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6409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8.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docx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

克—乌成品油复线工程

EPC项目部

沉管下沟施工方案

 

KWX-EPC-GCB-FA-0021/A

 

A

2012-10-14

施工使用

版本

日期

文件状态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1适用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工程以下里程范围内:

●KWA019桩(31km+116m)—AKW095桩(98km+667m)

●AKW099桩(98km+667m)—AKW069桩(200km+591m)

2编制依据

●《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及条文说明》SY/T4024-93

●《石油建设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输油输气管道线路工程》SY/T0429-2000

●《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3工程概况

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全长289.03km,管道设计压力10MPa,设计输量400×104吨/年,采用L450MB(X65)直缝电阻焊钢管,规格为φ457×7.1,外壁采用3PE防腐,外加电流阴极保护。

新建克—乌成品油管道复线起点位于克拉玛依金龙镇,末点位于乌鲁木齐市王家沟,线路里程前214.545km基本与克-榆公路、已建克-乌管道伴行,后77.18km与已建独-乌成品油管道(D426)并行至王家沟末站。

经过的区县包括克拉玛依市、沙湾县、玛纳斯县、呼图壁县、昌吉市、乌鲁木齐市等。

本管线所经地貌以平原为主,农田长度约230km。

3.1气象情况

管道沿线所经区域气候特征过度明显,由温带半干旱气候区至中温带半干旱、干旱气候区及北部的大陆干旱性气候区。

3.2沿线土壤和地下状况

3.2.1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概况

管道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岩性表

序号

桩号里程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

土石工

程分级

备注

1

AKW001

(0+000)

AKW027

(12+475)

该段为荒漠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局部地段有渣土。

地层岩性主要为:

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坚硬,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0.5-3.0m。

②粉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

厚度0.8-2.2m。

KWA001-KWA002芦苇地段有地下水出露,水位埋深0.8m,其余地段地下水埋深大于3.0m。

①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该段穿越较多,不适合沉管

2

AKW027

12+475

AKW032

(19+865)

该段主要为为沙丘灌木段,地貌单元为风积沙漠,地表分布较为稳定及半稳定型沙丘,生长有红柳、梭梭柴及其它低矮旱生植物。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松散-稍密,厚度1.0-3.0m。

②粉质粘土:

褐黄色,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局部为粉土,厚度0.5-3.0m。

①层

Ⅱ级

②层

Ⅲ级

该段伴行已建老管线,不适合沉管

3

AKW032

(19+865)

KWA019

(31+116)

该段为荒漠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地表生长低矮的旱生植物。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6-3.0m。

②粉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7-3.0m,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土质较硬,不适合沉管

4

KWA019

(31+116)

KWA024

(38+515)

该段主要为沙丘灌木段,地貌单元为风积沙漠,地表分布较为稳定及半稳定型沙丘,生长有红柳、梭梭柴及其它低矮旱生植物。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松散-稍密,厚度3.0m。

局部为粉质粘土。

①层

Ⅱ级

适合沉管

5

KWA024

(38+515)

KWA025

(41+828)

该段为荒漠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地表生长低矮的旱生植物。

局部分布小型冲沟。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8-3.0m。

②粉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4-3.0m。

局部为粉土。

1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适合沉管

6

KWA025

(41+828)∫

AKW038

(46+243)

该段为农田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8-3.0m。

②粉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4-3.0m。

局部为粉土。

1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适合沉管

7

AKW038

(46+243)∫

AKW040

(47+075)

该段为机耕路及702泵站,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8-3.0m。

②粉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4-3.0m。

局部为粉土。

1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适合沉管

8

AKW040

(47+075)∫

KWA039

(62+393)

该段为农田段,夹杂少量灌木林地,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8-3.0m。

②粉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4-3.0m。

局部为粉土。

1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适合沉管

9

KWA039

(62+393)

KWA040

(63+338)

该段为灌木沙丘段,地貌单元为风积沙漠,地表分布较为稳定及半稳定型沙丘,生长有低矮旱生植物。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松散-稍密,厚度3.0m。

①层

Ⅱ级

适合沉管

10

KWA040

(63+338)

KWB015

(83+740)

该段主要为农田段,局部为荒漠,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1.5-3.0m。

②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7-3.0m。

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适合沉管

11

KWB015

(83+740)

KWB020

(95+949)

该段主要为农田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1.5-3.0m。

②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7-3.0m。

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适合沉管

12

KWB020

(95+949)

AKW095

(98+667)

该段主要为农田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该段地下水位较浅,土质松软,管沟开挖后易塌方。

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1.5-3.0m。

②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7-3.0m。

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地下水位较浅,沉管

13

AKW095

(98+667)

AKW099+260

(98+667)

该段主要为农田、居民点用地及703泵站,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1.5-3.0m。

②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7-3.0m。

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地面障碍物较多,不适合沉管

14

AKW099+260

(98+667)

KWB025+1020

(101+536)

该段主要为新垦地及农田,水位较浅。

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1.5-3.0m。

②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0.7-3.0m。

局部为粉土。

地下水位较浅,沉管

15

KWB025+1020

(101+536)

KWB026

(103+578)

该段为灌木沙丘段,地貌单元为风积沙漠,地表分布较为稳定及半稳定型沙丘,生长有低矮旱生植物。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细砂:

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松散-稍密,厚度3.0m

①层

Ⅱ级

土质疏松,沉管

16

KWB026

(103+578)

KWB031

(108+405)

该段主要为农田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

地下水位较浅。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9-3.0m,局部为粘土。

②粉、细砂:

青灰色-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密,厚度1.1-3.0m。

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地下水位较浅,适合沉管

17

KWB031

(108+405)

KWB052

(131+317)

该段主要为农田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

地下水位较浅。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9-3.0m,局部为粘土。

②粉、细砂:

青灰色-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密,厚度1.1-3.0m。

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地下水位较浅,适合沉管

18

KWB052

(131+317)

AKW044

(180+835)

该段主要为农田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

线路在KWB067-KWC001段穿越玛纳斯河,在KWC012-KWC13段穿越莫索湾干渠,在179+241-179+506(AKW043)段穿越白土坑水库。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9-3.0m,局部为粘土。

②粉、细砂:

青灰色-黄褐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密,厚度1.1-3.0m。

局部为粉土。

①层

Ⅲ级

②层

适合沉管

19

AKW044

(180+835)

AKW069

(200+591)

该段主要为农田段中间间或夹杂灌木地,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

线路在KWD012-KWD013段穿越乌奎高速公路,在AKW065-AKW066段穿越312国道,在AKW067-AKW068段穿越乌奎铁路。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粘土:

褐黄色,可塑-硬塑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3.0m,局部为粉质粘土。

②细砂:

青灰色,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质为主,颗粒形状呈浑圆状,颗粒级配不良,稍湿,稍密,厚度1.5m。

①层

Ⅲ级

②层

Ⅱ级

适合沉管

11

AKW069

(200+591)

KWD024-1

(233+345)

该段为农田段,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

地形较平坦,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土:

褐黄色-灰黄色,稍湿、稍密,夹薄层粉砂,稍有摇震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无光泽反应。

厚度0.6-3.0m,局部达到8.0m。

②粘土:

褐黄色,硬塑-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3.0m,局部为粉质粘土。

③卵石,灰褐色,骨架颗粒成分为硬质岩碎屑,骨架间以中粗砂充填,卵圆形,中密-密实,级配不良,含漂石。

卵石在D19-D24+1100段出露。

厚度0.8-2.4m。

①层

Ⅱ级

②层

Ⅲ级

③层

Ⅲ级

不适合

沉管

12

KWD024-1

(233+345)

AKW092

(289+037)

该段以农田段为主,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地形较平坦,线路在KWD031+332-KWD031+382穿越石梯子河,KWE010+100-KWE010+850穿越三屯河,KWE017+110-KWE017+570穿越头屯河,各穿越段地层岩性以卵石为主。

地层岩性主要为①粉质粘土:

褐黄色,硬塑-坚硬状态,夹薄层粉砂,无摇震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厚度0.3-2.1m,局部为粘土。

②卵石,灰褐色骨架颗粒成分为硬质岩碎屑,骨架间以中粗砂充填卵圆形,中密-密实,级配不良,含漂石。

①层

Ⅲ级

②层

Ⅲ级

不适合

沉管

3.2.2沿线水文地质状况

3.2.2.1沿线地表水

管道沿线仅在穿越玛纳斯河、头屯河时,河床中有少量河水。

其中玛纳斯河河面宽约39m,河水深0.5m;头屯河河面宽约30m,河水深0.4m。

3.2.2.2沿线地下水

沿线地下水大部分出露于农田段,小部分在荒漠地段出露。

地下水出露的地段表

出露地段里程(km+m)

地下水位埋深(m)

备注

0+000~0+266

0.8

74+066~85+907

2.0~2.7

97+948~144+985

1.0~2.7

168+396~188+125

0.8~2.8

198+163~202+272

1.9~2.8

207+870~212+738

2.8~2.9

4沉管下沟方案评估

4.1定义

4.1.1沉管

利用挖掘机在管道底部直接进行挖沟使得钢管徐徐沉入沟底达到设计埋深的施工方法。

4.1.2单侧沉管

利用挖掘机在管道一侧并贴近管道直接开挖,使管道徐徐沉入沟底,达到设计埋深的施工方法。

4.2沉管下沟可行性

4.2.1采用沉管下沟,将会节约大量的设备和人工使用量,尤其对于目前冬季施工,为提高工程整体综合进度将会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4.2.2全线农田耕地大约大约230公里,乡村道路极多。

管沟开挖后要求立即进行回填,否则将对当地居民的出行造成影响。

若采取沉管下沟,此问题的影响将减至最小。

4.2.3目前即将进入冬季施工,管沟开挖后如不及时回填,将会造成挖出土方上冻;同时地下水位高的地段将会沟底结冰,对后续施工造成极大困难。

4.2.4我单位在冀宁线、陕京二线、克拉二外输管道的施工中,已积累了丰富的沉管下沟施工经验,并且在各工程的施工中多次获得业主和监理的好评。

5沉管下沟施工方案

5.1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

管沟中线确定

管道位置调正

沟上电火花检漏、补伤

开挖沉管

沟下电火花检漏、补伤

管道埋深验收

光缆敷设

阴极保护施工

回填、地貌恢复

5.2沉管下沟前应满足的条件

5.2.1管道焊接、无损检测已完成,并检查合格;

5.2.2防腐补口、补伤已完成,经检查合格;

5.2.3将要开挖区段均为土方;

5.2.4经过EPC和PMC现场组人员对将沉管下沟段检查确认同意。

5.3准备工作

5.3.1管沟开挖之前首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认管沟中心线。

对施工人员进行风险识别教育,重点岗位落实到责任人。

5.3.2单侧开挖管沟每个小组需要挖掘机1台,防腐补伤材料、液化气罐和小型配套工具等齐全。

人员配备:

测量工1人,操作手1人,起重工1人,防腐补伤工2人,防腐检漏2人,安全员1人,普工2人。

5.4管沟中线确定

5.4.1为了满足管道数字化坐标的要求,对管道沉管下沟后中心坐标应严格控制。

为此,对计划沉管的地段,提前确定好管沟中心线和布管焊接中心线。

5.4.2依据图纸纵断面深度、里程与管道对应的具体位置要做好深度标记,特别是重点陡坡、低洼地段、沟渠地段开挖曲率半径应符合设计要求。

5.4.3变坡点起点里程、深度,变坡点终点里程、深度等都要在管道醒目位置做好标记,为操作手和检查人员提供现场技术数据。

5.4.4单侧沉管焊接中心线距管沟中心线控制距离为1.5m。

5.5管道位置调正

5.5.1对于管道焊接位置不满足沉管要求的要将管道位置重新进行调正。

5.5.2为了防止管墩下沉,避免在开挖过程中造成局部管段下滑移位,因此,在进行沉管前,根据情况对管道进行适当的位置调正。

5.6防腐层检漏

管沟开挖前要进行必要的防腐层电火花检漏,检测电压为15kv。

对于防腐层漏点立即进行补伤,对修补后的部位应重新进行检漏合格。

同时在作业同时,必须有检漏、补伤人员全程跟随施工,管线下沟后需要再次进行电火花检漏。

5.7单侧沉管

5.7.1单侧开挖演示

5.7.1.1演示前要召集相关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学习。

操作时,需要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作业。

5.7.1.2单侧开挖管沟中心线距钢管管壁不超过1m。

机械设备链轨板距管壁距离为1m,即贴近支墩外侧,确保挖掘机配重旋转空间,倒土位置可根据地形和施工作业带宽度确定,开挖起头要超过管端不少于3m为宜。

5.7.1.3开挖尺寸深度偏差至少要满足+50mm,-100mm为宜,管顶埋深要符合设计要求。

土质松软地段,为了保证管顶覆土埋深,避免过程中因塌方垫层产生的沟底偏浅,因此,在沉管开挖时,要适当加深,并为塌方垫层留有余量。

5.7.2试验段验收

管沟开挖试验段长为100m,检查管道置于沟底的深度、钢管平直度、管道中心线偏离误差。

分承包商工程技术人员和质量人员、EPC现场组、PMC现场组对本工艺的可操作性进行评估,确认操作工艺可行后,方可进行多个作业面施工。

5.7.3沉管开挖

5.7.3.1正式沉管开挖之前,技术人员对施工人员提出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5.7.3.2进入正式沉管作业施工时,设备、人员数量要配备齐全,开挖操作手技术熟练。

为了防止开挖过程中防腐层的损坏,除了对操作手有严格的技术要求之外,还要派专业防腐工在沉管前后分别进行电火花检漏。

5.7.3.3开挖过程中,设专人对管沟进行及时测量,确保管沟沟底的深度和平整度。

出现石方地段时,应停止沉管作业。

5.7.3.4开挖设备链轨贴近管道支墩外侧,但设备旋转配重不得贴近钢管防腐层,避免给管道外壁防腐层带来损伤。

5.7.3.5开挖作业时,挖斗要平稳轻放,不得贴近钢管防腐层。

严禁酒后作业以及挖掘机斗、壁横摆不稳的野蛮操作行为。

否则,将取消操作手的沉管开挖资格。

5.7.4单侧沉管下沟示意图

单侧沉管下沟示意图

5.8沉管验收

5.8.1沉管下沟后,首先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挖沟通知书的要求进行自检,合格后由项目部负责验收,并按项目部的规定填写记录,报监理复查,合格后签字确认。

5.8.2管沟、下沟质量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管沟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表

检验项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合格标准

外观

全部

观察检查

施工记录

直线段管沟顺直,曲线段圆滑过渡,无凹凸和折线;沟壁和沟底平整,无沟坎阶梯,无锐器物;沟内无塌方、无杂物;转角符合设计要求。

管沟中心线偏移

每千米不

少于5处

用经纬仪检查

允许偏差应小于100mm

沟底宽度

每千米不少于5处

用尺检查

允许偏差为±100mm

沟底标高

每千米不少于5处

用水准仪检查

允许偏差为+50mm

-100mm

变坡点位移

全部

用尺检查

允许偏差应小于1000mm

5.9沉管作业注意事项

5.9.1挖掘机应严格注意防腐层的保护,挖斗离钢管应有一定安全距离,同时旋转角度不宜过大,防止旋转时碰伤防腐层。

5.9.2挖方时应采取先表层再下层的顺序,管沟开挖处断面应呈缓坡状,防止大面积土层突然塌落。

5.10光缆敷设及阴极保护

5.10.1本工程采用光缆直埋与输油管道同沟敷设,其敷设位置位于管道顺气流方向右侧,位于管沟底部,与输油管道管壁水平距离为300mm。

5.10.2测试桩的测试导线与管道连接,采用铝热焊接法,方法如下:

将焊接处管道的防腐层割开100mm×80mm,清理干净,打磨到金属光泽;将管道表面清洁干燥,予热至100℃;按铝热焊接操作说明,装焊模、焊剂、放置点火器具,接好电池盒引线并点火焊接。

焊后3分钟可取下模具,打掉焊渣,检查焊点应牢固。

焊接处采用与管道补伤相同材料防腐,并将测试导线固定,顺管沟壁引出。

5.10.3测试导线的色标按其功能划分,全线应划分一致。

测试桩体埋设要求,埋入地下部分回填时应分层夯实,防止土方塌陷,桩体倾斜。

6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6.1沉管作业存在危险危害

物体打击:

施工作业过程中机械设备﹙挖沟机﹚启动或旋转未鸣笛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车辆伤害:

施工作业过程人员、材料、机具运送,作业带不平整或不畅通及驾驶员驾驶车辆操作不当,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挤压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

机械伤害:

挖沟机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刺、割等伤害。

起重伤害:

挖沟机作业或检修中发生的作业人员遭受挤压、坠落,悬空的吊具、吊管对人体造成物体打击和触电等事故。

土方坍塌:

管沟开挖、放坡没有满足技术交底要求,土方承重强度达到极限,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

6.2沉管作业安全措施

1、配备应急药品,如感冒药烫伤膏创可贴绷带等等应急药品。

2、做好入场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4、加强驾驶员“道路交通法”的学习,并有记录。

5、吊管起重作业有专人指挥。

6、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和配备专职、兼职的安全管理人员。

7、加强用电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

8、挖沟机使用前的试运行和例行检查。

做到“十字作业”。

9、制定现场应急救援预案。

10、施工现场做到场地平整,作业带畅通。

11、施工前对机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讲话。

12、现场作业机组HSE资料有《HSE技术交底卡》和《班组安全讲话记录本》,这两份资料必须在现场。

1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得随意丢弃,如钢丝刷、清洗油、装入垃圾回收箱。

14、作业人员必须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15、设备在斜坡停留时,应垫塞三角木。

16、现场设备无跑、冒、滴、漏现象。

17、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