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
《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
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
①是人体细胞最主要的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
①是和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
生物体能量的物质。
水:
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
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如缺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
缺易贫血,缺易患佝偻症,缺易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
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刺激消化腺分泌,促进,有利于及时排便。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
5.动物的摄食:
(1)海葵——触手捕食
(2)昆虫——口器:
蝇类——蝶类——蝗虫、蚕——
蜜蜂、蜂类——蚊类——
(3)鱼类——方式(4)青蛙——舌(舌根倒生)(5)啄木鸟——喙
(6)猫——可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7)蛇——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牙的组成:
①一:
;二:
;三:
。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2];
③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
[1];
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病菌已侵入[3]而引起神经发炎所致;
⑤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龋齿的形成:
牙齿上粘有的糖类食物→微生物发酵→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出现黑斑)→破坏牙骨质→牙髓腔受到破坏→牙髓受病菌感染发炎、疼痛。
(3)牙齿的作用:
牙齿是人取食和消化的重要器官。
能切割、撕裂、捣碎和磨细食物。
发音和语言。
(4)牙的分类:
①形态和功能分:
切牙(8颗)、尖牙(4颗)、前磨牙(8颗)、磨牙(12颗)
②存在时间分:
乳牙(20颗)、恒牙(32颗)
第二节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和。
食物在由消化腺分泌的作用下消化。
(1)消化道:
、、、、、、。
(2)消化腺:
、、、、。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流入部位
消化物质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2、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
①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小分子化合物;②将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吸收到血液中;③将消化后产生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3、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
人体将食物分解成能被身体利用的的过程。
(2)消化的类型:
物理消化: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消化:
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3)吸收:
当食物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的管壁进入的过程。
(4)七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
无需经过消化即可被消化道直接吸收:
、、。
须经消化才能被吸收:
蛋白质、糖类、脂肪。
最终消化产物: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不能被消化吸收:
粗纤维
(5)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消化部位吸收部位、消化步骤、有关消化液种类:
淀粉(口腔、小肠)
蛋白质(胃、小肠)
脂肪(小肠) +
消化道消化
淀粉
蛋白质
脂肪
口腔
胃
小肠
4.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小肠的特点及相应功能:
①小肠很长——消化、吸收②小肠表面有很多及小肠——消化、吸收③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消化④小肠壁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吸收
5、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口腔和食道:
不吸收。
②胃:
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另外还有酒精(非营养物质)
③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大肠:
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6.酶:
生物体所产生的,具有的蛋白质。
特点:
、、。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有:
、等。
酶缺乏或不足:
导致代谢紊乱,甚至出现疾病,如白化病(缺乏促进黑色素形成的酶)。
第三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1.体内物质的运输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2.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的组成成分:
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为体重的7%-8%。
血液包括(55%)和(45%)。
血浆:
作用。
血细胞:
①白细胞(有细胞核)作用。
红细胞(无细胞核)作用。
血小板(无细胞核)作用。
血型:
A型、B型、AB型、O型
输血:
坚持输同型血原则
献血:
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与工作。
血红蛋白:
红细胞里含有一种红色含的蛋白质。
特点:
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
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贫血:
血液中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的含量过少。
炎症:
过多
血液功能:
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噬病菌;⑤调节体温。
(2)心脏:
由心肌构成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夹在肺之间,形状象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写出图中编号的结构名称:
①,
,
,
④,
,
,
。
A,B,C,D,
血液流向:
只能从心房→心室→动脉→静脉,而不会倒流(瓣膜起作用)。
心率:
指单位时间内心脏的跳动次数(成年人次/分,正常60-100次/分)
脉博:
心脏每次收缩都会产生很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会沿动脉向前推动血液,使所有的动脉受到压力,形成脉搏。
脉搏与是相同的。
血压:
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时对管壁所产生的压力。
收缩压:
心脏收缩时,血压所达到的最高数值。
舒张压:
心脏舒张时,血压下降到最低数值。
通常用分式表示人体血压:
如16/10.7千帕,表示收缩压16千帕,舒张压10.7千帕。
血压正常范围:
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
高血压:
收缩压长期超过19千帕或舒张压长期超过12千帕。
低血压:
收缩压长期低于12千帕。
(3)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里不停地循环流动。
一次完整的血液循环流经心脏次,分为和两部分。
血液循环的途径(路线):
1体循环:
左心室−→−→−→−→右心房
肺循环:
右心室−→−→−→−→左心房
(4)血管及特点:
①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离)
②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回)
③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管壁特点
管腔
血流速度
功能
心脏(心室)→全身血管
全身血管→心脏(心房)
血液组织
血流方向
离心方向流动
回心方向流动
从动脉→静脉端
动脉血与静脉血:
动脉血
静脉血
组成
血红蛋白与氧
血红蛋白与氧
特点
含氧,颜色,含二氧化碳较少
含氧,颜色,含二氧化碳较多
分布
肺循环中的肺脉
体循环中的脉
肺循环中的肺脉
体循环中的脉
“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静脉里流的是静脉血”这句话是错误的。
(因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第四节能量的获得
1、人体每天生理活动所需能量大多数来源于糖类,也有一部分来源于脂肪,极少数来源于蛋白质。
2、氧化供能:
主要方式
酶
糖类+氧--→++
3、无氧呼吸:
只提供少量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它只是对能量需求的一种暂时补充。
人的肌肉:
葡萄糖--→+(少量)
高等植物:
葡萄糖--→++(少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反应物
反应条件
反应程度
产物
能量多少
4、多样的呼吸器官:
类别
动物名称
呼吸器官
无脊椎动物
(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
体表(表膜即细胞膜)
(环节动物)蚯蚓
湿润的体壁
(节肢动物)蝗虫
脊椎动物
(鱼类)对虾、鱼类
(两栖类)青蛙
(爬行类)蜥蜴
(鸟类)鸟类
(哺乳类)牛
第五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一、营养物质的利用
血糖:
中的葡萄糖,正常成年人含量维持在。
1、葡萄糖:
吸收的葡萄糖,一部分直接被组织细胞利用供能;多余的部分在肝脏或肌肉等组织细胞中合成糖元或在人体内转变为脂肪,作为能源物质的储备。
食物的消化吸收 供能
肝糖元的分解 ――→血糖――→ 合成贮存
脂肪、蛋白质的转化 转变为贮存
代谢终产物:
、
2、脂肪:
一部分被组织细胞利用,另一部分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贮存起来。
需要时可进行分解,释放出能量供细胞利用。
代谢终产物:
、
3、蛋白质:
消化为氨基酸后被小肠所吸收进入循环系统。
一部分在各种组织细胞中又会重新合成人体所特有的蛋白质,另一些氧化分解供能,也可以合成糖类和脂肪。
代谢终产物:
、、(尿素、尿酸)
小结:
三类物质在人体组织细胞中进行着不断地合成和分解,新旧不断更替。
获得的能量=+
4.体内食物的主要排泄途径.
(1)以汗液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以气体形式排出——(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以尿的形式排出——(大部分代谢终产物)
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的转化和利用。
二、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
、、、
肾:
产生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的器官。
肾:
1、肾的外形和位置:
肾的位置在人腰后部脊柱的两侧,有一对,形像蚕豆。
2、肾的结构:
外层是皮质,内层是髓质,中央是一个空腔,叫肾盂,肾盂和输尿管相连。
肾单位――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分为和,而肾小体又可分为和。
⑴原尿的形成(肾小球的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全部的尿素、尿酸,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被过滤到肾小囊。
⑵尿液的形成(肾小管的作用):
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
6.比较血液、血浆、原尿、尿液各有什么?
成份
血细胞
蛋白质
葡萄糖
水
无机盐
尿酸
尿素
血液
血浆
原尿
尿液
第六节代谢的多样性
1.新陈代谢包括和,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生命的
2.微生物指自然界的、和。
3.新陈代谢的营养方式分为(自己制造有机物并贮存能量)和(不能自己制造营养,要从外界摄取现成的食物),异养又包括和两类。
4.微生物的营养方式属于,微生物的无氧呼吸称为。
血液—血液循环系统要点总结
1、血液成分:
、
2、健康成人血液的总量:
占总体重的
3、血细胞包括:
、、
4、三类血细胞的作用:
(1)红细胞(由红骨髓产生):
,
(2)白细胞:
(3)血小板:
5、三类血细胞结构特点:
(1)红细胞:
呈形,无,数量最多,平均60天,全身红细胞更换一半,里面有一种红色的蛋白质,叫做
(2)白细胞:
有,体积最大,数量最少
(3)血小板:
无,形状不规则,个体最小
【总结】红细胞、血小板均无,白细胞体积最大,血小板体积最小
6、三类血细胞数量一般都是有正常范围的,如果不在正常范围则说明身体出现了疾病
(1)红细胞:
缺乏或者数量偏少:
意味着,需要补充丰富的和食物
(2)白细胞:
数量增多,可能存在着。
数量明显减少,意味着骨髓的造血功能可能损害
(3)血小板:
数量过少,不易。
7、人体血液涂片识图
根据体积最大的白细胞,可以得到图中,
是白细胞,不规则是血小板,则
是血小板,那么剩下的就是红细胞了,
是血浆。
8、血浆、血清特点及作用:
血浆是透明、色液体,其中大部分是,占91%——92%,蛋白质7%,无机盐0.9%,血浆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液体部分叫做,起到了运载、运输和的作用
【总结】血液的运输功能由谁承担:
血浆、红细胞
8、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分离取决于:
周围氧浓度的高低,氧浓度高,则易结合【补充】:
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是可逆的,但是一旦人体吸入了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和血红蛋白也可以结合,而且是不可逆的,会造成人体缺氧死亡
9、心脏由什么组成:
由心肌(肌肉组织)构成,分四个腔,上面两个是、下面两个是。
10、心脏四个腔中哪个腔壁最厚:
壁
11、制作血液切片方法:
如下图,载玻片倾斜45度角,推动方向注意看图中箭头方向
12、人体血液循环系统包括:
心脏、血管血管又包括、、。
【备注】:
毛细血管特点:
管壁最薄,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有利于物质交换。
13、三类血管和内部血流有什么特征?
(1)动脉:
管壁厚,管径小,弹性大,血流速度,主要把血液从心脏运输到全身各处
(2)静脉:
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主要把血液从全身各处运输回心脏
(3)毛细血管:
全身分布最广,管壁由一层组成,管径极,呈网状分布,红细胞在该血管中通过,是进行物质交换、气体交换的场所。
归纳:
(1)心脏四腔,左心室壁最厚,心脏房房不通,室室不通,只有房室相通
(2)血液从流入心脏的心房,从出心脏,具体为血液通过主动脉、肺动脉出心脏,通过肺静脉、上下腔静脉进入心脏。
(3)在血管中,血液的流动方向:
大动脉
小动脉
毛细血管
小静脉
大静脉
14、血管中有几类瓣膜,分别在哪些地方?
如下表格
瓣膜名称
存在部位
动脉瓣
只有主动脉、肺动脉与心脏的相连接的部位有,其他动脉中无动脉瓣
静脉瓣
静脉中都有静脉瓣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的连接部位
15、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动脉血颜色,含氧量,静脉血颜色,含氧量
16、动脉和静脉的区别有?
可以从这一点去判断,是与心室相连的血管,将血液送离心脏。
是与心房相连的血管,将血液送回心脏。
17、动脉中一定流动脉血吗?
静脉中一定流静脉血吗?
不一定,中是流静脉血;不一定,中流动脉血
18、血液循环系统的分类:
分为、
18、两循环的特点是什么:
都起源于,终止于,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19、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是什么:
【补充】肺循环使得血变血,体循环使得血变血
20、人体中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的地方在:
部毛细血管
21、人体中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的地方在:
其他部位毛细血管,如胃部毛细血管
22、血管中的瓣膜有什么作用?
23、上下腔静脉知识:
全身静脉血汇总进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在汇入右心房。
其中上半身的静脉血集中汇入的是,下半身的静脉血集中汇入的是。
24、心脏工作时候,各腔室瓣膜的关系:
左心室收缩,关闭,开放。
肾单位主要由和组成。
血液经过肾小球除和外的物质均可通过进入形成
原尿经过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大部分物质经的的进入外的毛细血管重新回到血液中。
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____作用和____作用两个方面。
按照同化作用的方式不同,可将生物的营养方式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下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过程示意图。
则:
(1)进行a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2)图中的b、c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血液成分的变化是。
(3)若在手背静脉注射抗生素治疗肺炎,则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选填“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4)某病人的尿液中检验出较多的红细胞,如果是肾脏有疾病,可能是出现了病变。
下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__________
(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做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
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
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生物的环境包括生物周围的各种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空气、无机盐等属于非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生物也在不断地进化以适应环境。
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既要适应环境,又通过各自的活动影响环境。
另外,某些生物还会在行为上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种群
1.定义:
生活在内的的总和,称为种群.
2.
生物特征:
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3.种群密度计算公式:
4.性别比例计算公式:
5.出生率计算公式:
6.死亡率计算公式:
三、群落
1.定义:
在内生活的就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简称为。
2.生物特征:
一定区域内的全部,即区域内的全部。
3.关系:
群落中各生物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关系:
有食物关系、栖息和寄生关系、繁殖关系等,其中最主要。
4.生物分布特点:
植物群落具有层次性或垂直结构,同时依赖植物生存的动物也会因植物而具有分层分布的现象。
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
同时,群落也会有时间结构,在不同的时间上群落的组成和外貌会随时间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四、生态系统
1、定义:
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生物圈,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全部的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范围从10千米的高空到海平面下11千米。
在生物圈中还可以分出不同的许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草原、荒漠、湿地、农田等多种类型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淡水等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空气、水、土壤等。
各种生物对非生物因素有不同的要求。
例:
(1)松、杉、一般农作物在强光下生长良好———
(2)苹果不宜热带种植————
荔枝等不宜在寒带种植
(3)沙漠区一般植物难生长但沙拐枣生长良好——----
():
合成的有机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能量来源;
3.不可缺少的成分():
物质、能量循环中起着转化的作用。
(把转化成,为生产者提供原料)
4.区域大小:
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
故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区域大小直接比较。
5.生物间关系最主要的是关系。
6.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
(1)涵义: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通过形成联系——食物链。
举例:
→→→。
(3)功能:
生态系统中和流通的渠道。
变化规律:
按箭头方向(单向地)逐级递减。
能量流动的两个特性?
②.食物网。
(1)涵义:
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很多条连接交叉,形成一种网状联系——叫。
(2)功能:
生态系统中和的渠道。
注意:
①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需要的能量直接或间接来自绿色植物——。
②生态系统中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五、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
生态系统具有。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生物种类,自动调节平衡的能力就。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破坏
(1).破坏原因: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平衡遭破坏。
(2).破坏因素:
和。
①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
如地震、、、_______等。
②人为因素: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等。
③可以导致的强化或弱化。
第四章代谢与平衡基础知识点
第一节食物与摄食
2.食物中的七大类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
3.各类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
①是人体细胞最主要的供能物质;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
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②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
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
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
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如缺锌时会使儿童味蕾功能下降,造成食欲减弱。
缺铁易贫血,缺钙易患佝偻症,缺碘易甲状腺肿大。
维生素: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
粗纤维:
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助于减少肠道吸收脂肪,预防心血管疾病。
4.几种维生素来源及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A
夜盲症
肝、鸡蛋黄、胡萝卜、玉米
维生素B1
脚气病
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
维生素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肝脏、鸡蛋、鱼肝油(嗮太阳自身合成)
5.动物的摄食:
(1)海葵——触手捕食
(2)昆虫——口器:
舐吸式——蝇类虹吸式——蝶类咀嚼式——蝗虫、蚕
嚼吸式——蜜蜂、蜂类刺吸式——蚊类
(3)鱼类——滤过方式(4)青蛙——舌(舌根倒生)(5)啄木鸟——喙
(6)猫——可伸缩的钩爪和发达的犬齿(7)蛇——头部具有能感受红外线刺激的器官
6.牙的结构及龋齿的形成:
(1)牙的组成:
①一:
牙冠;二:
牙颈;三:
牙根。
②构成牙齿的主要物质是[2]牙本质;
③人体结构中最坚硬的物质是:
[1]牙釉质;
人得了龋齿发生疼痛,是由于病菌已侵入[3]牙髓腔而引起神经发炎所致;
⑤保护牙齿要做到饭后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