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83043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0.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docx

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历史选择题解析

2017年深圳市第二次高三调研考试

历史选择题解析

深圳市历史命题研究小组2017年4月22日

24.“春秋”一词在古代文献中频繁出现,然含义不尽相同。

其中意指“编年史书或史籍”的是

A.《孝经》:

春秋祭祀,以时思之B.《战国策》:

今楚王之春秋高矣

C.《孟子》:

春秋无义战D.《墨子间诂》:

吾尝见百国春秋

【参考答案】D

【考察目的】本题考察学生综合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春秋”一词作为古代先秦史上,反复出现又被习惯性忽略的核心概念,在教学中其实相当重要。

本题以“春秋”的词义为切入点,考察的实际是史学史常识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史。

史学史和史学思想也是全国卷可以考察的知识点,比如2013年全国2卷第24题,以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取材考察了史学方法论的相关内容。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当中,《春秋》是儒家“五经”之一,以鲁国为中心、以编年的形式记载了的春秋时期的历史。

题目给出了不同语境下的“春秋”,要求学生进行辨析,哪一个是在指代“编年体史书”。

A选项中,“春秋”侧重于“季节”,以一年四季中的春、秋两季来表示一年,意为一年四季进行祭祀,按时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B选项中,“春秋”侧重于“年龄”,意为楚王年事已高。

C选项中的“春秋”指代特定的历史时段。

D选项中,墨子说自己曾见“百国春秋”,即看到过很多国家的史书。

《孟子》中说: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

”可见当时诸侯对史书有不同的称呼,但实质是一样的,这也可以印证“百国春秋”的说法。

所以本题选D。

25.东汉初年,诸将上书愿击匈奴。

刘秀回答“北狄尚强”,“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逸政多忠臣,劳政多乱人”。

由此推论刘秀当时重在

A.修复民族关系,以和代战B.吸取前朝教训,防止权臣当道

C.远交近攻、整顿北境边防D.削弱地方兵权,遏制地方割据

【参考答案】B

【考察目的】本题重在考察学生获取与解读史料信息的能力。

以东汉之处,朝代新立的现象作为切入点,其实是分析君主加强专制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本质特征。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当中(含初中),匈奴问题是两汉时期的重要议题。

西汉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东汉时大将军窦固、窦宪大破北匈奴,肃清了中原王朝的北部边患。

将领也在战争中积累了巨大的声望,比如霍氏一族。

在题目给出的历史情境当中,刘秀认为,攻打匈奴无异于“舍近谋远”,耗费甚大却未必能取得实效,不如专注内政,以求君民安逸、有始有终。

材料中“远”、“近”两字是故设的迷阵,要求学生正确解读这两个字的含义。

在刘秀看来,匈奴边患是“远”,将领拥兵自重、权臣当道是危及朝政的“近”。

为了巩固统治秩序,吸取前朝的教训,加强皇权专制,他决定拒绝诸将的北征请求,所以本题选B。

其它三个选项都有一定的道理,也符合基本史实,但是逻辑上看,当时的首要任务和重点,仍然是加强自身的专制集权。

这一政治智慧,在后朝后代也多有出现,做此题可举一反三。

26.有宋人感叹:

唐代书法“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而本朝“非性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

出现这种变化可能是因为宋代

A.“重文轻武”,出现“文官政治”

B.理学主张“格物致知”,“理在气先”

C.大量书院的兴起,普及了教育

D.科举取消“明书科”,采取“誊录”制

【参考答案】D

【考察目的】本题考察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本质的能力。

注重考查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上海卷高考试题中此类题目多有体现。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多从科举制的制度本身来分析影响,如科举制扩大了选官的范围,有利于寒门入仕等。

但本题则将之视作一种文化现象,考察它与其他文化现象(书法发展史)之间的逻辑关系。

【解题思路】在学生的现有知识体系中,有两部分与本题目有关:

(1)科举制的形成和发展,“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等考察的主要内容;

(2)中国书法史上存在所谓“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的现象,表现为唐代楷书和宋代行书。

题目给定的新情境描述了一种现象,唐代就算是普通人书法功底也不错,宋代人除非喜爱书法否则很少关注,擅长书法的人也越来越少。

本题要求学生在两种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一定的逻辑联系。

在解题时,学生首先要进行知识迁移,通过“明经科”、“明法科”来界定“明书科”的考察内容,即书法素养。

第二步,通过“誊写”一次来解读“誊录”,即考试人提交的答卷需要重新誊写,以防通过笔迹舞弊。

因为这两点,书法在人们入仕当中的地位日益下降。

受到这种影响,才出现“非性好之者不习”的社会风气,书法也从一种读书仕进的工具变成了表达个人审美趣味的载体。

所以本题选D。

27.明朝初年政府“命在京兵马指挥司并管市司,每三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稽考牙侩(中间商)姓名,时其物价”。

此举意在

A.垄断城市商业贸易B.强化重农抑商政策

C.维护市场公平交易D.征税补充军费开支

【参考答案】C

【考察目的】本题以明代商业为切入点,着重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发达。

本题给定的新情境是政府加强对商业的管理。

“校勘”是“校对勘正”,“斛斗秤尺”都属于计量工具,“校勘斛斗秤尺”就是保证计量工具规格统一。

同时,政府还登记中间商姓名,按时调整物价,一方面体现了政府管理经济的权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市场上的公平交易。

因为政府并不是直接进行商业贸易,所以A选项的说法不对。

虽然明代同样奉行重农抑商,材料中没有贬抑商人地位,尊崇农业的意思,所以B选项可以排除。

明代初年,军事活动频繁,存在增税拓宽财源的现实需要。

但是材料中主要在讲政府管理商业活动,而不是政府在商业活动中获取收入,所以D选项也可以排除。

28.1908年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三家合并,成立“汉冶萍煤铁厂矿有限公司”。

随着时局变幻,该公司不断经历波折。

图7摘自《汉冶萍公司史》目录,请判断第四章第三节的标题可能是

A.汉冶萍确立官办的体制B.汉冶萍举借日债及后果

C.汉冶萍在重庆再建新厂D.国民政府接收汉冶萍产业

【参考答案】B

【考察目的】本题考查了四个方面的知识:

(1)洋务企业的后期发展;

(2)晚清时期政府举借外债的史实及其弊端;(3)日本在中国的经济侵略;(4)抗战时期的企业内迁。

同时又采用图书目录的方式,将这些知识点“打包”在一起,考查学生对史学编纂、论著体例和叙事逻辑的认知。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企业后来多从官办改变成官督商办的形式,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其中的代表。

自甲午战争以后,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成为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各种用途的借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巨额赔款,清政府就是通过向西方国家举借外债来偿还),为了兴办汉冶萍公司,清政府就曾向日本举债,后因无力偿还债务,这些举债转变为日方投资,汉冶萍公司实际上日本人控制。

20世纪初,日本在华势力逐渐做大,提出了以“二十一条”为代表的侵略方案,在“二十一”条中,日本提出了汉冶萍公司的独立开采问题,被国人强烈反对。

可以说,一部汉冶萍公司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民族企业(起初是洋务企业)的艰难发展史,浓缩了近代中国若干个重大的历史节点与问题。

题目给定的新情境是《汉冶萍公司史》的部分目录,因为官督商办的制度由来已久,所以汉冶萍公司不可能在1908年以后才确立官办,所以A选项可以排除。

公司在“重庆”建立新厂,是指抗战期间的企业内迁,出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同样不可能出现在1908-1911年之间的公司史中,所以C选项可排除。

同理,D选项也可以排除。

B选项所谓“举借外债及其后果”在目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解释了“短暂黄金时期”的结局,也合理地交代了下文“中日合办”的历史渊源。

这符合历史编纂的体例,也符合按照时序编排的叙事逻辑,所以B选项正确。

29.20世纪初,章太炎、刘师培等学者严厉谴责当时“醉心于欧化”的风气,力图在古籍中挖掘出民主乃至社会主义的内容,掀起了一股以“研究国学,保存国粹”的思潮。

该思潮

A.是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B.本质是维护封建专制主义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发展D.体现挽救民族危机的需要

【参考答案】D

【考察目的】本题以20世纪初,站在新文化对立面的“国粹主义”为切入点,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在学生的现有知识体系中,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的重大事件。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大旗,是学习西方文化的代表。

国粹主义是当时与新文化运动并行的一股社会思潮,在一些问题上与后者有不同的认识。

题目给定的新情境中,章太炎等人主张“民主”等观念在本土文化中早已有之,无需向外界去找寻。

这种现象体现出知识分子虽在道路选择、文化取舍上存在分歧,但其救亡图存的目的是一致的。

这适应了挽救民族危机的客观需要,所以D选项正确。

“国粹主义”重视保存传统文化,其意却不在“复古”,而在于将传统文化同民主救国的主张结合起来。

所以A和B两个选项可以排除。

因为“国粹主义”的代表人物在一些问题上与新文化运动领袖持不同看法,所以很难说“国粹主义”思潮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C选项也可以排除。

 

30.1935年,党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并将“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提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

这表明中共意在

A.寻求共产国际的帮助B.争取掌握政治上的主动权

C.停止内战、联蒋抗日D.准备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参考答案】B

【考察目的】本题以瓦窑堡会议的决议为切入点,考察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战之前对待国民政府、日本侵略等重要问题之政策的调整,宏观上考察14年抗战的历史。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1935年10月,红军一方面军到达吴起镇,红军主力长征顺利结束。

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根据当时局势做出了多项决议。

题干给定的历史情境正与此相关。

学生要明确“关门主义”是针对什么现象提出的,共和国从强调“工农”变为强调“人民”有怎样的政治含义,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意义从“无产阶级”拓展到“全民族”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三省,此后逐渐南下,步步紧逼,在1935年策动了“华北事变”,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中华民族与日本的矛盾上升为当时的主要矛盾。

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指出“关门主义”是党内的主要危险,是为了避免受左倾错误影响,将可以争取的力量排除在全民族抗日力量之外,而不是针对“共产国际”而言,所以A选项可排除。

虽然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有了一定的调整,但“西安事变”之前,其对蒋介石的态度仍为“反蒋抗日”,直到全面抗战爆发后才转为“联蒋”,所以C选项可排除。

同样,因为当时中共工作的重心放在抗日的政治军事斗争问题上,组建联合政府是在抗战胜利之后才提出的政权建设议题,所以D选项也可以排除。

将“工农”改为“人民”,将“无产阶级”改为“全民族”,表明中国共产党有意识地淡化“阶级色彩”,争取更广泛的支持,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一转变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联合全民族共同抗战的政治主张和积极姿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抗战领导权和抗战期间政治主动权的争取。

31.毛泽东曾说:

“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

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

”这表明党中央当时的策略是

A.建立经济上的反封建统一战线B.将阶级矛盾作为主要矛盾

C.主张文化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参考答案】A

【考察目的】本题通过新中国建国初期,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核心思想,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以及对唯物史观中主次矛盾相关内容的把握。

题干材料出自《毛泽东文集》第六卷,原文名为《不要四面出击》,是毛泽东在1950年七届三中全会上讲话的一部分。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本题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1)新中国建国初的经济恢复与发展,比如国民经济恢复、土地革命、“三大改造”;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比如“一边倒”的外交政策;(3)新中国初期的思想文化政策,比如“双百方针”。

毛泽东主席用语非常浅显、多用形象的比喻,所以学生要理解题干中“四面出击”、“集中力量”的涵义,即分清主次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给定信息中重点突出了“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这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争取其对新生政权之支持的努力。

也就是说,当时的主要矛盾并非是阶级矛盾,加之时间错位,所以B选项可以排除。

由于与“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相关的议题不属于外交的范畴,所以D选项可以排除。

“双百方针”是新中国初期为建设新文化而提出的,与题干中“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的说法略有出入,故而可以排除。

A选项所谓“经济上的反封建统一战线”,指的是团结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对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封建经济进行改造。

在这组关系中,人民群众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属于主要矛盾,是需要“集中力量”向其进攻的方面,而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则是可以团结和争取的对象。

在这一统一战线的基础上,才有了建国初期的土地革命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题干中“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的表述看似与既有认知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有些矛盾,但其内涵是有机统一的。

值得说明的是,建国初期党中央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指导思想,于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往往是一笔带过的。

但事实上这个阶段的经济建设方略合乎国情,充满政治智慧,符合唯物史观方法论的。

国民经济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政权能够迅速被巩固,本题的设置,恰是让师生关注与思考这一段时期的历史。

32.(雅典)使普通公民成为精英政策分歧的裁决者,从而为解决领袖之间的政治冲突找到了一个相对和缓的办法。

”下列选项最能诠释这一观点的是

A.一位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控告官员盗取神庙财产

B.五百人议事会声讨并剥夺战神山贵族议事会的权力

C.雅典连续三年通过陶片放逐法流放僭主的支持者

D.雅典进行了抽签选取执政官的选举方式改革

【参考答案】C

【考察目的】本题以陶片放逐法为切入点,关注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考察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在学生的现有知识体系中,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抽签选举等等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制度的相关内容。

题干中给出的描述强调了“普通公民可以裁决精英之间的分歧”、“用相对和缓的方法解决政治冲突”,然后要求在选项中选择符合以上两个特征的史实。

过去我们对陶片放逐法的认知多集中在其局限性,比如民众易受到鼓动,做出非理性、不负责的选择。

但是本题试图引导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这项制度。

根据陶片放逐法的相关事实,我们知道这一程序是由“公民”投票,来解决政治人物之间的矛盾,这符合第一个特征。

另外,被放逐的人需要离开城邦,而非判刑处决。

这意味着,陶片放逐至多是宣告了某人政治生涯的终结,而非从肉体上将其消灭。

这符合题干中提到的第二个特征。

所以C选项正确。

本题的设置,意在提醒师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雅典民主政治中,若干重要的核心概念:

如“陶片放逐法”,而不是把概念作为一个名词一笔带过。

目前在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研究中,有著名文人顾准和当今学者郭小凌、晏绍祥相关文章,建议适当阅读。

33.如图8所示,图示中123分别代表的可能是

A.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古典暨复古作品

B.手抄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C.手抄本总数、科学著作、古典暨复古作品

D.印刷本总数、神学典籍、科学著作

【参考答案】A

【考察目的】本题以读图的方式,考察印刷术、文艺复兴运动的传播及影响,同时混淆进了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的相关内容,来考察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首先,文艺复兴于14世纪发源于意大利,16世纪开始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法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区。

其次,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传到欧洲,15世纪,古登堡印刷机的发明促进了欧洲的文化传播。

第三,自哥白尼以降,科学革命开始在欧洲兴起,经历了伽利略、笛卡尔、牛顿、莱布尼茨等人的发展,影响日益壮大。

第四,16世纪初,马丁·路德发起宗教改革,这一运动迅速影响到欧洲其他国家,比较有代表性的新教派系有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

题目设定的历史情境中,16世纪巴黎市面上有不同种类的书刊贩卖。

因为已经是16世纪,印刷术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如果①指代的是“手抄本总数”,也就意味着它可能比②③的总和还多,无论后两项代表什么,这都不符合印刷术广泛传播的时代特征,所以①最可能是“印刷本总数”。

此外,16世纪开始,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到意大利以外的欧洲国家,法国也不例外,“古典暨复古作品”从1501到1549年的一路走高,恰恰印证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

另外一方面,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比如伽利略生活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期,法国的笛卡尔、英国的牛顿则更迟一些,所以法国在16世纪前期不太可能会出现科学著作的大幅度攀升,③指代“古典暨复古作品”的可能性要大于“科学著作”的可能性。

最后,法国虽然一定程度上受到宗教改革的影响,但由于国内的政治压力,并未形成德意志地区一样的改革之风,这才有加尔文出走瑞士,将日内瓦塑造为“新教的罗马”的后话。

因此法国的神学书籍反映在表格中,呈现出比较稳定的特点,没有太大波动。

综合考虑以上几点,本题选择A选项。

34.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了《啤酒法》,解除了地方官对啤酒经营长达近两个世纪的管制,导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直到1879年,才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

这一过程反映了英国

A.自由主义理论内涵的渐变B.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

C.工业化带来议会制度改革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较量

【参考答案】A

【考察目的】本题英国相关法律的颁布及其影响为切入点,考察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变以及学生对其内涵的认识。

同时考察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命题。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自由主义理论成为影响19世纪英国的重要思想,该理论主张政府应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主导作用。

随着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一理论自身的内涵也在不断嬗变。

到20世纪初,自由主义让位于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但其演变却未曾止步——20世纪中后期又出现了所谓“新自由主义”理论。

在题干给定的历史情境中,啤酒原本属于一种管制商品,1830年放宽了政府对酒类的管制,深层次是体现了自由主义理论对人们的影响,即信奉政府应当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

放宽限制导致了酗酒等社会治安问题,但在自由放任思想的影响下,英国人却花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时间来纠正。

直到认识到自由并非放任不管,人们才通过立法重新加强政府的干预,解决上面提到的社会问题。

在此过程中,每当人们的行为发生变化,几乎都是由于思想的转变,而社会思想的转变,又可以归因于人们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解读与旧时不同。

所以,英国人对“政府管制酒类”这一议题的态度变化,深层次体现的是人们对“自由”之理解的转变,所以本题选A。

B选项关注“经济利益”,这无法解释1879年《酗酒法》的出台,故可以排除。

C选项强调议会制度改革,而题干中的现象是某类法律的变化,两者不属同一范畴,所以可以排除。

D选项没能关注到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停留在题干中“议会”与“地方”的字眼上,同时也忽略了这两者并不构成一组性质相同、地位对应的关系,所以也可以排除。

35.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将公共土地、水源全面开放供开发,环保署放松或取消主要环境法规,交通部放慢限制汽车尾气和汽车安全新标准的执行。

这主要因为当时美国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B.促进经济复苏的任务艰巨

C.新技术出现改善了环境D.需要全力与苏联进行争霸

【参考答案】B

【考察目的】本题以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经济为切入点,意在考察学生描述和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在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中。

20世纪70年代,以英美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经济长期发展之后,进入了一个“滞胀”的阶段。

80年代,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主张发展“混合经济”,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以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

在题目给定的新情境中,里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甚至甘愿冒着破坏环境的代价。

这反映出面对经济增长乏力、复苏缓慢的压力,美国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来激发经济活力,哪怕是采取一些后世看来无疑是饮鸩止渴的措施。

所以B选项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其中的因果关系。

此外,A选项与题干之间不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可以排除。

新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90年代的“新经济”,时间段略有出入,也可排除。

在80年代,美苏关系稍有缓和,“争霸”一说较难解释美国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的原因,也可以排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