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城市沥青路完整版.docx
《施工组织设计城市沥青路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城市沥青路完整版.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城市沥青路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一、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绵阳高新区新区B1号道路东向延长段工程。
项目性质: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招商人:
绵阳新兴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工期要求:
接到开工令300日历天内竣工,并经竣工验收合格。
工期包含竣工验收所需时间在内。
质量要求:
符合国家现行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
质量保修期:
按国家规定执行。
项目内容及规模:
本工程道路长1250.607米,宽202430米。
总投资估算3800万元人民币。
项目地点:
绵阳市高新区。
二、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编制依据、原则及目的
1.1编制依据
(2)招标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规范和标准。
(3)《道路工程施工图纸》。
1.2编制原则
(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
(3)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4)严格贯彻“安全第一”的原则。
(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1.3编制目的
满足建设单位各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合格,力争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和扰动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根据建设单位标前会和答疑会精神以及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给排水、市政道路等类似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标书。
若中标我公司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全过程实施。
2.工程简述
2.1工程特点
(1)本工程施工路线较长,是道路、地下通道等工程齐俱的综合性工程,施工工艺齐全,技术要求高。
(2)本工程包含的其它工程较多,施工工艺较相近,展开多个工作面并行施工时,易造成相同机械配置紧张。
(3)施工将经历秋季、冬季、春季,雨期较长,季节性施工时天气变化对道路施工影响较大。
2.2工程重点
沥青砼摊铺作业量大,对摊铺的施工质量控制使其质量达到内实外美是重点之一。
并行施工面多,施工工艺相近,优化资源配置,合理组织施工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
2.3工程难点
本工程线路复杂,曲线较多,施工放样、是本工程施工的难点之一。
2.4确保工程重点、难点及特殊部位施工质量措施
(1)道路施工既是本工程的施工重点,也是难点,为确保本工程道路部分的施工质量,要采取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在不良气候条件下施工,同时加强养护和成品保护工作,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的内实外美。
(2)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对所有资源(特别是机械设备)进行统一管理、调配,实行动态管理。
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按照ISO9002标准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项目经理部下设安质部专职管理全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
(3)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度,认真保护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设好护桩。
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控制网点在施工中每15m要进行复测,一旦出现偏差及时进行修正恢复。
加强对外协调工作,特别是涉及地下通道及其他构筑物时,制定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预先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出现紧急情况时有应对措施。
工程特殊部位,组织制定针对性强的技术方案,确保特殊部位的施工质量。
2.5工程总体筹划
2..5.1施工总体部署
2.5.1.1原则
(1)根据本工程特点和规模,结合现场情况合理安排,均衡组织施工。
满足招标文件中关于安全、质量、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优先选配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训练有素的专业施工队伍,配备先进完好的机械设备,合理施工。
(2)满足工期的具体要求,采用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实现工期目标。
本着“先主体、后附属”的原则,合理安排工期,保证进度目标的实现。
2.5.1.2施工段划分:
根据分项工程分布特点并结合场地等实际因素,划分为多个区段。
3、总体部置方案
3.1根据本工程特点,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施工工期,道路、排水并行施工。
3.1.1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
3.1.1.1工期:
确定施工总工期为300日历天。
3.1.1.2施工进度安排
3.1.1.2.1施工准备期
主要包括三通一平,即路通、电通、水通、场地平,各类临时生产、生活房屋修建。
对建设单位交的测量控制桩位进行复核,建立满足要求的加密控制测量网。
3.1.1.2道路、排水工程:
道路、排水工程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立即开始施工。
3.1.1.3照明、绿化及交通工程:
在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完后紧接着进行。
3.2施工进度管理
中标进场后在投标施组的基础上,做更详细的现场调查,进一步优化施组,编制出更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由于施工进度进展会因各种天气因素及施工现场出现不同的情况变化。
因此全过程中开展对进度全阶段,全方位的动态管理,确保施组计划承诺的工期如期实现。
4、主要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沥青砼道路施工
4.1.1路基土方开挖
(1)人工配合挖机开挖,视地质情况决定放坡开挖或竖直开挖,竖直开挖必要时采用5cm木板做维护挡板。
(2)施工要点
1)施工准备:
施工时先清除开挖区域范围内场地的杂物、障碍物,平整施工便道,使用挖掘机挖土,汽车运土。
2)测量放线
土方开挖前放开挖边线,并测量原始地面高程,挖至设计基底时,再次测量高程并做好施工记录。
3)土方开挖
开挖前引排地表水,清除全部杂质土及其它垃圾土,按1:
0.75坡度放坡开挖;基底及边坡预留一层200~300mm厚土层用人工清底、修坡、找平,以保证标高和边坡坡度正确,避免超挖和土层遭受扰动。
挖好临时排水沟,将水排出基坑以外。
距基坑边缘1.0~1.5m处施做临时截水沟,以防地面雨水流入基坑。
挖好后的基坑暴露时间不能过长,应及时检查其尺寸、基底承载力。
随时检测基底标高,避免超挖。
若超挖将松动部分清除,严禁用原土回填超挖部分,严禁欠挖。
4.1.2施工方法
1)路基挖方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主要采用挖掘机、自卸汽车施工,挖方过程中采用人工修刮平整边坡,并在雨期来临之前在距边坡1.0m处做好截水沟,避免边坡雨水冲刷,保证边坡稳定;此外在路槽底施做排水沟,避免雨水浸泡路床。
机械开挖路槽施工标高至路基顶面设计30cm以上,停止施工,由人工平整,然后用压路机碾压。
4.1.3填方段路基施工方法
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初平,平地机整平,由边向中先用两轮压路机压实,再用压路机压实。
填土路基采用核子密度仪或灌砂法检测其压实度。
填土路基按“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四区段是:
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区段。
即填、平、压、检。
八流程是: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4.1.4路基土方开挖施工要点
1)路基挖方施工要点:
施工前切实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使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且排出的水不得危及附近设施。
2)土方边坡开挖,由测量人员放样坡顶线,撒出清晰石灰线,采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开挖。
测量人员采用现场同步控制方法,一次性开挖修筑。
施工中应加强测量监控,边坡随开挖随修整,并及早施做边坡防护。
3)土方开挖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进行,无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驻地监理。
4)雨期开挖时宜分层开挖,每层底面有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宜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期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
开挖路段施工宜于距路基顶面30cm处停止开挖,待雨期后再挖到设计标高。
5)挖运土方应及时运至土场,不得随意乱堆放,以减小对交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土场应做好排水设施,始终保持土场内不积水。
6)路基施工应与道路排水系统施工密切配合,避免地下排水管道施工时路基的二次开挖。
路基挖方段施工时,应考虑路基土因碾压造成的沉降量,其沉降量由试验确定,开挖将接近设计标高时预留出沉降量。
4.1.5路基填方施工要点
施工时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内的排水工作,必须将地面积水排出路幅范围以外,将路基土疏干,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排水方式,如盲沟等形式。
填土应不含任何不适宜工程使用的土,如淤泥、沼泽土、建筑垃圾、含有残树根等腐质的土,以及含水量较大的土,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淤泥、杂草、树根及表层耕植土。
路基填土必须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一般不应大于30cm,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5cm。
严禁使用一次性填高、一次性压实的方法,严格控制对应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路基压实后不得有翻浆、弹簧现象。
为保证路基边坡的压实度,一般路段的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的碾压宽度。
道路路基及面层施工前应对路基做全面检查,其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指标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如达不到设计规定值,应查出其范围后做进一步处理。
路槽的施工应与地下管线的施工密切配合管线施工应按由深及浅的顺序施工,以避免管线敷设的二次开挖。
若出现水稳定不良现象,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加固处理,报监理工程师。
4.1.6路面施工:
进行路基弯沉值测定、压实度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路面结构层施工。
4.1.6.1施工方法
(1)施工准备:
基层施工前应对土路床做全面检查,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和验收制度,按规范规定项目和频率进行全面验收。
(2)施工机械
施工现场配合压路机、搅拌机、装载机、推土机、洒水车、自卸汽车、平地机等机械设备,并在工作面上适当组合。
(3)施工技术措施
根据设计要求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拟定虚铺厚度、压实度与机械碾压遍数的关系等数据,在施工过程中动态调整施工技术参数,最优化施工方案,用以指导全面施工。
根据实测的压实系数(摊铺系数)确定纵断面标高,每隔5m设一标志桩,并设置标记和挂线。
(4)垫层: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配合比,现场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拌制水泥砂砾混合料,按其设计配合比拌合,每槽过磅,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控制材料用量。
(5)摊铺和整形
摊铺前施工员应检查拌合料是否严重结块。
遇雨期施工时路床挖边沟排水,拌合料随铺随压。
卸料后用平地机粗平,采用人工集料推铺、精平,专人指挥作业机械,作业中不得碰损测量标高桩,人工用锹和耙平整修边,并对机械不能施工到的边角部位进行修补,并用路拱板进行初步整形,用拖拉机或压路机初压后,用锹按线整形,再用路拱板校正成形,拌合料的摊铺采用人工摊铺,机械配合,分二次摊铺成型。
第一层摊铺压实厚度控制在20cm,第二层摊铺压实厚度控制到完成面标高。
松铺厚度为层厚度的1.3~1.35倍,第一层铺筑后,辗压至密实度达到要求后,接着铺第二层。
保证各层的压实度达到验收标准要求。
4.1.6.2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沥青砼配合比进行试验段铺筑,以确定松铺系数和机械的最佳碾压方式。
4.1.6.2.1施工工艺流程
4.1.6.2.2下封层施工
A、认真按验收规范对基层严格验收,如有不符合要求地段要求处理,认真对基层清扫干净。
B、摊铺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使每个施工人员都对自己的工作心中有数。
C、采用洒布机进行下封层施工
4.1.6.2.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
沥青混合料由拌和机拌制,。
沥青采用导热油加热至160℃-170℃。
沥青砼的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出厂的沥青混合料温度严格控制在℃之间。
4.1.6.2.4运输
A、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斗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的位置,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B、混合料运输车的运量较拌和或摊铺速度有所富余,施工过程中应在摊铺机前方30cm处停车,不能撞击摊铺机。
卸料过程中应挂空档,靠摊铺机的推进前进。
C、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必须快捷、安全,使沥青混合料到达摊铺现场的温度在145℃-165℃之间,并对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质量进行检查,当来料温度不符合要求或料仓结团,遭雨淋湿不得铺筑在道路上。
4.1.6.2.5摊铺
①.采用摊铺机进行二幅摊铺,上下两层错0.5m,摊铺速度控制在2-4mmin。
沥青下面层摊铺采用拉钢丝绳控制标高及平整度,上面层摊铺采用平衡梁装置,以保证摊铺厚度及平整度。
摊铺速度按设置速度均衡行驶,不得随意变换速度及停机,松铺系数根据试验段确定。
正常摊铺温度应在140℃-160℃之间,另在上面层摊铺时纵横向接缝口订立4cm厚木条,保证接缝口顺直。
②.摊铺中对于检查井在底层料进行摊铺前,用钢板覆盖,避免在摊铺中遇到检查井而抬升摊铺机,保证平整度。
③.对于路头的摊铺尽量避免人工作业,而采用小型摊铺机摊铺,保证平整度及混合料的均匀程度。
④.摊铺时对于平石边应略离于平石3mm,,对于搭接在平石上的混合料用铲子铲除,推耙推齐,保持成一条直线。
⑤.摊铺过程中注意事项:
a)汽车司机应与摊铺机手密切配合,避免车辆撞击摊铺机使之偏位,或把料卸出机外,最好是卸料车的后轮距摊铺机30cm左右,摊铺机行进接触时汽车起升倒料。
b)连续供料:
当待料时不应将机内混合料摊完,保证料斗中有足够的存料,防止送料板外露。
因故障斗内料已结块,重铺时应铲除。
c)操作手应正确控制摊铺边线和准确调整熨平板。
d)检测员要经常检查松铺厚度,每5米检查一断面,每断面不少于3点,并且要做好记录,及时反馈信息给操作手。
每50米检查横坡一次,经常检查平整度。
e)摊铺中路面工应密切注意摊铺动向,对横断面不符合要求、摊铺带边缘局部缺料、表面明显不平整、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后有明显的拖痕等,均应人工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
且必须在技术人中指导下进行,人工修补时,工人不应站着热的沥青层面上操作。
f)每天结束收工时,禁止在已摊铺好在路面上用柴油清洗机械。
g)在施工中应加强前后台在联系,避免信息传递不及时造成生产损失。
)。
c、砼采用翻斗车运输,运输距离在1公里内,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漓淅,不泌水。
d、注意控制宽度、厚度;砼厚度如不超过15cm,振捣时如可以只用平板式振动器进行振捣;否则还需先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间距不大于30cm,采用梅花式插点。
振动棒拔出时要缓慢拔出,振捣时间每点不少于30s,并要求振捣至无较大气泡冒出为止。
平板式振动器必须纵向、横向各拖动两次以上,拖动振动器时必须缓慢拖动,振捣至表面泛浆,无较大气泡冒出时,才算振捣合格。
f、振捣完成后,用铝合金把砼表面刮平,待砼初凝后在管节两侧拉毛,以利管节两侧砼施工时粘接牢固。
4.5.6管节吊装、拼接:
a、基础砼必须达到一定强度时,且管节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管节吊装和拼接。
b、所有管节应使用检验合格的麻绳(或钢丝绳)进行吊装,注意管节均匀受力,轻吊轻放,确保施工安全和不破坏管节。
c、在管基上移动管节时,要注意人员安全和不破坏管节、管基,要注意管节的均匀受力,同时要做到拼接严密;
4.5.7 管坑回填
a、管基、管侧的砼经养生7d后 ,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管坑回填。
b、回填材料在管顶50cm内,选用透水性好的砂性土回填,其余可以用开挖基坑的土回填。
c、所有填土都应夯实或碾压,在管节两侧应对称填筑,分层厚度控制在25 cm内,全部压实度要求95%以上。
4.6砖砌检查井的砌筑
a、严格检查砖质量,不合格的砖严禁使用,砌砖前砖要吸饱水。
b、砂浆搅拌前对砂的含水量进行检查,调整好水灰比,严格控制好配合比。
c、砌砖工艺
1)抄平放线:
在垫层顶面砌砖位置测出第一层砖标高,用砂浆找平。
2)摆砖:
摆砖满足上下错缝要求,借助缝的调整,使侧面竖缝宽度均匀,减少砍砖。
3)盘角、挂线:
砌筑时应先在墙角砌四至五皮砖,作为盘角,在盘角处挂线保证墙面平整。
4)砌砖:
采用“三一砌砖法”砌筑,要求横平竖直、砂浆饱满,内外搭接、上下错缝,接槎可靠。
5)抹面:
抹面、勾缝、座浆、抹三角灰的砂浆均使用防水砂浆,按1:
2配料,并加入防水剂,检查井外墙抹面抹至离原地面以上1500 mm,抹面厚度为20mm。
4.6.1 雨水井的砌筑:
同砖砌检查井的施工,主要是要严格好控制标高。
4.6.2检查井、雨水井的回填工作:
与排水管基坑回填工作相同。
4.7水泥稳定基层施工方法
本标段采用拌和场集中拌和,小型机具配合人工摊铺振捣成型。
1、材料准备
(1)水泥,工程指挥部定点采购P042.5级水泥。
要求水泥每批出厂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不同出厂日期、批号的水泥,不得在一起堆放,不得混合使用。
对发现已经结块变质变硬的水泥不得使用。
(2)粗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符合规定级配,最大粒径不超过10cm。
(3)细集料(中粗砂)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宜在2.5以上的中粗砂。
(4)水采用洁净的河水、池塘水或饮用水皆可。
2、施工工序
施工准备→施工放样→配料→拌和厂拌和→混凝土运送→混凝土摊铺→整平→压实→养生。
3、施工方法
(1)基层的检查与整修
①基层质量检验
基层强度应以基层顶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值或以黄河标准汽车测定的计算回弹弯沉值作为检验指标,检查结果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砂砾石基层完工后,应控制行车,不使出现车槽,如有损坏,应在铺筑混凝土稳定层前采用相同材料修补压实,严禁用松散粒料填补。
对原有公路加宽的部分,新是部分的强度应一致。
②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是水泥混凝土稳定层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应放出路边缘线,将设曲线起迄点、纵坡变化点等的中心点及一对边桩在实地标明。
放样时,砂砾石基层宽度应比水稳面层每侧宽出30-40cm。
主要边桩应分别固定在路边稳固位置,临时准点每隔100m左右设置一个,以便施工时就近复核路面高程。
(2)拌和及运输
①混凝土采用场拌和站进行拌和,其容量应根据摊铺机的性能、工程量和施工进度配置。
施工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试、校核、标定、维修和保养。
②拌和站在投入生产前,必须进行标定,并试拌正常,施工中每15天校验一次计量精确度。
③在拌和过程中,拌和物质量检验与控制符合规范要求。
低温或高温天气时施工,其出料温度控制在10-35°C。
④混合料从搅拌机出料到浇筑完毕的最长时间,应根据试验室的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
装运混合料的车辆应不漏料并防止离析。
(3)摊铺
摊铺混凝土路面开始前,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应全部就位,且处于良好状态。
基层、封层表面及履带行走部位清扫干净。
(4)整平
初平完成后用振动压路机快速静压再进行精平,精平以人工为主,沿控制线对小范围的不平整进行整修,对局部未处理的要按合格级配混合料处理。
达到设计要求的路线纵、横坡和平整度。
(5)碾压
层铺层压。
先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快速静压一遍,再振压三遍,然后用光轮压路机碾压,碾压的顺序为先两边后中间,使路拱达到标准值,有超高的路段由内侧向外侧碾压。
两次的轮迹必须重叠15-20cm,横向接头的宽度为40-50c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1-1.5m,整个碾压要做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
压路机在行进过程中要注意匀速行驶。
碾压的过程要辅以洒水,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左右。
碾压时要配人员随压随检查,直到无明显轮迹为止。
(6)检测
检测的内容包括级配稳定层的宽度、厚度和平整度,各项指标均应达到设计要求,级配砾石垫层碾压成形后,还要测弯沉,弯沉代表值达到要求,则该道工序合格可以进行下道工序,否则继续碾压,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7)养生
混凝土路面铺筑完成后立即进行养生,采用洒水养生法同时配合保湿覆盖麻袋、草席的方式进行。
养生时间7天,养生初期,水泥砼稳定层上禁止车辆通行。
5、冬雨季施工措施
5.1冬季施工技术措施
5.1.1施工准备: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低于5度或每日最低温度低于-3度时,应按冬季施工要求组织施工。
5.1.2入冬前要对职工进行一次冬季施工中工程质量、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
5.1.3冬季施工前后要指定专人,负责了解当地气象信息,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塞流和霜冻的袭击。
5.1.4根据实物量备好塑料薄膜、草包等保温覆盖材料、化学附加剂等有关材料,做好冬季职工劳动保护及生活安排。
5.1.5冰冻前做好临时设施、供水管道的保温、维护工作,保证冬季施工正常进行。
5.1.6施工员必须把冬期施工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各班组,进行具体交底,各生产班组在施工中应认真贯彻执行。
5.1.7技术措施
5.1.7.1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标号不应低于3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大体积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水灰比不应大于0.6。
应注意其中掺合材料对混凝土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
5.1.7.2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得低于有关施工规范规定。
5.1.7.3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
掺用抗冻剂、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的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
5.1.7.4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5.1.7.5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
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具有保温措施。
5.1.7.6大体积砼施工时采用综合蓄热法养护,掺加化学外加剂的砼浇筑后,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两层草包,再一层塑料薄膜来保温,利用原材料加热及水泥水化热的热量,延缓混凝土冷却,使砼温度降低到0℃前,达到一定的强度。
5.1.7.7模板和保温层应待砼冷却到5℃左右方可拆除。
当砼与环境温差太大时,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应采取使其缓慢冷却的临时覆盖措施。
5.1.7.8采用以蓄热法和掺化学剂相结合的防冻保温办法,辅以优化砼配合比,控制砼水灰比等措施来保证砼质量。
5.1.7.9根据实际情况如有必要时,可掺加外加剂(如硫酸钠等),外露砼表面应用草包加塑料薄膜覆盖二至四层。
5.1.7.10做好清除积雪,清除结冰层等措施。
冬期钢筋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其最低气温不宜低于-20℃,且应有防雪挡风措施。
焊后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5.1.8砌筑施工冬季措施
5.1.8.1砖和石材砌筑前应清除冰雪,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石灰膏等应防止受冻。
如遭冻结应经融化后方可使用;拌制砂浆所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块和直径大于1cm的冻结块;拌合砂浆时水的温度不得超过80℃;砂的温度不得超过40℃。
5.1.8.2砌筑时砂浆稠度应适当加大,一般可控制在约10~12cm,视气温和日照情况砌体可少量浇水湿润。
冬期施工不得使用无水泥配制的砂浆。
砖石工程的冬期施工应以采用掺盐砂浆法为主。
对保温等方面有特殊要求工程,可采用冻结法或其他施工方法。
采用掺盐砂浆地,砌体中配置的钢筋应作防腐处理。
冬期施工中每日砌筑后应在砌体顶上,先平铺一皮砖后再用两层草包覆盖。
5.2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5.2.1整体安排上路基土方施工层尽可能避开雨季。
5.2.1路基土方雨季施工,每层表面横坡不小于3%,以便横向排水,控制运土,随挖,随运,随平,随压实;若突遇雨季,先快整粗平,粗压一遍,防雨水灌透,大晴时再翻凉,平整压实,经常测定含水量,保证压实度,雨天禁止在路基上行车,已成型路基及时搞好纵、横向排水和截水沟,保证不进水、浸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