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把握英语新课程教学.docx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把握英语新课程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把握英语新课程教学.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把握英语新课程教学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如何把握课程标准》
为了提高中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度和解决十年来课程改革英语中出现的问题,新课程应运而生,面对新课程,我们英语教师应如何应对,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力,下面我就从新课改的原则、理念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新课程教材处理能力进行阐述。
一、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原则如下:
(一)坚持改革方向,适应发展需要。
本次修订工作坚持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保持原《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结构框架和目标体系,在总结十年来课程改革实验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着重解决课程改革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力求满足和适应未来十年国家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二)突出课程价值,强调能力培养。
本次修订突出体现英语课程对国家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意义,进一步明确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在为学生打好学习英语基础的同时,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三)适当调整要求,促进均衡发展。
本次修订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中等发展水平为基准,考虑全国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在语言基本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
(四)加强教学指导,增加实际案例。
本次修订充分突出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了修订,细化内容要求,加强对教学和评价的指导,提供教学案例和评价案例;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小学阶段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范围和要求,以及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发展标准。
二、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基本理念调整
为进一步深化英语课程基本理念,此次修订中特别注意了原来课程理念也适用于其他学科的普适性问题。
经过修订的课程理念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凸显了英语学科的特点,因而也就更有利于教师在英语课程实施中把握、理解和落实。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基本理念是:
(1)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3)整体设计目标,充分考虑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4)强调学习过程,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使用性;(5)优化评价测试方式,着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6)丰富课程资源,拓展英语学习渠道。
这些理念涵盖了英语课程的各个方面,涉及到课程的总目标和基本定位,所阐述的要点包括:
英语学习的目的和价值、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基于语言学习规律的课程设计思路、基于语言学习特点的教学原则和方式、基于课程目标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以及基于课程实施的课程资源开发的目的和途径等,为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目标和任务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三、“任务型教学”在课程改革中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
对于英语教学途径和方法,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
从近十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实践看,一线英语教师对任务型教学表现出积极的热情,但对于如何实施任务型教学也存在着一些困惑和问题。
一些教师误以为《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只倡导任务型教学,因而忽视使用其他多种科学合理的英语教学方法;此外,在外语教学界,对于任务型教学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也有争议。
针对以上问题,本次修订调整了对此的表述,倡导采用多种途径开展教学。
要求“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既保证了和实验稿在理念上的一致性,又鼓励教师在尝试采用任务型教学这一先进教学途径的同时,根据需要采用其他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四、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刻认识英语课程的价值,深入理解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课程性质,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体现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价值、课程性质和课程理念。
同时,挑战还来自于课程理念和多年形成的教学常规和行为的冲突。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教师自身的学科专业素质。
目前还有不少教师自身的语言素质不高,给有效落实新课程理念和目标带来了困难,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影响。
为此,教师要从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出发,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
第三个挑战是对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的要求。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进一步推进所关注的重点。
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英语的客观规律,以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确定合理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设计合理、连贯、清晰的教学步骤,创造性地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能力。
第四个挑战是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一些现实困难和问题,如大班教学、学生差异、教材适应度,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和测试评价的局限等。
五、从总的来看,此次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新突破。
突破一:
强调外语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是指掌握语言这一工具;人文性是指通过本族语言和外国语言的学习,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突破二:
英语课程开设要注重教育公平。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有一段话重点强调了教育公平的问题,针对不同地区师资条件、环境条件不均衡的现象,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实施。
明确提出不同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拟定其英语课程开设的起始年级。
突破三:
进一步为学生“减负”。
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的一些要求有所降低。
另外,在学习的内容方面主要通过两个措施来实现“减负”:
一是词汇量的降低,二是课题的压缩,这里“课题”指的就是学习内容。
突破四:
增加案例,增强课程标准的可操作性。
在课标修订征求意见中,有些教师向我们提出,应使课标既能在教学理念、教育理念、教学原则上指引一线教师,又能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建议通过一些好的教学案例来说明课标倡导的原则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现的。
所以,在这次课标修订稿中,我们增加了大量的教学案例。
这些案例都来自教学实践,很多都是我们的专家在一线听课时收集并加以升华提高,并最终设计出来的。
突破五:
关于“任务型教学法”。
我们强调外语教学实践和理论的统一,以实践为主。
尤其是小学外语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践上,而不是刚一接触外语就讲授大量的如语法等语言理论。
在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我们对这一理念叙述为:
“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和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
英语课程标准重新修订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表,替换和补充了部分词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总词汇量要求增加了弹性(1500~1600个),提供了1500个词汇的词汇表,要求学习和掌握基本词义和用法。
对小学阶段的词汇(二级)也提出了弹性的要求,总量要求为600~700个,词表列出423个核心词汇,其余由教材编者和教师按话题需要选定。
此次修订对词汇表的呈现方式也做了较大调整,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
六、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在“词汇表”部分未列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释义,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1)英语单词的词性和词义是在具体语境中体现出来的,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种词性和中文释义,列出单词的哪些词性和中文释义缺乏可靠的依据,且中文释义和英语单词并不完全对等。
单纯、机械、脱离语境地简单罗列词义和词性不利于学生学习词汇的意义和用法,不利于语感的形成和综合语言能力的发展。
(2)标出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有可能导致部分教师脱离语境地教授词汇,学生脱离语境地学习单词的词性,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形成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造成学习效率低下。
(3)不列单词的词性和中文词义符合在具体语境中学习和使用单词的理念,有利于教材编写的灵活性。
(4)单词的词性和词义可由教材编写者根据选材的具体语境和语义表达需要标出。
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广泛的开展,英语教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它要求英语教师以更新的理念,更多的手段和技巧,用更灵活的方法投入到教学中。
对此,我想每个教师都有这样一种想法:
如何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上好每一堂课?
首先,简单提一下新课程改革体现出的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重视素质教育,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和;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开发课堂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对新教材的认识。
综观新教材全局,有如下特点:
1,知识性。
新教材被容非常新颖,每一单元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而围绕这个主题的内容确涉及方方面面。
新教材知识性特别强,而且知识范围很广,设计各个方面。
2,时代性。
新教材通过讲述陷阱的科学技术知识。
和时俱进的的思想观念等,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和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使命感。
3,生活性。
生活性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课程的趣味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之一。
5,综合性。
这种综合性不仅体现在英语的五项技能---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还体现在学科之间的综合性加强。
最后,我觉得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英语教学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提倡“自主”,但并非无节制的“自由”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英语学习的主人。
它更强调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宽松和谐的学习平台,培养学生自主投入到学习中,通过多样的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而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教师过分强调自主,给他们过宽、过大的空间,从而忽视了自己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以至于学生把课堂的布置及分配完全靠自我感知,从而使他们产生“过多”的自信,课堂.从而因学生自由时间过多而松散,对于他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不利。
教师应该在有利、有节的情况下,掌握整个课程,使学生真正在体会到课堂的良好氛围,让他们真正有所收获。
二、不能只追求浮华多样的教学过场而要注重“实用、实效”
课程改革要求营造活泼的情景,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
时而小组表演,时而大声齐读,读书声充斥着整节课堂,使学生一直处于亢奋、喧嚣的气氛中,感觉课程精彩纷呈。
其实,这样浮华多样的教学过场违背了学生的生理规律,不符合张弛结合的道理,使学生易感疲劳从而学习效率降低。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情绪,及时进行调节,合理安排课堂容量,使学生能身心轻松、内心欢喜,保持清晰的思维,做到整节课重点、难点突出,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整节课除了“说”、“读”以外,也要注重学生“听”、“写”的训练,使学生对课文有清楚的思路,这样才可以掌握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做到学有所得。
三、要减轻学生负担,并不意味放弃课外辅导及巩固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很多教师片面地认为那就是指多给学生活动的空间,课后完全的放松,只休息不学习。
这样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盲目地减轻负担,减少他们课后进教室的频率,至于知识的掌握不闻不问,这无疑更增大了他们的学习难度,不易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使成.绩每况愈下。
其实,在新的课程改革下,我们更应该激励他们,适当地利用课外辅导帮助他们逐步消化知识,克服各种困难,让他们从点滴进步开始,毫不间断,脚踏实地的进行努力,体会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四、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创新教学离不开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学生的认知的兴趣和需求,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冲动来创设课堂情景,鼓励开放性教学。
因此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推进。
教师可根据一定的教学背景,内容及语言材料科学合理地设计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及信息中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力求探求出不同答案,培养学生不循规蹈矩,敢于创新、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从素质教育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