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983638 上传时间:2022-11-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docx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

湖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中小学通用)模拟6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5,分数:

25.00)

1.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两种类型的教育是骑士教育和______。

(分数:

1.00)

 A.斯巴达教育

 B.雅典教育

 C.教会学校 √

 D.实科教育

解析:

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______。

(分数:

1.00)

 A.《中庸》

 B.《礼记》

 C.《论语》 √

 D.《学记》

解析:

[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他的言论记载《论语》中有充分的反映。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______。

(分数:

1.00)

 A.选拔作用

 B.评价作用 √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解析:

[解析]教育日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主要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评价作用。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是______。

(分数:

1.00)

 A.德育 √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解析:

[解析]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等)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5.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______特征。

(分数:

1.00)

 A.不平衡性 √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本题所指的不平衡是后者。

6.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______。

(分数:

1.00)

 A.人格尊严权

 B.受教育权 √

 C.名誉权

 D.隐私权

解析:

[解析]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的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

7.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______。

(分数:

1.00)

 A.授受关系

 B.相互促进的关系

 C.民主平等的关系 √

 D.师道尊严的关系

解析:

[解析]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是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标志,也是现代社会民主、平等这一社会关系准则的体现。

8.“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这句话是以下哪位教育家的名言?

______

(分数:

1.00)

 A.卢梭

 B.夸美纽斯 √

 C.桑代克

 D.杜威

解析:

[解析]教师的言行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榜样。

他不仅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塑造学生,还以自己的言行影响、感化学生。

教师的学识、各种观念、为人处世的态度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夸美纽斯曾说过,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

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9.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______都曾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分数:

1.00)

 A.苏格拉底 √

 B.费尔巴哈

 C.夸美纽斯

 D.黑格尔

解析:

[解析]谈话法是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的交谈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都曾采用谈话法进行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10.以下哪些不属于拓展型课程?

______

(分数:

1.00)

 A.小学自然常识教育

 B.环境保护教育

 C.学生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教育

 D.中学生物教育 √

解析:

[解析]根据课程任务,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

内容随学段不一样,也有所不同,是不断发展的,如小学,语文、数学、外语是基础型课程,自然常识归属拓展型课程,但到了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又是基础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重点在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开阔视野,发展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例如,注重加强学生文学、艺术鉴赏方面的教育与拓展学生文化素质的文化素养课程和艺术团队活动,注重加强学生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环境保护等课程,都属于拓展型课程。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1.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是______。

(分数:

1.00)

 A.德育意义

 B.德育内容

 C.德育目标 √

 D.德育原则

解析:

[解析]小学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在儿童品德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亦即小学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

小学德育目标是实施小学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小学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它不仅决定了小学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2.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______。

(分数:

1.00)

 A.了解学生

 B.建立学生档案

 C.做好先进生工作

 D.做好后进生工作 √

解析:

[解析]做好后进生工作,在班主任的个别教育工作中处于首要地位。

因为如果教育未尽到责任,使他们越变越坏,最后走向犯罪道路,那么将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力;如果把后进生教育好了,则可以把原来的“负值”转化为“正值”。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3.动物小观察、小饲养等活动属于______。

(分数:

1.00)

 A.学科活动

 B.社会活动

 C.技能活动

 D.科技活动 √

解析:

[解析]课外活动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按其性质可分为六类:

(1)科技活动;

(2)学科活动;(3)文学艺术活动;(4)体育活动;(5)社会活动;(6)传统的节假日活动。

其中科技活动是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各种科技实践性作业的活动。

例如制作科技小模型、采集标本、动物小观察、小饲养等,以及举办科技知识讲座和科学家故事会、科技表演、竞赛等。

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设计、发明、制作等能力,以形成某一定向或某几方面的兴趣与特长,扩大学生知识视野,激发他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创造精神。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六类,外语属于什么科目?

______

(分数:

1.00)

 A.基础性科目

 B.社会基础知识科目

 C.工具性科目 √

 D.技术科目

解析:

[解析]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科目的设置大致包括以下几类:

一是语文、数学等基础性科目;二是思想品德教育科目;三是社会基础知识科目;四是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科目;五是体育、保健、艺术审美科目;六是劳动技术教育科目。

另外,还有外语、计算机等工具性科目。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15.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______。

(分数:

1.00)

 A.说服法 √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解析:

[解析]说服法是主要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说理传道,使学生明晓事理,分清是非,以提高道德认识的方法。

其具体方式有:

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中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榜样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情操、模范行为、优秀事迹等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方法,榜样有教育者、优秀人物、优秀学生等。

情感陶冶法:

是指通过创设良好的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

陶冶法包括:

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

锻炼法:

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6.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______。

(分数:

1.00)

 A.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

解析:

17.小组活动主要包括______。

(分数:

1.00)

 A.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

 B.学科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C.学科小组、技术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

 D.学科小组、文艺小组、体育小组

解析:

[解析]小组活动主要包括学科小组、技术小组、艺术小组、体育小组。

按照学科建立的各种兴趣小组,是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形式。

对学生学习和运用某门学科的知识有重要作用。

技术小组是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

这些活动对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成为科技队伍的后备力量具有重要作用。

艺术小组通过艺术欣赏、艺术观摩,以及自身的艺术实践,能使学生获得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对艺术的兴趣和创作才能。

体育小组是将对体育活动有特别兴趣和爱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体育技巧训练的组织。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18.学生学习特点的特性主要有______。

(分数:

1.00)

 A.独特性、变异性、发展性

 B.稳定性、灵活性、发展性 √

 C.独特性、创新性、发展性

 D.灵活性、变异性、发展性

解析:

[解析]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的特性:

(1)独特性。

由于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差别性。

(2)稳定性。

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形成,往往是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改变的。

(3)发展性。

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期,应有目的地培训学生的习惯。

(4)灵活性。

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19.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属于哪种教学原则?

______

(分数:

1.00)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

 C.巩固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解析:

[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启发式教学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动性相统一的规律提炼出的,该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并发展自己的能力。

20.德育过程的基础是______。

(分数:

1.00)

 A.掌握知识

 B.激发情感

 C.道德内化

 D.活动和交往 √

解析:

[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和表现出来并接受其检验的,形成一定品德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新生活的创造。

因此,教育者应把组织活动和交往看作德育过程的基础。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1.下列书中,哪本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该书中赫尔巴特论述了儿童管理的目的和方法?

______

(分数:

1.00)

 A.《大教学论》

 B.《教育论》

 C.《民主主义与教育》

 D.《普通教育学》 √

解析:

[解析]《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

《教育论》是德国哲学家康德的著作。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

《普通教育学》作者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它是教育学作为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