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4523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docx

通用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内容:

建设地点:

质量标准:

合格,争创优良工程;

工期要求:

施工60日历天;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根据工程提供的施工招标文件和我司的投标文件;

2、按坪工程的施工设计文件和施工设计图纸;

3、根据我司对工程现场的实际踏勘所了解的情况;

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7、《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8、《钢丝绳安全使用和维护》GB/T29086-2012

9、《索具螺旋扣》GB/T3818-2013

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15-92-2013

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3、《钢管脚手架构件》GB15831-2006

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6、《安全网质量标准》GB5725-2009

17、《钢丝绳夹标准》GB/T5976-2006

18《安全带质量标准》GB6095-2009

第三章脚手架搭设概况及要求

一、脚手架搭设概况

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以《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为标准,依据“安全、适用、方便、经济”原则进行外脚手架方案选择,根据工程概况,本工程采用双排单立杆钢管脚手架,从左到右上下连续设剪刀撑。

二、脚手架搭设要求

1、脚手架设15×15cm厚为1cm的金属底座(或设砼底座和木板底座)。

2、根据规范要求脚手架搭设应有经过审批的专项方案,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系安全带作业。

做到每搭设完成验收一次,合格后才能使用。

3、外架总的架设要求是横平竖直,连接牢固,底脚着实,层层拖拉,设施齐全牢固,不变形,不摇晃。

架体垂直偏差不大于1/200,且不大于10cm。

架体最大使用荷载不超过270kg/m2,在外架转角处适合位置搭设“之”形斜道,坡度不大于1/3,并设防滑条,间距30cm。

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第四章脚手架搭设的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在脚手架搭设前,安全员、施工员组织外架搭设班组认真阅读施工图,

了解工程结构情况,熟悉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搭设要求。

2、认真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掌握外架搭设技术要求。

3、安全员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制订外架搭设方案和顺序,并对班组长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班组长传达给每个操作工人。

二、材料准备

1、准备好搭设外架需要的搭设工具。

2、搭设外架的钢管、扣件、脚手片、安全网等。

钢管采用Φ48×3.5焊接钢管,小横杆1.4-1.5m,配套扣件,预埋φ10圆钢。

3、电气设备等配套设施准备。

4、单位工程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脚手架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

员进行技术交底。

5、应按规定和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6、经检查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7、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8、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管沟,否则必须采用加固措施。

第五章脚手架的搭设

一、落地式脚手架的搭设

脚手架地基应平整夯实,并加设纵横扫地杆。

搭设顺序及搭设方法如下:

搭设顺序为:

垫放底座→摆放横向扫地杆→摆放纵向扫地杆→逐步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与各立杆扣紧)→第二步小横杆→第三、四步小横杆→连墙杆→接立杆→加设剪刀撑→铺脚手板。

1、剪刀撑从左向右,与地面角度控制在45°~60°。

剪刀撑的搭设是将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斜扣在小横杆的伸出部分上,这样可以避免两根斜杆相交时把钢管别弯。

斜杆两端扣件与立杆节点(即立杆与横杆的交点)的距离不大于20cm,最下面的斜杆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cm,以保证架子的稳定性。

2、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设置连墙杆与墙锚拉。

脚手架剪刀撑连续设置,剪刀撑的斜杆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的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个扣结点。

4、水平斜拉杆设置在有连墙杆的步架平面内,以加强脚手架的横向刚度。

5、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护栏、中栏杆和挡脚板。

防护杆高度1.2m,中栏杆高0.6,挡脚板高18cm,挡脚板亦可用加设一道低栏杆(距脚手板面0.2—0.4m)代替

第六章脚手架搭设时的注意事项

1、搭设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搭设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穿防滑鞋。

3、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或雪天气时应停止搭设。

4、在搭设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第七章脚手架的验收及保养

1、脚手架分段搭设完毕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检查。

2、验收由公司工程部组织监理工程师、项目负责人、技术、安全、搭设等有关人员共同进行,验收后填写验收单,验收单上工地负责人和验收人员要签名,验收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3、由工地安全员、架子班组长对脚手架进行随时检查,定期由公司工程部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外脚手架上严禁集中堆放钢管模板等其他建筑材料,重大设计变更如用作模板支撑必须征得公司技术科及工地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办好书面手续后方可使用。

5、当脚手架连续使用达到6个月,或在施工中途停止使用超过15天,在重新使用之前,或在遭受暴风、大雨、大雪、地震等强力因素作用之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显著的变形、沉降、拆除杆件和拉结以及安全隐患时,对脚手架必须进行检查,经验收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第八章脚手架拆除

1、架子拆除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竖立警告标志,地面有专人指挥,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2、拆除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安全带,扎裹腿,穿软底鞋。

3、拆除顺序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并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

4、拆除立杆应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拆除大横杆、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5、连墙杆应随拆除进度,逐层拆除。

6、拆除时,要统一指挥,上下呼应,动作协调,当解开与另一个有关的结扣时,应先通知对方以防坠落。

7、拆除时附近有电线线路,要采取隔离保护措施,严禁架杆接触电线。

8、拆下的材料,应用绳拴住,利用滑轮徐徐下运。

严禁抛掷,运到地面的材料应放在指定地面,随拆随运,分类堆放,当天应把拆下的扣件和铁丝集中回收处理。

9、在拆架过程中,原则上谁搭谁拆,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10、架子拆除前,设置水平安全网道,防止物体坠落伤人,同时注意安全网的绑扎是否牢固。

第九章脚手架拆除时的注意事项

1、操作者应有高度的安全意识,站在位置、用力均须得当。

2、翻掀垫铺竹笆(或木板)应注意站立位置,并应自外向里翻起竖立,防止外翻将竹笆(或木板)内未清理的残留物从高处落下伤人。

3、悬空口的拆除,预先应进行加固或设落地支撑措施,方可进行拆除。

4、拆除脚手架前应仔细的检查各结点、攀柱、传动索具等是否可靠。

杆件必须二点绑扎吊运,严禁向下抛掷。

拆除的杆件运至地面后,及时分类整理堆放,便于运输、保养和保管。

第十章脚手架搭拆安全措施

1、在拆除脚手架之前,对脚手架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并划定拆除警戒区,设警戒标志,安排专人做警戒工作。

与拆除工作无关的人员严禁进入警戒区。

2、参加拆除脚手架的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经岗前培训合格。

3、脚手架的拆除顺序为自上而下逐层拆除,不允许上、下两层同时拆除,也不得分立面拆除和采用踏步式拆法。

脚手架拆除的顺序为:

安全网→档笆→垫铺竹笆(或木板)→防护栏杆→挡脚杆→搁栅→斜拉杆→横杆→顶撑→立杆。

4、立杆、斜拉杆等接长杆的拆除,必须二人以上配合进行,不允许单独作业。

在拆除过程中,已松开连接的杆配件及时拆除运走,避免误扶、误靠已松脱连接的杆件。

5、斜拉杆、登高设施的拆除,应随脚手架整体拆除同步施工,不允许先行拆除。

6、拆架时不得中途换人,如必须换人时,应将拆除情况交代清楚后方可离开。

7、每天拆架下班时,不应留下隐患部位。

8、六级风以上(含六级)时停止拆除脚手架施工。

 

9、本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图:

 

项目经理

(总指挥)

安全主任

(副总指挥)

救援组

危险源评估组

保卫疏导组

事故处理组

消防灭火组

后勤组

医疗组

通信组

 

                   

 

第十一章文明施工措施

1、施工现场场地夯实平整,并用混凝土浇筑路面,做到场地无积水。

2、现场主要道路上不准堆放材料设备,保护施工主要通道畅通无阻。

3、现场排水沟要做到畅通,不积水,不堵塞。

4、架子搭设完工后应清理操作面,不准未加固的钢管放在架子上,多余钢管、扣件等材料堆放在指定的位置。

第十二章高空作业应急医疗处理措施

高空坠落事故属于常见多发事故。

高处作业可分为三大类:

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和独立悬空作业,高空坠落事故中施工人员从高处作业区域坠落,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

高空坠落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

高空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前纵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

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出现。

物体打击事故也是多发事故,有高空作业的存在就有物体打击事故的威胁,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高空作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不当。

高出掉落工具物料等物品都有可能直接导致下方的工作人员伤亡,可能压断骨头、击昏、出血或直接死亡。

作为应急处理,高空作业发生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

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

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

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

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

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12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

(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

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

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