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9020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7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docx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电子版

白岗完小全人教育教学设计框架

课题

第一课时:

秒的认识

备课人

张燕

课时数

4-1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读

本节课《秒的认识》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时间单位:

“时”和“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时间单位。

“时、分、秒”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包括时、分、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两部分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继续区分“时间”与“经过时间”,“年、月、日”等时间问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A类(学生自学、互学能达到的基础目标)

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 

B类(教师点拨的深层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1秒、几秒、1分的时间观念。

C类(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拓展与应用类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难点:

建立秒和分的时间观念 

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主动参与式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教学挂图,钟面模型

学生

学具,钟面模型

学习内容

秒的认识(P2-p4页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自我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

你们看,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让我们一起倒计时,十、九、…二、一!

2.揭示: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

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3.板书课题:

秒的认识。

二、操作体验,探究新知

1.谈话:

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秒的知识?

你是怎么知道的?

2.结合学生回答引导探究。

(1)认识秒针。

①出示钟面(没有秒针):

你看到了些什么?

②出示钟面(有秒针):

它与刚才的钟面有什么不同?

揭示:

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就是秒针。

③观察钟面,秒针还有什么特点?

④找一找:

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2)认识1秒和几秒。

①揭示:

秒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秒。

②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

走一大格呢?

你是怎么想的?

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

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①课件演示秒针走动1圈,学生边观察边说出时间:

1秒,2秒,……60秒。

②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

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

也就是几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

(1分=60秒)

④你发现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1时=60分,1分=60秒)

(3)认识秒表和秒的计时方法。

①介绍秒表的计时方法。

有的电子表可以显示到秒。

你知道这个电子表显示的时刻吗?

②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记录以秒为单位的时间?

(4)体验1分钟、1秒和几秒

①1分钟有多长?

课件播放《时间像小马车》,猜猜播放多长时间?

②学生闭眼感受1分钟。

③1分钟能做哪些事?

④1秒究竟有多长呢?

⑤1秒钟能做哪些事?

学生畅谈,课件出示。

一秒钟,猎豹在草原上可飞奔28米;一秒钟,蜂鸟振翅55次;1秒钟,地球绕太阳转动29.8千米,从太阳接收486亿千瓦的能量,太阳系在银河系内运行220千米,宇宙空间里有79个星体发生爆炸结束其“生命”。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4.课本第7页第7题。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1.课件播放《长歌行》,说说你从中知道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1、学生和老师跟着主题图所描述的情景,一起数倒计时,感受秒!

2、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一谈有关秒的知识,并和大家一起交流。

交流结果:

(时针、分针、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3、观察有秒针和没有秒针的钟面,看有何不同,并总结特点。

4、找一找:

找一找自己学具钟面上的秒针,指给同桌看看。

思考:

哪一种钟面表示的时间更准确?

5、认识1秒和几秒

思考:

秒针走2小格的时间是几秒?

走一大格呢?

你是怎么想的?

秒针走1圈的时间呢?

为什么?

6、理解1分=60秒。

7、通过课件演示,学生仔细观察钟面,想一想,你有什么发现?

8、学生汇报,秒针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

在秒针走一圈的同时,分针走了几小格?

也就是几分钟?

你发现了什么?

(1分=60秒)

9、你发现时、时、分、秒这三个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1时=60分,1分=60秒)

10、学生根据课件体验一分和一秒的时间。

11、学生畅谈一分钟,一秒钟都能做那些事?

12、有纪律的开展计时游戏

 

13、练习巩固

 

14、学生小结,小组交流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

课题

第二课时:

时间单位的计算

备课人

张燕

课时数

4--2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读

本节课《时间单位的计算》是学生在二年级学习了时间单位:

“时”和“分”的基础上学习的又一时间单位。

“时、分、秒”是在一年级初步认识整点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包括时、分、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两部分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继续区分“时间”与“经过时间”,“年、月、日”等时间问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A类(学生自学、互学能达到的基础目标)

 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B类(教师点拨的深层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C类(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拓展与应用类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渗透珍惜时间、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1分=60秒,1时=60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难点:

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主动参与式

教学准备

教师

教学课件,教学挂图,钟面模型

学生

学具,钟面模型

学习内容

秒的认识(P2-p4页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自我设计

一、猜谜游戏引入:

1、猜谜语:

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1时等于多少分”?

“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4、引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2时=()分

(1)教师:

1时等于……?

(学生答)那2时呢?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馈:

a、60+60=120分b、2时就是2个60分,即60×2=120分题

(4)教师小结。

完成第4页“做一做”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

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2:

(1)教师投影例2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

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师: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4、小结

5、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5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时少()分,1时比45分多()分。

(2)一节课是()分,课间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

3时至3时45分,经过几分?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回归评价:

教师:

现在是几时几分?

我们刚才是从9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40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1、学生进行猜谜游戏,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根据教师演示的课件,读出时间。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解决例题:

2时=()分

4、交流反馈

a、60+60=120分

b、2时就是2个60秒

5、经验小结,总结方法

方法

(1):

时、分、秒是从大到小的单位,像百位、十位、个位一样;

方法

(2):

时、分、秒中从小单位向相邻大单位换算,即秒向分换算,分向时换算是满六十进一,进位原理与个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进位类似。

60秒=1分(10个1=1个10)

60分=1时(10个10=1个100)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0分,即60×2=120

a、分针从6走到9。

走了3大格,是15分钟。

b、45-30=15,是15分钟。

6、学生认真观察例2题图,说图意,提问题。

7、学生讨论回答,试着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8、巩固练习,总结方法

 

9、学生自我探究,作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时间单位的换算作业布置:

1分=60秒1时=60分(P6—p8)4题、9题、11题。

例1:

2时=()分

例2:

小明从家到学校走了多长时间?

法一:

法二:

法三:

小结:

计算经过的时间,就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教学反思:

课题

第3课时:

习题课

备课人

张燕

课时数

4-3

课型

新授课

教材解读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时间单位:

“时”“分”““秒”的基础上学习的。

时、分、秒的认识和时间的简单计算两部分内容。

这部分知识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继续区分“时间”与“经过时间”,“年、月、日”等时间问题的基础

 

教学目标

A类(学生自学、互学能达到的基础目标)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B类(教师点拨的深层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

C类(与本课知识相关的拓展与应用类目标)

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知道1分=60秒,一时=60分,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的计算 

难点:

时间单位的计算 

 

教学方法

观察、体验、主动参与式

教学准备

教师

小黑板,练习课件

学生

学具,钟面模型

学习内容

秒的认识(P2-p4页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学生活动

自我设计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3题。

要求学生先估计,再实际进行验证,验证的数据可以由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

2、完成“练习一”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么比较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

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练习一”第5题。

读读书上的三个例子,并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做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

4、完成“练习一”第6题。

先让学生尝试做一做,分别测量在跑步或跳绳后,1分钟内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情况。

5、完成“练习一”第8题。

学生计算经过的时间。

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