

小猴的病怎么会好的?

为什么回森林后,没过几天病就好拉?

  师:

原来呼吸到新鲜空气这种病就马上好了,小猴想让城里的人也呼吸到新鲜空气,所以它开了一家?

(引导幼儿集体说“空气供应站”),病人一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病就马上好了。

  2、师:

可是这些病人一起商量,怎么能让城里的空气变得和森林里的一样新鲜呢?

城市里的人该怎么做?

你们帮他们想想办法?

(启发幼儿讨论,想各种办法。

  (三)欣赏故事到结束。

  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做的。

(欣赏结束)

  提问:

城市里的空气变新鲜了吗?

人们是怎么做的?

(帮助幼儿复述:

在空地上种上了许多绿草、红花、大树,还通过先进技术让城市的烟囱不再冒黑烟,让各种车辆排出的尾气不再污染空气,人们也知道不乱扔垃圾,保护绿化爱护环境。

  三、完整欣赏:

  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空气变新鲜了》,故事还让我们知道了让空气新鲜的办法。

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

  四、延伸活动:

从我做起,让我们的家乡更美丽。

  师:

小猴城里的空气变得甜甜的、香香的,大家生活在那里,觉得很开心,身体也很好。

我们昆山是个好地方,也想成为大家心目中最美、最文明的城市,你们愿不愿意为它出一份力?

想想你们能做些什么?

(幼儿讨论,想各种办法)

    教学反思:

    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

(6)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评价《学习4的加减法》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加减法,继续感知三幅图之间的关系。

2、独立将三幅图连起来,表达其中的含义,运用正确的词汇表达图意。

3、敢于克服胆怯的心理,大胆回答问题。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

有关4的减法图三幅。

2、学具:

幼儿用书,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游戏"看谁说得快"。

教师提出要与幼儿玩游戏,随后讲一讲游戏规则:

教师说一个数字,请幼儿说出它后面的一个数字。

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当全体幼儿玩的比较熟练后,可以与小组的幼儿玩。

教师说出游戏的另一个规则:

教师说一个数字,幼儿说出它前面的一个数字。

教师报数,全体幼儿尝试回答。

(2)学习4的加减法。

教师依次出示三幅图,请幼儿说出其中的含义,注意提醒幼儿用正确的词(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表达图的含义,可以多请几个幼儿说一说。

接着,教师请幼儿为图列出算式,个别幼儿列,集体进行认读两遍。

2、操作活动。

(1)看图列加减算式。

启发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的变化,启发幼儿用"又来了"、"一共"、"走了"、"还剩下"等词汇,讲一讲三幅图的含义,再正确区分加法题和减法题,最后,为三幅图列出算式。

(2)看图形找特征。

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特征,分别在表格的相应位置上打√。

3、活动评价。

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请个别幼儿说一说图片的内容,读一读算式,并带领全班幼儿一起读一遍算式。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用词是否正确。

对用词准确、计算正确的幼儿给予全班表扬。

教学反思:

教师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在本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游戏情境,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他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把数学内容与生活相联系,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应用到生活中去,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7)中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水粉画睡莲》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睡莲系列画面,感受睡莲的优雅与美丽。

  2、学习用点、拖的运笔方法来表现池中睡莲,体验睡莲的意境美、情趣美。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睡莲图片、背景音乐、一次性盘子、盘架、水粉作画工具。

  【活动过程】

  1、感知体验

  出示《睡莲》,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简单描述画。

  你看到过睡莲吗?

它像在做什么?

它躺在静静地湖面上,做着美美的梦(播放音乐)那让我们手中的笔把这静静的湖面画下来吧!

  2、探索创作

  

(1)睡莲它的花瓣跟我们睡觉的姿势还真是一样,一片两片三四片,就像一个睡美人(教师边示范画边讲睡莲花瓣的画法)

  大笔哥站起来,头沾白,身沾红,点一点,拖一拖,睡莲花瓣就出现。

左一瓣,右一瓣,旁边再来加两瓣。

  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你画得睡莲是不是跟你们睡的姿势是一样的?

  幼儿操作,边念儿歌边画花瓣。

这些莲花犹如你们一个个睡美人,真是太漂亮了。

应该把他们放在哪儿呢?

  

(2)池中有很多圆圆大大的莲叶,漂浮在水面上,像什么呢。

(伞、小床)

  我们也来模仿一下,用我们的手臂做个小床吧!

  (教师示范画莲叶)圆圆的莲叶像小床。

中笔身上沾满绿,画个椭圆像小床,静静浮在水面上,守在睡莲身旁边。

  睡莲在池塘里盛开,圆圆的绿叶浮在水面。

色彩鲜艳,蕴含清香。

看它静静的躺在水面,所有的睡莲都空灵美丽。

  3、整合作品

  

(1)睡莲总喜欢聚在一起,来展示它的美丽与独特,看这些画面美不美?

  (教师出示睡莲的风景图,让幼儿引起合作的共鸣)

  

(2)我们也可以尝试着把这些睡莲摆设起来,是不是也能变得如画面中这般美丽。

  (3)请幼儿把睡莲放到支架上。

  (4)我们真是一个个能干的小画家,为自己鼓鼓掌吧!

围在一起留个影吧。

  4、欣赏张贴作品

  把这幅美丽的睡莲作品摆放在我们的教室里,让我们的这个夏天更加凉爽,如睡莲般这么安静。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

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

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

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8)中班语言优秀公开课教案《小兔落水后》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倾听故事内容,并表演故事中的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个别词语:

安慰、埋怨、手足无措。

2、通过故事,让幼儿知道:

“当朋友遇到困难时,千句安慰,万句埋怨,不以伸手拉朋友一把。

3、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背景图一张,动物图片:

小猴、狐狸、小白兔

2、竹竿一根。

3、字词:

安慰、埋怨、手足无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

师:

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啊?

(师依次出示动物图片:

小兔,小猴,狐狸)

师:

今天天气可好了,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小兔子、小猴子、小狐狸在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玩的正高兴的时候,小兔子扑通掉进了河里,哎呀,小朋友们想想看,如果你是小兔子掉进了河里,心里会怎么想?

会说些什么呢?

二、引出故事:

师:

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关于小兔落水以后的故事。

故事《小兔落水后》。

有一天,小猴子、小狐狸、还有小兔子在草地上玩捉迷藏的游戏,可是小兔子一不小心踩在了梯台上,哧溜一声滑进了河水里,小兔在水里挣扎着,一边喊“救命啊。

小猴子看见了,忙安慰小兔说:

小兔子,别害怕,要勇敢的与河水作斗争,勇敢的向岸边游去,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小兔子还在水里挣扎着。

这时狐狸看见了,埋怨小兔子说:

“小兔子,你看你,平时老师说了要注意安全,可你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看你怎么办?

”这时,小山羊忙赶了过来,小山羊不会游泳,它急的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嗳,它看见草地上有根竹竿,伸进了河水里,小兔子一把抓住了竹竿,小羊把小兔给拉上了岸。

小兔子很感谢小山羊。

老师知道了,批评了小猴子和小狐狸,并告诉他们说:

当朋友遇到困难时,千句安慰,万句埋怨,不以伸手拉朋友一把。

师:

我的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们告诉我: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师:

是谁救了小兔子?

【小山羊】。

小山羊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把小兔子给就上了来的?

怎么做的呢小山羊?

师: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师:

刚我们听了故事里,小猴子和小狐狸也想了办法,可是它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再来听一遍故事。

三、第二遍倾听故事。

师:

故事讲完了,请小朋友告诉我,小兔子落水后,小猴怎么说的?

(出示字词“安慰”)

师:

你会用安慰来说一句话吗?

师:

可是小猴子说了以后,小兔子还是在水里挣扎着对不对?

师:

小狐狸看见小兔子落水后,它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学学埋怨的动作。

(出示字词“埋怨”)

师:

你会用埋怨来说一句话吗?

师:

小狐狸是埋怨小兔子,小猴子给小兔子安慰了,它们都做了,可是小兔子得救了吗?

它喜不喜欢这种方法?

不喜欢。

为什么?

师:

那么小山羊来后,它不会游泳,它看见小兔落到了河里,它是怎么样?

(出示词语“手足无措”)

师:

那你会用手足无措来说一句话吗?

师:

那小山羊想到了什么办法呢?

想到什么办法?

师:

那小朋友们说说看,这个故事,谁的办法最好?

为什么?

师:

那我们要学习谁呢?

那小猴子和小狐狸它们只是说了没有动手去做,那如果你看到小兔子掉河里了,你会用什么办法去就小兔?

四、分组表演

师:

下面我想请我们小朋友们分组表演这个故事。

师:

那你们知道故事里,老师是怎么对它们说的啊?

师:

我们一起来学学老师的话:

当朋友遇到困难时,千句安慰,万句埋怨,不以伸手拉朋友一把。

当朋友遇到困难了,不要只会说,而不去伸手去做。

小朋友们有没有懂得这个道理啊?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

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

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9)中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会变的颜色》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会变的颜色

   系列科学活动:

    会变的颜色

  活动目的:

  1、知道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2、激发幼儿动手操作和对颜色的兴趣。

  3、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薄手工纸、装有红、黄、蓝、绿、紫等眼力的盘子。

  活动一:

  1、出示红、黄、蓝的玻璃纸,让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在说一说活动室里及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东西的颜色和这些相同。

  2、幼儿自由摆弄、重叠色纸相互交谈自己的发现。

  3、师以变魔术形式把两种颜色混在一起变出另一种颜色,激发幼儿兴趣和好奇心。

  4、组织幼儿自己动手将两种颜色混合,倒在一起,引导幼儿发现两种颜色混合起来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二:

喷焰火

  1、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

  2、教师介绍玩法。

  3、请幼儿与教师合作喷焰火让幼儿说一说喷的焰火有什么颜色?

颜色混在一起是有什么变化?

  4、指导幼儿自由选择颜色喷焰火,提醒幼儿不弄脏衣服、桌面。

  自由观赏、评价同伴的作品。

    教学反思: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

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