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983959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docx

彝良县民政局工作总结

彝良县民政局2009年工作总结

2009年,我局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核心理念,突出重点,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充分发挥了民政部门的职能作用,全面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新的贡献。

现将2009年来民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一)社会救助工作实现新突破,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1、救灾救济工作

今年以来,我县境内不同程度遭受旱灾、洪涝、风雹、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影响。

据统计,2009年1月至10月,全县15个乡(镇)有93个村2047个村民小组93672户39.3455万人受灾,因灾失踪1人,受伤1人;农户住房倒塌42户67间,损坏897户1630间,紧急转移安置14户53人;农作物受灾15816.5公顷,成灾9974.4公顷,绝收4037.6公顷;因灾死亡大牲畜19头(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513.24万元,其中:

农业经济损失4065.37万元,基础设施损失238.2万元,公益设施损失6万元,家庭财产损失203.67万元。

灾情发生后,我局积极做好救灾物资的就位和发放工作,共下拨救灾抗灾资金21.5万元,口粮救济款160万元,救济粮15.75吨,新棉被997床、新棉衣63件,捐赠衣物5210件,民房恢复重建补助资金31万元,恢复因灾倒损民房62户198间,共救济灾民18146人次,有效解决了灾民及特困群众的吃、穿、住、医等方面的困难。

2、城乡低保工作。

我县现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7479人,每月发放低保金111.96万元,月人均补差155.65元,全年共发放城镇低保金1115.82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49622人,占农业人口的9.19%,每月发放低保金248.11万元,月人均补差50元,全年共发放保障金2947.32万元。

3、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2009年10月,本着便民、实惠的原则,进一步修改完善《彝良县城镇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和《彝良县农村医疗救助实施细则》,简化了操作程序,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城镇三无老人住院、门诊医疗个人自付部分实施全额救助。

2009年1-10月累计救助城乡患大病人员1086人次,支出救助金133.4万元。

此外,拟为64693人城市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未成年人、60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和农村五保对象缴纳城镇医疗保险金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

待上级补助资金到位后,就可帮助足额缴纳。

4、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工作。

我县现有五保供养对象3780户4372人,月发放五保供养金46.396万元。

2009年1-12月累计发放农村五保供养金556.752万元。

集中供养五保老人和残疾人223人,每月发放供养金49060元,分别在县中心敬老院、洛旺乡敬老院、小草坝乡小草坝村敬老院、牛街镇三合村敬老院供养。

5、城乡临时救助工作。

修改完善《彝良县城市贫困居民临时救助实施细则(试行)》,制定了《彝良县农村贫困居民临时性生活困难救助实施办法》,全年共救助207名贫困大学生和因病、因子女就学造成家庭困难的低保边缘家庭251户,支出救助金31.5万元。

6、六十年代精减退职人员补助发放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昭通市民政局昭通市财政局关于提高60年代初精减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昭民发〔2009〕30号)文件精神,我局于2009年7月印发了《彝良县民政局彝良县财政局关于提高60年代初精减退职职工生活补助标准的函》(彝民函[2009]10号),明确了提标范围和标准,并将原全民所有制企业由于种种原因单位已不存在和原未纳入财政安排资金解决的省监狱管理系统行政、事业单位的精减退职职工纳入了保障范围,及时兑现的补助资金。

(二)优抚安置工作再上新台阶,有力维护了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1、圆满完成了城镇退役士兵安置任务。

2009年共接收2008年退役士兵96人,其中回农村安置70人,符合城镇安置条件26人,按照退役士兵安置办法的有关规定,参加双考的24人,免考安置2人,共设置岗位13个。

除免考对象优先选岗外,24人按“双考”结果,以总分从高到低依次选岗,其余13人按有关规定进行货币安置。

2、认真落实了优抚政策。

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发放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三属”人员、带病回乡退伍军人抚恤补助金747人198.35万元。

参战退役人员生活补助费1820人283.92万元,发放春节一次性生活补助费2567人46.2万元。

此外,按照有关政策规定,以户均400元的标准造册发放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立功奖励金174人次6.96万元,优待面达100%。

3、切实抓好拥军优属工作。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2周年,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在春节及“八.一”期间开展了拥军优属活动,走访慰问驻彝三支部队及全县烈军属、复员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军队退休干部共1700余户次,发放慰问金19万余元。

此外,配合武警、消防部队召开官兵座谈会各1次。

4、积极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

全县共有“三难”对象2839人,已解决1739人次109.3万元。

为40名六级以上残疾军人解决了看病难和更换辅助器械等问题,为其提供了医疗费、护理费及差旅费补助等开支共120万元。

(三)社会事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跃上新台阶,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1、婚姻登记及收养工作

为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切实杜绝艾滋病的传播,与卫生部门协调做好结婚当事人的HIV抗体检测工作,2009年结婚当事人参与HIV抗体检测2951对,依法办理结婚登记3025对,离婚登记206对,复婚登记5对,补证520对。

全年共接待咨询办理收养登记21件,受理收养申请2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规定已办理收养登记1件。

2、殡葬管理工作

自2003年7月31日《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出台后,市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昭通市殡葬管理实施办法》,我县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彝良县殡葬改革领导小组,争取殡葬工作人员编制6名。

从今年起,将每年4月份确定为殡葬改革宣传月,利用宣传车、板报、大幅标语、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切实开展好殡葬法规宣传。

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殡仪馆和公墓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和建设项目选址工作,申报项目总投资为600万元,省市配套解决建设资金453万元,县自筹资金147万元,建设规模1800平方米,初步选择角奎镇马窑村元宝山、漆树村韩家营及洛泽河镇雄块村孔家河坝三个地点,作为殡仪馆建设备选地点。

3、社区建设工作

根据省、市民政部门和发改委的要求,积极配合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民政局多次与角奎镇党委、政府研究角奎社区、大河边社区办公楼的建设情况并到实地进行项目建设选址工作。

此外,成功申报牛街镇牛街社区为云南省和谐示范社区。

4、增加村级干部工作报酬及福利待遇

自2009年1月1日起,村总支书记(主任)“一肩挑”的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800元,未“一肩挑”的村总支书记、主任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750元,社区总支书记、主任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1000元。

村(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660元,计生宣传员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500元,治安员、经管员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400元,村(居)民小组长基本生活补贴提高到50元。

2009年1月以后在职的总支书记、主任、副书记、副主任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具体按照《彝良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彝良县村社区居委会干部基本养老保险暂行办法的通知》执行。

到2009年1月份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员,不再积累养老保险金,正常离任后,每月给予300元的生活补贴;被评为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的,正常离任后每月给予500元生活补贴;被评为市、县(区)级优秀共产党员的,正常离任后每月给予400元补贴。

5、适当增加办公经费,逐步落实村级办公场所建设。

从2009年起每个村委会和社区办公经费不足1万元的按1万元核定,超过1万元的按原标准执行。

2010年村委会按1.5万元,社区按2万元核定,2011年村委会按2万元,社区按3万元核定,所需资金纳入县财政预算。

2009年在全县新建25个村办公用房,县财政每个村给予20万元修建资金,修缮2个村办公用房,每个村给予1万元修缮资金。

6、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工作

今年11月,在去年残疾孤儿普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全县新增残疾孤儿普查工作。

经过普查,全县有父母双亡或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未履行监护义务1年以上的0-18周岁的残疾孤儿1000余名。

7、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1-11月共接待流浪乞讨人员132名,救助108名,其中省内62名,省外46名,共解决返家车费7900元。

(四)社会福利事业创出新成绩,进一步增强了为民服务的能力

1、老龄工作

为认真抓好老龄工作,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将80岁以上的贫困老人纳入城乡低保保障对象。

全县享受城乡低保的贫困老人8054人,占全县低保对象61488人的13%;享受农村五保供养的老人2443人,占全县农村五保养4372的55%。

二是切实搞好办证业务。

认真宣传老年优待政策,全年共为304个老年人办理了《老年优待证》。

三是帮助农村城镇高龄贫困老人解决三难问题。

今年九九重阳节,我局开展了以“县中心敬老院五保老人入住,走访慰问高龄老人和召开老年人座谈会”为主题的敬老、爱老活动,深入村社对百岁老人和部分8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走访慰问,为老年人送去温暖和祝福。

我县中心敬老院建设工程于2008年12月18日正式动工,2009年9月26日竣工,10月18日举行了入住仪式。

入住仪式上,社会各界人士为老人门捐款达13万多元。

现入院五保老人128人。

2、福彩工作

为切实规范电脑福利彩票的管理,我局加大了电脑福利彩票投注站的监管力度,完成了两个新增投注站的布点及培训工作。

截止10月31日,共完成电脑福利彩票销售额772.0566万元。

3、区划地名和民间组织管理

今年以来,我局对外开展了地名咨询服务,全年共接待咨询200余次。

区划工作方面:

一是按上级安排,积极做好与盐津县的联检工作;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洛泽河镇与龙街乡、牛街与龙街等边界争议协调工作。

办理社团登记4件,民办非企业登记1件。

(五)其它工作

1、挂钩扶贫工作

今年以来,我局领导干部深入到挂钩扶贫点奎香乡黑拉村共同研究农业生产及农民增收各项工作。

并多次深入村社,开展挂钩扶贫工作。

我局始终坚持“动真情、扶真贫、办实事、求实效”的指导思想,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出主意、想办法,送技术、送物资上门,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使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为切实保障挂钩村困难群众的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我局干部职工每人捐资240元为结对户购买农用化肥及地膜。

此外,我局出资1.5万元建立玉米四配套粮食样板513亩。

2、禁毒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单位干部职工的禁毒教育;二是将毒品预防纳入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教育内容。

3、信访接待工作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县信访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充实信访工作机构,落实好信访政策,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信访工作原则开展信访工作,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等制度。

我局根据上访群众的实际情况,对容易引起重复上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件,办结率100%,没有发生上昭赴昆进京的越级上访事件。

4、综治暨“平安单位”创建工作

今年我局的创安工作是以去年创建成果为起点,落实已有的,完善不足的,填补空白的,县召开“创安”工作会后,及时研究部署,,把此项工作列入我局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民政工作同布置、同研究。

为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我局调整充实了单位的综治暨创安工作领导机构,修改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与机关各股(室)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建立和完善相关台帐,年终纳入干部职工的考核,圆满完成了创建任务,实现了创建目标。

5、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以“经费核实下乡、政策宣传下乡、解决信访下乡、督查督办下乡、调查研究下乡”为主要内容的五下乡活动;二是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活动和社会荣辱观教育以及警示教育;三是加大对救灾款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上廉政党课;五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单位人、财、物的管理;六是进一步加大对便民服务工作的开展;七是印制《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手册》加大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宣传教育。

6、档案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

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了《国家档案法》和《云南省档案条例》,完成2008年度档案的立卷、归档工作,购置了档案管理的软件系统,对2008年文件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严格按照“七防”管理规定,妥善管好局机关的各类档案资料。

我局档案管理达云南省“四星”级标准。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年来,我县的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

一是由于我县国家级贫困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加之县财政紧缺,相关配套资金不能全部按时到位,给开展相关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二是城市退役士兵安置工作难度大、形势严峻,安置压力大;三是殡葬改革工作举步难进。

三、2010年工作计划

(一)社会救助工作

1、加强城乡低保资金跟踪监督管理,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保障对象手中,坚持一年一次跟踪检查,对新增和取消对象统一在各乡镇集中公示,并常年设立低保举报箱和举报电话,受理举报投诉,不定时深入各地就低保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整改发现的问题,确保低保政策落到实处。

2、进一步健全和全面实行包括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农村特困救助、原大队一级离职半脱产干部生活费、六十年代精减人员生活费等人头经费的按季度实行社会化发放。

3、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大病患者得到及时的救助;完成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部分农村特困群众交纳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工作

4、督促洛旺乡、小草坝乡、牛街镇提高入住五保对象供养质量,改善供养条件,让入住老人享受到优质服务。

(二)优抚安置工作

1、开展好“两节”走访慰问及“八一”建军节召开双拥座谈会。

2、前完成2009年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接收安置工作及义务兵优待安置证发放工作。

3、做好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义务兵家属优待金及参战人员生活补助金等优抚资金的发放工作。

4、完成入伍义务兵的统筹优待金及立功奖励金的发放工作。

5、做好烈士陵园的管理工作。

6、做好优抚档案的整理工作。

(三)救灾救济工作

1、认真做好2010年“两节”期间走访工作,确保灾民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2、加强春荒、冬令期间群众生活调查,准确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适时进行救助,保证群众基本生活。

3、进一步加强汛期值班,指导提高乡镇民政助理员的业务素质。

4、加强与统计、农业、地震、国土、发计、建设、气象等部门的协调,开展灾害损失评估调研,逐步建立符合彝良县情的自然灾害损失评估体系。

5、进一步做好电脑福利彩票的销售管理工作。

(四)社会事务工作

1、切实开展好村务公开工作。

2、做好大河边社区、蚕桑林社区和牛街社区以及村级无办公楼的项目申报和资金争取工作。

3、加强殡葬管理工作,做好火化场、公墓地、丧葬场的选址工作,力争启动建设。

4、指导各乡镇的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5、继续做好重生行动-唇腭裂患者的手术较治工作

(五)老龄工作

1、开展高龄特困老人的助养、助医活动。

2、继续抓好敬老先进村(社区)的创建工作。

3、协调开展好各种老龄文体活动。

4、做好80周岁老年人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

(六)区划地名与民间组织工作

1、做好我县与贵州省省际界线联检工作。

2、做好地名日常管理工作。

3、做好地名数据库建设及地名公共服务工程项目工作。

4、做好民间组织日常管理及登记审批工作。

(七)扶贫工作

1、想办法帮助群众解决春耕生产垫本资金困难的问题,确保扶贫点农户的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2、积极帮助扶贫点农户发展农业生产。

3、针对扶贫点群众生产落后,居住环境差的实际,筹资改善扶贫点的环境卫生条件。

4、协助乡村做好挂钩点人口与计划生育、基础教育工作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工作。

5、引导和鼓励挂钩点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

(八)档案管理工作

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妥善保管好文件资料,按照《云南省档案条例》做好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九)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以“经费核实下乡、政策宣传下乡、解决信访下乡、督查督办下乡、调查研究下乡”为主要内容的民政局五下乡活动;二是组织党员和干部职工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活动和社会荣辱观教育以及警示教育;三是加大对救灾款物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组织全体干部职工上廉政党课;五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单位人、财、物的管理;六是进一步加大对便民服务工作的开展。

(十)信访接待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县信访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充实信访工作机构,落实好信访政策,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信访工作原则开展信访工作,加大对《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力度,建立和完善民政局矛盾排查调处和信访工作等制度,根据上访群众的实际情况,对容易引起重复上访案件实行领导包案制,确保不发生上昭赴昆进京的越级上访事件。

(十一)综治维稳工作

综治维稳工作以2009年创建成果为起点,落实已有的,完善不足的,填补空白的,及时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把综治维稳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与民政工作同布置、同研究,调整充实单位综治暨创安工作领导机构,修改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与机关各股(室)签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责任书,建立和完善相关台帐,年终纳入干部职工的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为县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完成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十二)保密工作

保密宣传教育是保密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形势下的保密宣传教育和保密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保密观念,增强保密意识和保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一是将保密学习教育纳入建设学习型机关的重要内容。

二是要坚持领导干部学习保密法律法规制度。

使领导干部、机关职工熟悉有关规定和要求,增强保密意识。

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强化保密管理。

四是认真抓好网络、信息、载体保密安全,防患于未然。

五是进一步修订完善保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彝良县民政局

二OO九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