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5256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4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docx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统计教案

《统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

二年级上册——统计

——课堂实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94例1。

教材分析:

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对统计并不觉得陌生,还具有一定的生活认识经验。

本课时的统计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内容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1个单位突破到每格表示2个单位,即“以一代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如“正”字记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1小格表示1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统计活动过程之中,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1、通过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最喜欢去玩的地方的数量,使学生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方法。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体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收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程序是兴趣导入——过程体验——练习提高。

《标准》中强调,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也就是说,要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出发,把数学学习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认识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根据已有的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难点对收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相关已知: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运行环境Authorware5.2)、统计课堂练习、每人一个信封(里面装有四个旅游景点的名称即:

十渡划竹排、采摘水果、参观基辅号航母、北京海洋馆)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师:

请大家回忆一下一年级了解并掌握了哪些有关统计的知识?

生:

统计表、统计图、画“正”字的统计方法。

师: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统计。

 

师:

接下来我们要完成好多事情。

我们要通过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最喜欢去哪玩,体验随机出现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方法,还要认识一种全新的条形统计图,并能用完整的话提出并解答相应的问题。

40分钟要完成这么多的事情,大家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

巩固复习一年级所学的有关统计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知识铺垫)

师:

这是双语班同学(30人)喜欢去的旅游景点的统计表。

(课件出示统计表)

 

它们分别是:

十渡划竹排、采摘水果、参观基辅号航母、北京海洋馆(教师板书)

提问:

双语班的同学最喜欢去哪个地方?

生:

采摘水果

(设计意图: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熟悉的生活情景,使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师:

我们还可以把统计表绘制成统计图。

(课件出示统计图)

 

提问:

喜欢去十渡划竹排的有几人?

(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

 

喜欢去采摘水果的有几人?

(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

 

喜欢去参观基辅号航母的有几人?

(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

 

喜欢去北京海洋馆的有几人?

(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方法)

师:

小朋友们去过这些地方吗?

现在啊赵老师非常想了解,在这4个地方中,咱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去哪儿?

你们想不想知道呢?

你有什么好方法来知道呢?

(设计意图:

在一些统计课上常出现这样的情况:

有些选项只有几个甚至没有学生选择,而其他的选项有超过一半或更多的学生选择。

这样,教师在课堂上就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局面。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我在备课前做了精心的调查,孩子们喜欢的旅游景点都是哪些地方。

最后确定了十渡划竹排、采摘水果、参观基辅号航母、北京海洋馆这4个旅游景点。

避免由于教师课前无法知道学生的选择,以至于不能预测最后的统计数据)

二、过程体验:

①个人选择、组内收集

师:

为了做到公平、公正,一会大家就投票选出咱们班最喜欢去的地方。

写有这4个地方的卡片,都装在你们每个人的信封里,一会老师说开始后,每位同学把你最喜欢的地方的卡片挑选出来,交给组长。

注意,组长要按照顺序收取,收齐后放在自己手里,开始吧!

(音乐起、学生操作、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注重明确要求,在潜移默化中规范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②汇报、记录

师:

现在各组的卡片都已经收集完了。

接下来,我们应该把喜欢各个地方的人数记录下来,用什么方法记录最好呢?

生:

用画的方法最好;

生:

用画阴影的方法最好;

生:

用画正字的方法最好。

师:

在生活中,可以选择任何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统计。

在众多的记录方法中,画“正“字的方法是人们经常使用而又非常方便的一种方法。

请大家复习一遍正字的写法。

(多媒体动态演示)

 

请大家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再写一个“正”字。

(师生共同书写“正”字,写时师强调笔顺。

师:

下面,我们就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喜欢每个地方的人数,谁愿意当记录员?

(师指定4名学生到黑板前面,分别记录喜欢每个地方的人数。

师:

各组组长起立,声音响亮些,念的慢一些,汇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哪儿。

其他同学认真的听、细心观察,当好小小监督员,看一看他们的记录是否正确,好吗?

开始!

(组长汇报、记录员记录)

(设计意图: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应该遵循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当个体在解决问题确实有困难,必须要有同伴的帮助;或者是小组的讨论交流能更有力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更能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这时才适用小组的合作学习。

必须的则用,可有可无的则坚决不用。

否则,淡化了数学的本质不说,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计一课的教学就非常适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③完成统计表

A、填写统计表

师:

喜欢每个地方的人数究竟是多少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学生数人数,师分别在“正”字下面板书喜欢每个地方能够的人数)

师:

如果把喜欢每个地方的人数填写在统计表中,你会填吗?

请你轻轻地拿出小篇子,自己试着填一填吧!

(学生拿出小篇子,独立完成)

旅游景点

人数

十渡划竹排

采摘水果

参观基辅号航母

北京海洋馆

 

B、汇报结果

师:

我们班共有47人,统计出47人,说明票数和人数相等。

我们有唱票员、记录员、监督员和后勤保障工作者,大家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出色地完成了统计表。

大家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你们做得非常好,为自己鼓鼓掌吧!

 

(设计意图:

学生们在合作中职责不同、分工明确,体现了合作的有效性。

教师注重正面评价,激发学生自信。

④完成统计图

师:

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试着涂一涂,完成统计图吗?

听清要求,每个地方只能占一行竖格,开始!

(学生涂,发现格子不够)

 

 

师:

涂不开怎么该怎么办呢?

同桌两个小伙伴商量商量,来解决这个难题好吗?

(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

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以一代二”,而是让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发现格子不够用了到底应该怎么办?

经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活动,对出现的新问题有初步的看法,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应发挥好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的作用。

提示:

你可以改变统计图的哪一部分,帮你解决这个难题?

生:

改变数字。

师:

可以。

那我们就用一个格表示2人。

师:

一个格表示几个人?

2个人应占几个格?

(1格)

那一个人怎么表示呢?

(半格)

师反复提问:

一个格几人,一人几个格。

师:

说一说,每个格表示几人?

(2人)

(学生讨论后,指定学生根据随机出现的喜欢每个地方的人数,说一说分别涂几个格来表示,重点说一说单数涂几个格,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

如果想要把统计图完成得既快又漂亮,还要注意些什么?

生:

注意不要出格

生:

找出最上边涂到哪儿,用竖涂法较快。

师:

好,下面请大家重新完成统计图。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根据统计图,回答相应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演示)

 

师: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谁愿意回答他的问题?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师:

刚才我们统计的是我们班最喜欢去的地方,那如果要是统计全年级或全校的人数,用1格、2格表示还合适吗?

师:

那又怎么办呢?

还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

一格表示3个、4个、5个、10个、100个甚至更多。

师:

确实好好办法。

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表示方法。

师:

大家共同合作努力,完成了今天的学习,那今天的统计和一年级学的统计一样吗?

生:

不一样。

师:

哪不一样?

(学生自己总结)

三、练习提高:

①完成统计图

师:

天气情况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课件出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的气象标记)

 

师:

你们认识这几种气象标记吗?

(指名学生回答)

 

师:

赵老师把我们天津地区9月份的天气情况做了统计。

(课件出示天气情况统计表:

晴天:

11天,多云:

8天,阴天:

7天,雨天:

4天)

 

师:

你们能帮我把这份统计结果用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每位同学拿出小篇子,用水彩笔完成,比一比谁做得正确、美观、漂亮。

(课件播放音乐,学生们完成统计图)

 

(设计意图:

练习设计贴近生活。

在数学课堂中更多地引入生活实例,创设“拟生活”的情境,这样可以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增进学生对数学的感情。

在设计时,我特意将统计表中的和交换了位置,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良好习惯)

②展示统计图

师指定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投影展示)并说一说是怎样涂的:

晴天涂5格半、多云涂4格、阴天涂3格半、雨天涂2格。

(强调半格的涂法)

③分析统计图

师:

从这份统计图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

对收集、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真快,快下课了,这40分钟你都有什么收获?

谁愿意和小伙伴们分享你的收获?

那你还想学哪些关于统计的知识呢?

 

课后反思:

在教学设计上,通过学生个人调查、合作交流、全班汇报、解决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为了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统计活动的过程中来,我设计了先向个人调查统计,全班再汇总收集信息,收集的整个过程真正体现了合作的有效性。

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出发,把数学学习和学生已有的经验密切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认识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运用数学的信心和能力。

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

我对学生的评价多了些,而生生之间的评价似乎少了一些。

如学生独立制作统计图,用彩笔涂格时,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评价,如“她画的怎么样,你能评价一下吗?

”、“你认为哪位同学涂格的方法最好?

”。

这样一来,就把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