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5343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5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docx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房产测量规范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GB/T17986.1-2000

前言

本标准是在国家测绘局1991年5月发布的《房产测量规范》的基础上,结合近期科技的发展的生产的需求并参照国内外有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的。

GB/T17986在《房产测量规范》的总标题下,包括以下两个单元:

《第1单元:

房产测量规定》;《第2单元:

房产图图式》。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测绘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测绘标准化研究所、南京市房屋产权监理处、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国家测绘局国土测绘司、广州市房地产测绘所、西安市房地产管理局产权产籍处等单位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吕永江、华如宏、唐国芳、刘大可、黄保华、岳答孝、孟娟。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镇房产测量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适用于城市、建制镇的建成区和建成区以外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及其毗连居民点的房产测量。

其他地区的房地产测量亦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260-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6962-1985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航空摄影规范

GB/T17986.2-2000房产测量规范第2单元:

房产图图式

CH1003-19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3总则

3.1房产测量的目的和内容

3.1.1房产测量的目的

房产测量主要是采集和表述房屋和房屋用地的有关信息,为房产产权、产籍管理、房地产开发利用、交易、征收税费,以及为城镇规划建设提供数据和资料。

3.1.2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

房产测量的基本内容包括: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房产调查,房产要素测量,房产图绘制,房产面积测算,变更测量,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等。

3.1.3房产测量的成果

房产测量成果包括:

房产簿册,房产数据和房产图集。

3.2房产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3.2.1房产测量的精度指标与限差

本标准以中误差作为评定精度的标准,以两倍中误差作为限差。

3.2.2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精度要求

末级相邻基本控制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25m。

3.2.3房产分幅平面图与房产要素测量的精度

3.2.3.1模拟方法测绘的房产分幅平面图上的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5mm。

3.2.3.2利用已有的地籍图、地形图编绘房产分幅图时,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6mm。

3.2.3.3对全野外采集数据或野外解析测量等方法所测的房地产要素点和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超过±0.05m。

3.2.3.4采用已有坐标或已有图件,展绘成房产分幅图时,展绘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1mm。

3.2.4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

房产界址点(以下简称界址点)的精度分三级,各级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间距超过50m的相邻界址点的间距误差不超过表1的规定;间距未超过50m的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限差不应超过式

(1)计算结果。

表1房产界址点的精度要求m

--------------------------------------

||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误差和相邻界址点间的间距误差|

|界址点等级|------------------------------|

||限差|中误差|

|-----|----------------|-------------|

|一|±0.04|±0.02|

|-----|----------------|-------------|

|二|±0.10|±0.05|

|-----|----------------|-------------|

|三|±0.20|±0.10|

--------------------------------------

△D=±(mj+0.02mjD)…………………

(1)

式中:

mj——相应等级界址点的点位中误差,

m;

D——相邻界址点间的距离,m;

△D——界址点坐标计算的边长与实量边

长较差的限差,m。

3.2.5房角点的精度要求

需要测定房角点的坐标时,房角点坐标的精度等级和限差执行与界址点相同的标准;不要求测定房角点坐标时则将房屋按3.2.3的精度要求表示于房产图上。

3.2.6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

房产面积的精度分为三级,各级面积的限差和中误差不超过表2计算的结果。

表2房产面积的精度要求平方米

-----------------------------------------

|房产面积的精度等级|限差|中误差|

|---------|--------------|--------------|

||--|--|

|一|0.02√S±0.0006S|0.01√S±0.0003S|

|---------|--------------|--------------|

||--|--|

|二|0.04√S±0.002S|0.02√S±0.001S|

|---------|--------------|--------------|

||--|--|

|三|0.08√S±0.006S|0.04√S±0.003S|

|---------------------------------------|

|2|

|注:

S为房产面积,m。

-----------------------------------------

3.3测量基准

3.3.1房产测量的坐标系统

房产测量应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或地方坐标系,采用地方坐标系时应和国家坐标系联测。

3.3.2房产测量的平面投影

房产测量统一采用高斯投影。

3.3.3高程测量基准

房产测量一般不测高程,需要进行高程测量时,由设计书另行规定,高程测量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

4.1一般规定

4.1.1房产平面控制网点的布设原则

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布设,应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高级到低级、分级布网的原则,也可越级布网。

4.1.2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内容

房产平面控制点包括二、三、四等平面控制点和一、二、三级平面控制点。

房产平面控制点均应埋设固定标志。

4.1.3房产平面控制点的密度

建筑物密集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100m左右,建筑物稀疏区的控制点平均间距在200m左右。

4.1.4房产平面控制测量的方法

房产平面控制测量可选用,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导线测量,GPS定位测量等方法。

4.1.5各等级三角测量的主要技术指标

4.1.5.1各等级三角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各等级三角网的技术指标

--------------------------------------------------------

||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起算边边长|最弱边边长|水平角观测测回数|三角形最大|

|等级|||||-----------||

||km|(″)|相对中误差|相对中误差|DJ1|DJ2|DJ6|闭合差(″)|

|--|----|-----|------------|--------|---|---|---|------|

|二等|9|±1.0|1/300000|1/120000|12|||±3.5|

|三等|5|±1.8|1/200000(首级)||||||

||||1/120000(加密)|1/80000|6|9||±7.0|

--------------------------------------------------------

--------------------------------------------------------

|四等|2|±2.5|1/120000(首级)||||||

||||1/80000(加密)|1/45000|4|6||±9.0|

|一级|0.5|±5.0|1/60000(首级)||||||

||||1/45000(加密)|1/20000||2|6|±15.0|

|二级|0.2|±10.0|1/20000|1/10000||1|3|±30.0|

--------------------------------------------------------

4.1.5.2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25°。

4.1.6三边测量

4.1.6.1各等级三边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各等级三边网的技术指标

-------------------------------------

||平均边长|测距|测距中误差|使用测距|测距测回数|

|等级|||||-------|

||km|相对中误差|mm|仪等级|往|返|

|--|----|--------|-----|----|---|---|

|二等|9|1/300000|±30|Ⅰ|4|4|

|--|----|--------|-----|----|---|---|

|三等|5|1/160000|±30|Ⅰ、Ⅱ|4|4|

|--|----|--------|-----|----|---|---|

|||||Ⅰ|2|2|

|四等|2|1/120000|±16||||

|||||Ⅱ|4|4|

|--|----|--------|-----|----|---|---|

|一级|0.5|1/33000|±15|Ⅱ|2||

|--|----|--------|-----|----|---|---|

|二级|0.2|1/17000|±12|Ⅱ|2||

|--|----|--------|-----|----|---|---|

|三级|0.1|1/8000|±12|Ⅱ|2||

-------------------------------------

4.1.6.2三角形内角不应小于30°,确有困难时,个别角可放宽至25°。

4.1.7导线测量

4.1.7.1各等级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各等级测距导线的技术指标

--------------------------------------------------------

||平均边长|附合导线|每边测距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导线全长|水平角观测的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

|等级||||||-----------||

||km|长度,km|mm|(″)|相对闭合差|DJ1|DJ2|DJ6|(″)|

|--|----|-----|-------|-----|-------|---|---|---|------|

||||||||||--|

|三等|3.0|15|±18|±1.5|1/60000|8|12||±3√n|

||||||||||--|

|四等|1.6|10|±18|±2.5|1/40000|4|6||±5√n|

||||||||||--|

|一级|0.3|3.6|±15|±5.0|1/14000||2|6|±10√n|

||||||||||--|

|二级|0.2|2.4|±12|±8.0|1/10000||1|3|±16√n|

||||||||||--|

|三级|0.1|1.5|±12|±12.0|1/6000||1|3|±24√n|

|------------------------------------------------------|

|注:

n为导线转折角的个数|

--------------------------------------------------------

4.1.7.2导线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导线,并构成网形。

4.1.7.3导线布成结点网时,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间的附合导线长度,不超过表5中的附合导线长度的0.7倍。

4.1.7.4当附合导线长度短于规定长度的1/2时,导线全长的闭合差可放宽至不超过0.12m。

4.1.7.5各级导线测量的测距测回数等规定,依照表4相应等级执行。

4.1.8GPS静态相对走位测量

4.1.8.1各等级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和表7的规定。

表6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仪器

----------------------------------------

||平均边长|||接收机标称|同步观测接收|

|等级|D|GPS接收机性能|测量量|||

||km|||精度优于|机数量|

|--|----|--------|----|---------|------|

|二等|9|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2ppm|≥2|

|--|----|--------|----|---------|------|

|三等|5|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

|--|----|--------|----|---------|------|

|四等|2|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

|--|----|--------|----|---------|------|

|一级|0.5|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

|--|----|--------|----|---------|------|

|二级|0.2|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

|--|----|--------|----|---------|------|

|三级|0.1|双频(或单频)|载波相位|10mm+3ppm|≥2|

----------------------------------------

表7各等级GPS相对定位测量的技术指标

-----------------------------------------------

||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时段中任一|观测|观测|数据采样间隔|点位几何图形|

|等级|||卫星有效观测||时段长度||强度因子|

||(°)|总数|时间,min|时段数|min|s|PDOP|

|--|-----|------|------|---|----|------|------|

|二等|≥15|≥6|≥20|≥2|≥90|15~60|≤6|

|--|-----|------|------|---|----|------|------|

|三等|≥15|≥4|≥5|≥2|≥10|15~60|≤6|

|--|-----|------|------|---|----|------|------|

|四等|≥15|≥4|≥5|≥2|≥10|15~60|≤8|

|--|-----|------|------|---|----|------|------|

|一级|≥15|≥4||≥1||15~60|≤8|

|--|-----|------|------|---|----|------|------|

|二级|≥15|≥4||≥1||15~60|≤8|

|--|-----|------|------|---|----|------|------|

|三级|≥15|≥4||≥1||15~60|≤8|

-----------------------------------------------

4.1.8.2GPS网应布设成三角网形或导线网形,或构成其他独立检核条件可以检核的图形。

4.1.8.3GPS网点与原有控制网的高级点重合应不少于三个。

当重合不足三个时,应与原控制网的高级点进行联测,重合点与联测点的总数不得少于三个。

4.1.9对已有控制成果的利用

控制测量前,应充分收集测区已有的控制成果和资料,按本规范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比较和分析,凡符合本规范要求的已有控制点成果,都应充分利用;对达不到本规范要求的控制网点,也应尽量利用其点位,并对有关点进行联测。

4.2水平角观测

4.2.1水平角观测的仪器

水平角观测使用DJ1、DJ2、DJ6三个等级系列的光学经纬仪或电子经纬仪,其在室外试验条件下的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分别不超过±1″,±2″,±6″。

4.2.2水平角观测的限差

水平角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各项限差不超过表8的规定。

表8水平角观测限差

--------------------------------------

||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互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互差|

|经纬仪型号||||

||(″)|(″)|(″)|

|-----|----------|--------|----------|

|DJ1|6|9|6|

|-----|----------|--------|----------|

|DJ2|8|13|9|

|-----|----------|--------|----------|

|DJ6|18|30|24|

--------------------------------------

4.3距离测量

4.3.1光电测距的作用

各级三角网的起始边、三边网或导线网的边长,主要使用相应精度的光电测距仪测定。

4.3.2光电测距仪的等级

光电测距仪的精度等级,按制造厂家给定的1km的测距中误差m0的绝对值划分的二级:

Ⅰ级:

|m0|≤5mm

Ⅱ级:

5mm<|m0|≤10mm

4.3.3光电测距限差

光电测距各项较差不得超过表9的规定。

表9光电测距限差

-------------------------------------------------

||一测回读数较差|单程读数差|往返测或不同时段|

|仪器精度等级||||

||mm|mm|观测结果较差|

|------|-----------|-----------|----------------|

|Ⅰ级|5|7||

|------|-----------|-----------|2(a+b×D)|

|Ⅱ级|10|15||

|-----------------------------------------------|

|注:

a、b为光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指标;a为固定误差,mm;b为比例误差;D为测距边长,m。

-------------------------------------------------

4.3.4气象数据的测定

光电测距时应测定气象数据。

二、三、四等边的温度测记至0.2℃,气压测记至0.5hPa;一、二、三级边的温度测记至1℃,气压测记至1hPa。

4.4平面控制测量成果的检验和整理。

4.4.1三角测量的检验

4.4.1.1当三角形个数超过20个时,测角中误差按式

(2)计算:

-----

|〔WW〕

mβ=±√----…………………………………

(2)

3n

式中:

W——三角形闭合差,(″);

n——三角形个数。

4.4.1.2三角网极条件、边条件和方位角条件自由项的限差,分别按式(3)、式(4)、式(5)计算。

-------

2mβ|2

W极允=±2---√Σctgβ……………………(3)

ρ

-------------------------

|222

|mβ2mD1mD2

W边允=±2√(--)Σctgβ+(--)+(--)

ρD1D2

……………………………………………………………(4)

-------------

|222

W方允=±2√nmβ+ma1+ma2………………(5)

式中:

mβ——相应等级规定的测角中误差,(″);

β——传距角;

mD1mD2

--,--——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D1D2

ma1,ma1——起算方位角中误差,(″);

n——方位角推算路线的测站数。

ρ=206265

4.4.2三边测量的检验

4.4.2.1用光电测距仪往返观测或不同时段观测时,距离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按(6)式计算。

------

|〔pdd〕

μ=√-----……………………………………(6)

2n

根据μ及Pi估算任一边的实际测距中误

差,按(7)式计算。

---

|1

mDi=±μ√--……………………………………(7)

Pi

式中:

d——往返测距离的较差,m;

n——测距边数;

1

p——距离测量的先验权,pi=---,δDi

2

δDi

为测距的先验中误差,可以测距仪的标称精度

计算。

μ——距离测量的单位权中误差。

4.4.2.2三边网中观测一个角度的观测值与由测距边计算的角值较差的检核。

a)根据各边平均测距中误差检核,按式(8)计算限差。

---------------------------

|mD″2222

W允=±2√(--ρ)(cosα+cosβ+1)+mβ

h0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