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docx
《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甘肃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试行)
为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精神,落实《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方案》和《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高中学生,在义务教育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历史唯物主义和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观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
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汲取历史智慧,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新课程提倡多元化、发展性的教学评价。
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
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科学设计评价标准,正确使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高中历史课程应该达到的总体要求和目的。
《课程标准》既提出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成果,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学会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该总体目标实际上包括三个层次的要求:
一是历史知识的增长与深化,二是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和世界观、历史观的形成;三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和人生理想的树立。
(二)具体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要求:
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能力要求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二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历史思维能力,是指基于历史材料、运用历史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
学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努力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学会同他人,尤其是持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培养学生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课程设置
根据《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规定,课程总体结构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历史被列入“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之中,包括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
各课程模块内容相对独立,实行学分管理。
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是保证课程目标达成的基础,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
三个学习模块共有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
历史选修
包括六个模块: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六个模块采用主题式的“并联”设计,没有学习次序上的先后之分。
根据甘肃省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状况,建议全省各高中学校在选修Ⅰ系列中,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四个模块作为限定选修,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两个模块作为任意选修。
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在上述四个限定选修模块中至少选修3个模块,获得6个学分。
鼓励师资力量强、具备条件的学校开设更多的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必修与选修科目三学年教学计划,可参考下面的方案:
学年
高一
高二
高三
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内容
必修Ⅰ
必修Ⅱ
必修Ⅲ
开设限定选修四个模块
供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选学
其他选修模块
复习
周课时
2节
2节
2节
4节
4节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实施。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目标上坚持全面性,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在内容选择上坚持基础性,重要的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规律,构成高中历史的主要知识体系,要求每一个高中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在课程结构上具有选择性,分为必修与选修,六个选修模块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选择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认知水平和个性发展要求;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有利于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历史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历程,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高中历史课程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必须坚持时代性,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使历史贴近现实。
要密切关注史学研究新动态,提倡教学中运用新材料丰富历史学习内容,引用新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更好地认识现实、适应新时代提供借鉴。
高中历史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1.总体教学实施指导。
(1)根据《标准》,结合教学实际,确定好每一节历史课的教学目标。
《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通过历史学习所要达到的最低要求。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情况(包括教学条件、学生认知水平、教师自身的特点等),将《标准》的相关内容具体化,转化为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把握。
撰写教学目标,要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要具备可测量性。
在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时,重点说明学生应通过何种学习活动、用何种方法和途径来达成其他各项教学目标;在设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时,要实事求是,不随意拔高,不“乱贴标签”。
可采用三维目标整合的方式,对教学目标进行表述。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做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
(2)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构建既符合课标要求,又适应甘肃学生实际的历史教学内容体系。
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科学合理地处理教科书内容。
依据《标准》,认真深入地研读教科书,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分析教材结构和内容体系,解析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在此基础上,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能够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典型素材,为教学服务。
可以用调整教科书结构、改变教科书内容的展现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充分利用教科书这个最基本的课程资源。
其次要对必修模块教学内容应作整体思考,注意初、高中教材的衔接,将三部分的内容做有机的整合,使知识结构更加紧凑、完整,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3)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促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以及教学条件,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材料学习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达成三维目标。
教师应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要创设好问题情境,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通过转变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学习,提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模块教学实施指导。
(1)必修历史(Ⅰ)。
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是以中国和世界历史中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典型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模块。
重点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轨迹,同时注意反映重大政治事件、主要历史人物及其在政治制度发展沿革过程中的作用,制度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
专题的排列采用了先中国后世界、先古代后现代,遵循着对学生而言先易后难、由远及近的方式,并不完全是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时序,也无意割裂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联系和完整性,它只是专题式教学所允许的一种技术性处理手段。
在教学时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更新使用教材理念。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尽快地更新教学观念,其中就包括使用教材的理念。
教师要逐步告别“教教材”的旧认识,树立“用教材教”的新思想。
“用教材教”的观念是将教材看作为教学的文本材料,视教材为工具。
只有当教材所用的材料和表达的观念能为学生所接受,并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时,教材才有使用的价值。
如果只有部分符合,那就部分使用,其余部分可以参照其他教学材料。
第二、灵活运用课程内容。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采用专题单元编写体例,每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
而每单元又由相互联系的各课构成有机整体。
在教学实践中,专业术语多的单元,往往出现教师很难在规定的单位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情况。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地使用教材,特别是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调整和补充。
可以在各必修教材内部进行多种方式的整合,如,可适当调整单元教学顺序,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整合,侧重探讨中国政治发展史,或者使中外政治专题史自成一体,侧重对比中外政治发展的不同特点。
也可以在必修教材之间整合相关专题单元,如,必修(Ⅰ)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和必修(Ⅱ)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专题单元、必修(Ⅰ)的“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与必修(Ⅱ)的“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单元、必修(Ⅰ)的“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单元等。
从其相互联系的特点出发,相互参照、统筹兼顾,整合相关内容进行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可以灵活调整、挖掘教学内容,使核心内容更清晰明了。
如在讲授第一单元第3、4课时,可以把这两课合在一起讲,以朝代为主线,理清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讲清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变化,说明从汉朝到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在第1课时就可让学生阅读本单元第3、4课,理清朝代线索,明了从西汉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存在着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涉及到中央官制和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让同学们自己制作这一演变和发展的简表。
在绘制图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中央与地方的斗争,主要对策是加强中央集权,因此有了一系列削弱地方权力的措施;二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主要目的是加强专制皇权,因此有了相权的分割,相权中的行政权、兵权和财权的分散等。
在制作简表的基础上采用讨论的方法解决一些基本问题:
①汉初分封诸侯国的原因是什么?
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汉景帝和汉武帝分别采用什么办法解决王国问题?
②唐代后期藩镇割据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③宋太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利于加强皇权?
哪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为什么说宋代以后地方不再对中央构成威胁?
④权力中枢机构的设置是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汉、唐、宋、元、明、清的权力中枢机构分别是哪些?
⑤各朝对待丞相的态度有何变化?
明朝内阁大臣与丞相有何区别?
清朝的议政王大臣和军机处有何不同?
可根据第1课时的安排,集中串讲本单元内容,并解决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央集权制发展的趋势和本质,从而培养学生总结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灵活运用课程资源,能较好地实现课程目标要求。
但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必须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具体内容出发。
第三、正确把握教学设计。
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都较为详细地列出各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分析与建议、教学设计与案例,对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要点和能力目标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这对于正确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学计划是有帮助的。
但教师用书仅仅为教学提供了一种设计方式,对教学起着引导作用。
教师上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际做出调整,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看法。
正确把握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有很多种,针对自己学生的特殊情况因材施教才是最佳选择。
(2)必修历史(Ⅱ)。
历史必修(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并在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以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正确认识理解历史上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与评价;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经济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与影响,理解经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社会责任感。
本模块共8个学习专题,其中,中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1、2、3、4),涉及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外国部分4个专题(专题5、6、7、8),包括外国近代、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和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历史必修(
)模块学习中,课程标准很多要求是落实在“认识特点”、“分析原因”、“探讨地位和作用”上。
如:
特点类的有“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原因类的有“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近代人们物质生活习俗变化因素”、“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等。
地位和作用类的有“探讨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认识中国参加世贸组织的影响和作用”等。
“分析”、“探讨”、“认识”都属于运用层面的能力要求,都是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所学历史问题,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在本模块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史实中多角度分析、总结出“地位”、“特点”、“原因”、“影响”,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如分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可从历史的、现实的、中国的、外国的几方面分析;近代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可从内因、外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几方面分析;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地位可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思想地位、未来地位几方面分析。
第一、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整体把握模块教学要求。
历史必修(
)内容涉及广泛,知识跨度大,很多内容对学生而言较为陌生。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教师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做好专题教学的整体设计,准确反映专题设置的目的与要求,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有效整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深化和发展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
第二、进行同专题的内容整合。
第四专题《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课程标准要求从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的进步、报刊、影视、互联网的普及等几方面认识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认识变迁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时间上历时160多年,内容上设及近现代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文化娱乐方方面面的变迁,课程标准内容的编排是以某一领域在近现代的变化为专题线索,注意了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
为了有利于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阶段整合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表现,分析归纳变化的原因和特点进而得出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确认识近代、现代不同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三、进行专题间内容的整合。
《标准》要求学生学会从经济活动的角度,“多视角,多层次”、“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地“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
为了有利于学生“多视角,多层次”认识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与世界史的关系,可适当调整专题教学顺序。
第四、要注意揭示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现象等方面的特点。
如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其特点是:
在区域上是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从局部到全方位;在程度上是从引进外资、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到借鉴外国经验自主创新。
第五、要注意把握经济发展的概貌,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如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就涉及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市场贸易的发展、都市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拓展、货币经济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再如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过几次阶段性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并在政治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还应该看到,民族资本主义与当时的封建自然经济以及在中国的外国资本相比,是非常弱小的。
第六、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联的,结合历史背景来分析,可以透过社会生活变化的表象,深刻认识其原因和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第七、要客观、辩证地分析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如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既要肯定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也要看到它带来的种种弊端。
(3)必修历史(Ⅲ)。
历史必修(Ⅲ)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及其重要内容。
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政治、经济领域,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基本表征。
通过对东西方思想文化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大的空间,让学生用更开阔的视野观察人类文明的演进,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外历史上思想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发展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意识。
第一、从历史必修(Ⅲ)的整体目标来看,我们要特别注意以下两个目标的实现。
一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鼓励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例如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内容相对比较繁杂,流派多、人物多、作品多,学生识记比较困难。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典型文艺作品的解读,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文艺作品的创作风格,在此基础上分析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从而培养学生从文艺作品中看历史和从历史背景中理解文艺作品的方法和能力。
二是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适当介绍一些思想文化名人的生平事迹、名言名句等,引导学生感悟他们的精神和高贵品质等,陶冶性情,提升思想境界。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必须以宽容的心态看待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充分认识、理解、尊重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同时,不能忘记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祖国和全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自觉传承。
第二、从历史必修(Ⅲ)的主体内容之间的关系来看,我们要理清思想文化、科学技术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强调两点:
一是思想文化成果、科学技术成就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并适当联系必修1和必修2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上任何思想文化、科学技术成果的产生都是以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基础为条件的;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对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思想文化成果对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二是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的结晶;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进步,也离不开思想文化的更新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4)选修历史
(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高中新课程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作为选修课的第一模块。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虽然不像革命运动那样轰轰烈烈,却以其特有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学习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探究其成败的原因及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有利于学生认识改革在历史前进中的重要作用,理解改革的曲折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投身于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做好准备。
本模块共9个学习专题,大致可以分为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1、2、3、4),近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5、6、7、8、9)两类,其中有4个是中国历史上的改革,5个属于世界历史上的改革。
每个专题主要涉及了改革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第一、明确改革与革命的区别。
革命是自下而上,采取暴力手段推翻旧制度,往往伴随着国家政权的更替,从而产生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的巨大变革。
改革一般所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方式,实现对某种制度的调整或完善。
第二、注意对改革背景进行分析。
要了解改革发生的各种因素,认识进行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正确评价改革。
对待改革不能单纯从其结果的成功或失败来下定论,要培养学生依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从历史发展演进的角度,从各个方面综合分析和评价改革。
第四、对于历史上以人物命名的改革,可以采取以人带事的教学方法。
这样能使改革过程的叙述更为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学习改革家的意志、品质。
(5)选修历史
(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这一选修模块,主要阐述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近代世界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发展趋势,对于深化历史认识,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选修模块共有7个专题、20个学习要点,包括近代民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近代中外民主与专制的激烈斗争、民主制度产生及完善等历史内容。
从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外近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第一、深入浅出地处理教材。
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是较为艰深的历史知识,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力图使艰深的知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二、学习本模块应使学生重点认识的问题。
专制和民主都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必然阶段;民主思想是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的前提;民主不是统治阶级的恩赐,而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民主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每一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