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模块.docx
《第10模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模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0模块
第10模块作业
1、查阅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存在误区的文章或案例,分析其原因并找出对策。
答: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信息成为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之一;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方式,而且这种变化还将继续。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我国教育不仅要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
然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如“人灌转变成机灌”、过分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等等。
究其原因,是对“什么才是真正的整合”、“到底怎么整合”的认识不够清楚。
因此,只有清晰、深刻地认识现在课程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实践,才能在此道路上更进一步。
一、案例简介与分析
1.案例简介
学科:
语文
教学内容:
荷塘月色……朱自清
教学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音响
课件材料:
河塘月色的一段景色视频;作者的相关图片和资料;课文朗诵的音频(分段);图片以及文章内容分析;
教学流程:
●教师播放一段“河塘月色”的视频,之后让学生陈述以此时的心情看美景的感受。
●介绍作者的相关内容,并指出作者在写该篇文章时候的时代背景;向学生提出“体会作者在这样的背景、心情下看到景色的感受会是什么样子的”。
●分别播放各段课文朗诵的音频,教师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揣摩语言,体会感情”。
●教师对文章每段文字的分析、解读。
●学生自己朗读文章,并要求“勾画出精美语句,体会语言技巧”。
●教师对词语、句子以及语法的分析。
●教师总结课文。
●课件显示作业内容。
2.案例分析
尽管这节课是在多媒体教室上的,而且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但这一堂课所体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构仍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结构,没有大的突破。
(1)大部分时间还是教师在讲,教师并没有真正进行课程整合;教师地位、作用没有改变,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并没有突出自己导学的作用。
(2)学生的地位、作用没有大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没有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助学课件拿到课堂上仅仅起到了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教师跟着课件走。
(4)所不同的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把原来的“人灌”变成了“机灌”。
以上,只是通过这一个案例看到的整合的问题之一。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现状存在其它的问题,如:
只注重整合的形式而轻视教学的成效;舍学科教学之本而求技术之末;仅仅是为了整合而整合,过分夸大了信息技术的作用;学校只重视教学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而忽略了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等等。
二、整合过程中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推动我国当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效途径,“整合”是课改的热点话题,而且在全国掀起了一股“整合热”。
但是,在这“热”的整合的背后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对这种“整合热”进行冷静的思考,发现其中的问题、深刻认识问题、究其根源,找准立足点,进行正确的整合。
整合的问题:
1.认为用了PC机、用了多媒体、用了Internet就是完成了整合。
很多教师把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起来,这是一种误区。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1)CAI仅仅是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变,它基本上没有改变教学内容,更没有改变教学结构。
而整合的目标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所创建的理想学习环境和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
(2)CAI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CAI的推广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
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
(3)何克抗教授曾指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
”
究其原因:
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概念认识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没有深层次的理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其实,并不是在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网络就算是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只是浅层次上的整合。
即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而已,并没有实现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是“穿新鞋走老路”。
只有当整合改变了当前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内容、手段与方法的整合,才是真正的整合。
因此,围绕“整合能否使教学结构中的各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媒体)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能较好地实现的整合才是有意义的整合。
2.“媒体至上”,滥用整合。
有些教师过分夸大了信息技术的作用,片面追求它的优势而忽略它的缺陷。
他们急于基础课程的改革,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对传统教学的超越,必定会给教学带来种种“优势”,持有“高技术含量的教学中‘有’信息技术比‘没有’好”的观点。
但是现在的整合还处在最初级的阶段,在学科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仍存在很多的问题。
不可否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条有效途径。
但是凡事都有个度量的限制,因此,把信息技术的作用过分的夸大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3、某些整合的课堂教学中忽视了教师“指导者”地位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理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意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在整合过程中,教学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但是有些教师把握不准这种改变,把整合课变成了“学生绝对主体”的课程。
如: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很多的自主学习的情景:
任务驱动、讨论交流、上网查询资料、解决问题、汇报结果。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处于“放羊状态”,教师对学生在各个活动指导作用不能发挥,而且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控制力度不够,导致教和学的效率不高。
“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两大类教学设计各有利弊,最理想的办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形成优势互补的“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即“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
实际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
所以,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必须统一起来。
在课程整合的过程中,这种“师生统一”的体现在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怎么样,发挥得够不够,靠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必然会体现得越充分。
整合的每一个环节的实现都离不开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两者并不矛盾。
4.整合的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发展不平衡。
(1)过于重视外在形式,忽略了整合的内涵发展。
当前,很多学校已经实现了“校校通”,而且备有先进的多媒体计算机、宽带网等其它的软、硬件。
然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却普遍落后,即使是使用信息技术整合与学科课程,也多是出现在教研课、公开课、评优课等上,并没有切实地整合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上。
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也多局限于在网上搜索资料,复制、粘贴制作课件,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进行高层次的整合,从而形成了所谓的“低认知水平,简单的技术操作”。
(2)整合的理论与实践脱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
尽管现在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专家们提出了很多先进的理论,但是广大中小学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是片面的认识,在多年的整合实践中也没有大的突进,仍然停在比较低的层面上。
这都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脱节造成的。
三、怎样整合
了解和分析了以上的整合存在的问题、误区,下面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到底应该怎样整合”的问题。
以下几点是在实践应用中必须注意的:
1.深刻理解整合的内涵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李克东教授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
*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影响和作用,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它主要是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实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的改变,来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及以人为本学习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样式的发展。
2.清楚整合的目标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制定、执行学习计划,学会控制整个学习过程,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估。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如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内容的选择和理解能力等。
●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如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突出学生“主体”的地位。
3.在整合的是实践中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整合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此过程中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
之所以强调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指导,是因为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任何合作,也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育。
而建构主义理论是当代一种较新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对我国教育界的现状特别有针对性,对于我国学校课堂的传统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是极大的挑战;它可以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持。
4.整合应该是双向互动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双向的整合,并不是仅仅把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还要把信息技术的思想应用到教学中,学科本身也应该在某些方面来适应信息技术。
例如,某些高中数学课程中出现了“算法”的学习,就是双向互动的好的尝试。
5.重视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这里的培训内容不仅仅包括信息技术的知识、技能,还包括信息素养。
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整合的顺利实施。
总之,在整合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和误区,对这些问题和误区认识是否清晰、理解是否深刻将会影响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成败。
因此,只有及时发现整合过程中的问题,仔细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做进一步的实践,这样,整合才能慢慢前进。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了便利和好处,但是其中的问题和误区仍是大量存在的。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这些不足,对整合做进一步的探究,争取达到正确有效的课程整合。
正确有效的整合必然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上的革命性的变化,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2、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
答:
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展,都受一定的因素制约。
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同样受许多因素的制约,根据我的实践经验,我认为这些因素包括:
舆论因素、资源因素、校本因素、网络因素、“沙龙”因素、实践因素等。
1、舆论因素
舆论因素直接影响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影响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社会媒体要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等各级教育工作者都应重视和积极倡导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力宣传和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对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和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对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作用;大力宣传和强调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形成人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人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良好氛围。
2、资源因素
教学资源是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基础。
随着学校软硬件环境的不断改善,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也不断提高,对教学资源的需求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搞好教学资源的开发、运用与管理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重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选择当前比较成熟的技术和资源;二是因地制宜自主开发资源,利用优势研究和开发应用软件与教学资源;三是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
良好的资源环境应满足这样几个条件:
一是资源的数量足够多;二是资源的质量足够好;三是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方便、高效。
3、校本因素
学校是育人的重要场所,它既是学生的学习场所,也是教师的发展场所。
因此,校本环境应是学习型环境,一个学习型的校本环境必然会对其师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习型的校本环境应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以人的发展为本;二是形成了良好的校本学习共同体;三是重视个性发展;四是学习与学术氛围浓厚;五是教学资源丰富。
良好的校本环境应具备这样几个基本条件:
一是学习型学校;二是软硬件环境建设到位;三是建设有实用高效的校园网;四是拥有共建共享的资源库;五是人际关系和谐。
4、网络因素
网络环境为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教师通过网络自发组织、自愿参加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围绕教育技术应用这一话题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探讨和提高并共建共享资源,其沟通交流的范围更大、学习探讨的内容更广、获取的资源更丰富、资源的共建共享更便利、学习提高的机会更多,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对教育技术的有效应用大有裨益。
因特网提供了许多教师学习共同体,如顺城教育网的博客、论坛、中教育星资源库等资源,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可参考的教育技术应用的教学范例等,为教师有效应用教育技术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学习环境。
5、“沙龙”因素
“沙龙”环境是指教师个体利用非正式组织,在非正式时间和场所,通过社会交往来强化现代教育理念并促进知识与技能的传递、渗透和学习而自然形成的各种学习环境。
包括各种聚会、文体活动、参观访问、师徒交流、同事探讨、课堂观摩、做公开课、网络学习以及自发进行的教科研活动、教学评价与反思等活动。
它体现教师自发组织、自主参与、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总结、自我提高的特性,既强调教师主体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能力,也强调其他参与者的知识、能力与素质。
“沙龙”环境虽然是非正式学习环境,但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教育技术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6、实践因素
教学实践环境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场所等基本要素构成的。
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设计运用适当的现代教育技术按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开展教学;学生起主体作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认知功能,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与掌握;教学媒体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传递教学信息的重要载体,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是教师运用教育技术传递、渗透给学生的知识信息;教学场所是实现“教”与“学”双边活动的教学平台,各要素通过这个平台发挥作用。
构成教学实践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是设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依据。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实践环境,设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只有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用与创新,才能评价其有效性,也才能对其应用的有效性进行反思,从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