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x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
1、观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4)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边读书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词句的含义。
(4)通过学习,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大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描写。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引导学生从中学习怎样积累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或从电影、电影中可能看到过海潮,但是,你们看到过江潮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观看江潮的课文《观潮》。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提出要求:
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尝试给课文分段。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四、检查交流。
1、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哪部分是写潮来前的景象?
哪部分写潮过后的景象?
3、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段?
为什么这样分?
五、朗读课文
六、小结
1.初读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
2.教师指出需要注意的重点字词及拼音。
七、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作者一开篇,就点出了对钱塘江大潮的评价。
作者是怎样说的?
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这“天下奇观”的?
二、讲读课文。
(一)读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问:
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观哪儿的潮?
2、这一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
人们是在什么地方观看钱塘江大潮的?
江潮还没来,作者看到了什么?
2、默读第二段,思考:
潮来前江面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的心情怎么样?
并动手画句子。
3、指名读句子。
4、“人山人海”说明什么?
“等着、盼着”说明人们心情怎样?
(三)讲读第三、四段。
1、学生自学。
2、交流讨论。
(1)课文是怎样描写江潮声音的?
想象一下闷雷什么时候响起来?
江潮到近前时,声音是怎样的?
(2)指导朗读。
(3)师生评议,加深理解。
(4)指名读描写江潮形状的句子。
为什么把江潮比作“一条白线”?
理解词语“横贯”。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两丈多高有多高?
“那浪潮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这句话把江潮比作什么?
“浩浩荡荡”说明什么?
(5)指导朗读。
(四)讲读第五段。
1、大潮来的时候是这样的,潮过后是什么样子的?
齐读最后一段,思考: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
每一句讲了什么?
2、自主品读“潮去后”的“奇”。
(1)读了之后,你觉得更“奇”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2)适时点拨感悟: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义及其景象。
(3)“恢复”一词能去掉吗?
为什么?
(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三、总结全文
1、钱塘江大潮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文中的比喻句在积累本上。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观潮
潮来时江面风平浪静
天下奇观潮来时声音、形状(由远及近)盛赞钱塘潮
潮过后恢复平静
教学反思:
2、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7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重点句子意思。
(3)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美丽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感受祖国山河的壮丽。
教学重点、难点:
1、以提纲的形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
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
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还有令人向往的西藏,提起西藏你想到了什么?
谁来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段读课文,思考:
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奇)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再次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纲:
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奇”在什么地方?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
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做标注。
5、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交流汇报
四、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
雅鲁藏布大峡谷真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观,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奇观?
哪部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生自由发言。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
(1)第二自然段帮助学生理解大拐弯的“神奇”,第三自然段用三个字可以概括大峡谷的特点:
长、深、窄。
(2)它全长496、3千米,最深处达5328米,宽度仅21米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观。
这种方法叫──列数字。
除了列数字外,作者还运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找一找在哪儿?
(3)第四自然段抓住“自然博物馆”学习。
(4)第五自然段结合课后第二题学习。
这一段作者用了几个“最”?
可不可以换成“非常”?
为什么?
五、总结全文
学了这篇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水、山的句子。
板书设计:
2、雅鲁藏布大峡谷
世界第一大峡谷
千姿百态的水
神来之笔的山壮丽、神奇
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反思:
3、鸟的天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榕、抛、暇”等4个字,会写“灿、烂、桨、纠、逼、禁、寂”等14个生字,并掌握其组成的词语。
(2)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口头组词等达到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的目的。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通过各种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学生树立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所看到的景象,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大榕树硕大无比和充满生机的美丽,以及群鸟快乐自由的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天堂”入手,激趣导入
1、谈话:
自古以来,人们对幸福都充满着无限的憧憬,都渴望拥有天堂般的生活。
(板书:
天堂)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
2、(板书“鸟的”):
你想象中,鸟的天堂应该是什么样的地方?
(小鸟生活的乐园)
3、是啊,70年前,这里还名不见经传。
巴金先生于1933年途经此处,写下了《鸟的天堂》一文,使这里名扬四海。
谁能来介绍作者巴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已经掌握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画出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①认读生字:
桨、纠、逼、禁、暇、抛
(注意让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也可以读字组词)
②认读词语:
三支桨、纠正、逼近、不禁、应接不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所闻。
)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读课文,你对鸟的天堂有了那些新的认识?
2、那么作者到“鸟的天堂”去过几次?
分别在什么时候?
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景象?
3、汇报,交流。
4、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部分,那么在见到“鸟的天堂”之前和之后作者又写了哪些内容呢?
四、小结
1、初读课文,说说本课主要在写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
三支桨、纠正、逼近、不禁、应接不暇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吗?
3、是的,作者两次来到“鸟的天堂”看到了不同的景象。
现在也让我们一同跟随作者的脚步走进鸟的天堂吧!
二、精读课文,感悟理解
学习1—4自然段
1、自由朗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作者和朋友们划船出去玩。
)
2、赏析好句
“三支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
”
这里把什么比做什么?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写出了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
3、指导朗读。
学习5——9自然段
过渡:
“我们”一起出去游玩,这一次有没有看到“鸟的天堂”呢?
“鸟的天堂”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来继续学习。
1、仔细读这部分内容,边读边思考: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2)大榕树有什么特点呢?
你是通过哪些语句子看出来的?
(3)看到这样一棵大榕树,你会产生哪些想法?
作者又是怎么赞美的呢?
(4)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记下来。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汇报。
4、感情朗读5——9自然段。
学习10——13自然段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动笔画出重点的语句,然后理解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同学交流。
(1)这是第二次去鸟的天堂,他这次看到了什么?
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2)鸟儿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
这里的鸟为什么这么多?
这么快乐?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问题
(1)作者看到了很多鸟。
鸟的特点是:
多、欢
3、指导朗读。
学习14自然段
1、齐读。
2、出示句子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思考:
这句话中“的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两个鸟的天堂,第一个打了引号,而第二个没打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讨论交流。
三、品读课文,体味情感
1、指导感情朗读,在读中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议读,评读。
(3)说说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试背,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树与鸟,鸟与水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卷呀!
这里不仅有树的奇美,有鸟的欢乐之美,更有人与自然、与动物的和谐之美,所以这里才是真正的天堂。
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更多的人间天堂。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本课中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傍晚)
第二次——群鸟:
多、欢(动态美)鸟的天堂喜爱、赞美
(早晨)
教学反思:
4、火烧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5个生字“檀、盈、凶、庙、惚”,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等掌握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多读、有感情朗读,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3)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4)通过学习课文,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要了解大自然,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进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说说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有哪些变化,体会作者的心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自然界里有许多奇丽的景象,引起了无数的作家、诗人去描绘它们,赞美它们。
今天我们学习的《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二、读课题,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
2、按“上来了、变化极多、下去了”给课文分段。
三、指名按段读文,并请同学思考问题。
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
课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题意?
(第一段第2节)
2、自由反复朗读这句话“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从词入手,请你谈谈你读懂了什么?
(同桌讨论)①从这句话看出火烧云有什么特点?
(红)②“烧”的意思和作用?
(“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速度(动态)、范围以及“火烧云”名字的由来。
)③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
(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
3、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
四、导学第一段。
1、个别朗读第一节、思考:
红红的火烧云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
你从哪里看出来?
(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
2、引读: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
(1)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
(2)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
(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
)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摘抄课文中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自学第二段。
(一)出示自学题:
(分组学习)
1、小组朗读第二段,找到分别描写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小节;
2、小组讨论,完成课后题1/②,用直线划出有关词语;
三、学习最后一段。
1、个别朗读。
A类:
完成练习题,并完成小练笔:
家乡的天空。
B类:
完成练习题,并把文中的拟人句抄入“采集本”。
C类:
完成练习题,并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上来时霞光——映红万物天空——像着了火整体渲染(1、
2)变化颜色——丰富多彩火烧云
(3~6)
形状——变化万千
具体描写下去时——模糊不清很快消失(7)
五千光姿十百色态真变绚化丽快
语文园地一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能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能把自己的所观所感不拘形式的写下来。
注意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2)背诵4组对联,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次学习,教导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
2、学习,积累,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口语交际”、“我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
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
?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
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二、学习“口语交际”1、学生自主交流。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3、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
你感受到美丽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4、点拨:
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5、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6、再次指名交流。
要求: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7、四人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8、经过搜寻,听取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分角色朗读。
2、交流学习成果。
四、小结
通过本次学习,说说你的收获。
五、布置作业
1、观察一处景物。
2、把景物概况讲述给同学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日积月累、“趣味语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从而引入“日积月累”。
二、学习“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的对联。
2.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3.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4.你最喜欢哪一组?
为什么?
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5.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
试着说几句。
6.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三、学习“趣味语文
(一)”
1.全班齐读对联。
2.分组讨论读音。
3.教师点拨正确读音。
4.多种形式朗读对联。
四、学习“趣味语文
(二)”
1.全班观察杯盖。
2.分组讨论。
3.教师点拨正确读法。
4.探讨语文的有趣与博大精深。
五、课堂总结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