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3772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docx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可 

性 

 

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概况1

1.2可行性报告编制的依据1

1.3可行性研究的范围2

1.4承办单位基本情况2

1.5可行性研究报告提要3

1.6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13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14

2.1项目建设背景1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6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0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建设目标24

3.1发展生物产业的意义24

3.2我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及市场需求26

3.3我省生物产业的发展28

3.4我国生物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9

3.5促进生物产业发展的建议31

3.6市场分析结论34

第四章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35

4.1项目选址35

4.2建设条件36

第五章总体规划方案40

5.1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40

5.2规划方案41

5.3主要工艺(技术)方案46

5.4产品生产方案56

第六章建设方案61

6.1工程概述61

6.2设计依据61

6.3设计标准63

6.4土建工程方案63

6.5建设标准65

6.6项目建设内容65

第七章公用工程68

7.1供电工程68

7.2给排水70

7.3通讯及弱电工程73

7.4安防系统73

第八章环保、消防、劳动安全及节能74

8.1环境保护74

8.2消防80

8.3劳动安全及保护81

8.4节能82

第九章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86

9.1清洁生产86

9.2循环经济86

第十章组织管理及劳动定员91

10.2劳动定员92

10.2工作制度93

10.3职工来源93

第十一章项目建设进度95

第十二章项目招标方案98

12.1招投标依据98

12.2发包方式98

12.3招投标内容98

12.4招标组织形式99

12.5招标方式100

12.6招标基本情况101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103

13.1建设投资估算103

13.2流动资金104

13.3项目总投资104

13.4项目总收入104

13.5利税分析105

13.5资金使用计划105

第十四章结论与建议106

14.1结论106

14.2建议106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新尼孙上村创建“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1.1.2项目建设内容:

(1)村内环卫设施方面:

购置环卫设备。

包括:

垃圾箱40个;果皮箱30个;人力三轮垃圾车30个。

(2)村容美化亮化方面:

亮化、绿化新尼孙上村,新建步行街观光路灯100盏,扩建风景树栽种1000株及绿化街道两旁。

(3)村内公共活动场所方面:

配套建设民俗旅游文化广场及商业街的健身器材1套及配套相关的休闲石凳。

民俗旅游文化广场旁建设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同时铺设花砖。

(4)其他公共设施方面:

建设新尼孙上村生活污水排水管网、小区供排水及供热建设。

新建水冲式厕所80户。

1.1.3项目固定资产投资:

800.0万元。

其中:

申请县级配套资金35万元;

申请乡级配套资金5万元;

申请村级自筹资金27万元;

申请援疆资金148万元;

申请乡镇环境整治资金10万元;

申请供排水项目资金50万元;

申请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5万元;

申请美丽乡村试点经费500.0万元。

1.1.4项目承办单位:

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

1.1.5项目建设地点:

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新尼孙上村

1.1.6项目建设负责人:

江波拉提(昭苏县洪纳海乡乡长)

1.1.7项目建设期:

10个月(即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

1.2昭苏县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新尼孙上村基本概况

(一)自然环境

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新尼孙上村位于乡政府0.5公里处,地处东经81°45′00″、北纬44°35′00″之间,东与农四师75团接壤,西与胡松图哈尔逊蒙古民族乡毗邻,南与阿克苏地区拜城县依山相隔,北与哈萨克斯坦隔河相望。

境内森林、矿产、水力、旅游、农业、畜牧业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现有水利设施主要为夏塔河、西水东调二分干渠及75团干渠水利工程。

夏特河总长47.5公里,河床宽220米,积水面积927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8.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5.96亿立方米,占全县总径流量的17.10%。

项目区属温带山区冷凉气候类型,具有大陆气候的共性,冬长无夏,春秋相连,春季升温降温迅速,冷空气活动频繁。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920.5小时,太阳总辐射能为136/千卡/平方厘米,年均气温1.5℃,年极端最高温32.6℃,年终端低温-39℃,日温差为17.1℃。

年均无霜为78天,平均温度67%,冬季逆温现象很明显,一般于10月中旬开始,翌年三月中旬消失,最大递增率为每100米增加4.4℃。

夏特乡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是东部多于西部,山区多于盆地,降水充沛,终年多雨雪,受东部冷空气的影响,年均降水量500---600毫米,为全疆之冠,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的84.87%;年均蒸发量为1500mm。

年降雪量100--150毫米,初雪日10月20日,终雪日4月27日,年积雪140天左右,积雪深度为20-30cm,最深的可达63cm。

冬季长达160天左右,年均冻土深度101厘米。

(二)经济概括

夏特乡新尼孙上村种植业粮食作物以小麦、油菜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马、牛、羊为主,旅游餐饮业主要以开办农(牧)家乐为主,目前该村已开办农牧家乐20余户。

2012年人均收入9127元,2012年村集体收入10万元。

(三)生产模式

夏特乡新尼孙上村是夏特乡的安居富民整村推进示范村、多次被上级授予“小康示范村”“州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星级村党支部”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按照全乡发展总体部署,新尼孙上村结合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尼孙上村特定的地缘及旅游资源优势,鼓励农牧民群众开办农(牧)家乐、农家宾馆。

目前,新尼孙上村已建成小二楼40户,户均在180平方米以上,已开办农(牧)家乐30余户,农家宾馆1户,农(牧)家乐围绕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为全国各地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饮食;同时乡党委、政府出资400万元,在新尼孙上村片区内建成民俗旅游文化广场及商业步行街,已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演出、奇石展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刺绣,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刺激游客的消费,为农牧民群众增收创出了新路子。

2013年,通过乡政府大力建设,打造新尼孙上村旅游观光、农家乐、生态农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观光旅游带,逐步提高农牧民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3项目区社会经济条件

夏特柯尔克孜民族乡新尼孙上村位于乡政府0.5公里处,紧邻S237省道,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行政村。

区域电网覆盖全中心,交通、通讯方便快捷。

该村有222户1100人,由维、汉、哈、蒙、柯等5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90%。

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农牧相结合的行政村。

全村有耕地面积8251亩。

2012年人均收入9127元,主要以养殖业、种植业、旅游餐饮业、劳动力转移为主。

种植业以小麦、油菜为主;养殖业主要以养殖马、牛、羊为主,旅游餐饮业主要以开办农(牧)家乐为主,目前该村已开办农牧家乐20余户。

1.4基础设施情况

1、道路方面:

全村道路已实现柏油化,共计12公里。

2、水利设施方面:

支渠20公里,已修成防渗10公里;斗渠30公里。

自来水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100%。

3、住房情况:

2012年全村享受富民安居农户:

200户,2013享受富民安居农户22户。

4、卫生室:

新努孙上村有卫生室,医务人员2名。

5、电力情况:

全村整村用电,无阶段性断电。

6、通信情况:

全村200多户家中安装固定电话,大多数农户家庭使用手机。

7、广播电视情况:

安装“大喇叭工程”广播。

村民可以正常收看电视,电视信号相对稳定。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

一、农牧民人均收入

2008年底,洪纳海乡总人口13047人,年生产总值达到4116万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525元。

主要收入来源:

1、第一产业收入为:

农业总产值2100万元、畜牧业收入980万元;2、第二、三产业收入670万元;3、劳务收入366万元。

二、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

洪纳海乡党委政府在小镇建设中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的原则,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自2006年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硬化、亮化、净化和管理上狠下功夫,成立了乡规划办公室,不断完善小镇建设基础功能,有效提升环境保护工作质量。

(一)突出特色,合理布局

洪纳海乡党委政府本着“合理规划,有序发展”的原则,委托昭苏县建设局规划站编制了《洪纳海乡2006-2011年小镇建设规划》,对全乡小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为今后全乡环境保护和小城镇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完善设施功能

近年来,洪纳海乡党委、政府把加大设施建设,完善建城区功能作为政府得民心工程,提上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日程,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成效显著:

1、自筹170万元,统一标准,建设全乡10余条公路沥青混泥土路及配套设施绿化、路灯、电力、通讯等,实现绿化公路14公里。

2、先后投入160万元,对开斯克村、吐格勒勤村进行了新农村建设风貌景观改造。

目前,以上两个村被伊犁州评为州级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3、洪纳海乡现有乡村医疗卫生机构9处,其中乡卫生院1处,个体诊所3处,村级卫生室5外,极大满足了当地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同时也为保障各族人民的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洪纳海乡目前有5所小学,总占地面积达400余亩,为了满足了当地群众的教学需求。

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全乡五所学校进行两基标准化建设通过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当地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使适龄儿童的入学率达到100%。

四、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

近几年,洪纳海乡党委、政府紧紧依托国家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先后于2002年和2008年共投入450万元在全乡9个村实施了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其中铺设12公里的供水管网,投入80万元建设供水规模0.078万立方米/日和0.108万立方米/日的供水站两处,解决了全乡13047余人和万余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使建成区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

五、建成区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洪纳海乡建成区内生活饮用水源主要是地下水,伊犁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8年对全乡两个水厂水源进行地监测,饮用水各项检测指标全部合格。

六、建成区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

2009年3月,该乡接受洪纳海乡政府关于评价该乡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评定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情况的申请,对该乡9个行政村农牧民家中的厕所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进行了检查,该乡以国家沼气建设项目为依托,在全乡全面推进农村家庭“五清五改”活动,该乡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已基本达到国家卫生乡镇的有关标准,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是该乡的一个难点,目前指标偏低,生活垃圾处理率70%刚刚达标,生活污水处理率50%,低于标准,不过该乡已于近期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相信污水处理的问题将于年内彻底解决。

2008年底至2009年3月,我乡先后开展了3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乱搭建,乱停乱放,乱丢,乱倒,乱挂等现象进行了集中整治。

规范店铺门牌设置80余个,做到了坐商归店,行商归市,车辆停放有序。

建立了环境卫生秩序的长效管理机制,树立了文明、整洁、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