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3节声的利用.docx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3节声的利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3节声的利用.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物理导学案第3节声的利用
第3节 声的利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2.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得社会生活中声的利用方面的知识。
3.通过学习,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热爱。
二、重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难点:
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三、【自主学习】
活动一:
声与信息
问题: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吗?
仔细研读课本P38声与信息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1.写出课本中提到的声传递信息的例子:
2.小组交流声传递信息的例子还有哪些?
3.小组讨论:
分析上述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何不同点:
结论:
声传递信息的例子大致我们可以把它们分成两类:
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我们的说话声);另一种是 ______________(像蝙蝠的回声定位、声呐等)。
活动二:
声与能量
问题: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吗?
类比水波的产生、传播猜想: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演示:
如图2.3-5,用扬声器对准旁边的烛焰,播放音乐后你看会发现:
1.看到的现象:
。
2.说明:
。
3.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有哪些应用?
(请学生阅读教材完成本部分内容)
4.读课本P40页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其他例子。
四、小结
五.实际应用
1.我们可以利用声传递;还可以利用声传递.
2、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________,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3.声波是一种波动,声波还能把________________向外传递。
4、蝙蝠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
5.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洋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______m。
(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31m/s);这种方法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6.以下那些信息不是从声音上获得的( )
A.古代战争时的“伏地听声” B.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使行人让出一条通路
C.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 D.看见闪电,就知道可能会有一场大雨
7.不是利用回声定位的方法,就能够测定的是( )
A、海底深度 B、冰山距离 C、敌机远近 D、打雷处的远近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夏天里人们买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小雨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的水装得满不满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9.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的声波都是超声波 B、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距离比光在水中传播的距离远得多
C、超声波的频率在20000Hz以上 D、超声波不属于声波,它的传播能力强于声波
10.我探究
1).小丽一天做研究实验,拿了一个空的可乐瓶,
并去掉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让瓶
口对着蜡烛的火焰,敲打橡皮膜使其振动发声,
如图1-7所示。
小丽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关于密度的公式ρ=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类别
B.由公式可知,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就越大
D.不同的物质密度一定不同,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
2.把两个物重相同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
A.相等B.铝球的比铁球大
C.铝球的比铁球小D.浮力都等于重力
3.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实例:
①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②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③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④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⑤照相机中所成的像
A.反射成像的有②③⑤
B.折射成像的有①④⑤
C.属于实像的是①④⑤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
4.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夜晚,路灯下看到自己的影子
B.在平静的湖边看到树的倒影
C.白天,浓密树荫下有许多小圆形光斑
D.圆形玻璃缸中的金鱼,看上去变大了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
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5cmB.10cmC.15cmD.18cm
6.在研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小明让一束激光沿白纸板照射,把手指头放于S点时刚好接收到红色的亮点。
然后将玻璃砖放于白纸板上,激光经玻璃砖向右侧照射,如图所示。
他将手指头放于哪一点才可能接受到红色的亮点
A.放于A点B.放于S点
C.放于B点D.无论哪一点都可以
7.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
8.冰的熔化温度为0℃,则0℃的水
A.一定是液态B.一定是固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D.前三者都可能
9.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弹开。
此现象可以说明
A.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B.音调与频率有关
C.音叉在振动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
10.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
B.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D.某校科创小组同学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测得月球到地球间距离约为38万千米
二、填空题
1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________。
当温度升高时,下列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是:
物体的质量________,大多数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_,0~4℃的水的密度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2.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偏食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
(1)图中的_____(填“甲”或“乙”)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
可选用_____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
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_____镜。
13.如图所示,MM¢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N为法线,入射角ÐAON等于60°。
已知ÐNOB等于30°,ÐNOC等于45°,ÐNOD等于60°。
则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将沿着________方向射出。
(选填“OB”、“OC”或“OD”)
14.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后_____。
前一个过程中冻鱼_____(“吸热”或“放热”)
15.为治理城市汽车乱鸣笛的违法现象,贵阳市交管局亮出新招:
将声呐监控设备固定在道路旁,当接收到汽车鸣笛声时,声呐设备发出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对鸣笛车辆进行定位,再通过视频记录该车的违法信息。
声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16.某一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物体0~5s的做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5~10s该物体相对地面是______(运动/静止)的,该物体在0~20s内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三、计算题
17.一个铁球的质量是3.95kg,体积为8×10﹣3m3,铁的密度是7.9×103kg/m3
(1)试鉴定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此球是空心的,空心的体积是多大?
18.运动会男子100m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到达距离起点20m、80m、100m处的时间。
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
20m
80m
100m
王小兵
刘磊
周伟
(1)王小兵在
区间内的平均速度;
(2)刘磊在
区间内的平均速度;
(3)赛后,周伟赛道的终点计时员发现自己是听见发令枪后才开始计时的,那么请计算说明周伟百米赛的真实成绩是多少秒(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忽略光传播需要的时间,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边两位)
四、实验题
19.牛奶密度是检验牛奶品质的项重要指标,为了测量市场上某品牌牛奶的密度,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牛奶。
测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m2;
③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牛奶的体积V;
④计算得出牛奶的密度。
(1)用所测物理量的符号写出牛奶密度的表达式ρ=_____
(2)在对实验方案进行论证时,老师指出该方案误差较大,会使测出的牛奶密度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请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_____
20.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如图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其中说法_____正确(填字母)。
A.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直线B.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
(2)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若得到清晰的像后,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像的大小_____。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_____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_____。
(选填“增大”或“减小”)
(4)当蜡烛逐渐燃烧变短时,光屏上烛焰的像将随之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
(5)在整理器材时,某同学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_____(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21.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具有________特点;
(2)为了便于观察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关于玻璃板前后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否点燃,你认为最合适的做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华发现在桌面上无论移动蜡烛B,均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4)调整好后,小华改变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蜡烛B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总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移去与A的像重合的蜡烛B,在该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2.小芳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示数是___