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7790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案.docx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备课者

课型

课题

搭船的鸟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1、会认本课“父、啦”等5个字,会写“搭、父”等13个字,认识多音字“啦”,理解相应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学会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方法。

3、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

目标

1、认识翠鸟,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和捕鱼姿态、动作的描述,体会翠鸟的可爱、活泼和“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2、体会小鸟与人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感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美好。

探究

问题

查阅资料翠鸟细致的外貌及动作形态?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本单元生字词语抄写、听写

课文内容理解

实践应用

文化

阅读

同步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些人与动物和谐共处、互相亲近的照片或图片供学生欣赏,生自由谈观后感。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搭船  母亲  外祖父  沙啦响  羽毛  翠鸟长嘴  静悄悄  吞下去  哦  捕鱼  鹦鹉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2.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

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3.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4.更换语境:

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

1.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

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

2.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小组合作,交流)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翠鸟:

俗名鱼狗、打鱼郎、钓鱼郎、刁鱼郎。

体型较小,15厘米左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

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

雌雄鸟嘴的颜色不一样。

生活于海滨一带及水道沿岸,行动敏捷而富有耐心,以鱼为食。

翠鸟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是一种环境指示物种。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

在台湾可以见其踪迹,中国大陆则分布在包括海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及西南地区。

1.教师导入:

一只翠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他要干什么呢?

小朋友心里是怎样想的呢?

让我们快去看看吧!

(板书课题:

15搭船的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

阅读提示:

(1)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

(3)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3.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学生自由练读。

  

(2)小组内推选一名代表比赛读。

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翠、嘴”,翘舌音“沙”,前鼻音“吞、亲”,后鼻音“响、鹦”等。

4.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

要求:

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5.检查朗读。

以小组汇报的形式,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6.更换语境:

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7.刚才大家生字掌握得真好!

下面,自己再自由地读一读课文。

边读边想:

(1)搭船的鸟是什么鸟?

它要干什么呢?

(2)你喜欢这只鸟吗?

 (3)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词句了解这只鸟的?

8.学生边思考,边勾画。

9.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1)母亲告诉我,这是一只翠鸟。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

(2)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

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10.结合你查找到的关于翠鸟的资料,互相交流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小组合作,交流)伴随着学生交流感受,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翠鸟资料来了解。

板书

设计

板书设计:

   嘴——红色

搭船的鸟羽毛——翠绿美丽

(翠鸟) 翅膀——蓝色

一下子本领高

没一会儿

 

教学

后记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五单元

备课者

课型

新授

课题

金色的草地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认识并会写“蒲、英”等6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学习

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盛”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3、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学生与大自然息息相通、相容相合的美好情感。

探究

问题

留意身边大自然,我们生活中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1、抄写生字词语

2、练习册

实践应用

文化

阅读

同步阅读

学习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

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

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16金色的草地)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

蒲公英盛开玩耍喊打哈欠钓鱼而是观察有趣喜爱睡觉合拢引人注目一本正经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

读准翘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拢”。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3、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6)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

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4、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英盛耍喊欠钓而察拢趣喜睡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

盛:

成+皿  耍:

而+女  喊:

咸+口  英:

央+艹钓:

勺+钅  趣:

取+走  睡:

垂+目  蒲:

浦+艹组词扩展:

观察视察哈欠欠条喜欢喜爱

一、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1.鼓励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或图片。

介绍自己所知道的关于蒲公英的知识。

2.蒲公英图片,请学生们欣赏。

说说自己眼中的蒲公英。

3.谈话导入:

小小的蒲公英每天有什么变化,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细心观察这种平凡植物的小孩,看看他发现了什么。

引出课题并板书。

(板书:

16金色的草地)

 

二、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标出自然段。

2.(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

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

纠正读音:

读准翘舌音“盛、耍、察、睡”,前鼻音“欠”,后鼻音“英、拢”。

3.理解词语:

(1)对于像“合拢”“哈欠”等词语可以让学生做一做动作来理解。

(2)对于“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可以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3)有些词语还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查字典来理解。

4.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可以进行习惯性评价。

5.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明理由。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有困难的生字,给学生自由识字的空间。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提出问题:

2.学生质疑。

3.(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

4.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

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四、指导识字、写字。

(课件出示)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

蒲英盛耍喊欠钓而察拢趣喜睡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记准读音。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板书

设计

金色的草

发 现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   绿

合   张   合

喜 爱

教学

后记

 

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一单元

备课者

课型

课题

习作

执教者及时间

学习

要点

本次习作主题是《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重点把自己印象最深的按一定顺序写具体,写出观察中的新发现。

学习

目标

1.把自己观察的一种事物、一个人或一处场景的特点写出来,语言流畅,内容具体。

2.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

3.能够主动地关注生活,乐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并虚心接受他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探究

问题

 

应用

作业

作业练习

生字词语抄写、听写

练习册

实践应用

文化

阅读

同步阅读

学习

重难点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课件出示)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出示题目,审题:

默读文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2.这次习作写什么?

(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

(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

(一种、一个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个人。

1.“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你想写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边说,老师边写词,比如:

活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

2.如何将人物写具体、鲜明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别人眼中的人:

(出示片段描写)

(1)(课件出示)

她,身穿一件朱红色的春秋衫。

身材苗条,扎着两条羊角小辫。

长圆形的脸蛋儿,两道细长的柳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她爱笑,一笑起来,腮边就露出一对甜甜的酒窝,那清脆、婉转的笑声,就像是美妙的歌声。

她高兴时,两条羊角小辫也似乎在欢她高兴时,两条羊角小辫也似乎在欢笑。

她感到羞愧时,那两条羊角小辫就耷拉下来了。

①学生自由默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

一看就不是一个漂亮、乐观、活泼、开朗的人,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

)(板书:

外貌描写)

(2)(课件出示)

①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男生读给大家听。

②交流探究,了解写法:

多么娴熟的篮球动作,多么高超的扣篮技巧,栩栩如生。

片段中抓住什么来表现的呢?

(准确的用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写的活灵活现。

)(板书:

动作描写)

③学生一起朗读下,再次感受作文细腻的文笔带给我们生动的人物形象。

(2)(课件出示)

(3)①一起读读,这是作者在回忆父亲对我说的话,这一段突出人物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品味父亲的爱)(板书:

语言描写)

②自由朗读,读出父爱。

(4)(课件出示)

(5)①教师范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

“我”的快慰、自豪、幸福、喜悦连读者都被感染了。

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

(板书:

心理描写)

五、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

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

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

3.理清顺序(板书:

理清顺序)

(课件出示)

(1)空间顺序:

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

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

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

(2)时间顺序: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六、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

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

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一块去逛集市,一走进集市我便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

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多商品也开始打折了。

商场一楼商品很多:

有各种各样鞋子,有时髦的衣服,

一、谈话激趣,导入主题。

1.(课件出示)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2.谈话导入: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身边的不少事物,你一定有了新的发现。

这一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

(课件出示)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

二、仔细审题,明习作要求

1.(课件出示)出示题目,审题:

默读文题,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2.这次习作写什么?

(一种事物、一个人物或一处场景)写作范围是怎样的?

(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写几个印象深刻的?

(一种、一个或一处)

三、选择交流,了解要求。

1.小组同学选择组内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一个方面探究交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按照学生发言的顺序就某一方面进行小结。

四、怎样写好一个人。

1.“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你想写谁,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边说,老师边写词,比如:

活泼,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

2.如何将人物写具体、鲜明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别人眼中的人:

(出示片段描写)

(1)(课件出示)

①学生自由默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

一看就不是一个漂亮、乐观、活泼、开朗的人,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写。

)(板书:

外貌描写)

(2)(课件出示)“他双手捧着球,深吸一口气,然后踮起脚尖,原地弹动了三四下,接着,他突然如离弦的箭一般朝着篮下奔去。

离篮架足有四五米远,他把球交到右手中向篮板抛去,球“碰”的一声反弹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他三步就跨到篮下,“蹭”地跳起来,双手抓住飞来的球,举到头顶,腰一挺,然后“嘿”地叫了一声,把球灌进了篮筐……”

①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男生读给大家听。

②交流探究,了解写法:

多么娴熟的篮球动作,多么高超的扣篮技巧,栩栩如生。

片段中抓住什么来表现的呢?

(准确的用词,抓住人物的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写的活灵活现。

)(板书:

动作描写)

③学生一起朗读下,再次感受作文细腻的文笔带给我们生动的人物形象。

(3)(课件出示)我小时候在家里听得最多的一句话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

上小学时,爸爸对我说:

“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

”;到了初中,爸爸还是对我说:

“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

”;上了中师,每次回家,爸爸依然对我说;“好好学习,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

”,上班以后,爸爸仍然对我说:

“好好工作,家里什么活也不用你干!

①一起读读,这是作者在回忆父亲对我说的话,这一段突出人物形象采用了什么方法?

(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品味父亲的爱)(板书:

语言描写)

②自由朗读,读出父爱。

(4)(课件出示)我站在舞台上,听着台下响亮的掌声、欢快的笑声,心里美滋滋的,别提有多快慰了。

我演的是“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

我给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

我想:

我是幸运的。

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涌遍了全身,真的心花怒放了。

①教师范读这段话。

②请班上朗读最优秀的女生读给大家听。

③交流探究,了解写法:

“我”的快慰、自豪、幸福、喜悦连读者都被感染了。

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

(板书:

心理描写)

五、怎样写好一种事物。

1.语言简洁、准确、通俗(板书:

语言简洁、准确、通俗)

(课件出示)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

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

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了草地的特点。

2.抓住特征(板书:

抓住特征)

(课件出示)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抓住草原辽阔、美丽、碧绿的特点。

3.理清顺序(板书:

理清顺序)

(课件出示)

(1)空间顺序:

走进校门,迎面吹来一阵阵令人心旷神怡的清风,旁边是一个花红柳绿的喷水池,柳树的枝干正在随风飘跳动。

向里走就有三百棵大树巍然屹立在大路两旁为我们遮挡炎炎烈日。

再往里走就是我们的操场了,操场里设备齐全。

最后就是我们教学楼了,那洁白的教学楼在阳光下特别显眼。

(课件出示)

(2)时间顺序: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放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六、怎样写好一处场景。

1.阅读例文

(课件出示)

新年快到了,大家都开始准备年货。

今天我们一家闲来无事也一块去逛集市,一走进集市我便眼花缭乱,到处张灯结彩,一种节日的气氛很快拥到我这里。

商场的天花板上挂着一排排祝福语,许多商品也开始打折了。

商场一楼商品很多:

有各种各样鞋子,有时髦的衣服,

板书

设计

 

教学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