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9848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4课《大道之行也》同步练习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以”字的意思和“俱以假山显”中“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幽阴深邃奇    

B.遂以名楼    

C.可以为师矣    

D.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2.(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满坐寂然(坐:

同“座”)    

B.妇抚儿乳(乳:

喂奶)    

C.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中间)    

D.会宾客大宴(会:

适逢)    

3.(2分)下列加线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弗食,不知其旨也(不)    

B.弗学,不知其善也(益处,好处)    

C.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清)    

D.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自立,自强)    

4.(2分)“之”字用法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公将鼓之    

B.吾妻之美我也    

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5.(2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

误认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茂问之曰:

“子亡马几何时矣?

”对曰:

“月余日矣。

”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

将去,顾而谓曰:

“若非公②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注】①卓茂:

人名。

②公:

对人的尊称。

对画线句“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就连忙跟他解释。

    

B.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就连忙跟他解释。

    

C.心里明白这个人不辨是非,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D.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6.(2分)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

C.或王命急宣(或者)       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

7.(2分)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前人之述备矣    

B.览物之情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属予作文以记之    

8.(2分)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B.以天下之所顺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D.属予作文以记之    

9.(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实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逝者如斯夫   匹夫不可夺志也    

B.不亦乐乎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C.意与日去     吾日三省吾身    

D.夫君子之行   不亦君子乎    

10.(2分)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遂以名楼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重檐翼馆    

D.事列《神仙》之传    

11.(2分)下列诗文默写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B.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C.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嵌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2分)下列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      宁可以急相弃邪    

B.小大之狱    蔽林间窥之    

C.战于长勺    于厅事之东北角    

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3.(2分)加线字注音并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jǔ,通“举”,选拔)    

B.盗窃乱贼而不作(zéi,小偷)    

C.男有分,女有归(fèn,职分,指职业、职守)    

D.货恶其弃于地也(wù,憎恶)    

14.(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修(崇尚、培养)    

C.是故谋闭而不兴 是故(因此)    

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大家一样)    

15.(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选贤与能 与(jǔ)      

B.矜、寡、孤、独、废疾者 矜(guān)    

C.男有分,女有归 分(fēn)      

D.是故谋闭而不兴  兴(xīng)    

二、填空题(共5题;共27分)

16.(9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选贤与能      能:

________

②讲信修睦      修:

________

③不独亲其亲    亲:

________

④不独子其子    子:

________

⑤矜、寡、孤、独、废疾者     寡:

________     者:

________

⑥男有分           分:

________

⑦盗窃乱贼而不作   乱贼:

________      作:

________

17.(6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选贤与能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②矜、寡、孤、独、废疾者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

18.(5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古义。

①大道之行也

古义:

________

今义:

宽阔的路

②女有归       古义:

________      今义:

归来,归属

③矜、寡、孤、独

古义:

________

今义:

一个词。

独自一人

④盗窃乱贼而不作   古义:

________ 今义:

小偷,窃贼

⑤故外户而不闭     古义:

________    今义:

19.(4分)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矜、寡

男有分

20.(3分)《大道之行也》选自________,这是________的经典著作之一。

是西汉________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的。

三、阅读理解:

(共2题;共28分)

21.(15分)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下列小题。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

“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不亦说乎________

②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

④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课文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警戒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②孔子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③课文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22.(13分)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有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大道之行也》是一篇名文,有两个成语出自其中,它们分别是什么?

(2)解释加线的字: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________

不独子其子________

矜、寡、孤、独________

(3)文中“大道”“大同”分别指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题;共3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二、填空题(共5题;共27分)

16-1、

17-1、

18-1、

19-1、

20-1、

三、阅读理解:

(共2题;共28分)

21-1、

21-2、

21-3、

22-1、

22-2、

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