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78718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3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docx

东莞春田新绿可行性报告

 

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园

可行性报告

 

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

1.3项目建设目标2

1.4建设内容与规模2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

1.6编制依据...........................................................................................................3

2项目建设背景4

2.1现代农业园概况4

2.1.1现代农业园的内涵与特征4

2.1.2国内外农业园发展概况4

2.2项目背景6

2.2.1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6

2.2.2东莞农业现状8

2.3项目建设必要性9

2.3.1是落实各级政策文件精神的重要实践9

2.3.2是东莞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9

3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1

3.1项目建设内容11

3.1.1设施农业区11

3.1.2大田种植区12

3.1.3微生物转化区13

3.1.4生态观光体验区13

3.2项目建设规模13

4项目建设条件14

4.1基础条件14

4.2技术条件15

5项目实施进度16

6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配置17

6.1组织架构17

6.1.1组织机构设置17

6.1.2主要机构功能17

6.2人力资源配置18

7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9

7.1投资估算19

7.2资金筹措19

8效益分析22

8.1经济效益22

8.2社会效益22

8.3生态效益23

 

1总论

1.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园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时间:

2014年8月—2017年10月

项目技术依托单位:

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

项目拟建地点:

东莞市麻涌镇华阳村

项目实施单位:

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4月,位于东莞市麻涌镇华阳村南玻大道左侧,公司注册资金999万元。

公司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指导,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进行多方位科研合作,引进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共同开展科研项目。

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研究开发、农业生物技术、生产销售:

花卉、苗木、蔬菜、水果、水产品、发展都市生态休闲农业。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项目建设是以实际行动落实十八大报告和东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的决定,是建设幸福麻涌的需要,同时也是落实《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关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的具体行动。

农业园建设是我市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农业资源,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是创新农业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项目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遵循“十二五”东莞农业发展思路,立足农业的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环境友好型及低碳化生产的高效生产经营方式等一系列目标基础,是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麻涌乃至东莞的农业发展,使农业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的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麻涌镇是东莞市农业生产主要镇街之一,位于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的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域交通优势和自然环境,产业园符合麻涌“五区九园六纵四横”的规划,是实现麻涌“绿色崛起”的必然需要。

1.3项目建设目标

本项目依托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的花卉栽培技术力量,采用荷兰先进的温室大棚构造技术,大棚结构轻巧、美观,强度好、空间利用率高,同时联合利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等生物技术及水产养殖方面的科研成果,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高新高效特性。

项目以设施农业区、大田种植区、微生物转化区、生态观光体验区4个板块为主体,打造集生产、观光、体验、科技、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周边地区市民提供特色的休闲度假部落,不仅为当地培育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而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同时为麻涌地区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可借鉴模式。

1.4建设内容与规模

按照东莞市《关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和《东莞市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等文件精神,将立足麻涌、服务东莞,依托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设施农业的技术力量,采用先进农业科技技术,充分利用麻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以土地平整、温室大棚的建设、农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引种及景观打造、配套建筑物修建等为基础展开建设,打造综合性农业科技产业园。

本项目占地面积313亩,规划为:

设施农业区155亩、大田种植区82亩、微生物转化区12亩、生态观光体验区64亩。

1.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6726.8万元,其中工程费6226.8万元,流动资金500万元。

资金由企业通过多种渠道筹集。

1.6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号)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号)

3、《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和《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决定》

4、《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6、《广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2015年)》

7、《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8、《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9、《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意见》

10、《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

11、《关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东府办〔2013〕32号)

12、《关于加快都市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东府办〔2013〕34号)

13、《东莞水乡经济水域面源整治实施方案》(东府办函〔2013〕144号)

14、《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

 

2项目建设背景

2.1现代农业园概况

2.1.1现代农业园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农业园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所谓农业园,就是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兴建,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设施等高新技术为一体,引进国内外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高新技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投入、集中开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基地、中试基地、生产基地,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对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农业科技园区的特征:

新设施、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

2.1.2国内外农业园发展概况

国外农业园区主要以先进的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向农民、学生及游人展示新的生产方式为基本主题。

其主要有3种模式:

(1)示范农场,是以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

(2)即休闲农场或观光农园,其以农业观光、休闲为主题;(3)教育农场,主要以青少年学生为服务对象,向他们提供农业认知、体验与相关教学服务。

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今天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探索起步阶段(1994-1996)、发展快速阶段(1997-1998)、膨胀阶段(1999-2003)和平稳发展阶段(2004至今)。

其中有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业综合开发高新科技示范区等,省级各类现代农业园区。

上海、北京两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山东、广东、江苏、福建等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发展很快,规模也逐渐扩大。

以国家级园区为例,2007年国家现代农业园区生产总值451亿元人民币,完成销售额400.61亿,出口额22.99亿,上缴利税12.92亿,利润78.18亿,带动近千万农民致富。

2.2项目背景

2.2.1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中央一号文连续11年“聚焦三农”,2013年中央一号文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强调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

2014年中央一号文《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更是指出,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一号文件明确,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财政补贴、用地指标、金融支持、税收优惠、人员培训等方面,出台了扶持这些主体的一系列政策。

文件提出,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抓紧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为此,国家将完善森林、草原、湿地、水土保持等生态补偿制度。

东莞市委、市政府为了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广东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东莞市农业发展规划(2006-2015)》的精神,在充分认识到了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的基础上,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东莞、实现高水平崛起”这一目标,专门制定了《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十二五”规划》,在规划中分析了东莞市面临的发展形势,提出“十二五”期间东莞市农业农村发展思路和对策,努力促进农业农村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集农地、强基础、建园区、调结构、育龙头、创品牌、保安全、促发展、造名村”等九项主要目标,其中,加快农业园区建设,打造都市农业发展平台又是一项主要任务。

以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充分集聚土地、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大力推行优质高效、节本增效的生产技术和种养模式,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农业项目,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努力把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及对外展示交流的新窗口。

而要发展都市农业、夯实农业发展的基础,又必须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东莞市委、市政府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农业补贴政策,切实做好设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服务。

积极开展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着力打造“一镇一示范基地”的发展格局,努力构建设施农业发展产业带。

加快温室大棚、喷滴灌、控温控湿等设施农业装备推广,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逐步提高设施农业补贴标准,力争补贴设施农业资金占当年市农机购置补贴总额的比重达80%。

《广东东莞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发展总体规划(2013-2030)》的正式启动实施,将进一步强化田园规划,展现、彰显珠江三角洲传统农业形态与生态链条,发展农业观光、体验旅游,传承和提升水乡独特的建筑、农耕及民俗等文化要素。

2.2.2东莞农业现状

根据目前的经验分析,农业对东莞的贡献已由贡献GDP转向保障生态、提高市民生活质量、美化净化环境、农业文化与休闲度假的高级层次现代农业。

改革开放30多年,东莞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转变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农业经济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生产结构,东莞农业已由“靠天吃饭”向“靠科技谋发展,靠科技求效益”转变。

2012中央一号文《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农业科技而言更是一次重大的政策利好环境,同时赋予了农业科技发展更多的内涵,农业科技进步成为促进和支撑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和依靠。

因此应用农业科技建设农业产业园,充分集聚土地、产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大力推行优质高效、节本增效的生产技术和种养模式,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农业项目,提高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把农业产业园打造成为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及对外展示交流的新窗口,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升农业产业水平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是农业发展和东莞建设现代化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建设农业产业园,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纵观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农业园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政府服务而不干预,支持而不干涉,政府搭平台后,才能凝聚各种科技的力量解决发展中的瓶颈技术与共性技术,推动农业园的发展和良性运作。

农业具有弱质性,没有财政支持,企业的参与,科技的持续支撑难于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更难于实现农业现代化,难于发挥农业服务都市的功能。

2.3项目建设必要性

2.3.1项目建设是落实中央、省、市各级政策文件精神的重要实践

2006年1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

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将农业列为重点领域之一,其中“种质资源发掘、保存和创新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生态农业”、“农业精准作业与信息化”等被列为优先主题。

2012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文件从多方面对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做出了重要部署。

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明确在科技服务三农中,鼓励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政府搭平台后,凝聚各种科技的力量解决发展中的瓶颈技术与共性技术,推动农业园的发展和良性运作。

建设农业产业园,通过协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我市将国家有关政策及中央有关精神与东莞实际相结合,把有关政策及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2.3.2项目建设是东莞城市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多年来,现代农业园区已逐渐发展成为农业科技集成示范的平台、农业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农业技术培训的推广平台及现代农业要素的集成载体,其社会影响正在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30年来,东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加速,已由农业大县崛起为新兴工业城市,传统农业赖于发展的要素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耕地面积大幅减少,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已经改变,面对发展空间的极大约束,意味着东莞农业的发展方式面临着重大转变。

如何确立麻涌乃至东莞农业发展方向,引领支撑农业的升级转型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

而集约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环境友好型及低碳化生产的高效生产经营方式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构建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经济形态,全面拓宽经济、生态、旅游、文化、科普功能,促进农业由单一的经济产业转变为功能多样化的综合产业,是东莞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现代农业园的功能包括食物保障功能、生态保育功能,旅游休闲功能体验参与功能、美化环境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等。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东莞市农业生产不断萎缩,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仅存的农业生产中,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缺乏高效种养配套技术和农业劳动力而造成农产品异地供给依赖度越来越高,90%以上的粮油、畜产品及70%以上的蔬菜均在异地生产,大量农产品从国内外调入,难于在源头上控制其安全性,因此在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着重大隐患,严重地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项目通过建设通,将打造花卉、蔬菜、水产品、水果等安全生产与旅游相结合的现代创意农业园,确保农产品安全生,为人们创造一个集生产、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农业观光产业园,既迎合了人们对乡间风情休闲旅游的要求,又顺应了当代农业经济发展新模式的要求;既充分利用了麻涌水乡文化、丰富多样的资源,又提高了东莞农业的竞争力,同时促进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3建设内容与规模

3.1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按照东莞市《关于推进都市农业发展的意见》和《东莞市统筹水乡地区发展实施方案》的精神,通过以定向开发、集约经营为手段,以遵循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支撑,按照高标准、高投入、高产出的规划导向,创造以生产、生活、生态农业为主旨,探索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面向广大居民和游客开发的休闲生态农业产业园为目标。

本项目园区内以一条主干道作为主要分界线,以次干道作为各功能区域的分界线,通过主次干道联系园区内的四大功能区,并形成一个环状的有机统一体。

该农业园的首要功能是农业生产,其他观赏、娱乐、采摘、体验、等是在满足生产功能的前提下演化而形成。

项目依托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设施农业的技术力量,引进荷兰先进的温室大棚构造技术,利用麻涌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引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的科研成果,打造集生产、观光、体验、科技、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产业园。

整个项目区由四大功能组成,各功能分区既保持独立又关联整体,各个环节建立生产生态链和服务链,循环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降级成本,通过种养技术和文化展示,形成一条内部供给和消耗的服务链,使大部分产品就地消耗,减少外销环节,降低成本。

本园区建设的主要功能区包括设施农业区、大田种植区、微生物转化区、生态观光体验区。

3.1.1设施农业区

设施农业区位于西北方位,占地155亩,分设施花卉区和设施蔬菜区。

设施设施花卉区占地100亩,建设成规格为长*宽为52米*40米的温室大棚。

通过对先进温室设施投入,发展高附加值设施栽培花卉园艺,采用先进技术生产竹芋、白掌、红掌等高档观叶植物,生产国兰、洋兰、蝴蝶兰等高档开花植物,开展集生产开发、技术展示、成果转化及休闲体验的新样板设施花卉示范区。

 

设施蔬菜区占地55亩,建设成规格为长*宽为52米*40米的温室大棚。

传统蔬菜种植过程中土地重金属、水污染、农药残留等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市民对蔬菜质量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利用温室设施生态环境安全的绿色控制技术,发展蔬菜立体无土栽培,美观高效生产无公害绿色安全蔬菜,有效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消费者权益,让市民吃的放心。

 

3.1.2大田种植区

大田种植区分布于东南面,占地82亩,分为特色水果区、四色蔬园、大田花卉区。

通过对土地无害化改良后,以种植特色水果、蔬菜、花卉等,配有花、果、菜自采园。

除种植大田蔬菜外,还辟有私家菜园,向市民出租菜地,让广大市民享受农耕乐趣。

这种具有农耕文化体验的特色区将传统农业技术提高到文化的层面,将农耕与文化、旅游、体验、科技和古建筑融为一体,演绎出新的产业链条和商贸旅游框架。

特色水果区30亩,按照奇异蔬果的特性,利用设施设备,集生产、生态、休闲、观光功能为一体,开展生产、展示各类奇异蔬果,打造创意特色园区,满足人们对特色创意农产品的好奇和认知。

 

四色蔬园占地30亩,蔬菜的颜色不同,营养成分也不同。

四色蔬园通过种植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蔬菜,让游客身临其境于色感世界,亲临体验每一种顔色的营养健康密码:

橙黄色蔬菜——抗癌高手,红色蔬菜——活力的源泉,绿色蔬菜——眼科专家重点推荐,蓝紫色蔬菜——出类拔萃的减压良品。

 

大田花卉区占地22亩,通过引进应用东莞市粮作花卉研究所的优质百合、剑兰、菊花等大田鲜切花新品种,提高产值,增加经济效益。

 

3.1.3微生物转化区

微生物转化区占地12亩,建立生物技术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引进食品酿造技术、微生物发酵技术、农业资源微生物开发与应用等生物技术,对园区拥有的果蔬产品进行加工,从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3.1.4生态观光体验区

生态观光体验区占地30亩,贯彻分布各个功能区交通部位,包括观光采摘农业、花卉农业展示区、农家乐等,带动观赏经济作物种植和蔬菜瓜果消费,挖掘麻涌水乡特色民俗文化,同时把第三产业引入农村。

 

3.1.5生活配套设施

生活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员工宿舍,饭堂,简易办公楼,员工娱乐室,洗手间,垃圾房,电房,泵房,门卫室等。

3.2项目建设规模

本项目占地面积313亩,规划为:

设施农业区155亩、大田种植区82亩、微生物转化区12亩、生态观光体验区64亩。

表3-1东莞市春田新绿农业科技园建设设施用地规划明细表

区域

功能

分区

序号

农业设施名称

单体建筑

面积(㎡)

数量

占地面积

(㎡)

备注

设施花卉区

1

花卉实验室

350

1

350

2

种苗实验室

350

2

700

3

工具房

350

1

350

大田种植区

1

工具房

380

1

380

2

冷库

380

1

380

微生物转化区

1

生产包装间

400

1

400

2

仓库

400

1

400

3

实验室

400

1

400

4

检测室

400

1

400

生态观光体验区

1

传统农业文化展厅

380

1

380

2

现代农业文化展厅

380

1

380

3

特色农产品展览室

380

1

380

生活配套设施

1

生产管理用房

380

2

760

2

员工宿舍

200

9

1800

3

公共洗手间

50

5

250

4

垃圾房

50

2

100

5

电房

50

2

100

6

泵房

20

4

80

7

门岗

15

4

60

合计

7740

备注:

1.设施花卉区为规格长宽52*40的温室大棚主要用作特色花卉种植

2.大田种植区为特色水果区,四色蔬园区,大田花卉区并相应配套工具放置和产品保存地方。

3.微生物转化区为生物技术实验室和中试基地等配套用生产,存储,化验和试验用地。

4.生态观光体验区为花卉农业展示区和农产品展示等。

5.生活配套设施主要为员工住宿生活和办公楼用电和排灌设施。

4项目建设条件

4.1基础条件

本项目的建设地点为东莞市麻涌镇,麻涌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位于珠江三角洲黄金腹地,广州市与东莞市的交界处,东距东莞市区22公里,西距广州市区29公里,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桥相通。

这里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土地资源丰富,平原辽阔,有35公里长的海岸线。

麻涌镇境内河道纵横,涌滘密布,麻涌河口下通虎门,上达黄埔、广州,水路至香港72海里,至澳门73海里,水路交通十分方便。

在麻涌镇60公里半径范围内,南有深圳、珠海机场,北有广州国际机场。

麻涌镇是广州与深圳、香港水路及高速公路必经之地。

在镇西南面建有华南最大的内陆港口新沙港,港内深水码头最大可停泊11万吨级轮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